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春學期期中歷史考試分析總結

春學期期中歷史考試分析總結

2024-08-01 閱讀 8976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春學期期中歷史考試分析總結

一、試卷的評價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為60分鐘,卷面總分為100分,歷史學科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判斷題、材料分析題。

2、試卷所涉及的教材內容:

試卷考查的歷史知識點,分布于初一歷史課本前11課。

3、試卷的基本特點:

(1)依綱據本。命題依據初一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沒有超出規定的范圍。

(2)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3)標高適度?;谀壳俺踔袑W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較大的偏題、怪題,只有個別題目稍難點。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是適中的。

(4)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

二、考試成績情況

兩個班最高分86分,最低分6分,分數差距較大。

三、學生答題質量分析

取得成績的原因:

大多數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識和借助課本知識進行解題并按質按量完成考試任務。從試題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學生在歷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比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當大提高。開始注重歷史與社會,歷史與個人生活的聯系,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綜合。

存在問題:

1.審題不認真。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對題目的限定詞或關鍵詞沒有認真審讀,沒有注意分析,導致失分。在材料解析題的解答中,有的學生沒有對材料內容及設問進行認真閱讀,沒有抓住關鍵詞回答問題而影響了得分。

2.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如選擇題的第2、4,5,6、7、8、小題,材料解析題等這些都是課本出現或平時練習過的基礎知識,但錯誤的學生還比較多。

3.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包括識記能力、材料的閱讀、分析及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分析和比較能力。特別是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4.涂卡問題。由于選擇題答案是通過答題卡進行提交,學生對涂卡方法掌握不熟,失誤較多,甚至出現大面積同學選擇題0分的情況,嚴重影響班級平均分。

四、改進措施

1、在加強基礎知識、史實掌握的同時注意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樹立歷史觀念。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根據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此次考試成績并不理想,但是只要從中找出問題,吸取教訓,并積極總結反思,相信我們會在下一次取得進步!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2:春學期期中歷史考試分析總結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春學期期中歷史考試分析總結

一、試卷的評價

1、試卷的基本情況:

歷史考試時間為60分鐘,卷面總分為100分,歷史學科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判斷題、材料分析題。

2、試卷所涉及的教材內容:

試卷考查的歷史知識點,分布于初一歷史課本前11課。

3、試卷的基本特點:

(1)依綱據本。命題依據初一歷史教科書的內容,沒有超出規定的范圍。

(2)基礎性強。試題立足于歷史基礎知識,以重點知識來設計題目。重在考查學生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3)標高適度?;谀壳俺踔袑W生的學習能力和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試卷沒出現較大的偏題、怪題,只有個別題目稍難點。整卷的試題難度應該說是適中的。

(4)題目設計具有簡明性。題意指向明確,題目的表述較清楚,簡單明了,學生審題時一目了然。

二、考試成績情況

兩個班最高分86分,最低分6分,分數差距較大。

三、學生答題質量分析

取得成績的原因:

大多數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解題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識和借助課本知識進行解題并按質按量完成考試任務。從試題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學生在歷史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比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當大提高。開始注重歷史與社會,歷史與個人生活的聯系,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和綜合。

存在問題:

1.審題不認真。單項選擇題、判斷題對題目的限定詞或關鍵詞沒有認真審讀,沒有注意分析,導致失分。在材料解析題的解答中,有的學生沒有對材料內容及設問進行認真閱讀,沒有抓住關鍵詞回答問題而影響了得分。

2.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如選擇題的第2、4,5,6、7、8、小題,材料解析題等這些都是課本出現或平時練習過的基礎知識,但錯誤的學生還比較多。

3.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包括識記能力、材料的閱讀、分析及從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分析和比較能力。特別是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4.涂卡問題。由于選擇題答案是通過答題卡進行提交,學生對涂卡方法掌握不熟,失誤較多,甚至出現大面積同學選擇題0分的情況,嚴重影響班級平均分。

四、改進措施

1、在加強基礎知識、史實掌握的同時注意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幫助學生樹立歷史觀念。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信息。

