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主任學習心得:收獲很大,思考很多
教研室主任學習心得:收獲很大,思考很多
20**年3月26日至4月2日,本人參加了由市教科研中心統一組織的全市星級鄉鎮教研室主任參加的在z舉辦的第五屆全國中小學教研工作創新與發展實踐策略研討會,聆聽了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z和其他8位全國著名教育教學專家的精彩報告,現場參觀了z市z區第一中心小學,觀摩了一節語文公開課,聽取了該校4年級組教研組長的校本教研開展情況和學校校長的教育教學工作情況介紹,收獲很大,思考很多,計劃將學習到的經驗和有效做法,加以移植、改造,用于我縣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
一、學習收獲、思考及實踐探索
1、進一步明確了教研工作職責,繼續強化鄉鎮教研員的職能作用發揮。
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副主任z在《全國教育工作當前的形勢與任務》指出,教研員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研工作有三個層面:教育理論研究、教育政策研究、教育實踐研究。教研室和教研員的責任,最重要的一條是堅定不移的推進素質教育;堅定素質,深化課改,提升質量,奠定基礎(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基礎);教學研究、指導、服務。教研員應具有如下素質:要有教育的理想(分合格的即職業教研員、事業教研員即道德層面的教研員、思想教研員即文化層面的教研員),要有職業的敏感,要有理論政策的功力,要有專業的水平,要有服務的精神。抓素質教育,必須抓課程改革;抓課程改革,必須依靠教研隊伍。
江蘇z市教研員z在《教研彰顯生命的力量----例談教研員的專業發展》中指出,教研員的使命是成長自己,成就他人。教研員是課程研究者,能解讀國家課程標準理念變遷;是理念踐行者,要豐富實踐智慧,要分層指導,培養種子教師;是課題研究者,要激活發展內力。教研員要注重過程管理,追求研究實效。是教研反思著,要鍛造理性智慧。教研員專業發展要有6個基本能力:學習能力、研究能力、指導能力、示范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教研員要豐富實踐智慧(教研員實踐智慧的6個基本指標:策劃一個校本教研活動;主持或指導一個以上課題研究;組織開發和實施一個校本課程;開出一個研究課;做一次講座;撰寫一篇教研論文),并提出了課題研究“八動”管理策略,即目標啟動、現場推動、城鄉聯動、典型帶動、科研拉動、活動促動、全體互動、評價促動。
原z市教研室主任z在《新時期教研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中指出,教研室的定位應是一個專業團隊,在區域內保證課程改革、教研、教改的質量,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參考資料。教研任務就是加強教學調研,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提高教研員素質,包括綜合素質、教育理念、專業興趣、良好心理素質、豐富的教學經驗等。
四川成都大學副教授z在《教研活動中觀課、議課的技巧與策略》中對教研員觀課議課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根據以上教育專家的報告精神,我們將繼續強化鄉鎮教研室建設,進一步發揮鄉鎮教研員的職能作用,在今年3月份開展的鄉鎮教研員集中學習培訓和講課比賽的基礎上,4月份將進行鄉鎮教研室評估暨縣星級鄉鎮教研室評選,其中,鄉鎮教研員作用的發揮將作為重要指標進行檢查。8月份我們還將對全縣的鄉鎮教研員進行學年度考評,對成績突出的進行表彰獎勵,以進一步發揮鄉鎮教研室和鄉鎮教研員的職能作用,進而推動全縣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均衡發展。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持續推進素質教育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們將扎實開展構建高效課堂活動。
原z市教研室主任z在《新時期教研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中指出,課堂教學要5看:看教學設計,重點是學生學習研究上;看對教學目標是否明確;看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實際;看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科、學校特點;看教學過程與教學目標是否一致。其核心是以教為中心轉到以學為中心。
原江蘇省教科所長z在《有效教學與教師智慧》中指出,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學生學會學習。學生學會了學習就是教學的有效。有效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是培養學生服務于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教師智慧不僅影響教學的有效,而且影響著學生的一生。要努力做一名智慧教師
z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z在《以教師課程執行力考量校長課程領導力》中指出,后茶館式教學(讀讀、議議、練練、講講、做做)的目的就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能力。
z教科院教師教育中心主任z在《校本教研與課例研究》中指出,提高教師的真功夫才是解決課程教學問題的最后保障。醫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師的真功夫在課堂上。因此,我們將借助市構建高效課堂經驗交流會的強勁東風,在全縣開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活動,近期計劃在河陽中心小學召開構建高效課堂經驗交流會,河陽、辛集、縣實驗二小作為高效課堂研究的共同體,堅持對高效課堂進行持續研究,跟進指導,為全縣樹起學習的標桿。
3、進一步增強了開展校本教研的信心,繼續扎實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z教科院教師教育中心主任z在《校本教研與課例研究》中指出,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師的真功夫才是解決課程教學問題的最后保障。只有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校本研修的主體是教師自身,其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促使自身的專業發展。其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地檢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拷問自己的教學理念,深挖潛藏在行為背后的“個人理論”。這一過程的實現需要教師學會與自己不斷地對話,學會與自己行為的對話,學會與自己“個人理論”的對話,從而連環地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改善自己的“個人理論”。她還提出了“做”為中心--課例為主要載體的反思性教研,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校本教研有主題(問題引導),骨干領導的“領跑”--課改積極響應者的領做“我帶你,你幫我”、大家幫大家、“捆綁式”--任務分解、責任分擔、專業關懷、合作互動、全員性開放和中心參與。“找準”、“做透”、“看透”、“想透”--價值、典型/反復、聚焦與顯微、透視。模仿、移譯、遷移--跟進、改進/個體多彩的行動智慧。為此,我們計劃在里莊中心小學召開校本教研現場會,成立里莊、依汶、張莊以此推動全縣的校本教研活動扎實優秀的開展。
