某學校學生常規教育制度
為了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規范學生常規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和《中學德育大綱》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包括:《學生考勤制度》、《校內規則》、《校外規則》、《學生安全責任制度》、《學生禮儀常規及說明》、《學生品德評價方案》、《住校生守則》、《升旗制度》、《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和文明學生評選制度》、《先進班集體和文明班集體評選制度》和《獎勵處分制度》等涉及學生常規教育的主要方面。
第一章學生考勤制度
1、請假手續
(1)、學生請事假由監護人事先書面申請,兩天之內由班主任批準,三天及以上由學校審批。
(2)、病假:一天之內由家長出書面證明或到校請假,兩天及上由醫院證明。
(3)、特殊情況事先不能請假,事后必須補辦,否則視為曠課處理。
(4)、校內請假(包括中午):事先向班主任申請,批準后才能準假,不準不假自假。
2、計算辦法
(1)、每天從早自習開始(包括中午)考勤,第二遍鈴響后進教室視為遲到。遲到四次或早退兩次,算曠課一次;曠課六次算一天。
(2)、一學期內累計病事假時間超過三分之一仍不能到校上課,應辦理休學手續。
3、處分辦法
(1)、對違反考勤制度或請假弄虛作假者,應給予批評教育,品德評價時降等評價。
(2)、一周內曠課一天;一月內累計曠課四天以上;一學期曠課累計兩周以上者;請家長到校共同教育,并根據其情節、影響以及認識態度給予不同的紀律處分。
4、管理
(1)、各班在開學時建立學生考勤薄,由責任心強的班干部負責考勤,每天向班主任匯報情況。對嚴重不負責的班干部應及時撤換,以后不能評選先進或優秀。
(2)、班主任每天必須過問該班出勤情況,發現缺席應馬上調查處理,通知其監護人并作好相關記錄,期末如實記入學生檔案;如學生有兩天無故未到校,應及時向學校報告。
(3)、科任教師每節課必須清點人數,作好記錄和處理,并向班主任通報。否則,出現了事故按《教職工考核方案》、《永慶中學獎懲制度》和《班主任考評方案》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章校內規則
1、朝氣蓬勃,精神振奮。有理想,樂觀向上,愛校愛班,熱心助人。不看、不傳不健康的書刊等,唱催人上進的歌曲(校園歌曲或愛國主義歌曲)。
2、尊重教師,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按時完成作業;學會學習,勇于創新。
3、注重儀表,樸素大方,穿著打扮要符合學生身份。
4、講究衛生,不吸煙、不酗酒,不隨地葉痰,不亂扔果皮和廢物,不在桌上和墻上亂刻亂畫亂踏。
5、愛護公私財物,細心維護學校的花草樹木。
6、舉止文明,使用文明用語。校內不準追打和高聲喧嘩,言行符合《禮儀常規》的要求。與人發生矛盾一定要冷靜處理,立即向教師報告,不準離校請人到學校私自解決,不準將事態擴大。校內不準騎自行車、摩托車等。
7、上課期間(包括中午)不得擅自出校門,有事書面向班主任請假,批準后方可出校門。
8、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或公益勞動。
9、參加各種*時做到整齊、安靜。
10、入食堂就餐時主動排隊。不擁擠、不加塞、不起哄,聽從炊管人員的指揮。節約糧食,注意衛生。
11、處理好同學之間、異性之間的關系,不早戀。
第三章校外規則
1、上學放學路上不逗留。愛護農民莊稼,不偷拿別人的瓜果。不追逐嬉打,不賭博,不吸煙;不下河塘洗澡,不在水邊、巖邊和樹上等玩耍。
2、校外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應及時向學校或家長報告,不能請人幫打恐嚇,使事態擴大化。不能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強凌弱。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一起玩耍。
3、不追、爬、吊車,不在公路上學騎自行車、摩托車等,不在路上追打,遵守交通規則。
4、校外言行舉止按《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小學禮儀常規》的規定要求自己。
5、發現同學在校外發生意外事故,應積極主動幫助,馬上向家長或學校等報告求助。
6、在校外租房住讀的學生應遵守學校的有關規定,學會自理自保(規定詳見校外租房學生登記說明)。
7、尊重他人,聽從父母教導。不經父母同意不得私自離家或互相串門。
