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
為了維護法制統一,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加強對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管理,落實《福建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省政府第號令)的要求,特制定我縣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清理范圍
這次規范性文件清理的范圍包括:年月日至年月日,以下主體發布的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
(一)縣、鄉鎮政府發布的,以及經縣政府批準以縣政府辦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二)經縣政府批準以政府工作部門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三)縣政府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二、清理原則
納入這次清理范圍的規范性文件分為以下兩類進行清理:
(一)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負責清理的責任單位(指文件的起草或者執行單位,下同)在清理的基礎上,提出需要保留的規范性文件目錄,按程序報文件的批準機關審批后,予以公布,其他予以廢止。
(二)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負責清理的責任單位在清理的基礎上,按程序報文件的批準機關審批后,公布繼續有效、廢止和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三、清理標準
列入這次清理范圍的規范性文件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廢止、宣布失效或者修改:
(一)已經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海西建設要求的;
(二)與上位法的規定不一致,或者依據的上位法已修改或者廢止的;
(三)規范性文件之間明顯不協調的;
(四)與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的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或者不一致的;
(五)含有加重企業負擔、地方保護、行業保護等內容的;
(六)其他需要廢止、宣布失效或者修改的。
四、職責分工
(一)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由縣法制辦牽頭負責,縣政府各工作部門(負責清理的責任單位)配合進行。
(二)各鄉鎮、經縣政府批準以縣政府工作部門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以及縣政府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由各鄉鎮和縣政府各工作部門負責。
五、清理步驟
(一)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1、梳理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縣法制辦結合歷次清理規范性文件的結果,梳理形成《年月日至年月日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參考目錄》(以下簡稱《參考目錄》),發送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
2、自查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根據《參考目錄》,按照清理標準進行自查清理,形成以下初步清理意見:
()對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認為確有必要保留的(含需要修改的),應填寫《~年規范性文件清理報送審核目錄(擬保留)》(見附件)。
()對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認為確有必要保留的(含需要修改的),應填寫《~年規范性文件清理報送審核目錄(擬保留)》(見附件);認為需要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應填寫《~年規范性文件清理報送審核目錄(擬廢止/失效)》(見附件)。
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的初步清理意見,應經局務會研究同意后,于年月底前報縣法制辦匯總。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在自查清理中發現未列入《參考目錄》的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各清理責任單位認為有清理必要的也應當按照上述要求一并提出初步清理意見報縣法制辦。
3、審查形成清理意見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縣法制辦組織有關人員對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報送的初步清理意見進行匯總,形成清理意見(征求意見稿),發送縣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單位征求意見。根據反饋的意見,認真對照清理標準,研究形成~年擬保留(含需要修改)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和~年擬保留(含需要修改)、擬廢止、擬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報送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4、審議公布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經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應將~年繼續有效(含需要修改)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和~年繼續有效(含需要修改)、廢止、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向社會公布。
需要修改的規范性文件,可按照辦文程序,列入工作日程適時進行修改。
(二)各鄉鎮、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步驟,按照本方案明確的職責分工,參照縣政府及縣政府辦規范性文件的清理步驟,結合實際安排,清理工作應于年月底前完成,并按照下列要求報送清理情況:
5、縣政府工作部門將本部門清理情況書面報送縣法制辦;
6、全縣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由縣法制辦匯總報送。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規范性文件清理與其制定一樣,都是政府立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一些法律法規出現前后不一致甚至相抵觸或者被后法代替的情況,還有的適用期已過或者調整的對象已消失,也有的個別條款與上位法的規定不相一致。及時清理規范性文件,是維護法制統一、政令暢通的客觀要求。《福建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更明確規定,規范性文件有效期為五年,每隔兩年組織對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因此,清理規范性文件是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對外開放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適時對現行規范性文件進行修改或者廢止,切實解決執法規范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切實做好這次清理工作。
2、確保質量。為保證這次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級各部門要落實三句話要求:“講責任,集眾智,精修改”。講責任,即,該廢止的要廢止,該宣布失效的要宣布失效,該修改的要及時修改,努力做到沒有疏漏。集眾智,即,要發揮全社會的力量,開門清理,把清理工作做得更徹底。精修改,即,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切勿“重權力、輕責任,重管理、輕保護”。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確保清理工作順利進行。3、溝通協調。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縣法制辦要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工作。部門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相關部門要協商解決;不能協商解決的,將處理建議報送縣政府研究處理。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征得協辦部門同意后,研究處理。監督管理職責已調整的,由制定部門研究處理;制定部門被撤銷的,由目前執行該規范性文件的部門研究處理。
