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年學校工作思路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學校**-**學年學校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學年,我校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是:
全面貫徹黨的**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以*x理論、“****”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二、總體思路
按照北京市教委、海淀區教委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要求,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和貫徹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校長專業標準》、《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文件,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學校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提高“學校能力”為重點。
繼續深化“學校變革”行動,不斷提升“學校品質”,緊緊圍繞“學校教育要使全體學生發生對人生有益變化”的教育使命,努力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學校價值,全面完成學科知識傳授、社會知識建構和情感文明培養等全方位的教育任務。
三、具體要求
(一)抓實中小學德育工作
1、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教育活動,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效果。通過學科德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文明校園創建等育人渠道,樹立師生身邊的道德榜樣,培育良好校風,優化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2、全面落實“愛生學校”項目的要求。對照“全納與平等,有效的教與學,安全、健康與保護,參與與和諧”的各項標準,改進學校各項工作,以人文感性的“愛”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以教育理性的“愛”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通過專業且人性化的“愛”,打造讓家長感動的教育。
3、秉承“外交家之搖籃”的學校文化傳統,培育中西相融的“和合文化”,培養學生具有“熱愛祖國、了解國情、讀懂世界、善于交流”的國際理解力,以及“自覺約束、自主管理、自立教育、自由發展”的國際預備英才的綜合素質。
4、以樸素的教育情懷,打造良好的學校精神氣質。各校區、各年級要精心布置有利于精神修煉的環境,打造淡定和寧靜的學校生活。宿管中心要有計劃地訓練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以離“家”更近的模式來塑造宿舍文化,讓孩子在愛和關懷中學會相互關心和承擔責任。
5、落實“活動德育”的各項要求,各校區、各年級、各學科要安排足夠多的指向教育性的活動,全面提高學生*、學生主題活動、活動課程、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使學生懂得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幫助自己和他人成為更加卓越的人。
(二)聚焦核心素養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初中、高中要主動應對中高考改革,聚焦學生核心素質與學科教育,在區域管理、課程設置及教學組織形式、晚自習安排和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落實“學校改進行動”。小學各學科教育,更要關注學生實際,更要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
2、各校區要全面打造具有“深度學習”特征的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各學科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要努力成為“適合一切學生的優秀教師”,打造更有學科魅力的課堂教學,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員教師要將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自覺行動,使一切課堂教學都能做到“讓學習真實地發生”,各個年級部、教研組始終要將“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成績、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3、全體教師要積極參加“一師一優課”活動和其他教研活動,發揮教研活動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有關校區要認真完成學科教研基地的各項任務。積極參加重大項目的科研任務,完成“中國好教師”項目、科技教育試驗項目學校、教師評價項目及各類教科研課題研究。繼續做好校本教師教育的各項工作,加強教師培訓的管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
4、進一步加強我校的外語特色建設,加強多語種外語特色課程建設,建立初中國際項目課程,全面提高初中、高中國際項目課程教學的質量,從“外語特長”的高要求建設外語教學的品牌和特色。外語課程要繼續采用“小班化、全外文、沉浸式”的教學模式,從口語、寫作、文化等多個層面,落實外語學科教學工作的高質量標準。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高中教育要以“品德優良、基礎扎實、身心健康,具有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指向,以培養“外語特長、文理兼優、綜合素質全面的復合型國際化預備英才”為目標,堅守“讓所有學生而不只是某幾個學生獲得學業高成就水平”的價值觀。繼續積極推進“國家級高中特色發展試驗項目”,積極構建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銜接的“復語”外語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融合的“復語”外語特色課程。狠抓高考、會考、競賽等學科成績,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作為學校進步的基本要求來落實。完善高中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設,要建立班級規章、班級公約、學生值班、學業進步計劃等規章,以高中生作為自我領導和自主管理的主體,使高中學生組織及其活動成為學生成長發展的舞臺。
