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動物生物學實驗教學發展與改革學習心得

動物生物學實驗教學發展與改革學習心得

2024-08-01 閱讀 10000

動物生物學實驗教學發展與改革學習心得

動物學是生物學基礎學科。在中國近代第一份生物學高等教育專門的課程表中動物學實驗安排在第一學年,每星期10個課時,僅次于第三學年的植物學實驗20課時,位于第二。1913年1月12日教育部公布《大學規程》,生物學分為動物學與植物學兩門,并對兩門學科的課程進行了明確規定。20年代中后期,一批留學生學成回國,從事生物學教育,實驗生物學課程也紛紛發展起來,如1929年,壽振黃在清華大學開設胚胎學課程;1930年,蔡堡在中央大學開設胚胎學和實驗動物形態學課程。解放以后至1956年,全國各所大學生物系基本上設置的是生物學專業。1991年,當時的國家教委根據國內人才培養的需求和專業設置過細的問題,提出了寬口徑培養的人才培養規劃。

根據國家教委的指導精神,1991年生物學教指委在內蒙古大學召開了工作會議,會議探討了生物學專業設置問題,提出了國內生物類本科生專業設置的指導性建議,生物科學專業基礎課逐漸走上了6+_模式,即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6門主要課程,另外根據學校的不同和特點,設置了分子生物學,生態學等_門課作為補充。1998年以來,全國高校的生命科學學院在211工程、基地建設項目、世行貸款國家財政撥款項目及國家有關部委與地方政府共建項目契機下,深入進行實驗課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探討出了一條培養具有創新思想和較強綜合分析能力與動手能力的、面向21世紀生物學人才需求的實驗課改革和教學管理體制改革道路。

知識學習的重要方面是學會運用它,并用它來啟迪智慧、塑造性格,動物學實驗課程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對大多數接受過動物學科嚴格理論學習、實驗訓練的學生來說,無論他們進入產業界從事管理工作,還是到中小學當教師,他們將是醫藥、農學、生物技術產業最優秀的人才資源。

實驗訓練是培養高質量生物學人才的關鍵之一,它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中,科學方法、科學觀念、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的培養是其核心任務。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觀念、科學方法又是創新能力的必要基礎,是每一個公民迎接知識經濟挑戰所需必備的基本素質。

科學方法的本質是科學的思維方式,每一種科學方法的背后都包含著一種科學思想。學生在實驗課程中首先是科學方法的獲得。學生將逐步學會操作一些具體的科學方法,并知道如何選擇使用:這些方法都適用于什么場合、情境或問題;在面對什么問題時,我們應該選擇應用哪些方法。其次是科學觀念的獲得。學生們將在課程教材安排的學習活動中逐漸認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最終標準;當新的事實和證據出現時,科學家們就著手修正曾經被認可的理論;[制度大全為您編輯]我們所學習的各種知識只是目前我們所能獲得的對世界最合理的解釋,但隨著實踐的發展,這些知識有可能被修正。第三是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的獲得。當學生通過逐年不斷的學習,了解了這些科學方法,科學觀念,那么,在逐年的實踐中,他就能夠逐漸學會在面對問題時自覺應用所學的科學方法、科學觀念,并形成一種不唯書、不唯上,不人云亦云,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形成一種質疑的習慣,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自我反思的習慣,對新事實和不一致的敏感能力,從習以為常的現象或理所當然的想法中找出矛盾、提出問題的能力。

篇2: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心得

20**年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心得

因為有了目標,大山才有了無怨無悔的奉獻,小溪才有了一路歡歌的追求,鮮花才了擁抱春天的激情,松柏才了扎根懸崖的堅韌。學習哈爾濱49中的秘密武器之后,感覺到這些招數的確大家都在用。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素質我主要是通過生物實驗教學來實現的。初中生物實驗包括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分析實驗現象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因此,組織好實驗教學對學生學好生物學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心得。

一、要使學生明確觀察目的和任務

觀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生動的感性認識形式,它是通過多種感官的聯合活動,并在思維的參與下進行的。學生在觀察時:

①首先提出目的和任務;

②擬定計劃;

③按計劃認真仔細觀察;

④提出問題尋求答案。

這樣才能保證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觀察的物體上。例如: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實驗,實驗目的是要求學生在觀察中認識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和液泡。觀察前教師應強調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內壁上不易辨認,有些細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調好光圈,光線強弱要控制適當。使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觀察。觀察的結果好壞,可由教師檢查,檢查方法可采取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讓學生繪制觀察的標本圖示,這樣一定能達到觀察的目的。在該實驗中,還應該強調在撕取洋蔥內表皮時要小塊的,如果太大塊,在蓋蓋玻片時,容易產生氣泡,影響觀察等。

二、對每個實驗,應讓學生找出重點、難點,同時圍繞重點、難點進行思考并注意關鍵問題,這樣學生在預習時就有了明確的目的、有了思考的內容、有了討論的話題。在課堂上教師參與學生們的討論,在課外教師指導興趣小組的活動,對實驗內容進行預演,培養實驗課小骨干,讓他們在實驗課上充當小老師的角色,既發揮了實驗小骨干的作用,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充分對比觀察

運用縱橫比較進行觀察,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對比觀察能使學生從平常的現象中發現不平常的東西,從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異以及從差異中找出共同點或因果關系。如在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中,[制度大全為您編輯]教會學生對比觀察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細胞排列更緊密一些,更整齊一些,氣孔較少,而且緊挨著柵欄組織(柵欄組織像一排柵欄),這樣,學生在實驗中就會有針對性,便于觀察,從而減少盲目性,且印象深刻。

四、先整體觀察后局部觀察

教師要指導學生全面進行觀察,抓住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全過程,這樣才能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例如: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先用肉眼觀察認識根的形態,掌握直根系、須根系、主根和側根的形態特征,進而用放大鏡、顯微鏡觀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結構,認識和掌握根冠、生長點、伸長區及根毛區的細胞結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