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組工作計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學年第二學期初三化學組工作計劃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為了使初三化學教學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提高全組老師的教學水平,對學情、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措施、教學進度等進一步做詳細的說明,在實際工作中,要嚴格按初三化學工作計劃里的要求和措施去實施。
一、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大家對學生的情況已經比較熟悉,學生們喜歡化學,他們的總體情況是:基礎較差,缺乏對問題的鉆研精神,一旦遇到難一點的問題往往是后退,自主性學習差,對學習比較缺乏信心,這些是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出發點。
二、指導思想。
1.立足教材,回歸課本,并非簡單地重復和循環,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對課本內容引申、擴展。加強縱橫聯系;對課本的習題可改動條件或結論,加強綜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做到全面復習。復習目的不全是為升學,更重要是為今后學習和工作奠基。由于考查面廣,若基礎不扎實,不靈活,是難以準確完成。因此必須系統復習,不能遺漏。
3.立足雙基。重視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復習。對一些重要概念、知識點作專題講授,反復運用,以加深理解。
4.提高做題能力。復習要注意培養學生思維的求異性、發散性、獨立性和批評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探究能力和綜合多項知識或技能的解題能力。
5.分類教學和指導。學生存在智力發展和解題能力上差異。對優秀生,指導閱讀、放手鉆研、總結提高的方法去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中等生則要求跟上復習進度,在訓練中提高能力,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學生檔案,實行逐個輔導,查漏補缺。
三、為提高每位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計劃安排如下的教研活動:
1、組織化學教師搞好各年級常規教學活動,落實好備課組活動。今年備課地點在辦公樓三樓備課室,由于校級領導負責化學組備課活動,教研組老師全員參與,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能力,逐步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全面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
2、組織好優質課、公開課的上課、聽課、評課活動,并收集好相關的資料。
3、組織青年教師向老教師學習,結成幫扶對子,打造優秀的教師隊伍。
4、組織好對新教師的教學活動的指導工作,做好相關的評價。
5、以各級部備課組為主體,全員參與,開展課題的工作,落實課題研究。
6、教研組每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做好新教材教法的教研總結。
7、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生命化課堂教學改革,組織全體教師對改革工作獻計獻策。
8、組織各位老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
9、做好每節課的課堂教學效果
1、組織化學教師搞好各年級常規教學活動,落實好備課組活動。今年備課地點在初四辦公樓二樓會議室,由于校長負責化學組備課活動,教研組老師全員參與,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能力,逐步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全面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
2、組織好優質課、公開課的上課、聽課、評課活動,并收集好相關的資料。
3、組織青年教師向老教師學習,結成幫扶對子,打造優秀的教師隊伍。
4、組織好對新教師的教學活動的指導工作,做好相關的評價。
5、以各級部備課組為主體,全員參與,開展課題的工作,落實課題研究。
6、教研組每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做好新教材教法的教研總結。
7、組織全體教師對教學工作獻計獻策。
8、組織各年級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
9、做好各階段的出題、審題、考試閱卷工作,及時寫好考試情況分析總結,做好教學反思工作。
10、組織老師積極參加讀書征文活動和微課程資源開發活動。分析總結,做好教學反思工作。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化學組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化學組高效課堂經驗交流發言稿: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很高興能夠有這次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這次上臺發言,我不是來傳授什么經驗,因為我深深的知道,與在座的很多老師相比,無論是敬業精神、教學成績還是教學經驗我都自愧不如。經過了十多年的教與學,積累了一些心得體會,在這里與大家交流,希望老師們批評指正,并提出寶貴意見。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興趣
關于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專家和學者們講得太多了,在此我不再贅述。下面我談談我在教學上是如何培養和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的。
1、好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興趣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知識的呈現形式,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如:在高中化學開學的第一堂課時,我問了學生一個問題“化學是什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⑴引用了北大校長周其鳳的“化學是你,化學是我”用來闡述化學的重要性;⑵引用了美國核物理學家西博格的“化學--人類進步的階梯”用來闡述化學發展史;⑶“化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用來說明生活中的化學知識,⑷“化學--chemistry”用來說明科學家背后的艱辛努力,也用此來說明要學好化學的方法。⑸最后我引用了百科百科中關于化學的解釋,講述了化學研究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是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讓他們感到了學習的樂趣,拓展他們的課外知識。
2、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特點激發學生興趣
化學做為一門自然學科。不僅研究生活中的物質與現象,也研究深邃、奧秘的微粒世界。不僅有前輩們的艱辛努力下的豐碩成果,也有現代人孜孜以求的新物質、新材料。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科學家的故事、奇妙的實驗現象、生活中的化學知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在氯氣的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課件展示了舍勒發現氯氣的故事和氯氣做為化學武器使用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也從故事中掌握了氯氣的部分性質。在化學中,諸如此類的素材還有很多,如哈伯與NH3的合成,凱庫勒與苯分子結構,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等等。
二、夯實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是各學科在教學中的重點。高中化學基礎知識錯綜復雜,學生普遍反映“記不住,用不好”。怎樣處理好這些問題呢?