4、根據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雖然此次考試成績并不理想,但是只要從中找出問題,吸取教訓,并積極總結反思,相信我們會在下一次取得進步!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篇3:上學期八年級期末歷史考試試卷分析

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考試試卷分析

昌江縣民族中學:鐘麗

一、考生情況:考生總人數692人,實考680人,缺考12人,最高分100分,最低分0分。

二、試卷分析

此份試卷主要考察學生對八年級上冊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試卷總分100分,以基礎知識為重點,所學的內容都已覆蓋到,難度適中,本試卷時間為60分鐘,滿分為100分。試題結合初中學生實際,力求體現本學科的特點,體現新課程理念。試題取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適當拓展。試題內容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有機融合與滲透,以便能準確地考查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因此,試題具有如下特點。

1、試題分析指標

①題型比例分析本套試題共分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和簡答題三個題型。其中選擇題占60分,材料分析題18分,簡答題22分。

②內容比例分析:

通過對試卷細致分析,總體上本次歷史試卷,注重基礎,重視應用,凸顯能力,滲透德育。以課標準為準繩,學科的重點內容為核心,緊跟時代脈搏,設問巧妙,立意高遠。以基礎立意轉向基礎、能力并舉,穩中求進,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握了教學的改革方向,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導向鮮明,是一份融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和時代性于一體的好試題。重點較為突出,符合考試標準。

第一題為選擇題20題共60分。除第13、14題學生有難度外,其余的題學生都懂做。本卷主要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選擇題得分率為80%左右,這充分說明師生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基礎知識的把握,這對于我們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改革和實施新的課改方案提供了優良的傳統和良好的前提保證。第二題材料分析題題,共計18分。本卷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大部分學生都能獨立完成,部分學生基礎差,沒能完成。這充分反映了部分考生歷史學習與考試的各項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有待提高。其主要表現在: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錯別字現象、字跡模糊不清現象、語言表達不通順現象等依然存在。說明基礎差的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基礎打的不牢??忌斫忸}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不強。還有小部分學生答卷中答非所問,文字表達不切要點等現象也很嚴重。有許多同學做題不認真,沒有認真審題,對題意理解不深,考慮問題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丟分。第三部分的簡答題,除23題的第4小題和第24題的第3小題有點難度外,其他題學生都能獨立完成。考生綜合能力還可以。這就表明考生如何選擇有效信息作答的應試能力有待提高。總之,考生在答卷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一系表象,為指導我們今后的歷史教學和考試提供可貴的一手資料,我們應深刻剖析。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不能因課改而丟棄基礎知識的教學,沒有基礎知識,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忽視對中下學生的輔導。基礎知識是思考問題、解決和分析問題的工具,離開了對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研究和分析問題就只能停留在表層,不可能深入,只能是泛泛而談。

2、加強對學生歷史記憶能力的培養

現在學生學習的對象是各學科基礎知識的一些基礎理論,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理論,才可能為未來的再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記憶能力訓練的主要途徑??傮w上本次歷史試卷,注重基礎,重視應用,凸顯能力,滲透德育。以課標準為準繩,學科的重點內容為核心,緊跟時代脈搏,設問巧妙,立意高遠。以基礎立意轉向基礎、能力并舉,穩中求進,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把握了教學的改革方向,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導向鮮明,是一份融綜合性、人文性、開放性和時代性于一體的好試題。

四、由試卷想到的

1.課堂上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能力培養,對重點知識、熱點問題扎扎實實要求學生過手,務必牢固掌握,并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靈活運用。2.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并根據自已班的學生實際有針對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課堂效益。

3.引導學生熟讀課本

4.為適應現代教育、教學和考試改革的要求,有計劃地長期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含社會、生產、生活應用問題、探究性、開放性問題)的能力;綜合、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知識遷移、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的能力。五.改進方向

1、加強學生主動學習意識。2、養成學生自學的意識。

3、養成勤與思考的習慣。4、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5、繼續加強培優力度。6、增強差生的學習興趣。

7、做好單元過關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