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新教師個人培訓總結

新教師個人培訓總結

2024-08-01 閱讀 1918

**年新教師個人培訓總結

新教師培訓工作接近了尾聲,不知不覺中,我已在教師崗位奮斗了快一學期,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想說的真是太多太多。人民教師這一職業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作為一名新老師,擔負著二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及班主任,不僅教學重,而且面對的學生較多,各種突發狀況及學生的個體差異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我的工作能力。通過這一次的新教師培訓,我受益匪淺,不僅全面認識了教師的義務和權利,還感受了各個名校教師的風采。快速適應學校環境,把握教育教學工作的最佳途徑莫過于學習和實踐。這次培訓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培訓的內容涉及教師素養、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學生心理以及天河區諸多名師的多年教學經驗的分享,內容充實,而且是我們年輕教師現在最需要的。雖是短暫的培訓,但是我的收獲非常大。具體講來,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集體培訓中,給我們上課的老師談到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問題,師剛入教,首先進入適應期,專業思想和專業能力都不成熟,這段時間確實得勤奮刻苦。我們還年輕,我們要為教育事業奉獻微薄的力量。接著進入發展期,這是一個矛盾不斷爆發的時期,我們在教育事業奮斗,一定會碰到許多的困難,只有不斷發現問題,之后通過努力不斷解決問題,人才會成長起來。然后,會過渡到成熟期。在接著進入高原期,這時人很難再發展,會出現停滯現象,但如果不斷努力,就會達到突破。再者,也非常人體能夠教師的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讓我不再彷徨,因為每一份職業都有它的成長過程。

兩位老師的公開課讓我明白,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后及時做課后記,找出不足。

從崔校長的講話中,我得知: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對于新老師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利用各種方法,訓練學生提高、集中注意力。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

張校長談到,上好一節課,可以多上網查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應積極查找課件,制作課件,準備、制作教具。有的老師把每一單元的詞語、重點內容用電腦打印在四裁的圖畫紙上,為的就是讓學生有個清晰的復習印象。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教學工作服務,盡量豐富教學手段,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要具體,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數。對于課堂教學,要有一個整體上的設計,不光是在知識講授方面,在其他的細節方面也應當注意,比如板書、語言的組織。在上課的過程中,要認識到自己只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而不是主體,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人,不能束縛他們的嘴巴、大腦、雙手,應當引導他們動起來。

由于自己不是師范專業畢業的,對于教學方面的認識確實很淺薄,其中有一個環節

篇2:新教師跟班培訓總結

新教師跟班培訓總結

黃丹學校何威

作為一名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但在如何組織教學,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上,還感到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通過這一個星期的跟班培訓學習,我收獲頗多,以前一些認識模糊的問題,現在搞清楚了,從前的一些情感體驗,如今也找到了理論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我深深體會到,教育是一門藝術,一門大學問,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鉆研。通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獲,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第一,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這次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也正是這個意思,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并且,教師還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和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第二,培訓為我今后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

培訓中,幾位老師根據他們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小學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老師們還提出了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培訓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繪聲繪色的課,通過這次培訓,我認識到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第三: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雖然這幾天的培訓,課程多、時間緊,研討和交流的機會多,但是通過培訓,讓我大大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認識。對自我的認識,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和職業素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會努力做到學以致用,把責任心體現到工作中去。一切工作都需要實踐來證明,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本次培訓精神作為指導,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實現自身價值。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盡快完成從學生到一名合格的新教師的轉變,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努力加強學習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豐富和完善自己。熱愛學生,熱愛教育工作,向老教師學習,為學校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想我也許不會再信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既然身處新時代,就得與時俱進,應當有新的信念,新的做法,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學校注入新的血液,才能讓自己不落后!

**年9月18日

篇3:小學語文新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培訓總結

本學期,我們越秀區新入職的33位新語文教師有幸聚在一起,參加了《小學語文新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的課程培訓。一個學期的課程轉瞬即逝,每周三早晨的見面也太過短暫,畢竟這期培訓的內容實在是太豐富了,越秀區小語科的諸位經驗豐富的教研員輪番上陣,為我們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教學指導課,讓我們這些剛剛踏上教師崗位的新人對語文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小教室里,我們認識了志同道合的同行們,組成了一個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共同體,還通過青藍計劃得到了區里其他優秀前輩的毫無保留的幫助。每一次的培訓課都會令我們大開眼界、都會對我們有所啟迪,學了越多,越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越讓我意識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們這期培訓的班主任是童老師,她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與熱愛,因為有“愛”,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教研活動中,她似乎永遠不知疲倦。據了解她負責了很多年的新教師培訓工作,培養出了數不清的教壇新秀和骨干教師,在本次培訓過程中,她給我們分享了許多充滿智慧的理念,時常口冒金句,像教育之“道”、關系先于教育、成功從舉手開始、讓學生自信地站起來體面地坐下去、用表揚與鼓勵的方式來批評、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等等。她對我們的考勤很嚴格,也很在乎我們的聽課狀態,但對于我們不太成熟的發言她卻不斷鼓勵與贊揚,能有這樣一位班主任,我們何其幸運。

胡慧敏老師是眾多教研員中我最熟悉的一位,因為她就是我目前所任教的三年級的教研員。在上學期的教研活動中,我已經感受到胡老師“功力”深厚,見到她來為我們培訓,我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最記得她的一句話“你關注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寫好字,更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周蓮清老師從“快樂閱讀”、“學會閱讀”兩方面引導我們學習構建閱讀教學高效課堂。她還強調了識字要植根于語境才不易忘,詞句理解重在感悟和積累。一開始,我擔心這樣的閱讀教學會不夠“專”,后來沾了青藍計劃的光我有幸去育才學校聽了陳康英老師的示范課《數星星的孩子》第一課時,才知道原來隨文識字也是可以自然從容的,還會讓閱讀教學更具有語文味兒。習作教學指導課上,黃莉莉老師帶著我們了解了國內外一些有效的習作教學案例與實施步驟,還總結了習作教學的六大策略供我們參考學習。那天早上的課一結束,我就開始為后面的單元習作設計“前搜集表”和找例文了。壓軸的是劉成通老師的口語交際教學培訓課,劉老師文質彬彬,為我們介紹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強調了口語交際課的重要性,還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有意思的課例《我是小小推銷員》,讓我加深了對口語交際課的理解。

青藍計劃啟動的那一次培訓無疑是整個培訓過程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次,在那一天我們與全區的教壇新秀、骨干教師齊聚一堂,與眾多優秀的前輩師父碰面,還聽了徐紅老師和劉敏老師同課異構的兩節課例《臨死前的嚴監生》。前者實、后者新,不同的風格但同樣精彩,我只想說:“還沒聽夠!”印象最深刻的交流是我和同伴來到育才學校聽了陳康英老師的課例,這在前面已經提到,從她特別的教學設計到順手拈來的表揚語,都讓我獲益匪淺;而我的師父黃曼君老師在評課時告訴我們,陳老師的優秀緣于她的堅持,就是要用心、沉下心,還要有熱愛這份工作的心。對于要給學生一個怎樣的語文課堂這個問題,黃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了她的四點思考,即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實踐的課堂、習慣的課堂和思維的課堂。我想,這四種課堂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很遺憾,語文新教師培訓課程已經接近尾聲,但幸運的是,我們的聯系還可以通過其它形式繼續保持。我們這個共同體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擁有了可以分享教育心得體會的新浪博客,并且已經互相關注;我們還有共同組建的微信群,一有新消息可以及時分享。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還將繼續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教育反思與收獲,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