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活動紀實小學語文有效課堂之低年級識字教學

活動紀實小學語文有效課堂之低年級識字教學

2024-08-01 閱讀 2075

今天下午大嶺小學語文教研活動,本次主題是語文課堂的“有效性”,針對區會議精神提升教學質量開展的。低年級的識字是基礎,怎樣看待改編的一年級新教材?有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在里面。

天公不作美,清冷的天色,我穿戴暖和露出兩只眼睛騎著電瓶車出發。路上遇到的多是開車的同事,無奈我這輩子是與車子無緣,害怕不敢學駕照。冷就冷些,我不怕的。心里對于聽課有了新的認識,快有一年沒有出去聽語文課,自己在家里造車,是不是我的理念已經被淘汰了?評課時我該怎么發表自己的觀點?

后面一個聲音,“去大站是不是走這條路?”一個聲音傳過來,我后頭看了一眼,一個戴眼鏡的女孩,“嗯,是的!”我問道:“你是去聽課的!跟著我走!”我們邊走邊聊,她說自己的車子電量不足,我問她帶了充電器可以到學校里找地方充上的。水泥路被壓壞了,磕磕碰碰不好騎。總算是到了大站小學,進入校園感受到了“竹子的風韻”。請問那里的一位老教師可以充電嗎?老教師熱情地招呼讓把車子推到辦公室走廊上,由他來找電源。給力!感謝大站小學的老教師!同行的女孩給車子找到了電源,我也就是進入了辦公室看見了李老師。我把昨晚準備好的軟硬筆練習拿給他看,請他指教。我的不足,還是背不下字帖。2:00的音樂響起,大家開始走進一年級教室。

第一節是李老師的《月亮與云彩》,第二節是張老師的《詠華山》,都是一年級教材的第一課時。現在的第一課時里不再是簡單地教生字,里面指導初讀課文語句停頓,讀通句子也是一個重點,這里面不再是簡單地機械訓練一遍一遍地讀,而要有一個支點引導學生想去讀。隨文識字,緊接著就是寫字。寫字常常是做不到10分鐘的,因為前面講的太多,后面就沒有時間帶著學生去寫字啦!今天這兩節課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學生的唱讀嚴重。我想起了自己的班級學生又何嘗不是呢?最近我一直緊盯這個問題,早讀課上就像是逮賊一樣糾正。課堂組織,學生的坐姿永遠都是問題。大型的、高級別的公開課,多數是挑選好幾個班級的學生組合在一起,所以上課時學生的表現規范。我們農村的孩子可就不一樣,最最后面的孩子就是跪在凳子上。可見,平時的課堂教學常規有多重要。

交流評課時間,我幫著記錄。同事徐老師第一個評課,與大家分享了在市里培訓的一年級語文教學的新指標。感謝她!輪到我說了,我說什么呢?推辭了一番,“我是來學習的。我已經一年沒有外出聽課,外面的世界什么樣也不知道,因此不敢亂評。”理由不充分,我就提了個李老師的PPT背景很暗,讓人感覺心里很冷,今后可以選用明亮歡快的圖片。還有一個關于報課題的問題沒提,就是11.月亮與云彩,李老師帶著學生讀成課文11課,我覺得不對,應該是第11課月亮與云彩。這是我的看法,怕是不對也就沒有提。明天我再查一查課題的讀法。下面同事們都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孫主任總結了本次活動的意義與效果,傳達了區教育局的“三大工程”寫字、閱讀與演講,新的名詞,可也是語文中必須面對的。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公開課”的意義,只要有一個點值得學習今天我就是有收獲的。感嘆現在年輕教師的教態端莊大方,想起我畢業那會的課上有人聽課是緊張的直哆嗦,現在也是開始的三分鐘緊張臉紅。一定要堅持學習,因為大家都在進步!走出來聽聽課還是很好的,感知語文界的變化,不是閉門造車,同時找出自己的不足點。

回家后,扎實課堂教學40分鐘,“三大工程”精神領悟并實施到平時的教學中,提升語文教學成績是重頭戲!

