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測評分析

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測評分析

2024-08-01 閱讀 8709

本學期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學期期末的測試不再是單純的試卷評價,而且采取了綜合性的評價方式分為六個部分:認讀生字、生活技能、書寫習慣、認讀生字、學習習慣和學業測試。筆試則采取的的是傳統的試卷測試,而學習習慣則是老師根據平時學生在校的表現來打分的,在生活技能和誦讀這部分的測試時,是分班進行的,一年級所有班主任參加并且每班還邀請了至少兩位家長來擔當評委,對學生進行考察。

一、認讀生字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新課標有著這些要求: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所以,在測試中添加了對于生字的誦讀考察。事先,老師隨機準備了一些詞語,會讓學生進行認讀。若生字能夠全部、正確、流利認讀出,且一臺大方、聲音洪亮則為滿分,不是的則根據表現適當的打分。在這塊主要考察的是生字(一)要求會認的生字,這些會認字在平時的早讀或是課上都是重點學習的部分,所以在考試時,班里的同學基本完美地完成。不足的是:在幾個筆畫較多的字有個別同學未能讀準確,在課后還要針對補習。

二、生活習慣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對人得一生起著重要作用。一年級時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不僅學習習慣要值得注意,生活方面更是如此,上學期,我們考察了行為習慣:儀容儀表、站姿和坐姿進行,這次考察的是學生對于書桌的整理。要求:1.學生在聽到老師統一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將文具、書、作業本分類整理好。2.整理時按順次放下書本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文具盒最上。3.文具盒,以書包整理得有條理、整齊、美觀,動作迅速。評委老師會根據書的擺放進行評分。書桌整理是可惜說是每天都重復做的一件事兒。在剛入學的時候,我就要求學生養成課前準備好書本的習慣,所以這次的檢測當然難不倒我們的小朋友了。當老師的指示發出后,迅速把書從書包拿出來,整齊地擺放在桌面上。

但也有不足:有些同學因為本子和卷子太多,導致桌面顯得很亂。對于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們應提醒講完或沒用的卷子應放回家或者用夾子整齊地夾在一起,這樣就不能顯得桌面因東西太多讓人看上去凌亂。

三、書寫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根據書本第五頁所示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遠。若執筆寫字時靠近筆尖,學生立刻就會發現這樣執筆是看不見筆尖的,為了看到筆尖,身體就得往前傾,頭向左偏,時間久了,學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訴學生這樣不僅人易疲勞,而且容易造成近視和脊柱彎曲。再讓學生手指離筆尖稍遠些,他們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與桌沿有一拳的距離了。這樣,使學生在體驗中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字體要求正確美觀、整潔、大小適中。

在本項測試一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能夠按照坐姿,但寫著寫著就忘記坐姿了,而且在檢查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出現了錯字的情況。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的關系,有些習慣還不能自覺遵守,需要老師時時提醒;寫字時不夠仔細,也沒有養成課后檢查的好習慣。相信只要克服了這些這樣些,他們的成績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誦讀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低年級學說普通話、能夠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有表達的自信心。在在朗讀課文時評價學生應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朗讀文章,并能初步感受語言的優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本次的考察也是緊扣課標,本次檢查的都是課后要求背誦的。平時,學完課文后會布置相關作業后,老師和課代表會進行檢查;所有課文學完后也會進行抽查,再次檢查學生對于學過課文的朗讀和記憶。

五、學業測試

最后的兩項算是比較常見的評價了,主要是根據學生們平時學校的表現比如說: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來完成的,還有就是及期末的筆試成績來進行的。試卷總共有3大塊:字詞的練習、句子的練習和短文閱讀。

在整個評價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1、這次評價想評價但沒有實施的有:孩子的口語和交際能力、課外閱讀的評價、階段性的檢測等。

2、評價的形式有點單一,沒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評價。

3、在評價孩子的識字能力時,我發現有一部分孩子此項能力比較差。

通過這次評價,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以下方面的指導和練習:

1、加強孩子的朗讀能力,多指導孩子怎樣去朗讀一篇優美的文章,每周進行一次朗讀比賽,每月評出班級朗讀之星。

2、把要求會認讀的生字遷移出課本,加強孩子的認讀能力,通過家校聯系,培養孩子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

可以說這次測評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察,比起單純的試卷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全面、更為公平,不失為一次好的測評方式。

篇2:一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測評分析

本學期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學期期末的測試不再是單純的試卷評價,而且采取了綜合性的評價方式分為六個部分:認讀生字、生活技能、書寫習慣、認讀生字、學習習慣和學業測試。筆試則采取的的是傳統的試卷測試,而學習習慣則是老師根據平時學生在校的表現來打分的,在生活技能和誦讀這部分的測試時,是分班進行的,一年級所有班主任參加并且每班還邀請了至少兩位家長來擔當評委,對學生進行考察。

一、認讀生字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新課標有著這些要求: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所以,在測試中添加了對于生字的誦讀考察。事先,老師隨機準備了一些詞語,會讓學生進行認讀。若生字能夠全部、正確、流利認讀出,且一臺大方、聲音洪亮則為滿分,不是的則根據表現適當的打分。在這塊主要考察的是生字(一)要求會認的生字,這些會認字在平時的早讀或是課上都是重點學習的部分,所以在考試時,班里的同學基本完美地完成。不足的是:在幾個筆畫較多的字有個別同學未能讀準確,在課后還要針對補習。