2、初中教育以“引導學生主動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學業進步,為每個學生創造美好未來”為指向,堅守“確保全體學生而不只是某些學生獲得成功,拒絕失敗”的價值觀,狠抓中考、競賽等學科成績,狠抓各學科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國際課程和復語課程體系建設,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作為學校進步的基本要求來落實。關注初中生自尊、自主的內在需求,對初中生的管理要注意剛柔結合、守住底線,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建立初中學生的行為體系和準則,重視初中生獨立行事或表現自己的內在需求,以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初中生行為文化。
3、小學教育要以“健康的體魄,積極的興趣,堅實的起步,幸福的童年,美好的人生”為指向,從“未來的視角”培養今天的孩子既要教授和訓練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要關注“作為人的一般發展”。小學全體管理干部要重視研究并對照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各項要求,加強對教育教學管理的標準化建設。要進一步提高小學課程教學的全面質量,通過專家、同行、家長委員會、學生的評教活動,促進課堂教學的規范化建設。要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正視兒童的差異,不斷追求每個學生的學業進步。要堅守“孩子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寶貝”的行為觀,杜絕一切欺凌孩子的行為,要把小學生的安全、健康教育作為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視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指導小學生養成獨立生活能力和“互相幫助、寬容待人”的與人相處的態度。
4、宿管中心要根據“幸福離家更近,持家的能力關乎人生幸福,訓練孩子持家的本領,要從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開始”的教育理念,努力將宿舍區打造成“溫馨的港灣、快樂的家園和自主成長的樂園”。打造自主、自立、自強的宿舍文化,建立學生參與住宿管理和寢室長輪值制度,從機制上保障德育導師、班主任、年級組長經常進駐學生寢室,使學生宿舍成為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進一步加強宿舍管理,學生就寢后值班、巡邏等安全措施。充分發揮校醫室、心理咨詢室的功能,保障學生在校平安。要充分發揮校醫室、心理咨詢室的功能,嚴格干部值夜、保安巡夜制度,保障學生在校平安。
5、增強中小學生體質。落實《海淀區中小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規范執行并認真落實體育教學標準。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比賽,加強學校武術隊、冰雪運動項目等特色建設。規范“二操”和課外活動的管理,落實中小學生每天活動一小時的各項要求。
6、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的人文科技素質。認真落實區教委關于學生科技素養、藝術素質測評的要求。進一步鞏固科技教育成果,繼續做好“元智科學”特色課程建設,辦好學校科技節。建立完善藝術教育管理體系,進一步提高課內、課外藝術教育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發揮校藝術中心的職能,完善藝術社團的管理,舉辦微電影節并組織參加區教委的展示活動。
(四)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發展活力
1、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持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發揮黨員教職工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北外附校教育“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
2、認真落實《北外附校“十三五”發展規劃》,在全面總結“學校改進行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積極爭取或參與新優質學校、新品牌學校項目,認真做好中國好教師項目的各項工作。
3、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集中資金做好校園升級改造工程。規范工程建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逐步引進北京外國語大學后勤管理處的管理體系,負責管理北外附校餐飲及其他后勤服務。全面建設平安校園,保障師生安全、維護學校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篇2:學年第二學期學校工作思路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第二學期學校工作思路
一、總體思路
按照*市教委、*區教委和*外國語大學的要求,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和貫徹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校長專業標準》、《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文件,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學校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提高“學校能力”為重點。繼續深化“學校變革”行動,不斷提升“學校品質”,緊緊圍繞“學校教育要使全體學生發生對人生有益變化”的教育使命,努力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學校價值,全面完成學科知識傳授、社會知識建構和情感文明培養等全方位的教育任務。
二、重點工作
1.堅守“崇尚樸素和簡約”的辦學理念,把握以“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為重點的學校教育發展方向,推進“依法辦學、民主監督、社會參與、自主管理”為特征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教職工的民主參與作用,完善各級家長委員會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學區共同進步以及與社區相互協作的共建活動。
2.對照《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92條要求,剖析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建立班級管理、年級部管理和學校管理的標準化要求和“工作底線”,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提高管理環境衛生、日常生活、防病防疫、飲食教育、行為習慣訓練、值日與勞動、設備設施報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構建并完善涉及課堂之外的公共事務管理機制。各校區、各年級部以及教育教學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公共事務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以教育的方法和課程的意識,采取有力的措施,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杜絕一切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全面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教育實力。
