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班班主任專業成長工作計劃
班主任專業成長工作計劃
我但任高三2班的班主任和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從教10多年,工作勤勤懇懇,潛心育人,在實踐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也逐漸形成自己的班級管理特色,但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我發現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今年有幸成為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員,我倍感珍惜,下定決心積極參加工作室的研究活動,在鄺杰老師、各位成員和學員的幫助下,對中小學小組自主管理的研究作進一步的實踐、探索和研究,力爭見成效。因此,特制定個人成長規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領會《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發展規劃》精神,結合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兩年培訓要求,以班級日常管理為載體,努力餞行先進的德育教育理念,認真學習,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班級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
二、制定目標
總目標:成為學校和區里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第一年:學習、研究、總結、提高
初探有特色的班級管理模式,爭取成為校優秀班主任,為其他班主任樹立榜樣。
第二年:完善、提高、探索
進一步完善班級管理模式,爭取成為區優秀班主任。
具體目標:
1、學習目標:
1)廣泛閱讀各級各類教育專家、名家的教育專著,認真汲取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學習專業知識和班主任管理的理論知識,提高班級建設和管理的能力和技巧。
2)積極參加名班主任工作室舉行的各項培訓和探討的機會,主動與班主任工作室的其他成員交流,博采眾長,學會在反思中成長,在總結中進步,形成自己獨特的班主任管理風格。
2、科研目標:
1)多讀書,尤其是名家名著,并及時撰寫心得體會。
2)積極撰寫高質量的德育論文,爭取獲獎或者發表。
3)認真開展德育實踐研究和研討活動,積極參加工作室的課題研究,積極撰寫相關的德育論文。
4)認真撰寫教育故事,跟蹤小組管理的成效,并進行個案分析,及時反思,整理教育思路,積累教育方法。
3、管理目標:
1)在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帶領下,以小組自主管理研究為依托,逐漸將班級的學生培養成擁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和自我規劃的能力。
2)努力探索班級文化建設,把所帶班級建設成有特色、有亮點的班級。跳出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的圈子,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會自主學習,努力成為受學生喜愛、歡迎,并能引領學生不斷發展的優秀班主任。
三、具體措施:
1、積極參加工作室的研討活動和認真完成工作室布置的任務,向其他名班主任學習優秀的班級管理經驗,并在研討中積極發言。活動后及時寫好收獲或反思。
2、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自由組合自主管理小組,借高三月考和宿舍評比為契機,考核自主管理的情況,開展實踐研究。
3、多看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專著,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注意積累,多動筆,希望寫出較高質量的論文并爭取發表,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提升。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多關注班主任工作論壇和相關的教育節目,利用網絡探討班級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學習借鑒優秀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法,因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對學生的表現做好跟蹤記錄,搜集好第一手資料,并及時總結反思,要積極探索創新,為從事的課題研究提供可靠的素材。
我相信:只要用心實踐,克服困難就一定能夠成功。
篇2:德育工作創新與魅力班主任專業成長研修班學習心得
德育工作創新與魅力班主任專業成長研修班學習心得
近年來教師隊伍中出現的不少問題,大都是某些教師職業道德水平低下造成的。教師職業道德的好壞,主要取決于自律能力的強與弱;而自律能力的強與弱是通過教師個體,將職業道德規范內化于自身,再外化于職業道德行為表現出來的。目前我國教師隊伍建設中的存在的種種問題,說明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不少要求并沒有完全內化為所有教師的自我認識和自覺行動。而要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深入研究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內化與外化機制這一課題,本文將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內化從教師角度作一簡單闡述。
如果教師個體不善于自查、自檢、自省、自律,不準備或不能夠把外在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的思想素養,融化在自己的精神當中,那么,就不可能自覺地執行、運用各種教育理論要求來調整自己及他人的道德行為。因此,必須把職業道德內容轉化為自己內在的道德品質,自覺地融化到行為中,自覺地身體力行,由“社會要求這樣做”“我要這樣做”,才能發揮道德作用。
一、社會道德教育是促進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內化的重要條件
教育的起點是提高教師的道德認識,通過陶冶教師的道德情感,錘煉教師的道德意志,堅定教師的道德信念,最終達到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二、個人道德修養是促成教師職業道德內化的關鍵
一個人的自我道德人格和道德品質的形成既要靠外部的道德教育,更要靠個人的自我努力。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根據這一觀點,在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內化的過程中,首先必須重視受教育者自我修養的自覺性,教師道德修養是教師道德要求由“他律”向“自律”升華的關鍵,是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內化的必要條件。道德教育是教師道德要求內化的外部條件,教師進行自我修養的自覺性才是內部的根據,而且這種自我修養的自覺性,在教師道德要求內化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
加強個人道德修養,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認真學習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理論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深刻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社會價值,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先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決心,才能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范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范和要求的自覺性。
第二要勇于實踐磨練,投身教育實踐活動。教師不僅要通過理論學習來分清是非善惡,更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用理論指導自己的行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正確認識教育活動中的各種利益和道德關系,培養自己的師德品質。
第三,要做到“慎獨”。慎獨既是一種修養方法,又是人們在修養中所形成的一種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它使教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堅持按照教師道德規范去行事,同時慎獨還是一種高度自覺性的表現。
第四,要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于解剖自己。道德修養離不開外部的條件和作用,但主要還是依靠自己的主觀努力和高度的自覺性。因為教師道德修養的本質是教師在心靈深處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爭、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貴在自覺,教師在進行道德修養過程中,要勇于自我批評,嚴于解剖自己,這是教師道德修養的根本方法之一。
第五,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貴在自覺。這是由道德和道德修養的特點決定的。道德作為一定社會對人們的行為規范,主要靠人們的自覺自愿才能真正起作用。道德修養是人們道德品質上的自我鍛煉、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因此,更需要具有自覺性。
第六,要虛心向他人學習。師德修養修養不是教師個人孤立的脫離社會的閉門修養,而是在教育實踐中人與人相互影響、相互交往的社會性活動,也是社會道變成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見賢思齊”,虛心向他人學習,自覺與他人交流是教師修養自身的一個好方法。
總之,教師職業道德內化是教育勞動的客觀要求,它決定著教師人才的素質,決定著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的質量,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通過學習我了解到現代教師內化師德的現代意義包括:一、錘煉自我。二、修養自我。三、超越自我。李校長說教育的核心是人類靈魂的喚醒。我也覺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