8、不進“三室兩廳”,遵紀守法,不干有損學校聲譽的事,說有損學校聲譽的話。
第四章學生安全責任制度
1、時刻注意安全,不干有損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確保自己和他人健康成長。
2、每學期學生和家長都要簽訂安全責任書。
3、每星期二為安全教育日。
4、安全教育和責任書的內容如下:
(1)、不帶管制刀具,不追打抓扯和打架斗毆,不辱罵他人,不干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事。
(2)、不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不偷竊。
(3)、不曠課,不無故夜不歸宿,上學、放學不在路上逗留。
(4)、不賭博,不看、聽、傳、讀色情淫穢音像制品和讀物,不進“三室兩廳”(游戲室、錄像室、臺球室、舞廳、卡廳)。
(5)、不故意毀壞公物;不私拉亂接電線,不亂觸摸電源開關、插座;不玩火,注意防火安全。
(6)、不私自下塘洗澡;不在水邊、巖邊玩耍;不追、爬、吊車;橫穿公路必須看清來車。
(7)、不吸煙,不喝酒;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8)、不與社會不務正業的人員交往,不參加不良行為的團伙。
第五章住校生守則
1.自覺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集中精力,努力學習。
2.嚴格遵守作息時間,按時上下課,按時起床,熄燈就寢不得擅自離開學校,有事必須向管理教師和學校請假。
3、住校期間不準看電視、錄相、不玩撲克、下棋、不打臺球和電子游戲機、不參加非學校組織的文娛體育活動。
4、不準在寢室內煮食物、節約水電、不購食校外的食品、不暴食暴飲,預防疾病,注意身體健康。
5.不在寢室內打鬧、不在校內高聲喧嘩、不影響他人的學習和休息。
6.愛護清潔衛生,寢室內要保持整潔、干燥,不經本人同意不得挪用他人的用具,根據安排打掃好寢室衛生。
7.注意防盜,進出要關好門窗,自已的錢物要妥善保管,禁止非本寢室人員進入寢室,特殊情況,必須經管理教師或學校同意方可進入。
8.愛護公私財物,損壞東西照價賠償。
9.同學間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關心。
10.維護學校正常秩序,若遇重大事件或意外事故,應及時向老師或學校報告,敢于堅持正義,同違法分子作斗爭。
11.不私拉接電線,若停電點蠟燭注意安全等,消除寢室不安全的隱患。
12.絕對服從管理教師、輔導教師、室長的安排和指揮。
13.星期六、日放歸宿假后必須回家,否則出現重大事故,后果自負。
若違犯以上規定,輕者批評教育,重者請家長配合、給予紀律處分、并取消住校資格。
第六章學生品德評價方案
1、品德評價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行為規范和個性心理素質。具體內容每學年制定一次。
2、品德評價結果必須如實記入學生個人檔案和《永慶中學學生素質手冊》,作為學生獎勵處分的依據之一。
3、自評、互評和班主任分別占20%、30%和氣50%計入期末總成績。
4、80分以上,60―79分、30―59分、30分別為優秀、優良、及格和不及格。優秀和不及格必須上報學校批準。
5、自評、互評每一月評價一次,期末進行總結。
6、每小項評價分為四等級,它們分別是:都做到、多數做到、多數做不到和做不到。根據這四個標準分別評分。
第七章學生禮儀常規及說明
(《yq中學學生禮儀常規及說明》已印發)
第八章升旗制度
1、升旗儀式時的儀表:
(1)、參加升旗儀式時穿校服,扣好衣扣,不穿拖鞋。
(2)、其他方面按《禮儀常規》要求做。
2、升降旗時間:
(1)、每星期一早上舉行全校升旗儀式(下雨天除外)。
(2)、行課期間每天早上必須升旗(下雨天除外),下午放學要降旗。
3、升旗手和護旗手的、選拔和培訓:
(1)、升旗手和護旗手必須從品學兼優的學生中選拔。
(2)、新選拔的升旗手和護旗手應對《國旗法》等知識進行認真的學習,達到要求后方可上崗。
4、升旗儀式的程序:
(1)、整隊集合,主持人宣布儀式開始。
(2)、升旗手和護旗手抬著國旗走向旗桿,升旗手(1名)舉旗走在前面,兩名護旗手緊跟其后(也可以由四名護旗手各持國旗一角)。
(3)、升旗:升旗手將國旗掛好,奏國歌,國旗隨國歌節奏飄揚上升。全體師生面對國旗行注目禮(在隊外也一樣)。
(4)、面對國旗學生高唱國歌。
(5)、唱校歌,背校訓,校正長講話和升旗手講話。
(6)、升旗儀式結束。
第九章三好學生文明學生
優秀學生干部評選制度
1、評選條件:
(1)、思想品德好,愛國愛校愛班集體,自覺執行學校各種規章制度,在學生中能起模范作用。
(2)、三好學生學習態度端正,目的明確,全面發展。學科成績好,各科總評成績達優良及以上;品德評價等級達優良及以上;身體好,積極參加鍛煉,兩操無缺席。