篇2:行政單位規范性文件整治方案
對清理工作進展緩慢、工作不力,本次清理工作將與各部門和各單位行政執法責任制及依法行政考核掛鉤。逾期未完成清理任務或者經過清理予以保存的文件中仍存在問題部門和單位給予核減分值或降低評定檔次,并依據《省損害發展環境行政行為責任追究方法》建議有關部門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為切實做好我市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據《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實施方案》有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清理范圍
全市各級依法設立的派出機關、工作部門(含部門管理單位、本行政區域與本級政府工作部門平級的中省直部門,截至年12月31日前。下同)直屬單位、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含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下同)發布的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具有普遍約束力、可以反復適用的行政公文。
不在清理范圍內。請示、演講、通報、內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決定等內部文件以及項目批復、行政審批(許可)行政處罰等對外部具體事項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
二、清理原則及標準
鄉鎮政府和政府工作部門以及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年12月31日前。原則上一律廢止。確需保留的經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同意后重新公布。
各級政府和縣級以上政府工作部門以及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依照以下規范清理:
(一)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修改。
1.主要內容合法且需要繼續執行。
2.部分內容的順序性、可操作性不強。
3.經實施機關評估需要修改的
(二)下列規范性文件應當廢止。
1.不具備主體資格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1)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公室和政府工作部門管理的事業單位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未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部門派出機構、內設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2.設定內容逾越法定權限的規范性文件。
(1)設定行政許可及面向社會實施的非行政許可審批的
(2)設定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用、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省政府以及省財政和物價部門依照法定權限設定的收費事項除外)
(3)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
(4)設定依法應當由法律、法規、規章或者上級機關和其他機關設定的內容的
3.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規范性文件。
(1)違法規定市場準入條件的
(2)違法設定地區封鎖、行業壟斷等含有地方維護、行業維護內容的
(3)違反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關系原則的
(4)違反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緊密掛鉤、與行政主體利益完全脫鉤原則的
(5)違反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行政決策機制和制度要求的
(6)工作任務完成、調整對象已消失、管理方式改變或者有效期已滿致使規范性文件自然失效或者實際上已經失效的
(7)經實施機關評估需要廢止的
(4.主要內容與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或者上位規范性文件不一致或者被其替代的規范性文件。
三、組織領導和工作分工
(一)組織領導
組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擔任,成立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由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趙海濤擔任,成員單位包括市政府辦、市政府法制辦、市編委辦、檔案局等有關部門和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規范性文件清理辦公室,設在市政府辦和市政府法制辦,負責全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監督檢查和匯總上報等工作;人員從各單位抽調,集中辦公。
(二)工作分工
誰清理誰負責”原則,依照“誰制定誰清理。作如下分工:
由起草或者組織實施的部門負責清理,以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名義制發的規范性文件。其中因歷史等原因無法確定起草部門的規范性文件,由實施機關負責清理。
屬單獨發布的由制定機關自行清理;屬幾個部門聯合發布的由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清理。撤銷、分立、合并及職能轉移的部門的規范性文件,2市政府工作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接受其權利義務和有關職能的部門負責清理。
有主管部門的由主管部門組織清理;無主管部門的由其自行清理。已撤銷但由其起草、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仍在執行的單位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接受其權利義務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清理。3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自行組織清理。4鄉鎮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四、實施方法
此次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從年4月8日至11月30日。分為3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4月8日至4月30日)成立領導小組。抽調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下發清理通知。
(二)清理與審核階段(4月30日至8月31日)
全面開展清理工作。各清理主體依照本方案要求。
于6月30日前,1.以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公室名義制發的規范性文件由各文件起草和牽頭組織實施部門負責。依照附件1的格式提出初審意見報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法制辦進行合法性審核后提出審定意見,于8月31日前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審定。
由外鄉鎮本部門、本單位審核提出保存、修改或廢止的意見。報市政府法制辦審核備案。2.鄉鎮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門、直屬單位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三)公布階段(9月1日至11月30日)
由清理辦公室負責,1市政府及市政府辦制定的規范性文件。于11月30日前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及修改后的規范性文件文本,市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布,于11月30日前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鄉鎮政府信息公開蘭上公布,2各鄉鎮政府應當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于11月30日前按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由本部門、本單位負責于11月30日前將決定保留、修改的文件目錄,3市政府工作部門和依法授予行政管理權的組織、機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及修改后的規范性文件文本,本單位本部門網站上予以公布,同時依照《省規范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有關規定報送備案。屆時仍未修改完畢的視為廢止。
