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名校教學經驗學習體會
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名校教學經驗學習體會
今年6月25日,我有幸與思政部同事一起到__林業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進行教學經驗的學習,心中頗多感慨,也頗受啟發,現將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整理如下:
一、林職院的思政教師非常注重調研,講實際,真正做到了貼近學生。
首先,教師非常注重自身職教能力的學習提高,經常外出到兄弟院校進行經驗交流與學習,到黨校參加培訓,或是請校外專家到校來傳授經驗。教師提高了自身水平,也就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其次,教師在工作中講實際,真正把工作落到了實處。連續幾年,林職院的思政部教師都利用寒、暑假進行學生家訪。有些貧困學生家庭偏遠,但教師們不辭辛苦,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這樣就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學生幫扶活動。第三,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更加注重貼近學生實際,掌握學生思想,了解學生反饋。例如,經常召開學生座談會,建立學生思想檔案,而且注意更新,并利用這些信息在期末給學生做出準確合理的評價。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寶貴經驗。
二、林職院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方式方法上突破傳統、講創新,工作中不怕辛苦、無私奉獻。
他們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環節上。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不光有課堂上的理論教學,而且要有一定的實踐教學學時,林職院的教師大膽創新,尋找到了適合本校的思政實踐教學模式。他們將實踐教學分為校園內及校園外兩個部分。其中,校園內的實踐教學主要體現在幾個大型的文化活動上,具體包括:演講比賽、情景劇大賽、素質拓展訓練、安全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其中情景劇大賽年年都做為學院藝術節閉幕式。由于已經連續開展了幾年,他們已經很有經驗并且這幾項活動已經比較成熟,雖然有些活動是與學院團委、保衛處等其他部門合作完成,但大部分活動都由思政部教師獨立指導完成,可想而知,老師們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加班成了家常便飯。許多比賽都是老師們在課下指導學生排練,在課堂上展示、表演,然后由任課教師把關、選拔,最終展示在全校師生面前的。校外部分的實踐教學主要方式有:利用周末帶領學生外出參觀學習,具體地點有省博物館、九一八紀念館等;寒、暑假安排學生參與調研等社會實踐,要求學生拍照,并在開學總結、表彰假期實踐活動。
他們的創新還體現在《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的教學上,主要表現在讓一部分輔導員參與教學。分為三大課堂,第一課堂,即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專家的主題報告;第二課堂是各系輔導員的部分課堂教學,占一部分學時;第三課堂,即實踐教學環節,積極與團委、保衛處等學院其他部門開展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對大學生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目標。
另外,在教學工作內容的選取上,他們還非常注重對接本院專業,即林業,如加強林業生態文明等內容。
三、林職院思政部將社團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此次到林職院學習,我最大的收獲應該說是了解到一些思政部專屬社團活動,以及相關的社團管理經驗。林職院思政部社團叫做“__學社”,僅僅成立一年的時間,就被評選為沈陽市十佳社團,其實力可見一斑。目前,__學社已經成為林職院最大的校內社團,干部70余人,社團成員近千人。思政部的教師非常注重對社團干部的選拔,這也得益于其實踐教學的方式,方便教師可以在課堂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充分考查學生能力,將那些在課堂上表現出色的學生挖掘出來,成為社團骨干。而且,注重對社團干部的培養與考核,一有機會就帶領社團干部到外校學習先進社團經驗,使他們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在具體的社團活動中充分讓學生大展伸手,給他們充分的鍛煉機會,使學生干部迅速成長。目前,思政部的許多活動都是明理學社的同學們一手策劃和組織的。另外,注重對社團骨干進行定期考核,建立固定的考核機制與模式,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盡管__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才成立三年時間,但是,其教師踏實的工作作風及勇于創新的膽魄使他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這也正是我們今后要學習的重點。通過這次經驗學習,我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差距與不足,今后,我也將不斷反思自己,把學到的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努力彌補這些差距與不足,與我的同事們共勉。
篇2: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職業培訓實施細則
根據*縣就業局的安排和《職業教育法》的相關規定以及當前的就業形勢,加強職高學生的職業培訓工作事關學生切身利益,事關學校社會聲譽,事關學校辦學效益,職業培訓就是為就業安置做的最好的準備!為了切實抓好*年我校職業培訓工作,順利完成我校*年職高學生職業培訓任務,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實施細則。
一、職業培訓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
主任:*
成員:*及相關年級班主任
二、工作職責
1、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次活動管理方案,領導組織本次職業培訓工作并協調各部門為本次活動保駕護航;負責對職業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負責培訓期間的考核考評,負責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學生在訓期間的安全管理、在訓學生的資格審查和結業鑒定等相關工作。
2、年級組負責組織學生,負責對本次培訓學生的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本次培訓學生的考核考評并做好詳細記載備查,負責對考評不合格的學生組織補考,協助生產實習處制定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協助招生就業處搜集培訓學生的相關信息。年級組和班主任負責對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宣傳動員工作,收集學生身份證復印件、照片等相關材料,組織學生按時參加培訓,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培訓紀律,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培訓課時,對于培訓學時不夠的學生,應及時聯系培訓教師對其補培,協助招生就業處和教務處填報相關表冊。
3、招生就業處負責本次培訓的統籌,聯系*縣就業局相關領導,協助就業局相關人員對本次培訓的管理、檢查、督促工作,確定培訓開班及結業時間、培訓專業、參培教師,負責收集本次培訓所需要的相關材料,負責本次培訓的網上錄入工作,負責按照相關要求向就業局報送相關表冊和資料。
