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沙長六中上學期語文教研組科研總結

沙長六中上學期語文教研組科研總結

2024-08-01 閱讀 6997

沙長六中上學期語文教研組科研總結

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以課程改革為指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更新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切實提高教學研究的效果,促進教與學的創新。一個學期來,由于全組老師的精誠合作,我們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科研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教研組活動經常化、規范化。每周四下午組織全組教師集中進行聽課、評課、教研活動,認真組織全體語文教師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新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把握課程標準的新特點、新要求,領會其精神實質,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二、多次組織教師外出聽課,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市、省教育部門舉行的各種教研活動,加強理論學習,掌握最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切實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發揮遠程教育的優勢,激勵教師積極下載教育教學的相關文字資料或音相資料,全組老師及時的完成了“一課一名師”的曬課活動。

四、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撰寫論文。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大家隨時記錄,隨時總結,并寫出科研論文。羅秀紅老師的論文獲沙長市二等獎,蔣震老師的教學實錄《點燃激情收獲驚喜》獲沙長市三等獎,李玨老師的教學設計《六國論》獲沙長市三等獎。

五、出色地組織了課題研究,教研結合,師生互動,成效顯著:

項目名稱:如何充分利用身邊的語文教學資源

階段主題:教室就是語文學習的百花園

實施主體:語文教研組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老師授業、育人的陣地,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激發性情、陶冶情操,給人以啟迪教育。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環境布置,在布置教室時與語文課程資源相結合,讓教室充滿語文的學科味,在環境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的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室語文環境,使他們通過耳濡目染學到許多東西。我們的主要措施是:

1、充分利用教室黑板報。

這是教室語文環境的主陣地。我們的黑板報,主要內容是教師在備課時作為一項教學內容設計的,課前讓學生抄上。一般每星期一期,每學期二十期左右。黑板報主要欄目有:“每周一詩”。顧名思義,即每周選一首短而好的詩詞,供同學們閱讀、欣賞、背誦,還可作為詩詞小組活動材料。“每周一詩”以古詩為主,為啟發學生寫詩,也選了少部分新詩。不論哪種,都是為了對學生進行文學熏陶,培養健康的道德情操。

“贈你一句名言”。每天一條,一天一換。老師有一套現成的,有時也讓學生結合班內實際選。這不但有利于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而且有利于提高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還有助于寫好議論文。

“課堂內外”。這是一個內容十分廣泛的欄目,內容有與課文有關的名人軼事、趣文趣題、作家作品簡介、學習方法指導、小知識、小幽默等。它不是把一些課堂教學內容搬上黑板,而是與課堂教學相配合,起到擴大視野、培養興趣的作用。

2、辦好“閱讀與欣賞”園地。

黑板報上的內容都很短小,一些較長不便抄寫的資料,就張貼在這個園地里。這是教室墻壁上開辟的一個專欄,容量比黑板報大得多。內容包括兩大類:報刊資料和本班學生優秀習作。

3、精心設置圖書角,陳列各種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書籍報刊。

4、用名人名言、美的書畫裝飾教室。

5、結合年級需要讓學生自創誓詞口號。

以上是從書面語文環境中學語文。還有從口頭語文環境中學習。這方面的措施是:①嚴格要求在學校說普通話。②每天利用語文課或打預備鈴后的十分鐘進行四項口頭語文活動:背一首好詩;讀一篇短文;講一個小故事;發表一篇“一分鐘講演”。四項活動抓緊一些,總共不過幾分鐘時間,卻使每個同學受到聽、說、讀的訓練,同時也進行了自我教育。③經常組織欣賞詩文朗讀錄音。④組織朗誦、講演、演出等語文活動。⑤為促進以上口頭語文活動的開展,在考試中增加朗讀、聽讀、說話等考查項目。

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中,整合了語文課程資源,使班級文化的充滿個性,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班級文化與語文課程資源的整合為創設富有學科特色的班級文化做了鋪墊。利用班級文化具有潛移默化性,自我教育性等特點,采取滲透的形式,把教育思想貫穿于整個文化環境中,發揮潛課程的積極教育作用,使顯性課程和潛性課程互相補充、互相增效。

