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杜郎口中學學習感受:與杜郎口同行

杜郎口中學學習感受:與杜郎口同行

2024-08-01 閱讀 7425

杜郎口中學學習感受:與杜郎口同行

關于杜郎口中學,已是慕名已久。雖一直未得見其真實面目,卻早已在報紙和刊物上見識其課改神話。

20**年10月30日,我們z市實驗中學一行四十多人,乘車來到了傳說中的杜郎口中學。

到達杜郎口中學,已是華燈初上。匆匆暮色中,我們看到了杜郎口中學及其普通的校門,幾座教學樓在燈光的輝映下,靜默在夜色的黑暗里,與別處無異。

登記住宿之后,我們匆匆忙忙吃了晚餐,趕到了杜郎口中學參觀學生的晚自習盛況。

進入到那及其普通的教學樓內,隨著燈光的加強,視覺逐漸的豁朗起來,而樓內的內涵更是讓我們見識到了前所未有的勝景......

沒去杜郎口之前,對杜郎口的特色就有所耳聞,環繞教室四周的黑板是其與眾不同的標志。而沒看到環繞教室四周的黑板之前,我們卻在大廳和走廊的地上看到了一長溜的依墻而立的白板,細細看來,這是杜郎口老師們10月28日的上周工作反思白板。

每位老師都在反思白板上面細細分析著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收獲、不足和改進措施,并為自己的反思取了詩意的名字,像“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歲月靜好,不負一世韶光,努力前行”等等,足見其對教學反思的認真與重視之態度。

隨著老師們的反思白板一路走來,我們來到了聽說已久的杜郎口的四周都是黑板的教室。教室里的人很多,有站立在墻壁的黑板上奮筆疾書的學生,也有伏在課桌上苦讀苦背的學生,更有帶著各色相機、掛著參觀標牌的全國各地來的教師們。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或許已是司空見慣,教室里的學生卻絲毫沒有受到我們的干擾,或背誦,或默寫,或上黑板畫圖,亦或三兩個人在黑板前小聲研究著某道題的解法,或站立搶答老師的提問,總之每個人都在專心的做著自己的事情。

八張課桌對在一起建立的學習小組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個有三個格子的木制小盒子,里面盛著長長短短的粉筆,每位同學的背后,都有著專屬于自己的一塊黑板,在掌握某一知識之后,便會起身來到自己的“領地”默寫,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穿越過眾多的人流,終于找到了老師和她的黑板,老師在黑板上寫著幾個學習的任務,而那些忙忙碌碌的學生正是在圍繞著這幾個任務做著各自的努力與展示。或老師溜達著批改,或同學們互相批閱。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

我們正在詫異這如集市一般的課堂如何操作和控制,教室里幾塊黑板上的內容給我們解答了這一疑點。每個班級雖然具體的評價方式不同,但對于每一小組,每一節課的課堂達成率都有步步緊跟著的評價標準,每一個學生的掌握程度老師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在貌似雜亂無章的課堂教學中,收縮自如。教師們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感。

與杜郎口同行-愛軍-愛軍教育博客

與杜郎口同行-愛軍-愛軍教育博客

與杜郎口同行-愛軍-愛軍教育博客

第二日上午,我們又順著教室聽了兩節課。拿來的聽課筆記

在手里攥了很久,總是無法下手的感覺,不知道要寫些什么,

也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寫,沒有我們平時的課堂各個環節,見

的最多的就是學生一直在動,老師總有找不著了的感覺。幸

虧對杜郎口以前的報道稍微了解一些,這就是杜郎口的“三

三六”課堂模式,即課堂自主學習的三特點:立體式、大容

量、快節奏;自主學習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

展示的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現提升、

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在這種模式中,教師的講解不準超過

10分鐘,而以學生預習、展示和反饋為主的課堂中,我們的

聽課筆記幾乎就是無法下手了。

校長崔其升的報告道出了杜郎口的辦學理念:

“課堂理想狀態的三動:心靈的感動、激動和打動”

“震撼一下子,感動一輩子”

“喚醒自信,鍛造勇氣,激活爭強好勝之心”

“學生學習最大的敵人是依賴,教師教學最大的敵人是包辦”

“興趣就是讓自己展示,被欣賞每天的進步”

......