(3)、文明學生能嚴格遵守“三規”,帶頭執行《禮儀常規》,每期至少做兩件好事,品德評價達優良以上。無一次違法亂紀現象。
(4)、優秀學生干部(包括班、團、校學生干部)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能較好地完成班上、團支書或學校交予的任務,成績顯著;能較好協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工作能力強,群眾威信高,在各項活動中能起帶頭、組織和核心作用。
2、等級:校級、區級、市級
3、評選程序
(1)、班主任征求科任教師、班委、學生會或團支部意見,擴大2倍推出候選人,再由學生投票選出上報學校。
(2)、校務會在上報名單中推出區級先進上報教委。
(3)、被評上的學生上交一份總結給學校,填好相應的表冊。
(4)、評選中嚴格按要求操作,否則評選無效。
4、附則:個人爭光獎
凡有各種競賽獎(市級以上獎),做人為助,見義勇為等受到社會好評,或電臺報紙報道,教師稱贊,為學校爭光,經校務會討論可評個人爭光獎。
第十章先進班集體、文明班集體評選制度
1、評選條件:
(1)、班集體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班上人人皆知),有正確的輿論,正氣旺,班風正。
(2)、模范地、創造性地執行“三規”及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效果明顯,任科教師反映好。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文體等活動,服從學校安排,效果績好。
(4)、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有正確的班級規范,嚴格的紀律約束,不良行為極少,無犯罪行為。
(5)、學生講文明、樹新風,學生之間關系和睦,互助互愛,蔚然成風。
(6)、積極參加勞動和公益活動,愛護公物,不浪費。
(7)、教室環境雅靜整潔。
(8)、教師之間聯系緊密,教育形成共同合力
(9)、學風好,各科總平成績在同年級內居前列。
(10)、積極鍛煉身體,兩操認真,體育成績達標率高。
(11)、班委、團隊干部能起核心、模范作用,班級凝聚力強。
凡符1―8項可評為文明班集體,符合1-11項可評為先進班集體。
2、程序:
(1)、各班先書面申請,并附上近段時間以來的總結,上交學校。
(2)、學校校務會根據申請,總結和實際情況,推出候選班集體,由
全體教師投票選出,由行政會審核通過上報。
第十一章獎勵處分制度
(一)、獎勵
1、獎勵條件
(1)、達到先進班集體,文明班集體評選條件的;
(2)、達到三好學生,文明學生,優秀學生干部評選條件的;
(3)、其他為學校爭了光的個人或集體;
(4)、出全勤的學生;
(5)、進步明顯的集體和個人;
(6)、各項活動中的優勝者;
2、獎勵辦法
方式:口頭表揚,通報表揚,張貼光榮榜,頒發獎狀或榮譽證書,頒發獎品或獎金等。
凡受到表彰的集體記入光榮榜,歸入班級考核。
凡受表彰的個人記入光榮榜,學生手冊和學生個人檔案。
(二)、處分
1、凡犯以下錯誤,應受到紀律處分
(1)、曠課達到《考勤制度》所規定的節數者。
(2)、違紀違規使人致傷殘者。
(3)、嚴重破壞校規、班規,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屢教不改者。
(4)、不服從教師管教,嚴重不尊師,對抗教師教育,屢教不改者。
(5)、嚴懲破壞公物者。
(6)、考試作弊,屢教不改者。
(7)、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社會治安者。
(8)、攜帶管制刀具,屢教不改者。
(9)、多次攔截毆打他人或強行索要他人財物者。
(10)、傳播淫穢讀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者。
(11)、進行淫亂或者色情、賣淫活動者。
(12)、多次偷竊者。
(13)、參與賭博,屢教不改者。
(14)、吸食注射毒品者。
(15)、吸煙、酗酒等,屢教不改者。
(16)、其他嚴重違法亂紀者,社會性、師生反映強烈,屢教不改者。
2、處分辦法:
(1)、根據其犯錯情節輕重,數量多少和本人認識態度分別給予以下處分:
口頭批評、全校通報批評、警告、嚴重警告、記過、記大過、留校察看、上報教委開除學籍處分。
(2)、除上報教委批準開除學籍外,其他處分由班主任、教師提出并附上處分依據材料,上報學校由校務會討論通過,由校長批準執行。
(3)、凡受警告及以上處分者學校通知其家長,并記入學生成績手冊和個人檔案。
(4)、凡受警告及以上個分者,經一定時間考察,確有悔改表現,予與撤銷處分。