篇2: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

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臨高一小謝麗紅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階段學生的識字量為3000字,其中要會寫2500個漢字。而低年級要求學生認識1600~1800個漢字,其中會寫800~1000個漢字。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多識字、少寫字,而且把識字集中在低年級教學。可見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本人認為,識字過程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識字和用字相結合的方法,開展識字教學。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識字作為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點,那就得在識字上下工夫。可單純的識字、寫字又顯得枯燥無味。而對于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且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孩子可以說是家里的“小皇帝”,嬌慣成性,在一、二年級就讓他們從事與游戲、積木、唱歌、跳舞等大相徑庭的識字活動,對孩子們來說,簡直有種“逼上梁山”的感覺。這給小學低年級教師出了道難題,識字量之大,教學時間之少。如何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呢?新編《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文這門學科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因而在教學中,作為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多關愛學生,多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項有趣的事情,主動去學、樂于去學。我想,要達到這一步,就得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上去考慮。

2.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3.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在游戲中學習,在玩中思考,玩中創新。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篇3: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

語文識字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

原種繁殖場學校張軒

內容提要: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和識字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本文總結了筆者的實踐經驗,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多感官記憶,提高效率;變抽象為具體,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再現場景,生活中識字;揭示規律,幫助識字;

關鍵字:

識字教學信息技術

正文: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識字,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識記漢字的能力。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和作文教學的基礎并要求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而漢字數量多既難認又難記,盡管教師苦口婆心地教,但枯燥乏味的識字,效果還是不佳,“識字難,回生率高”的問題,讓低段教師叫苦連天。對于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如何讓他們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呢?我在教學中,嘗試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低年級兒童的學習并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力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總是關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所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尤為重要的。在傳統識字教學中總是先出示生字,讓學生說字形,記筆畫,分析結構,再在本子上寫幾遍,或者再做一些組詞之類的練習。學生總是感到很枯燥,無法提起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易產生厭煩情緒,效果當然就不好。但是在識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創設生動的情境,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如我在教學《雨點兒》一課時,利用課件將生字巧妙地設計在“雨點”上,從空中飄落,告訴學生這些生字是雨點兒對我們說的話,想知道雨點兒對我們說了什么就來學習上面的生字。學生積極性非常高,一個個躍躍欲試,然后我再告訴他們可以通過拼拼音,小伙伴合作學習,編兒歌這些方法來學習生字,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不一會兒就學會了本課的11個生字,還創造了許多有趣的記憶方法,如“回”字,一學生說:“兩張口,一張口問,一張口回答。”

二、變抽象為具體,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

《新課標》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也就是說將要學習的生字與學生故有知識體系聯系起來,但如果要學習的生字超出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該怎么辦呢?如在《識字3》中學到“霧,霜,霞”三個生字,這些事物學生不太熟悉,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演示“霧,霜,霞”的形成、變化過程,這樣學生既認識了這三種自然現象,也知道了這三樣事物都和水有關,都是天氣現象,所以這三個字都是雨字頭,不但記住了生字,又認識了事物。

三、再現場景,生活中識字

我們都提倡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隨時隨地識字,但是這在課堂上很難操作,我們也不能經常把學生帶出去,學生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就很難養成了。如果利用多媒體,就可以再現生活場景。如我安排了一節《逛街去》的識字活動課,先是動畫演示一個小朋友逛街的情景,來到街上看到很多招牌,廣告,地址等等,請學生說說自己認識哪些字,會讀哪些名稱,不會讀的向會讀的同學學一學;然后動畫中的小朋友走進一家超市,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讓學生說說你最喜歡什么,想買什么,都要讀出商品的商標;最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今天“逛街”有什么收獲?學生們都會說自己認識了很多字。這樣學生就知道了識字不僅僅是在課堂上,生活中到處都有字,隨時都能識字,而且識字很有用。后來經常有學生會說“我逛街的時候又認識了幾個字”,“我去吃肯德基時又認識了幾個字”,“我看電視的時候也認識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