以上教研活動的成效,與參與教師的自身努力分不開,也是我組扎實進行交流研討的結果。通過結合不同形式的課堂教學,進行實際的交流研討,既活躍了教研氛圍,又增強了教研實效,使全組教師在教研中得到了提高。

篇2:小學語文教研組長講話習作課課型研討總結

作文教學對語文教師來說,不僅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更是老師語文基本功力的集中考驗;不僅要有很強的課堂駕馭能力,同時對習作,老師也要做到先寫、先想、心中有數。我們五年級語文組選擇了作文這種課型進行研討。在這次活動中每個成員從中都有所收獲,現在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體驗,用自己的筆寫自己想說的話。要鼓勵學生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他們寫出富有個性、富有真情的習作。如何讓孩子們很自然地、用自己的方式寫自己心里的話,這就要求教師要教給學生作文方法,落實作文指導。

我們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做到了以下兩點:

一、指導學生細心觀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顆敏感的心。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進行細致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突發奇想,產生表達的靈感和欲望。

二、在教學中落實作文指導。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過細致推敲的優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

我們組韓老師執教的課型是習作課,課題是《寫一個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基于《課標》的要求,我們全組老師紛紛出謀劃策,韓穎老師進行了多次的試講:課前研討

篇3:灣龍實小第一學期低段語文教研組校本研修活動總結

灣龍實小第一學期低段語文教研組校本研修活動總結

主要活動與措施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以**版《語文課程標準》和《浙江省小學語文教學建議》為指南,以“溫州市新常規”活動為抓手,緊扣“學本課堂”,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基于教材,立足課堂,探中求索,認真貫徹落實“高效課堂,高效作業”的工作重點。在研修活動中,繼續以主題探究、課例探究為抓手,讓文本解讀與課堂練習設計成為落實有效課堂的重要突破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活動的實效性,優化教學過程,扎扎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現將一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不斷磨課,共同研討。

開學初,制定了校本研訓工作策劃書,并在實際工作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貫徹和落實。本著“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原則,我們經常從教材到學生,從課前預設到課堂生成展開討論,提高認識。教研活動有明確主題,以優秀教師帶新教師為目標,每次活動后討論交流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獲得的經驗、取得的成功、經歷過的失敗,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本學期我們組圍繞“校級四課聯推”展開活動,并在此活動中得到了成長。“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有多學習多交流才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全策全力,推進低段項目測評。

在區教師發展中心和學校校長室、教科室的牽頭下,我們低段語文教研組承辦了灣龍區小學語文低段項目測評活動。我們的活動得到了來自全區一二年級300多名老師的參觀和好評。不管是前期的策劃,中期的項目修進,還是后期的現場布置,都充分體現了我們低段語文教師的智慧和團隊的力量。我們設置了“狀狀元元們”進行森林探險的各個夢幻關卡:有藏字于林間的“識字林”,有展示書寫本領的“書寫屋”,有游走于云霧間的誦讀“走搭石”,有滿富挑戰的推理閣,有趣味昂然的“故事宮”,有奇幻無比的“閱讀長廊”,還有精彩絕倫的“展示臺”。游考結束后,孩子們到“收獲園”兌換“狀元幣”,與可愛的吉祥物“狀狀”和“元元”合影,定格這美好的瞬間。這樣的評價方式,趣味性十足,滋潤著孩子們學習母語的心懷。

三、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進行自我增值。

我們教研組以《小學語文教師》等雜志為依托,摻雜學校推薦的一些書籍和自己圖書館中借閱的書籍,努力擠出一些業余時間閱讀。我們深深地覺得,專業刊物上的文章具有比較好的導向性,純粹、檔次高,給人更多的啟發和學習,而且有時在閱讀同行文章的時候,也能進行一定的自我勉勵。

存在問題與思考

本學期教研活動已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歷程,因為確定小組主題有欠考慮,活動組織性不強。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但每一位老師都能踏實,認真地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在下學期的工作安排中,我組教師將繼續關注課改,聚焦課堂,同時確立共同的研究主題,積累課堂中的真實案例,關注教師的專業成長,促進語文教學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