3.各校區要積極推進“達標+評優”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溫馨班級”、“學習型教研組”、“愛生年級部”、“優質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建立并完善校本化的學校管理標準、教學標準和教育標準體系建設。建立紅領巾文明監督崗、中學生自治委員會、學生志愿者協會等學生組織,進一步完善“自覺約束、自主教育、自由成長”的德育工作機制。
4.各校區、各年級要完善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方案,修訂“復語課程體系”,積極推進走班教學和自主選擇課程,依靠自身教育的力量或借助社會教育力量,開展分層教學并指導學生開展主動選擇的學習。依據“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示范校的要求,創新科技教育和藝術教育課程體系,進一步加強“臺灣元智科學課程”建設和中學科技教育特色課程的教學。創新國際課程體系,構建初中國際課程班的課程系統并提高國際課程教學質量,在高中國際課程班中推進復課外語課程的開設。
5.深入探索“具有深度學習特征”的課堂教學,開展以“深度教學”和“深度學習”為主題的優質課堂創建行動,全面落實“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習真實地發生”的工作理念。從“內容、動機、互動”維度構建優質課堂教學的標準化要求,鞏固近年來我校在推進優質課堂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小學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第三方學業測評”的成績和家長的滿意度;中學要研究并施行質量目標管理體系,爭取在中考、會考、高考及各類學科競賽中,取得更加優秀的業績。
6.完善“教師素養提升”、“校本化教師教育”、“發展性教師評價”等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認真做好“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研究”、“國際化教育專題研究”、“新優質學校研究”、“中國好教師項目研究”、“基于國際化背景下的教師發展研究”等科研項目,完成“發展性教師評價研究”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加大力度引進優秀教師和知名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
7.積極推進后勤服務機制、體制的建設,完善*外國語大學后勤管理處管理我校餐飲、指導后勤服務的各項工作,強化后勤工作為教育教學第一線服務的觀念。要把安全生產和安全教育作為第一要務,全面建設平安校園。將“管好用好資金”、“環境整治和美化”、“和諧校園建設”作為重點改進項目,進一步提高綠化、保潔、教輔及其他后勤保障服務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3:學年學校工作思路
**-**學年學校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
**―**學年,我校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是:
全面貫徹黨的**大和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以*x理論、“****”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二、總體思路
按照北京市教委、海淀區教委和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要求,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和貫徹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校長專業標準》等文件,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學校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提高“學校能力”為重點。繼續深化“學校變革”行動,不斷提升“學校品質”,緊緊圍繞“學校教育要使全體學生發生對人生有益變化”的教育使命,努力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學校價值,全面完成學科知識傳授、社會知識建構和情感文明培養等全方位的教育任務。
三、具體要求
(一)抓實中小學德育工作
1、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教育活動,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效果。通過學科德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文明校園創建等育人渠道,樹立師生身邊的道德榜樣,培育良好校風,優化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環境。
2、全面落實“愛生學校”項目的要求。對照“全納與平等,有效的教與學,安全、健康與保護,參與與和諧”的各項標準,改進學校各項工作,以人文感性的“愛”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以教育理性的“愛”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通過專業且人性化的“愛”,打造讓家長感動的教育。
3、秉承“外交家之搖籃”的學校文化傳統,培育中西相融的“和合文化”,培養學生具有“熱愛祖國、了解國情、讀懂世界、善于交流”的國際理解力,以及“自覺約束、自主管理、自立教育、自由發展”的國際預備英才的綜合素質。
4、以樸素的教育情懷,打造良好的學校精神氣質。各校區、各年級要精心布置有利于精神修煉的環境,打造淡定和寧靜的學校生活。宿管中心要有計劃地訓練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以“離家更近”的模式來塑造宿舍文化,讓孩子在愛和關懷中學會相互關心和承擔責任。
5、落實“活動德育”的各項要求,各校區、各年級、各學科要安排足夠多的指向教育性的活動,舉辦文化節、英語節等活動。提高學生*、學生主題活動、活動課程、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精神,使學生懂得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幫助自己和他人成為更加卓越的人。
(二)聚焦核心素養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1、初中、高中要主動應對中高考改革,聚焦學生核心素質與學科教育,在區域管理、課程設置及教學組織形式、晚自習安排和學業輔導、考試評價等方面落實“學校改進行動”。小學各學科教育,更要關注學生實際,更要貼近學生的年齡特點。