a、撤銷處分的時間:警告、嚴重警告至少三個月;記過及以上一般半年。
b、撤銷處分時應由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班主任聽取科任教師、學生意見上報學校,由校務會研究撤銷。
c、凡對未撤銷記過及以上處分的畢業生,不準畢業,不發畢業證。
(三)賠償
(1)、凡使公物遭受到破壞者,應照價賠償。
(2)、故意破壞公物者,除賠償外并給與相應的處分。
(3)、凡使他人致傷而發生的醫藥費概由負責方的監護人賠償。學校并給予適當的處分。
篇2:中揚實驗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
中揚實驗幼兒園常規教育心得
常規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常規教育也是孩子學會適應集體生活并具備初步獨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較好的組織紀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規教育方法很重要。我們為了更好的培養幼兒的常規也嘗試進行了以下幾種常規教育方法:
一、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法是讓幼兒通過老師對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給予表揚和肯定,讓幼兒有個榜樣學習,其改變自己不好的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方法。幼兒的辨別是非能力較差,但幼兒對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我們老師應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特別是對能遵守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并鼓勵其他幼兒像其學習,鞏固,而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解決幼兒不愿洗手的壞習慣,老師可以讓以養成洗手習慣的幼兒做示范、展示給幼兒看,在這基礎上教師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洗干凈后,老師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幼兒有種榮譽感,逐漸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二、引導法
引導法實際也是種榜樣教育,主要通過講述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從而使幼兒遵守常規、做榜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幼兒都喜歡聽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老師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的內容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如:老師向幼兒講述《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幼兒明白故事中的角色,教育幼兒愛惜糧食。在進餐時強化幼兒,這樣幼兒就會有意識,因此,掉飯粒現象明顯減少。老師可以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兒在故事中明白。
三、行為鞏固法
行為鞏固法是教師定期對幼兒的行為進行檢查和評比,從而是幼兒在生活常規的約束下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在鞏固的同時,教師要鼓勵幼兒堅持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評紅花的方法,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對行為習慣較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教育。