4、進一步明確了學生發展的宗旨,決定在全縣切實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原z市教研室主任z在《新時期教研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中指出,要重點研究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獲取信息的能力、判斷能力、有效地交流能力、理解人類居住的環境、知曉人類與社會、生存能力等。還要歷練學生,使其經歷有品格形成的經歷、潛能形成的經歷、良好身體心理形成的經歷、藝術的經歷、綜合實踐的經歷等。
原江蘇省教科所長z在《有效教學與教師智慧》中指出,有效教學改革的方向和重點是培養學生服務于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因此,我們將繼續強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近期將在雙堠中心小學召開學生養成教育現場會,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
5、確立了對教學質量進行監測的信心,努力構建科學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z市教委中小學干部培訓中心組組長郭景揚指出,質量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要建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建立建立教學質量監測制度,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全面實施和完善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對此,我們計劃在庫溝中心小學等實行考試評價制度改革,探討科學有效地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方式方法,以進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6、進一步提高了對教師備課重要性的認識,決心加強備課改進工作。
z市z區第一中心小學校長在介紹學校教學工作中,強調指出,他們學校實行教師三次備課,兩次反思,效果良好。著名教育教學專家于漪的教學成功經驗就是一篇課文三次備課。
z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在《以教師課程執行力考量校長課程領導力》中指出,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為此,我們將在全縣開展大力加強教師備課改進工作,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近期將在界湖中心小學召開改進教師備課研討會,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確保高效課堂的有序構建。
7、對教研組的職能作用有了重新認識,狠抓學校教研組建設。
z市z區第一中心小學的四年級教研組組長在介紹該校的教研組職能作用發揮中指出,教研組要突出教研工作的實效,做到:日常教研常態化,“一組一品”促教研,師徒結對求發展,團隊合作共發展,專家引領助進步,搭建平臺展風采。他們的教研組在學校教學教研工作中切實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借鑒他們的經驗做法,啟動學校教研組建設,以學校教研組作為實施校本教研的基本單位,扎實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以增強教研工作的實效。我們將在蘇村中心小學召開教研組建設經驗交流會,以帶動全縣各學校重視教研組建設,切實發揮教研組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
篇2:教研室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心得體會
教研室“課堂教學有效性”學習心得體會
前幾天,我們學校有幸請來了教研室張主任,他為我們帶來了專題講座“有效課堂教學”。學習了張主任主講的課程培訓---有效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讓我有不小的觸動和收獲,使自己原本愚鈍的頭腦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特別是在有效性、生成性、三維目標、教學情景、教學關系等諸多方面的講解讓自己受益匪淺。現在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我的體會如下:
首先,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學習和培訓,我明白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堂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過程與方法”才是作為我們老師需要改革整頓、反思總結的部分。每節課我們教師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其次,在學習中,我知道了: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的有效性依賴于教師有效的“教”,并克服無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發展。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蘊涵的靜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另一方面要注重開發課堂教學中生成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
