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二學期學校工作思路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第二學期學校工作思路
一、總體思路
按照*市教委、*區教委和*外國語大學的要求,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學習和貫徹教育部《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校長專業標準》、《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文件,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學校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優化結構為主攻方向,以提高“學校能力”為重點。繼續深化“學校變革”行動,不斷提升“學校品質”,緊緊圍繞“學校教育要使全體學生發生對人生有益變化”的教育使命,努力實現“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學校價值,全面完成學科知識傳授、社會知識建構和情感文明培養等全方位的教育任務。
二、重點工作
1.堅守“崇尚樸素和簡約”的辦學理念,把握以“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為重點的學校教育發展方向,推進“依法辦學、民主監督、社會參與、自主管理”為特征的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教職工的民主參與作用,完善各級家長委員會工作機制,積極參與學區共同進步以及與社區相互協作的共建活動。
2.對照《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的92條要求,剖析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建立班級管理、年級部管理和學校管理的標準化要求和“工作底線”,加大工作力度,進一步提高管理環境衛生、日常生活、防病防疫、飲食教育、行為習慣訓練、值日與勞動、設備設施報修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構建并完善涉及課堂之外的公共事務管理機制。各校區、各年級部以及教育教學管理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公共事務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以教育的方法和課程的意識,采取有力的措施,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杜絕一切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全面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教育實力。
3.各校區要積極推進“達標+評優”活動,開展經常性的“溫馨班級”、“學習型教研組”、“愛生年級部”、“優質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建立并完善校本化的學校管理標準、教學標準和教育標準體系建設。建立紅領巾文明監督崗、中學生自治委員會、學生志愿者協會等學生組織,進一步完善“自覺約束、自主教育、自由成長”的德育工作機制。
4.各校區、各年級要完善國家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方案,修訂“復語課程體系”,積極推進走班教學和自主選擇課程,依靠自身教育的力量或借助社會教育力量,開展分層教學并指導學生開展主動選擇的學習。依據“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示范校的要求,創新科技教育和藝術教育課程體系,進一步加強“臺灣元智科學課程”建設和中學科技教育特色課程的教學。創新國際課程體系,構建初中國際課程班的課程系統并提高國際課程教學質量,在高中國際課程班中推進復課外語課程的開設。
5.深入探索“具有深度學習特征”的課堂教學,開展以“深度教學”和“深度學習”為主題的優質課堂創建行動,全面落實“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習真實地發生”的工作理念。從“內容、動機、互動”維度構建優質課堂教學的標準化要求,鞏固近年來我校在推進優質課堂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小學要進一步鞏固和提高“第三方學業測評”的成績和家長的滿意度;中學要研究并施行質量目標管理體系,爭取在中考、會考、高考及各類學科競賽中,取得更加優秀的業績。
6.完善“教師素養提升”、“校本化教師教育”、“發展性教師評價”等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教科研工作,認真做好“九年一貫制辦學模式研究”、“國際化教育專題研究”、“新優質學校研究”、“中國好教師項目研究”、“基于國際化背景下的教師發展研究”等科研項目,完成“發展性教師評價研究”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加大力度引進優秀教師和知名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
7.積極推進后勤服務機制、體制的建設,完善*外國語大學后勤管理處管理我校餐飲、指導后勤服務的各項工作,強化后勤工作為教育教學第一線服務的觀念。要把安全生產和安全教育作為第一要務,全面建設平安校園。將“管好用好資金”、“環境整治和美化”、“和諧校園建設”作為重點改進項目,進一步提高綠化、保潔、教輔及其他后勤保障服務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篇2:探索農村學校運用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和解決思路
探索農村學校運用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和解決思路
[摘要]農村學校教學條件落后,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近十年的事,如何引導農村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改善辦學條件,是電化教育教學研究亟待解決問題,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探索思路
[關鍵詞]多媒體;在農村學校;運用;問題和策略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老少邊山窮地區的教育投入,隨著“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配置多媒體遠程教育設備”項目和“教學點數字資源”項目相繼實施,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裝備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學校優質資源在鄉村學校也能享受到。然而,有了設備,沒人用,一切都是空的。由于農村學校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近十年的事,起步比較晚,在實施過程,多媒體教學在農村學校使用的狀況不容樂觀。
一、問題存在及原因分析
1.觀念陳舊,認識模糊。我曾在鄉下調查農村學校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狀況時發現:有40%的教師不會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30%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困難,必須有信息技術教師指導才能運用。30%的老師能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目前農村中小學大多數教師的素質不高,多數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篇3:探索農村學校運用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和解決思路
探索農村學校運用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和解決思路
[摘要]農村學校教學條件落后,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近十年的事,如何引導農村中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改善辦學條件,是電化教育教學研究亟待解決問題,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探索思路
[關鍵詞]多媒體;在農村學校;運用;問題和策略
近幾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老少邊山窮地區的教育投入,隨著“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項目,“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配置多媒體遠程教育設備”項目和“教學點數字資源”項目相繼實施,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裝備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城市學校優質資源在鄉村學校也能享受到。然而,有了設備,沒人用,一切都是空的。由于農村學校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也是近十年的事,起步比較晚,在實施過程,多媒體教學在農村學校使用的狀況不容樂觀。
一、問題存在及原因分析
1.觀念陳舊,認識模糊。我曾在鄉下調查農村學校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狀況時發現:有40%的教師不會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30%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困難,必須有信息技術教師指導才能運用。30%的老師能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形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目前農村中小學大多數教師的素質不高,多數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