從小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對幼兒的成長很重要,也能更好的幫助老師和家長教育孩子。所以,在本次的幼兒常規展示中,幼兒無論是從哪一方面的常規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因此,在這里也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常規教育方法。
最后,也想對大家說,常規培養是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不怕煩,有耐心,多與孩子交流,你會從孩子身上看到許多閃光的東西,讓那么多閃光點凝聚在班級里,那你的班級一定是一個特色的常規班。
篇3:總結:常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巧用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總結:常規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巧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一個班級的常規好差,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成長環境和教師組織一日活動的質量,可以這樣說,沒有良好的常規,就沒有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常規培養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下面就淺談一下我們班的常規管理。
㈠音樂的巧用
1.收歸玩具是我們會固定播放幾首幼兒熟悉的歌曲,讓幼兒在愉快的音樂伴奏下一邊哼著歌曲一邊收拾積木玩具。
2.要集中幼兒進行活動時,我們會播放歡快的《鈴兒響叮當》
讓幼兒假裝駕著小馬車,歡快的回到座位上。
3.要洗手了,我們會伴隨著《洗手歌》,一邊唱著一邊認真的完成洗手任務。
4.要排隊了,我們會播放一首歡快熟悉的《火車快飛》,讓孩子們開著火車排成整齊的隊伍走出教室。
5.心得:自從利用了音樂的使用,給我班的孩子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信號,逐漸形成條件反射。擺脫了我們平時一遍一遍說教的束博。
㈡游戲的巧用
1.餐后,要培養孩子用毛巾擦臉擦嘴的習慣,剛開始孩子們總是不能堅持,一遍一遍的強調后,效果總不理想。于是,我們兩個老師,就對孩子說:“哇,你看,你們都變成小貓咪了,滿嘴滿臉都是油。小貓咪,咱們來洗臉吧。”于是孩子們被吸引住了,一起學著小貓咪,做洗臉動作。
2.午餐后的散步,多次發現孩子有追跑現象,多次提醒,收效甚微。于是我們換了種方法,對他們說:“咱們來學小烏龜走路好嗎?孩子們非常的感興趣”。之后我們散步會學蝸牛、小猴子走鋼絲等。
3.心得: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因此游戲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接受教育也是幼兒所樂于接受的。
㈢值日生的巧用
1.負責檢查孩子們飯前飯后洗手的情況。
2.負責午睡后協助幼兒疊被子。
3.負責分發活動材料。
4.有的當班級中“交警”。
5.心得:值日生分工明確,剛開始我們請能力強的孩子來擔任,后來就慢慢全班幼兒輪流擔當。這是一個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過程,能充分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自覺或不自覺的助人為樂中學習了常規。
㈣贊美的巧用
1.幼兒洗手不認真,特別是我們大班的孩子,道理講了,方法教過了,最初幾天還洗的挺認真,時間長了就開始敷衍了事。因此,我們在幼兒洗手的時經常表揚和激發幼兒愛美的感受:“某某小朋友的小手又白又嫩,因為他每次都認真的洗手,看洗的多仔細,過幾天他的手一定會變的更好看。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你要認真洗手,手上會有香皂的香味。現在,每次洗手,孩子們都會主動的把干凈的手伸出來聞一下和看一下。
2.心得:在日常生活中,千萬不要因事小而吝嗇你的鼓勵和表揚,孩子們會因為你的一句簡短的贊許開心半天,而更加努力的做好每件小事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的常規,需要我們循序漸進的教育,而好的教育,更需要我們潛移默化的熏陶。可見,在幼兒的常規教育中融入快樂教育的藝術是多么重要。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