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第一學期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工作總結(**-**)第一學期
教者:柏高彥
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結束了,這期間從茫茫然不知所措到逐漸摸索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踏出了一條更清晰的教學路子。
綜觀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教材的全貌,都是以人文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我們的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樂于交往,體驗快樂,形成好的生活習慣,并能有一個正確的生存態度和處事方法,可以說這一套新教材它很合適宜地出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對老教材已經過時的無奈和新時期的教學改革欲望都得到了釋懷,并有了一種欣欣然的暢快!
在備課過程中,我認真仔細地領悟著教學目標和綱要,一絲不茍地做著教學準備,并千方百計地從各個渠道收集有關的圖片、資料和課程資源,這一環節我從沒馬虎和懈怠過。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生的整體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活動起來,都積極參與,都來做學習的小主人,甚至都可以來當小老師,我不給他們框框里的學習內容,不限制掌握知識的范圍,可以隨意的自由的攝取知識營養,大膽的富有創造性的進行作業和實際生活演習。我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進行角色互換,大多數時間里我都不以教師身份自居,常常是懂裝做不懂的去請教學生們,這樣一來就大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們急不可耐地想說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忘記了膽怯和羞澀,忘記了貪玩和溜號,忘記了老師和學生,我們就象一個游戲小團體,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在輕松中悟出做人道理。我們整個學習過程更象一個團體的營地訓練,這種教學方法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勇于表現自我,其中生活場景表演方式更使孩子們學會了生活自理,鍛煉了獨立生活能力,在創設交往環境的同時更學會建立人際關系的技巧,從而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在這個角色游戲表演中,他們互相接納,互相支持,互相信任,與此同時能開放自我,表現自我,進而增強了對自己性格、能力的認識,此外,還大膽的做了一些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或自己認為不可能做得到的事,在發掘自己的潛能同時也鍛煉了自己的膽量。
每一次教學活動的結束都是我反思的開始,我下課以后都要問自己:我的活動策略有沒有紕漏,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和補充,我應該怎樣進行活動延伸和課外輔導?作為一名教師我做沒做到鎮定自如、充滿自信、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儀態大方、聲音響亮、帶有童趣的去和孩子們交流?對于他們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優秀一面我由衷的贊賞了嗎?對于他們的不足我及時的引導了嗎?這些都是我課下需要反思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感覺這一學科真的應該分兩個路線來走,一個是老生常談的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路線,他繼承了老教材的傳統,另一個就是當前迫在眉睫的素質教育,他包含很多,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個性發展等等。
所以一直以來我總想在《品德與生活》課程中更多的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訓練,并在平時就關注著學生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在新華書店、甚至是小報亭、小書攤,只要看到這方面的書籍,我都會慷慨解囊將它居為己有!通過學習和領悟我深深地認識到:《品德與生活》的另一重大教育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人格塑造,更應該實際地去解決當前小學生面臨的日益嚴重的心理困擾,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這一教學領域有待于我們繼續探索和實踐。
篇2:《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我換牙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我換牙了》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經驗交流,了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一些常識,體會換牙給自己帶來的特殊感受,并能與大家分享由此帶來的成長的喜悅與煩惱。
2、對學生進行保護牙齒的教育,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
3、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重點:
1、初步了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常識。
2、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認識到牙齒健康對身體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我換牙了》是《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個主題。這一主題主要是借兒童換牙期,對他們進行換牙、護牙的教育,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并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學情分析:
本班有67名學生,基本處于換牙期,對于換牙和牙齒保健常識多數學生還不清楚,只有少數學生從父母那里有一些了解,而對于保護牙齒健康的重要途徑之一的刷牙,其相關知識知道得并不多,有的甚至從來也不刷牙。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借助本課教學,讓學生通過看、講、聽及實際操作等方式達到教學目標。
教具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自帶牙刷。
2、教學器材:牙具模型;牙齒衛生宣傳資料。
3、相關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笑嗎?(喜歡)那笑一個給你的小伙伴看看。
同學們相互笑。
2、指名(已經開始換牙的學生)到教室前面面向全體學生笑。
師:哇,同學們笑得太開心了,你們發現剛才這些同學在笑時他們的牙齒有什么特點嗎?(指名回答)
板書課題:我換牙了
3、哪些小朋友正在換牙?舉手說說你都換了幾顆牙了?
4、師小結:換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當人長到5、6歲的時候就開始換牙了,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它標志著我們漸漸長大了。所以換牙是令人高興的事。
二、討論,經驗交流。
1、你能說說自己在換牙的時候最難忘的一件事嗎?(同桌先互相說,再指名說,說出自己換牙的感受。)
2、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那接下來我們一去看看<<芳芳和奶奶的換牙故事>>吧.。(課件出示:芳芳和奶奶的換牙故事)。
(1)師:看了芳芳和奶奶的換牙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為什么奶奶的牙掉了長不出來呢?讓我們一起去聽醫生是怎么說的?(課件出示)
(2)師:聽了醫生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我知道人的一生有兩副牙,一副叫乳牙,一副叫恒牙。乳牙長到一定的時候就會掉,再長出來的叫恒牙,恒牙掉了,就不會再長出來了。
3、師:你最近長出的牙齒是哪一顆,叫什么牙?換掉的叫什么牙?你現在長出的恒牙漂亮嗎?拿出準備好的鏡子看一看,對自己的牙齒滿意的同學請舉手。你的牙齒為什么這么漂亮?(指名說)那些同學還對自己的牙齒不太滿意?哪兒不滿意?
4、為了長出自己滿意的恒牙,在換牙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哪些呢?一起來看看芳芳和剛剛的表現吧!(課件出示:教材23頁)換牙時,你有沒有這樣的現象呢?
5、猜猜看,像芳芳,剛剛這樣搖牙齒和舔牙齒,長出的牙齒會是什么樣呢?
6、小結:同學們可要記清楚了,在換牙的時候不能用手搖已經松動的牙齒,也不能用舌頭去舔長出來的新牙齒,這樣長出的恒牙才會既整齊又漂亮。
三、探究活動。
1、師:一副健康的牙齒在我們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學生舉例說明。
2、課件出示:漂亮的牙齒圖片。
師:你們想擁有這樣漂亮的牙齒嗎?指名回答。
3、剛才同學提到了要好好刷牙,你們平時是怎樣刷牙的呢?指名回答。
4、同桌之間相互交流刷牙經驗。
5、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聽聽牙科醫生是怎樣說的?(要求學生邊看邊跟著學)
6、教師演示正確的刷牙方法。
7、聽《刷牙歌》集體拿出自帶的牙刷進行練習。
8、小組互相檢查刷牙過程,教師巡視糾正出現的問題。
四、課后延伸。
回家問問父母,除了正確刷牙,還應該怎樣保護牙齒?調查身邊有牙疼經歷的人,了解牙疼的感受和他們對你的忠告。
篇3:勝德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總結
勝德小學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學總結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一個學期過去了,回顧這一學期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本人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并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現教學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教學中論題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本學期的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中盡量做到:
1、了解并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并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一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向往之情。
3、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了解常見的職業,并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了解作為一年級小學生的責任,并樂于去承擔,
4、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并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5、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總之,通過一學年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