1、教會學生建構化學知識的方法
A、分類轉化法
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內容繁多、頭緒雜亂,而且教材將其集中安排在必修一模塊中。因此在教學中,內容過于集中,同時也無法用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知識做教學指導,這導致知識規律性不強,學習后特別容易遺忘。為了克服困難,提高基礎知識的學習效果,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分類轉化法總結出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主線,從而使基礎知識結構化、系統化、規律化,使基礎知識的記憶變得較為容易,有效的夯實了基礎知識。例如對金屬和非金屬的知識可讓學生分別按如下的分類轉化線索進行總結:金屬元素:單質→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鹽。非金屬元素:氣態氫化物←單質→氧化物→氧化物的水化物→鹽
B、組成性質法
對于元素化合物知識,雖然用上述分類轉化法可以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化、規律化從而形成知識遷移能力。但對于不同物質所體現出性質差異往往會掌握得不深、記憶不牢,這時如果再輔以“組成性質法”,使學生從物質組成和結構的本質角度理解物質的性質,則不但有利于元素化合物一般化學性質的掌握,更能對于物質的特性也會有較好的掌握。如對于碳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學生從分類轉化的角度掌握共性知識后,還可再分析CO2、SO2的組成和化合價特點,進而很容易理解SO2易被氧化的特性,從而在由Na2O2與CO2的反應遷移到Na2O2與SO2的反應時,不至于生搬硬套。
2、在訓練學生記憶知識方面下功夫
高中學生,學業負擔,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往往記不住所學的知識,我們常常抱怨學生記的東西太少。作為教師可經常探索記憶的規律,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十分倡導杜登高老師的歌訣記憶法和諧音聯想記憶法。他把每章每節的重點知識編成了歌訣的形式來幫助學生記憶。
化學知識是一個紛繁復雜的體系,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都可以用口訣或諧音記憶,也不是所有知識點都有內在聯系。比如化學計量的物理量符號、公式、元素符號、化學方程式、結構簡式、空間幾何構型等。在中學生的知識范圍內,只能是死記硬背,沒有這些死記硬背的知識做基礎,就無法提取和運用,更談不上發揮和創造。在教學中,我往往將死記硬背的知識整理成專題,印給給學生,布置他們背誦,并默寫檢查。
3、教會學生用實驗的思維理解知識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要研究手段的科學。因此學會運用實驗的思維理解知識,非常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反過來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用所掌握的知識設計和創新實驗,這也與高考考查的方向完全吻合。比如,在元素化合物和有機化學的學習中,我經常有意識地以研究物質的一般實驗方法為教學思路來組織教學,即按制備原理、分離提純方法、元素分析、結構鑒定的思路進行教學,使學生像科學家進行實驗研究一樣學習,這樣,學生的實驗思維會得到很好的訓練和發展。再如,我經常在化學解題中,讓學生把題目中的文字表述轉化成實驗的流程圖,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清晰有序,更重要的是教學會了學生用實驗的觀點和思維來理解知識、看待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三、注重探究能力的培養
現在高考越來的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維能力的開發,又與探究能力培養密切相關。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應著力通過各種途徑,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1.利用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往往是從直觀、好看的表象開始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利用有趣的實驗常常可以起到激趣的奇效。例如,我在上“鈉的化合物”一節時,增加了“滴水生火”和“吹氣生火”等化學實驗,這些奇怪的實驗現象,立即激起了學生蓬勃的求知欲望,學生的探究動機油然而生。
2.理論聯系實際,利用化學知識的實用性誘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化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化學技術的成果將服務社會,造福人類,具有現實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效益,教學中應該強調科學-技術-社會的相互聯系,讓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化學教學可以綜合:(1)環境保護知識:如水質分析、食品檢驗、溫室效應、大氣層空洞,酸雨、汽車尾氣、金屬腐蝕與防護,土壤改良、三廢利用等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的現代意識。(2)工農業生產知識:如三大合成材料、冶金、石油、煤、化工、電鍍、化學電源、農藥化肥、造紙、涂料、印染、粘合劑、食品工程、醫藥衛生、新物質、新能源、新技術的開發利用等問題。
如果理論能夠聯系實際,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讓化學知識的實用性體現出來,就會極大的誘發學生的探究熱情。例如,學習了《原電池》后,我讓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質設計出原電池,并證明有電流產生。結合同學們的設計,我提出了以下問題:①裝置簡單嗎?②電能充足嗎?③放電時間長嗎?④是否具有實用性?⑤你們設計的電池與市場上的電池相比,有哪些優缺點?。因為電池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又是自己設計出來的,每位同學對它的探究都顯得興趣昂然。
3.創設提問環境,營造探究氛圍
學生的探究活動是在他們感到迫切需要解決新問題時開始,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設疑作用,使學生始終處于有效的積極思維狀態。例如在學習《電解原理》這一節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①能導電的物質有哪些?②電解質溶液為什么能導電?③離子的定向移動能否實現電子的遷移?④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中怎樣實現電子的遷移?⑤如果有電子的得失,將會發生哪些反應?⑥怎樣檢驗上述產物的生成?⑦在此過程中,能量發生了怎樣的轉化?然后再演示了相關的電解實驗,驗證了上面的理論推導。這樣,通過提問,層層伸入,就使學生時時處在對問題的思索和解答之中,探究氛圍十分濃郁。