不一樣的杜郎口,我們感嘆著。

似乎,杜郎口模式離我們恍若隔世;

似乎,集市式的課堂我們總覺得無法掌控;

似乎,10分鐘的講解我們總也完成不了教學任務;

似乎,我們總在為自己的放不開找著各種的借口和理由......

但是,杜郎口歸來,我卻覺得:

杜郎口中學的神話不是隔世之作,它是建立在先進的教育理

念和踏實的工作之上的;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不是無懈可擊,但它所體現的理念卻是我

們迤邐前進的方向。

或許,我們未必非得做第二個杜郎口,我們有我們的“差異

教學”,有我們的“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它們雖沒有

杜郎口的名聲那么顯赫,而在教育理念上不也是“以人文本,

關注生命”的異曲同工嗎?

杜郎口中學的課改不是孤芳獨行,不是遙不可及。其實,我

們一直在與它并行,吸取理念,立足現實,放開手腳大步向

前才是我們該做的,不是嗎?

與杜郎口同行,我們一直都在!

篇2:杜郎口中學學習感受:杜郎口學習模式

杜郎口中學學習感受:杜郎口學習模式

杜郎口中學之行匆匆結束了,一天之中有收獲也有質疑。她所展示出的魅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課堂時間還給學生。

剛進入課堂,感覺有點亂,學生坐著的、站著的,形態各異,干什么的都有,但慢慢的發現每一個孩子都在集中精力學習、思考、質疑、表達,真正的以課為載體,讓每個孩子動了起來。七年級生物課上,我觀察了一個我們平時說的差生,他背的明顯的比其他同學慢點,別的學生進入狀態時,他還在神游,但當班里同學不斷的走向小黑板時,他坐不住了,集中精力看課本,過了幾分鐘松了一口氣,也走向小黑板展示。還有的孩子,在展示過程中碰到困難,趕緊跑回來看看書,再跑回小黑板。教育專家說:“讓行動改變行為,讓行為塑造靈魂。”這是教育的真諦。杜郎口的課堂每個孩子都不甘落后,你質疑,我解答,他講解,每個孩子都充滿自信,開拓思維,忘我的學習。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

二、重難點轉換為板塊學習。

杜郎口中學提倡無師課堂,但并非真正的無師,教師將重難點轉換為板塊學習,引導學生自學、展示、糾錯,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才點撥,學生在獨立學習中得到成長。想讓孩子的世界不長雜草,唯一能做的就是種上莊稼。為了讓“莊稼”茁壯成長,杜郎口的教師提供廣闊的平臺。杜郎口的學生圍繞著學習目標而動,全身心投入每一個板塊的學習。

三、學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

心理學家哈姆柴克認為,只有在心里上感到安全時,才不會有因失敗而受懲罰的恐懼,才不會退縮,而敢于嘗試學習。杜郎口在尊重的同時,給了每一個孩子展示的空間,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學生在人群中有了自己的定位,努力追求他人對自己的認可,最終贏得自尊。

此外杜郎口中學墻上貼著國家基礎課題展示,學生能較早的接近前沿科學,而不只是局限與課本上固定的知識。近年來中學命題與地方特產聯系越來越緊密,杜郎口中學臺階上貼著聊城的地方特色,增強了學生家鄉的自豪感。杜郎口中學還設置了優秀畢業生展示臺,給了學生目標和動力。王老師說領弟老師帶的一批學生,那年一中7個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中有5個是我們實驗中學,我們學校每年有那么多優秀的畢業生進入名牌院校,我們也可以展示給我們學生看。

每天有數千名老師來到杜郎口中學這所農村中學學習,自然有她的價值所在。但我們也要辯證的看待杜郎口中學的學習模式。我聽了一堂完整的生物課--動物體的結構層次,上課大體分幾個環境,復習細胞分裂分化一節,展示舊知,教師導入,學生預習,版塊學習,展示新知。整堂課幾乎全是學生在背,在展示,找不到教師的陣地,教學活動本身應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僅憑學生自學,不利于學科思維的形成,教師適當的介入是必要的。就本節生物課來說,細胞的分化、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這些不是僅靠學生自學,展示就能理解的,如果那樣我們還要多媒體干什么?還要生物探究干什么?背過之后,學生腦子里還剩下什么?我想這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真正的學習,我不認為在這種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學生能把學習當作享受。

杜郎口學習模式實際上是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應試教育,真正的走素質教育,我們的教育還有很多路要走,我們每個人也要在工作中不斷的嘗試,走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