五、幾點要求
(一)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清理規范性文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確保清理工作按時完成。
(二)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
篇3:縣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
為了維護法制統一,推進依法行政,切實加強對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的監督管理,落實《福建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省政府第號令)的要求,特制定我縣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清理范圍
這次規范性文件清理的范圍包括:年月日至年月日,以下主體發布的現行有效的規范性文件:
(一)縣、鄉鎮政府發布的,以及經縣政府批準以縣政府辦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二)經縣政府批準以政府工作部門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三)縣政府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
二、清理原則
納入這次清理范圍的規范性文件分為以下兩類進行清理:
(一)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負責清理的責任單位(指文件的起草或者執行單位,下同)在清理的基礎上,提出需要保留的規范性文件目錄,按程序報文件的批準機關審批后,予以公布,其他予以廢止。
(二)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由負責清理的責任單位在清理的基礎上,按程序報文件的批準機關審批后,公布繼續有效、廢止和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
三、清理標準
列入這次清理范圍的規范性文件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予以廢止、宣布失效或者修改:
(一)已經明顯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海西建設要求的;
(二)與上位法的規定不一致,或者依據的上位法已修改或者廢止的;
(三)規范性文件之間明顯不協調的;
(四)與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等規范政府共同行為的法律、法規、規章相抵觸或者不一致的;
(五)含有加重企業負擔、地方保護、行業保護等內容的;
(六)其他需要廢止、宣布失效或者修改的。
四、職責分工
(一)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由縣法制辦牽頭負責,縣政府各工作部門(負責清理的責任單位)配合進行。
(二)各鄉鎮、經縣政府批準以縣政府工作部門名義發布的規范性文件以及縣政府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由各鄉鎮和縣政府各工作部門負責。
五、清理步驟
(一)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1、梳理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縣法制辦結合歷次清理規范性文件的結果,梳理形成《年月日至年月日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清理參考目錄》(以下簡稱《參考目錄》),發送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
2、自查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根據《參考目錄》,按照清理標準進行自查清理,形成以下初步清理意見:
()對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認為確有必要保留的(含需要修改的),應填寫《~年規范性文件清理報送審核目錄(擬保留)》(見附件)。
()對年月日至年月日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認為確有必要保留的(含需要修改的),應填寫《~年規范性文件清理報送審核目錄(擬保留)》(見附件);認為需要廢止或者宣布失效的,應填寫《~年規范性文件清理報送審核目錄(擬廢止/失效)》(見附件)。
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的初步清理意見,應經局務會研究同意后,于年月底前報縣法制辦匯總。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在自查清理中發現未列入《參考目錄》的縣政府及縣政府辦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各清理責任單位認為有清理必要的也應當按照上述要求一并提出初步清理意見報縣法制辦。
3、審查形成清理意見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縣法制辦組織有關人員對縣政府各工作部門及相關單位報送的初步清理意見進行匯總,形成清理意見(征求意見稿),發送縣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單位征求意見。根據反饋的意見,認真對照清理標準,研究形成~年擬保留(含需要修改)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和~年擬保留(含需要修改)、擬廢止、擬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報送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4、審議公布階段(年月底前完成)
經縣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應將~年繼續有效(含需要修改)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和~年繼續有效(含需要修改)、廢止、失效的規范性文件目錄向社會公布。
需要修改的規范性文件,可按照辦文程序,列入工作日程適時進行修改。
(二)各鄉鎮、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步驟,按照本方案明確的職責分工,參照縣政府及縣政府辦規范性文件的清理步驟,結合實際安排,清理工作應于年月底前完成,并按照下列要求報送清理情況:
5、縣政府工作部門將本部門清理情況書面報送縣法制辦;
6、全縣規范性文件清理結果由縣法制辦匯總報送。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規范性文件清理與其制定一樣,都是政府立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一些法律法規出現前后不一致甚至相抵觸或者被后法代替的情況,還有的適用期已過或者調整的對象已消失,也有的個別條款與上位法的規定不相一致。及時清理規范性文件,是維護法制統一、政令暢通的客觀要求。《福建省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辦法》更明確規定,規范性文件有效期為五年,每隔兩年組織對規范性文件進行清理。因此,清理規范性文件是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對外開放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舉措。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適時對現行規范性文件進行修改或者廢止,切實解決執法規范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切實做好這次清理工作。
2、確保質量。為保證這次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級各部門要落實三句話要求:“講責任,集眾智,精修改”。講責任,即,該廢止的要廢止,該宣布失效的要宣布失效,該修改的要及時修改,努力做到沒有疏漏。集眾智,即,要發揮全社會的力量,開門清理,把清理工作做得更徹底。精修改,即,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切勿“重權力、輕責任,重管理、輕保護”。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確保清理工作順利進行。3、溝通協調。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縣法制辦要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指導工作。部門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的,相關部門要協商解決;不能協商解決的,將處理建議報送縣政府研究處理。部門聯合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由主辦部門征得協辦部門同意后,研究處理。監督管理職責已調整的,由制定部門研究處理;制定部門被撤銷的,由目前執行該規范性文件的部門研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