二、生活習慣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對人得一生起著重要作用。一年級時基礎教育的起始階段,更是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不僅學習習慣要值得注意,生活方面更是如此,上學期,我們考察了行為習慣:儀容儀表、站姿和坐姿進行,這次考察的是學生對于書桌的整理。要求:1.學生在聽到老師統一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將文具、書、作業本分類整理好。2.整理時按順次放下書本大的在下,小的在上,文具盒最上。3.文具盒,以書包整理得有條理、整齊、美觀,動作迅速。評委老師會根據書的擺放進行評分。書桌整理是可惜說是每天都重復做的一件事兒。在剛入學的時候,我就要求學生養成課前準備好書本的習慣,所以這次的檢測當然難不倒我們的小朋友了。當老師的指示發出后,迅速把書從書包拿出來,整齊地擺放在桌面上。

但也有不足:有些同學因為本子和卷子太多,導致桌面顯得很亂。對于出現這樣的情況,老師們應提醒講完或沒用的卷子應放回家或者用夾子整齊地夾在一起,這樣就不能顯得桌面因東西太多讓人看上去凌亂。

三、書寫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根據書本第五頁所示做到“三個一”: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書本一尺遠。若執筆寫字時靠近筆尖,學生立刻就會發現這樣執筆是看不見筆尖的,為了看到筆尖,身體就得往前傾,頭向左偏,時間久了,學生感到很不舒服。告訴學生這樣不僅人易疲勞,而且容易造成近視和脊柱彎曲。再讓學生手指離筆尖稍遠些,他們就能感到腰板可以挺直了,胸部就能與桌沿有一拳的距離了。這樣,使學生在體驗中養成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字體要求正確美觀、整潔、大小適中。

在本項測試一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能夠按照坐姿,但寫著寫著就忘記坐姿了,而且在檢查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出現了錯字的情況。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年齡的關系,有些習慣還不能自覺遵守,需要老師時時提醒;寫字時不夠仔細,也沒有養成課后檢查的好習慣。相信只要克服了這些這樣些,他們的成績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四、誦讀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低年級學說普通話、能夠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有表達的自信心。在在朗讀課文時評價學生應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朗讀文章,并能初步感受語言的優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本次的考察也是緊扣課標,本次檢查的都是課后要求背誦的。平時,學完課文后會布置相關作業后,老師和課代表會進行檢查;所有課文學完后也會進行抽查,再次檢查學生對于學過課文的朗讀和記憶。

五、學業測試

最后的兩項算是比較常見的評價了,主要是根據學生們平時學校的表現比如說: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來完成的,還有就是及期末的筆試成績來進行的。試卷總共有3大塊:字詞的練習、句子的練習和短文閱讀。

在整個評價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1、這次評價想評價但沒有實施的有:孩子的口語和交際能力、課外閱讀的評價、階段性的檢測等。

2、評價的形式有點單一,沒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小組評價。

3、在評價孩子的識字能力時,我發現有一部分孩子此項能力比較差。

通過這次評價,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以下方面的指導和練習:

1、加強孩子的朗讀能力,多指導孩子怎樣去朗讀一篇優美的文章,每周進行一次朗讀比賽,每月評出班級朗讀之星。

2、把要求會認讀的生字遷移出課本,加強孩子的認讀能力,通過家校聯系,培養孩子在生活中識字的能力。

可以說這次測評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考察,比起單純的試卷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全面、更為公平,不失為一次好的測評方式。

篇3:初二語文課教學工作總結

初二語文課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本人擔任初二7、8班語文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本人以學校及各處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為中心,以深化課改實驗工作為動力,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一方面,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認真學習新課改理論,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參加自學考試,努力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通過學習,轉變了以前的工作觀、學生觀,使我對新課改理念有了一個全面的、深入的理解,為本人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打好了基礎。

二、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會。另一方面,本人能夠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心愛護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學生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強化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本學期,本人能夠強化教學常規各環節:在課前深入鉆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備教材又備學生,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備寫每一篇教案;在課堂上,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后,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后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后輔導工作;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狠抓后進生的轉化和優生的培養;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了解學情,以便對癥下藥,調整教學策略。認真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一學期來,本人共聽課32節,完成了學校規定的聽課任務。

四、加強研討,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學年,本人參加省級教研課題“開放性問題學習的研究”的子課題及縣級課題"開放性教學課型的研究"的子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撰寫課題實施方案,撰寫個案、教學心得體會,及時總結研究成果,撰寫論文,為課題研究工作積累了資料,并積極在教學中進行實踐。在課堂教學中,貫徹新課改的理念,積極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在推廣目標教學法、讀書指導法等先進教法的同時,大膽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嘗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五、正視自我,明確今后努力方向

1、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不夠,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2、對知識點的檢查落實不到位;

3、對差生的說服教育缺乏力度,雖然也抓了差生,但沒有時時抓在手上。

4、教學中投入不夠,沒能深入研究教材及學生。

下學期改進的措施:

1、進一步加強對新課改的認識,在推廣先進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狠抓檢查,落實對知識點的掌握。將差生時時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3、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采取措施,加強訓練,落實知識點。

5、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努力教學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