再次,做為教師而言,我要克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要著力做到:牢固樹立三維目標的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定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據音樂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和科學感悟,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要把生成的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才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優質教學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特征:深刻、獨到、廣博、啟發、機智、絕招。希望我今后的課堂教學:見解深刻、獨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誘、充滿智慧、精益求精,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在現實的課堂中,許多老師為了體現教學向生活的回歸,往往致力于創設各種生活情境,卻沒有意識到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的生活。所以說,課堂教學必須基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應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必須彰顯教師的主體性。
新課程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并不排除教師的主體性。因為課堂教學同樣也是教師的生活,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充滿智慧、激情、潛能和創造力。只有具有主體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主體意識的學生。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如何為學生發展創造條件上,體現在和學生的教學交往中怎樣發揮引導的作用,更體現在對自我的認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說,一節課展示的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藝術,而且展示的還是一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風格。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促進師生智慧的生成。“讓智慧回歸教育,讓智慧喚醒課堂”。實際上,評價一節課質量的高低,關鍵應看教師怎樣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怎樣在師生的教學交往、情感交流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動機。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創造出智慧的課堂、培養出有智慧的學生,也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師生生命成長。葉瀾教授早就說過,“課堂教學應被看成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后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于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馮建軍教授也說,要“將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顯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愿學。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篇3:教研室主任研討會學習心得:小成靠才大成倚德
教研室主任研討會學習心得:小成靠才大成倚德
緊張、充實、愉快的上海學習結束了,這一次培訓會議不僅使我們在業務上大有長進、思維方式得以轉變,更使我們在思想上經受了一次洗禮,相信每一位與會者都將難忘!
距離真不小!
本次學習共聽取了十一位專家關于高效課堂、觀課議課、校本教研方式、教研形式創新等內容的學術報告,可謂名專家薈萃,報告猶如甘霖,給了我們很多的震撼和啟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感受到了南方學者的內涵所在。
高效課堂漸明了。
高效課堂作為現在教育界的熱詞、關注的焦點,這次被多位專家涉及到,專家們痛批“教師的講代替了學生的學習”“教師的什么都教成為學習低效的主要原因”。
其中尤以z校長的“后茶館式教學”最為實用,他認為課堂低效主要是“總體講得太多,教師不知道究竟該講什么”、“學生的潛意識暴露不夠”、“教師不明白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價值取向”、“教師對學生的差異問題束手無策”等等。后茶館式教學源于原來的“茶館式教學”,“茶館式教學”認為“議”是教學的核心,“讀讀、議議、講講、練練”是主要的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有利于在“書中學”。“后茶館式教學”則在繼續強調讀、議、講、練基礎上,加上“做做”這種“做中學”的學習方式,其精髓可以概括為“一二三”,一即“議”為核心。二即“懂不教”、“暴露潛意識”。三即方法多樣、形式多樣、價值取向明確。
z教授則從理論的高度闡明了高效教學的理念,他認為“50%-80%的知識不用教,特別中高年級的孩子的語文、數學知識”,他認為當前追求的有效教學,存在三個問題:一是忽視了有效教學的價值追求,只講究形態。二是把有效教學偏狹到有用。三是把有效教學指向知識技能,忘卻了三維目標。他進一步指出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所以教學必須用到實用主義哲學也要用到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的核心應該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等等
小成倚才,大成倚德。
這些專家中,z等都是學有所成的大家,他們不僅有獨到的研究,更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精神風貌。他們有在職的也有退職的,有將近七十歲的老人,也有三四十歲的壯年專家,無論年齡大小都精神煥發,很有“精神氣”,具有積極的人生追求,更有尊重教育,尊重知識,渴望祖國教育事業興旺發達的崇高信念。“小成靠才,大成倚德”,多么經典的概括,多數人是可以做成點事情的,但是做大事,把事情做到極致,特別把教育的事情做到極致,那就不僅僅是能力問題,還要有人格的參與啊!
校本教研如何搞。
校本教研在我們山東研究的不深入,不系統,開展的不扎實,甚至成了形式和教師的累贅,作為一名教研員,一直感到迷茫。這次學習,使我再次明確,校本教研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甚至我們教學研究的主陣地和主要任務也是課堂。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王潔博士這樣描述校本教研:研修的目的--改造教學發展自我,為自己而研究為了研究自己;研修的的方法--行動中研究,行動中學習(邊工作邊研究);研修的形式--以課為載體正式與非正式相結合;研修的過程--強化合作交流,開發差異資源;研修的關鍵--有主題有基點有方法有改進;研修的成果--個人化情景化的知識,不斷的行為改進等等。
從上海回來已經一周多了,回翻筆記,依舊感受到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快意,不禁一番豪情涌上心頭,下一步該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