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科學組下半年教研組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中學科學組**年下半年教研組計劃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執行《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市、縣教育局關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精神,關注深化初中課程改革動態,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積極參與“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項目活動,開展“主題式”教育教學的實踐與研訓工作,全面推進質量提升工程。
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1、以深化課程改革為背景,做好教學改革和課程開發
作為基礎性課程,推行本學期將出臺的溫州市初中科學教學新常規。通過集中學習,活動研討,教學評比等手段引領本校科學教師了解新常規,踐行新常規。有效落實課堂變革成果,規范初中科學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等行為,促進科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2、以科學觀察研究為手段,做好初小銜接和初高銜接
以科學觀察、行動研究為手段,借助研訓活動的平臺,進一步拓展課堂教學研究的空間。多種方式開展對初小銜接、初高銜接教學的研究,即在知識銜接研究的基礎上,突出教學方法、學科核心能力的銜接研究,提高初中學段科學教學效益。
3、注重實驗教學,加強教師實驗教學能力
根據科學教研組本學期“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教研主題,結合本組的實際情況,本學期要求每位老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總結有關實驗教學的疑難問題,進行交流,想辦法改進一部分實驗,從而提高教師實驗教學能力,增加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積極要求組里老師和指導學生參加平陽縣實驗創新評比和科學實驗能力操作評比。
4、做好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研究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成就感,根據學生平時上課的聽課狀態和課后的作業反饋,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在上課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和學生做題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教學后要積極反思,反思教學中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點。
5、有效地開展教研組常規性教研活動
本學期的課堂教學以“有效教學”為核心進行教學研究,使課堂更具有針對性,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
(1)組內聽、評課活動常規化。
每人每學年至少上組內公開課一次,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
(2)抓創新
積極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積極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模式,每個老師爭取課后有反思,課余有交流,積極參加學校和縣里里關于有效教學創意交流。
(2)發揚組內教師的奉獻和合作精神,建設好本教研組公共資源庫,使課件、試題等資料相互共享,共同受益。
(3)開展校外的交流活動,拓展教學視野。
(4)組織學生參加縣里的各項競賽活動,如平陽縣初中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競賽等。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
篇2:灣龍實小第一學期科學組校本研修總結
灣龍實小第一學期科學組校本研修總結
--拐角,遇見更美的風景
對于我們科學組來說,本學期是一個“拐角”,是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學期。挑戰在于我們人員緊缺,而且增加了創客這個我們也不太熟悉的領域;機遇在于我們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把握住了許多展示團隊的智慧的機會,讓孩子和老師們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沖擊。下面,圍繞我們的研修核心詞--創新實踐,從四個方面對本學期的工作進行小結。
1.鉆研導學方案
為提高小學科學教師的教材解讀能力和助學活動設計能力,引導教師繼續踐行“學本課堂”理念,落實市“新常規”要求,本學期,灣龍區小學科學教師將全體總動員,經歷學習-設計-實施和改進“助學三單”的過程。區里的“助學三單”主要指向科學課堂的探究和研討,通常有“活動幫助卡”、“組內研討幫助卡”、“小組匯報幫助卡”。“助學三單”和我校一直在做的“導學單”的功能導向一致,都是一種幫助孩子實現自主學習的腳手架,“助學三單”的范式可能更具科學味。
本學期,我們科學組在導學方面,根據區研修精神結合我們校級的三單教研進行整合版的導學創新活動,科學教研組的所有成員都參與到“助學三單”的開發、實踐和修改中。我們本學期的6次教研活動都圍繞該主題進行,其中3次是針對基礎性課程的,還有3次是結合拓展性課程進行的。我們借助范例研讀、課例研究、網絡研討(微信)、主題發言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在此期間,李璇、王翔翔、張建芬3位老師開出公開課;組內7人分工合作,開發了三年級第三單元的7課助學單與全區科學老師共享;馮幼義老師的導學案例獲得市一等獎。
將校本的“導學三單”和區里的“三單導學”結合在一起,取長補短,我們的課堂在慢慢地靠近“學本”!
