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秋初中語文兼職教研員工作總結

秋初中語文兼職教研員工作總結

2024-08-01 閱讀 1200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秋初中語文兼職教研員工作總結

光陰荏苒,轉眼間充實而忙碌的一學期又將要結束了。回顧我擔任*區初中語文兼職教研員所走過的足跡,我的步伐邁得踏實、穩健、有力。本學期,我立足崗位,團結協作,求真求實,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結合我*區教學實際,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研究,順利而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回顧一學期的語文教研工作,現做如下小結:

一、工作的主要內容。

1、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研討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

2、聚焦課堂,搭建平臺,創新教研方式,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3、以各項活動為契機,促進教師素質在多元動態發展中提高。

4、積極參加區域教研活動,觀摩研討課,培養了一批青年教師。

二、本學期做的基本工作

(一)、提高認識,創設濃厚的教研氛圍。

1、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采取自學與專題研討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學習;結合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水平;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聯系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原因,開展專題學習、研討,尋找改進的辦法。這學期我區6名教師參加了四川省群文閱讀觀摩學習,并在匯東實驗學校*校區開展了和自貢市解放路中學語文教研組“群文閱讀”同課異構活動,全區語文教師進行了觀摩學習討論。

2、充分發揮備課組的作用。備課組長按照低、中、高三個年段,定期組織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教學中的困惑、得失。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深入鉆研教材,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深入鉆研教學大綱,明確教材編寫意圖,寫好每一堂課的教案,做到“功在課堂,利在課后”。語文組每位青年教師都有固定的師傅,師徒相互聽課、共同研討,已成為我區語文組的優良傳統。

(二)、聚焦課堂、通過比賽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本學期,為提高青年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在*區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區初中語文微格課”競賽,評出了一等獎3名,二等獎4名。并在10月舉辦的自貢市微格課決賽中,我區三名選手均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在“一師一優課”的網絡賽課評選中,我區初中語文教師積極響應、積極參與,多名教師的優課獲得“縣優”、“市優”、“省優”、“部優”;在自貢市教育局舉辦的“聚焦課堂、有效教學”網絡賽課活動中,我區各備課組積極參加評課議課并組織教師進行參賽,特別是匯東實驗學校和綠盛實驗學校三個年級的備課組均獲得集體研修一等獎,蜀光綠盛學校的辜淵平老師獲得了初中語文學科優質課第一名的成績。在自貢教育網絡公開平臺舉辦的“自貢市初中語文微課比賽”中,我區24名青年教師積極參賽,參與率達到240%。通過一系列的比賽促進了我區教學多元化發展,教師專業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課堂和課題研究,扎實有效。

我區初中語文教研工作推行和完善“人人講公開課”的教研常規活動。我們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本學期,我們牢固樹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語文課程觀,重視“三維目標”,同時密切關注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堅持語文實踐觀。加強語文與學生生活,與其它學科的聯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優化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語文知識的綜合、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與生活的綜合等等。課堂教學是課題研究的載體,本學期我區各學校積極開展研討課,每一節課都經歷了自備課、集體備課、試教、再備課、公開研討等一系列活動,凝聚了集體的智慧。圍繞綜合性學習這一主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展開評價,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在“自貢市第三屆微課題優秀成果評獎活動”中,我區初中語文多個課題被選撥獲得市級評選資格。

三、下學期工作方向

1、建立健全中學語文教研網絡。準備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召開教研組長會議,要求各學校根據本校實際,開展相應的學科教研會議,制定網絡教研計劃。

(2)結合本學期我區各學校申報的大課題、微型課題為突破口,在區內對這些課題進行研討互動。

(3)積極開展優質課、錄像課的評比工作,讓教師在網絡環境下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2、繼續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檢查力度,對中學語文教學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和教師常交流互動,及時解決教師的困惑和困難,服務好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3、繼續做好質量監測工作,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為了使質量監測有始有終,發揮其監測調控、評價作用,做好試卷的命制、評卷、小結工作,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4、繼續深入開展幫扶和結對子活動,縮小差距,促進我區教育的均衡發展。加大力度,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校對口支持和相互扶持制度,努力落實中學幫扶教研工作,區初中語文教研工作將繼續組織優質課,專題講座,為大家搭建一個互動、交流、學習的平臺,促進教學質量的均衡發展。

5、與小學語文做好對接,做好中學六年級復習研討、畢業測試、質量分析工作。加強中學語文教學銜接。

6、加強校級課題研究的管理。深入學校,幫助指導學校、教師加強研究,認真實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評估驗收方案,使課題研究工作真正發揮其作用。

7、加強對外聯系、合作。在下學期準備開展與市內外重點學校同課異構活動,搭建平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近年來,我區中學語文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為全面提高我區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和全區師群策群力,努力把*區中學語文教學質量推上一個新臺階。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某小學自然課教研員工作總結