經上這些,是我對教學的一些淺薄見解。所謂教無定法,我相信我們的老師,經過了多年的磨煉,都積累的豐富的教學經驗。最后祝各位老師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篇3:高一化學組教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化學組教師個人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年度,我擔任高一化學(3至7班共5個教學班)的化學教學,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學備課組組長,化學科組長。現在就高一化學備課組和科組建設中,本人的工作作一個小結。
高一化學備課組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體
高一化學備課組成員由z和zz老師、z老師組成。高一化學備課組,是一個團結奮進的備課組,各成員間通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受到學校領導的肯定和學生的一致好評。現簡單總結如下:
一、有計劃的安排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
新學期開課的第一天,備課組進行了第一次活動。該次活動的主題是制定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及討論如何響應學校的號召,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
一個完整完善的工作計劃,能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完滿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視,并要努力做到保質保量完成。高中化學新教材第一冊共分七章,第一學期完成前四章內容的教學,中段考到第二章。
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堅持每周一次的關于教學工作情況總結的備課組活動,發現情況,及時討論及時解決。
二、定時進行備課組活動,解決有關問題
高一化學備課組,做到了: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案都能在討論中確定;備課組每周一次大的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一般每次備課組活動都有專人主要負責發言,時間為二節課。經過精心的準備,每次的備課組活動都能解決一到幾個相關的問題,各備課組成員的教學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
三、積極抓好日常的教學工作程序,確保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按照學校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體備課,制作成教學課件后共享,全備課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輪流制作,一人一節,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師的電教課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兩次的學生作業,要求全批全改,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在班上評講,及時反饋;每章至少一次的學生實驗,要求全體學生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課后認真書寫實驗報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課外練習題,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識覆蓋面,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每章由專人負責出題;每章一次的測驗題,也由專人負責出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
四、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使學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處推進
本學期學校推行了多種的教學模式,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本學期分別安排了詹海東老師的名師示范公開課、中段考復習公開課,楊健敏老師的新教師上崗公開課。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高一化學備課組,充分發揮每個備課組成員的聰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學的教學任務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和肯定。高一化學備課組,會再接再厲,創造更輝煌的成績。
五、以老帶新,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楊健敏老師是剛畢業的老師,是學校安排給我的“幫帶”對象。她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多聽老教師的課,多虛心請教老教師。楊健敏老師在一學期中聽課共計有53節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師的課。楊健敏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成長,迅速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
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
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組由詹海東老師負責,任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化學意識,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以深化,使學生具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能力。每周五第8節為上為上課時間,內容包括化學興趣指引及學法指導、離子反應專項練習、氧化還原反應專項練習、實驗專項練習、-制度大全精心整理-基本計算專項練習、阿氏定律及其應用專項練習等。楊健敏和陳銀珠老師負責高一化學的興趣組活動,每周三第8節為活動時間,主要進行了:變色溫度計、晴雨花、制葉脈書簽、化學儀器介紹、暖袋和冰袋的制備等,內容豐富,很受學生歡迎。
化學科組是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
我們科組的教師,在化學的教學改革,尤其是實驗教改、教學科研、加強教研組、備課組集體力量、中青年教師鍛煉與培養、優秀生培訓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等各個方面堅持改革,勇于探索,不斷創新,在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學校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深刻體會學校教研處的《認真落實各項教學常規工作》精神的基礎上,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端正的教學態度,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共同提高化學科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