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不求表面熱鬧
課堂教學不能求表面的“熱鬧”
書山有路勤為徑,書中自有黃金屋。作為教師時常充充電以備教育之必需,故每年假期中的讀書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今年也如火似荼的舉行。作為其中之一員,假期中挑選了幾本書閱之,其中最讓我喜歡的是《優(yōu)秀班級的管理之道》和《學校怎樣培養(yǎng)學生科學幻想思維》這二本書。
作為當過十幾年的班主任老師的我,對班級管理小有成就,也深有體會。一個班、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要建設成優(yōu)秀的群體,這里有辛勤的付出更有科學之道。時常聽到老師們埋怨這個班如何如何不好管理,那個班學生怎么怎么好。這好與不好的一念之差在哪里?學生真的就有那么多的差別,差生產生的根源是什么,有差生嗎等等這些是當老師時常困擾的問題。
“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耐心教導你討厭的學生”;“導致課堂行為的家庭因素”;“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優(yōu)秀班級的管理之道》讀來讓人耳目一新。書中為我們班主任老師更為廣大教師開啟了一扇窗,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讓人回味無窮受益匪淺。
課堂教學不能求表面的“熱鬧”
要出好的班級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如何滲透進教育?在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下,教科書的學習在短時期內是不可能取消的。考試分數(shù)回著高考的指揮棒轉。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探索出一種更好的辦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也就是使學生的學習、考試既能符合標準答案學出相應的分數(shù),又有自己獨特的思想。隨著教改的深入,舊的教育制度將漸漸被新的教育方法所取代。這就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在的教學實際情況仍是老師占有主導地位,老師對學生的不放心讓其很難施展手腳,大膽地革新教學。無論老教師還是新教師,以講為主、講練結合成為統(tǒng)一模式,難以超越。老師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教出的學生學習成績分數(shù)姣姣但作為教育本身仍有不少弊端。學生的學習到底是老師教出來的還是學生悟出來的?對于這個問題各有各的想法和思路。在目前的教育界中,現(xiàn)在提倡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去讀書、欣賞、品味、思考,使學科教學回歸自然的常態(tài)之下。而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余文森教授說:“先學后教、少教多學、溫故而知新”是有效教學的三大鐵律。怎么樣教學生?學科知識每門都不一樣。一般說來,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能自己解決不少問題,能達到比較高的水準,留下極少部份難的知識則適用于先學后教。先學也不等于不要老師的適當引導,老師可給出知識大綱,要解決什么問題,用什么方法去解決等等都要事先設計好;學可以自己學,還可向別的同學學,這樣留下的東西就少之又少了。
編寫導學案是做好先學后教的基礎,但是導學案的編寫也要有所側重,可不象以前的什么重點、難點,知識面面俱到,這樣就失去了導學案的原來的初衷。
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學的核心。有人錯誤地認為學生的學習成就來自于教師的教學,這其實忽略了學生與學習成就直接相關這一主要因素。教與學只有本體上的依存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學不是教的必然結果。
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當切實履行好職責。需要教師解惑的,也就是需要精講的地方,就應當做到位,不能因為強調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忽略了教師教學的主導地位。根據(jù)系統(tǒng)論,系統(tǒng)越亂,熵就越大,系統(tǒng)越有序,熵就越小。但系統(tǒng)不能沒有熵,熵是系統(tǒng)發(fā)展的動因。由此好看來,教學系統(tǒng)應該是一個開放、有序的系統(tǒng),是一個充滿對話與交流的系統(tǒng)。課堂教學中問題的建構是這種對話與交流的核心要素。
因而課堂教學不能求表面的熱鬧,不能無視學科的自身特點,怎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氣氛既活躍又有效?關鍵在于教師對課堂的掌控能力,而這個掌控能力就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體現(xiàn)了充滿教學智慧的深厚底蘊。
在做好教學這篇文章的同時,你我為師者感覺要走的路還很長。
篇2:有效課堂教學實施心得
有效課堂教學實施心得
一直以為憑良心,多教給學生一些知識,就是盡到了做教師的責任。在新課改中,才發(fā)現(xiàn)這一思想是錯誤的。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時空內,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就叫做有效教學。
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fā)展。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因此,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鑒于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實施有效教學,教師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1.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理念是靈魂。教學理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在推行新課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觀念來實施新課程。
2.豐富個人知識儲備。課堂上,如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廣度,那么教學就會膚淺,學生學習就無法深入。可見,作為新課程直接實施者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和探索,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內涵。知識的厚度增加了,課堂就能深入淺出,左右逢源。
3.做一個有反思力的教師。葉瀾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教師應在實踐
篇3:教學心得也談課堂教學中課件使用應當注意問題
早就在博客中看到苗校長關于“課堂教學中課件使用應當注意的問題”一文。我有些不同的意見,一直沒有時間寫下來,今晚熬夜到凌晨寫一些:
對于第一、二點我都是同意的,課件的模版不能太花,應該根據(jù)課件的內容選擇一些簡單大方的模版,如果字少,當然也可以少帶點小花。模版的顏色最好是白色打底,這樣便于看到課件上的字體。例如3月29日陳建先在晶都名師寫作班上的模版是黃色打底,這樣打上的字,坐在下面的老師們就很難看清楚。更別說用手機拍攝下來,會更不清楚的。
另外字體字號我覺得也盡量統(tǒng)一。當然小標題或者大標題我覺得還是用大一點的字號或者更顯眼的顏色加粗標注更為合理,更會出彩。
對于第三點我是不同意的:課件播放不要帶有鼠標的聲音。也許是初中生和小學生還是有所區(qū)別的。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暫。所以我們會在每張幻燈片更替的時候或者在每個題目出現(xiàn)的時候設計聲音動畫:例如風鈴的聲音、鼓聲等等,甚至每張幻燈片進入的形式,是飛入還是陀螺還是棋盤式進入,字體顏色的強調。閃爍等等,我們都會加上去,這樣做,可以使課件更能隔幾分鐘就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作為英語老師,我們的課件做得比語文數(shù)學老師漂亮多了,我們會更多的加入動畫、圖片,聲音,鏈接進去,包括動作路徑的設計等等,讓課件更上檔次,融音、形、義為一體。所以每次我們英語老師上公開課,都是一場視覺盛宴。
自己的拙見,一家之言,交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