2.打造精品課程
我們曾經對4-6年級孩子的做過問卷調查,統計數據顯示85%以上的孩子認為玩中學、學中玩,不拘泥于書本知識,在原來課程的基礎上能擁有自己喜歡課程的選擇權是他們所期待的幸福。學生對動手實踐類的課程期待值最高,因此,課程研發團隊深入學生中間,了解孩子們的興趣點,發現孩子對變廢為寶,挑戰創意制作等活動非常感興趣。而動手能力,將課堂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恰恰是基礎課程中學生缺少鍛煉的部分。基于以上情況,我們開始醞釀課程目標,試圖通過幾個循序漸進的活動,發展孩子的動手能力,給孩子提供一個運用知識,將自己的創意想法變成現實的機會。總結歷年指導社團活動的經驗,我們確定“創新實踐”為拓展性課程的核心目標,開發了“創意孵化”課程。經過多方指導,我們的《創意孵化》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3.深化評價改革
雖然我們科學組只有幾個人,但是在課程改革方面,特別是課程評價中我們一直有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我們科學組從**年9月開始科學幣的評價,三年的時間,我們一直在積累,一直在前進。我們整理總結三年來的實踐經驗,撰寫的課題報告《小學“科學幣”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獲得了市級一等獎的好成績;除此之外李璇老師撰寫的相關論文獲得區級二等獎;在市級的課程評價現場會中展示我們科學幣的由來。
4.營造創客文化
因著創客基地的申報工作,我們科學組在校級層面大力營造創客文化,圍繞“創新實踐”做了兩條線的工作。第一條線--主題活動線:從開學初的教師代表講話,到學期中的科技節暨創客節開幕式,再到后續的創客節系列活動。第二條線--打造創意孵化空間:我們將教學樓六樓的三個教室和兩個陽臺進行統籌安排,設置了創意孵化教室、3D打印區、百變積木區和生物園地,為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場地,另外通過創客基地的經費配置了10萬左右的器材,為孩子的提供硬件支持。當我們的老師和學生經歷了這一系列的活動,他們從“沒有聽說過”到“慢慢地了解”甚至是“深入地參與”,大家收獲的不僅是新奇,對于孩子來說,更多的是發展在基礎性課程中缺少的創新、動手和實踐的能力。
除了營造校級層面的創客文化氛圍之外,我們還組織對外開放的活動或者走進社區進行公益活動。本學期我們迎來了往屆的畢業生和區機關幼兒園的小朋友來創客空間體驗MBOT機器人和樂博士積木;我們也將機器人和3D打印筆帶到社區,讓家長和孩子體驗科技的魅力。上述活動,我們組會通過創意孵化社的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讓更多的人加入創新實踐的隊伍中!
不論是我們的老師,還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攜手走在創新實踐的路上。以上就是對本學期的一個簡單小結,我們在“拐角”遇見了更有潛力的自己,我們在“拐角”遇見了學生更好的一面,我們在“拐角”遇見了更美的風景!
本組教師業務成果記錄
姓名題目類別級別等次時間
精品課程《創意孵化》省級**.12
精品課程《創意孵化》市級一等獎**.11
《我們的奇思妙想》市級公開課**.12
課題《小學科學幣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市級一等獎**.10
案例《三單導學--科學概念發展的腳手架》市級一等獎**.7
新常規新設計《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市級
一等獎
**.9
科學教師實驗操作
市級
二等獎
**.11
優秀教師
區級
**.9
課例點評《各種各樣的巖石》
區級
**.12講座《創客教育--讓學生插上創新的翅膀》區級
**.9講座《創客與STEAM》區級
**.10
案例《以評促學,叩開課程改革之門》區級二等獎**.11
篇3:江臨中學二學期科學組教研活動總結
江臨中學二學期科學組教研活動總結
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學期,求實而又創新的一學期,科學組的老師們握協作之手,興教研之風,展百家之長,結豐碩之果,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組工作思路:
以更新科學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優化科學課堂教學為重點,以提高科學教師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發展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歸宿,以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切實解決科學教學中的新問題,努力開創我校科學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本組具體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
新學期一開始,科學組的老師們認真學習了學校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教研組和各學科教師及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并在實際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得到貫徹和落實。本組教師經常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展開討論,提高認識水平,并用以指導教學實踐。老師們自學研討,并經常交流心得,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外出學習、聽課的老師,回來后能熱心地向組內其他老師介紹學習內容與經驗。“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善學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這已成為我們科學組教師的共識。我們組的每一位教師利用空堂時間學習各種業務雜志,記業務、政治筆記幾萬字,虛心學習他人教學經驗,只要有公開課,我們組的老師都會抽時間去聽。
2.加強教研組的凝聚力,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教研活動能增進同事之間的交流和了解。大家互相幫助,團結協作,以集體的力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并且把這個活動作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我們組的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聽評課活動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教學中,本組教師從備、教、輔、改、研、評等各個環節,樹立教育教學質量第一的意識,在備課中不僅考慮教師的教,而且更多思考學生如何學,并且摸清情況,對癥下藥。我們還堅持集體備課,人人上研究課制度。在工作中我們做到精益求精,求真務實.不光如此,我們還注意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及時總結教學經驗,認真撰寫教學論文。
三、反思與改進
反思我們組的教學和教研工作,我們也發現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失誤和不足,我們的教科研計劃的制定和具體步驟相應的實施還不是百分百落實,有時候只流于形式;外出培訓和聽課的機會不是很多,這對老師視野的開拓有很大的限制;還有教學硬件設施的不完善,許多實驗設備和器材與新教材不配套。
總之,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我們付出,我們收獲,添了幾分經驗,也多了幾分教訓。新的一年里,我們的工作和學習將有新的開始,今后我們將本著求真務實、銳意進取、勇于開拓的精神,在素質教育的探索和實踐中再接再厲,力求科學教研組建設日臻完善,掀開一個新的篇章。
科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