教研員是做教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下面是由制度大全整理的小學自然課教研員工作總結,歡迎閱讀。

**馬年奔騰而過。回顧**年,本人作為區自然教研員密切配合市小教部的教研工作,以優化課堂教學為中心,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努力提高廣大自然教師的教學與教研水平,在全區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較圓滿的完成了14年的工作任務。現將**年度的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的政治素質

思想上積極要求進步,定期向黨組織遞交思想匯報,14年暑期參加了區教委舉辦的非黨積極分子培訓班。認真參加政治學習并作好筆記,自愿訂閱黨員刊物,積極主動參加教委組織的各項活動,不斷提高個人的政治素質。

二、搞好教師培訓,轉變教師觀念

自然學科的宗旨就是從小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求我們自然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教學觀念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目的、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核心”的新的自然學科教學觀念。這是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要求。為此,我舉辦了自然教師的全員培訓和科學實驗教師的培訓。為老師們打印《科學課程標準》的有關內容;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理論文獻和文章。改變以往的教研員主講的培訓方式,以“參與式(活動式)學習”為主要培訓形式,以具有“問題中心、自主探究、重在發現、發展能力”的特征的“做中學”探究式教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探究活動設計、課例解剖等方式展開研究,既有理論性,又突出了實用性,讓教師感到非常受用。教師們根據版本和所教年級自主劃分小組,確立一名小組負責人;一名記錄員,每個小組提出2~3個在教學中存在的或難以解決的問題并把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每個小組選出自己小組能解決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討。改變培訓的形式旨在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用新觀念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三、注重對骨干教師和新教師的培養

從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看待這個問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重點培養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教學骨干,使其成為自然教學戰線上的生力軍。組織部分骨干教師及肯鉆研的新教師參加省市級新課程培訓。幫助教師訂閱學科雜志《科學課》以提高教師的理論素質。定期聽骨干教師的課,課后組織骨干教師座談,由教師本人談自己的教學思路及課后反思,共同探討在教學中如何設計教學活動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并注重讓骨干教師以點帶面,使全區的自然教學水平有一個較明顯的飛躍。在聽課調研中,發現肯鉆研的新教師,就追蹤聽課,課后教研員和教師一起分析思路及反思教學,使新教師快步成長。

四、以科研帶教研,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我區有六所學校參加國家、省、市級的科研課題,14年末《小學自然(科學)自主探究》科研課題接受驗收。我區濱河路小學和礦工街小學在省科研課題研討會上交流了各自學校的特色,受到與會領導及老師們的認可和好評。

教師們在幾年的課題實驗中,發現問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使自己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設計思路--上觀摩課--介紹經驗--整理材料--形成終端實驗報告。為了全區能夠順利進行自然課的常規教學,我在每學年的培訓中都安排觀摩課,還組織舉辦研討會,由骨干教師為全區自然教師作引路課,使教師們在常規課的基礎上有發展,做到“保底不封頂”。

五、**年的成果

礦工街小學、濱河路小學在省課題研討會中交流成果。

中華路小學承辦市學科年會。新華小學承辦中央教科所舉辦的《科學》教材回訪座談會。

1、教師的成績

濱河路小學郝春光老師在遼寧省首屆“視頻案例”評比活動中成績優秀,被報送參加國家級評選。此視頻案例在地方教育電視臺多次播放。

礦工街小學吳翠萍在省優質課評選中獲獎。

中華路小學宋瑩老師在市優課評比中課例突出,在年會中一展風采。

西華園小學張繼偉老師在市學具教學研討會中所上的課獲一等獎。

濱河路小學郝春光老師撰寫的論文立意新穎,在年會中得以交流。

在14年里,自然學科獲省優課8節、優秀論文5篇、優秀教學設計7篇。市優課7節、優秀論文8篇。

2、本人的成績

撰寫的論文在14年全國學科年會中獲國家級優秀論文。

參加遼寧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科技教育》的編寫,教材已出版發行,學生開始使用。

撰寫的論文《關注發展有的放矢》在國家級刊物《中國當代教育雜志》中發表。

參加省級學科骨干教師培訓,成績合格,頒發合格證書。

在省級學科骨干培訓中完成“英特爾”未來教育項目的培訓,頒發結業證書。

設計的自然課《保護大自然》在遼寧省創新教育優秀課評比中獲省一等獎。

指導的自然課《日食和月食》在**年度省小學優秀課評選活動中獲指導獎。

指導的自然課《認識導體和絕緣體》在全市學具工作研討會中獲指導獎。

六、下學期的工作打算

1、繼續開展扎實有效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培訓。事先征集教師的合理建議和好的提案。

2、繼續加強對骨干教師的追蹤調研,使骨干不斷成熟,發揮作用。

3、分區域開展教研活動。調動不同地區自然教師的教研積極性,擴大自然教師展示自己的機會。

推薦閱讀:自然教師年終工作總結自然教師工作總結自然教學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