2、各校區要全面打造具有“深度學習”特征的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科教學質量,每一位教師都要努力成為“適合一切學生的優秀教師”,打造更有學科魅力的課堂教學,著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員教師要將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自覺行動,使一切課堂教學都能做到“讓學習真實地發生”,各個年級部、教研組始終要將“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成績、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3、全體教師要積極參加“一師一優課”活動和其他教研活動,發揮教研活動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有關校區要認真完成學科教研基地的各項任務。要積極參加重大項目的科研任務,完成“中國好教師”項目、科技教育試驗項目學校、教師評價項目及各類教科研課題研究。繼續做好校本教師教育的各項工作,加強教師培訓的管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
4、進一步加強我校的外語特色建設,加強多語種外語特色課程建設,建立初中國際項目課程,全面提高初中、高中國際項目課程教學的質量,從“外語特長”的高要求建設外語教學的品牌和特色。外語課程要繼續采用“小班化、全外文、沉浸式”的教學模式,從口語、寫作、文化等多個層面,落實外語學科教學的高質量標準。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高中教育要以“品德優良、基礎扎實、身心健康,具有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指向,以培養“外語特長、文理兼優、綜合素質全面的復合型國際化預備英才”為目標,堅守“讓所有學生而不只是某幾個學生獲得學業高成就水平”的價值觀。繼續積極推進“國家級高中特色發展試驗項目”,積極構建與北京外國語大學緊密銜接的“復語”外語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融合的“復語”外語特色課程。狠抓高考、會考、競賽等學科成績,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作為學校進步的基本要求來落實。完善高中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建設,要建立班級規章、班級公約、學生值班、學業進步計劃等,使高中學生能夠成為自我領導和自主管理的主體,搭建高中生各類自主組織及其活動的舞臺,讓學生在體驗中實現自由成長和自主發展。
2、初中教育要以“引導學生主動健康成長,促進學生學業進步,為每個學生創造美好未來”為指向,堅守“確保全體學生而不只是某些學生獲得成功,拒絕失敗”的價值觀,狠抓中考、學科競賽等成績,狠抓學科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國際課程和復語外語課程體系建設,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學業水平作為學校進步的基本要求來落實。關注初中生自尊、自主的內在需求,采用“剛柔結合、守住底線”的學生管理方略,建立初中生的行為體系和準則,重視初中生獨立行事或表現自己的內在需求,給予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以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初中生行為文化。
3、小學教育要以“健康的體魄,積極的興趣,堅實的起步,幸福的童年,美好的人生”為指向,從“未來的視角”培養今天的孩子既要教授和訓練小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還要關注“作為人的一般發展”。小學全體管理干部要重視研究并對照落實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各項要求,加強對教育教學管理的標準化建設。要進一步提高小學課程教學的全面質量,通過專家、同行、家長委員會、學生的評教活動,促進課堂教學的規范化建設。要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正視兒童的差異,不斷追求每個學生的學業進步。要堅守“孩子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寶貝”的行為觀,杜絕一切欺凌孩子的行為,要把小學生的安全、健康教育作為重中之重。要高度重視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指導小學生養成獨立生活能力和“互相幫助、寬容待人”的與人相處的態度。
4、宿管中心要根據“幸福離家更近,持家的能力關乎人生幸福,訓練孩子持家的本領,要從學會管理自己的生活開始”的教育理念,努力將宿舍區打造成“溫馨的港灣、快樂的家園和自主成長的樂園”。打造自主、自立、自強的宿舍文化,建立學生參與住宿管理和寢室長輪值制度,從機制上保障德育導師、班主任、年級組長經常進駐學生寢室,使學生宿舍成為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進一步加強宿舍管理,完善學生就寢后的值班干部、醫生和駕駛員值夜,生活教師內部巡邏,保安在宿舍區周邊巡夜等制度,充分發揮校醫室、心理咨詢室的功能,保障學生在校平安。
5、增強中小學生體質。落實《海淀區中小學校體育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規范執行并認真落實體育教學標準。舉辦學校體育節,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比賽,加強學校武術隊、冰雪運動項目等特色建設。規范“二操”和課外活動的管理,落實中小學生每天活動一小時的各項要求。
6、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的人文科技素質。認真落實區教委關于學生科技素養、藝術素質測評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藝術教育體系。舉辦學校科技節、微電影節并組織參加區教委的展示活動,完善藝術社團的管理,提高課內外藝術教育的全面質量和效益。
(四)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發展活力
1、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政治核心和監督保障作用,持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發揮黨員教職工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營造北外附校教育“守紀律、講規矩”的良好氛圍。
2、認真落實《北外附校“十三五”發展規劃》,在全面總結“學校改進行動”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積極爭取或參與新優質學校、新品牌學校項目,認真做好中國好教師項目的各項工作。
3、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集中資金做好校園升級改造重大工程項目。規范工程建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逐步引進北京外國語大學后勤管理處的管理體系,負責管理北外附校餐飲及其他后勤服務。全面建設平安校園,保障師生安全、維護學校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