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班主任得力住手
班主任如何培養得力住手
《三國演義》里有這樣一則經典的對比案例:三國時期,有兩個特別智慧的管理者――諸葛亮和司馬懿。諸葛亮事必躬親,親力親為,結果他去世后蜀國很快就垮了。相反,司馬懿非常注重對兒子、對下屬的培養,凡事都帶著他們一起思考,遇到問題讓他們自己解決,結果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都是能文能武的帥才,大魏江山也很快落入司馬家族之手。以上故事告訴我們,管理者是否善于培養人才,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事業能否長久。
由此,我想到作為管理者的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發現:有些班主任雖然事無巨細,卻往往出力不討好;而有些班主任卻善于做學生身邊的觀察者、指導者,善于在班內發現并培養大大小小的“五虎良將”,放手讓他們處理班級事務,為他們搭建自主管理的平臺。
因此,班主任要想將班級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就要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在管理班級的同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培養一批優秀的“助手”學生。
樹立正確的“助手”觀。班主任要激勵學生“我為助手”的意識,打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在各自的領域盡施助手之職。實踐證明,班主任只有本著公平的原則,班級中方方面面的得力助手才會脫穎而出。
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助手”。我們的學生也許并非是引人矚目的天才少年,但有可能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長、某一領域表現突出的學生。班主任不要因為一些學生的某門功課成績不好,就否定學生的一切。要時刻“擦亮”自己的雙眼,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始終信任、賞識每一個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贊許的目光,肯定他們、相信他們最終會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
給學生施展“助手”的機會。班主任要為學生創造“定位施才”的環境和機會。我有組織管理之才,我受任大小不等的“學生官”;你有書畫之才,班級文化建設則是你的用武之地;她有超眾的英語學習表現,英語科代表非她莫屬……給學生機會秀出自己的風采。
引導學生成就“助手”。班主任作為學生成才的引路人,不僅要有識才、辨才、薦才的慧眼,更要有造就可塑之才的策略。首先要做到增強學生成才的內驅力,讓他們相信自己完全能夠勝任“助手”之職。其次,讓學生發現自己在班集體中并不是微不足道的,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也是優秀的,也能成為一個“全能助手”。最后,鼓勵學生“才以致用”,通過實踐鍛煉,使學生在為班級工作的服務中,不斷地得到自我才能的展示。
學生的潛能無限,需要班主任不斷挖掘,讓所有助手盡顯才氣。做好這一點,便可獲得班級管理工作成功的金鑰匙。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