4、生產實習處負責組織本次培訓需要的教材和實作材料,負責確定參加培訓的專業和專業教師并對他們進行資格審查,負責設置培訓課程和制定教學計劃及教學日程,協助教務處督促培訓教師嚴格按照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培訓,
5、教務處負責對參加培訓學生的資格審查,負責對本次培訓教師和班主任的考核并做好詳細記載備查,負責檢查督促培訓教師嚴格按照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培訓,負責檢查督促培訓教師的培訓準備及培訓情況并做好相關記載以備查,培訓結束后搜集好本次培訓教師的培訓講義備查。
6、保衛科負責本次培訓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
7、后勤處負責本次培訓活動相關經費保障。
8、政教處負責對參培學生的管理,完成對參加本次培訓活動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基本禮儀教育,并作出鑒定。
9、信息中心負責保障本次培訓的場地、器材、設備等。
10、行政辦公室負責收集本次培訓相關資料和對外宣傳及協助接待相關部門的檢查。
11、張胡莉同志負責本次活動的所有材料的收集、錄入、整理等工作。
三、時間安排
1、7月10日----8月30日,聯系就業局相關領導,確定培訓方案、培訓時間、培訓人數及專業;
2、9月1日--―月8日,整理上報本次培訓開班申請及相關資料;
3、9月9日---9月21日,開班典禮,集中培訓;
4、9月22日---9月23日,集中考試考核;
5、9月24日----10月10日,報送相關資料到*縣就業局;
5、10月11日---12月18日,總結本次培訓活動;
四、培訓管理
1、學生培訓期間的管理由生產實習處、教務處、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負責,教務處負責對培訓教師的考核考評,年級組負責對參培學生的考核考評,學校選派富有工作經驗、責任心強、思想素質高的教師擔任本次培訓教師和班主任。
2、本次培訓必須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進行。培訓教師必須認真備課、認真組織培訓包括理論和操作培訓,培訓結束根據培訓考試考核成績和就業局的考核對培訓教師進行考評。
2,培訓期間的安全由班主任和年級主任及相關人員負責。學生違反紀律、不服從管理、違反操作規程或在管理之外的時間造成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包括經濟民事責任的由學生自己承擔,觸犯法律的,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處理。學校負責協調解決。上課期間由培訓教師負責,其他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由班主任和年級主任負責。
3、*縣就業局對本次培訓活動將進行全程監控和嚴格考核。培訓期間凡因人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將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經濟損失和其他責任的按照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經濟責任和其他責任,情節嚴重的報上級部門給予相應的處分,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縣*職業技術學校
篇3:職業技術學院避震應急預案
為保證我院在地震臨震預報發布或地震發生后,地震應急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迅速開展自救互救,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給學校造成的損失,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國務院《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避震應急預案。
一、成立避震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統一協調指揮:
1、避震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指揮長:周剛、羅建平
副指揮長:方麗君、張毅、李春明、唐界平、陳子俠
a1區現場指揮:周學平
a2區現場指揮:劉雪梅
b區現場指揮:李強
成員:各部門黨政負責人、班主任、輔導員
避震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值班室設在學院保衛處,值班電話:8276110(若需幫助請師生撥打此電話)。避震應急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行政干部和教職工輪流參與值班。
2、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1)研究地震及防震減災工作,完善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各項措施的落實,制定周密的疏散路線和方式。
(2)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教育,組織師生進行地震災害的自救和逃生訓練,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減災意識和基本技能。
(3)不定期組織師生開展地震應急疏散演練。
(4)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領導小組成員要按照預案中的疏散路線和方式組織師生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帶,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5)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促進社會安定。
3、領導小組下設機構及工作職責
(1)避震應急指揮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羅秀平
成員:周學平、劉雪梅、高永貴、李強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協調各小組工作;
②下達領導小組指令;
③匯集各組信息資料;
④收集上級組織的指令,上報數據資料。
(2)疏散組:
組長:張毅、李春明、唐界平
成員:周學平、劉雪梅、李強(通過廣播或喊話器播送疏散指令)校區指揮、班主任、輔導員、學生宿舍管理員、巡邏員
樓幢負責人:
學生宿舍總負責人:謝熾勛。各樓幢負責人:適時值班宿舍管理員。成員:學生會宿管部干部
實訓樓負責人:古文偉。成員:實訓中心教師
圖書館負責人:謝彤。成員:圖書館管理員
學生食堂負責人:官小云。成員:食堂工作人員
科苑賓館負責人:李四維。成員:賓館工作人員
a1區教學樓負責人:鄧永海。成員:適時上課教師
中專部a2區教學樓負責人:周曉東。成員:適時上課教師
中專部b區教學樓負責人:羅江賓。成員:適時上課教師
b區經管系教學樓負責人:劉偉。成員:適時上課教師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確定疏散場地和路線;
②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圖書館、實訓樓、教學樓等場所的管理員和適時當班、上課教職工是該樓幢應急疏散的第一指揮人員。第一時間打開所有應急通道,第一時間向本樓幢人員發布地震警報,第一時間向本樓幢人員發布疏散指令并指導進行疏散。
③迅速組織學生、教職工按照疏散路線到學校的空曠場地;
疏散方案:
在疏散撤離時給學生講清楚,地震時第一不能跳樓,第二不能一窩蜂似地往外擠,應在老師或學生干部的帶領下,全體同學一齊行動,把桌椅擺放得有利于避震;與外墻和窗戶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墻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時緊急撤離;把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震后有秩序地撤離。
疏散要求:
①做到不驚慌、采取就近避險。
②必須按下述指定行走線路疏散,下樓時成兩路縱隊下樓,以免碰撞、擁擠、踩傷。
③學生疏散時要聽從指揮,嚴禁亂跑亂擠。
④遇到災情,千萬不要跳樓。
⑤疏散過程中,以雙手護頭或書包、書本護頭,以防被砸。
⑥疏散過程中,要迅速,要排隊有秩序前進,不要慌亂奔跑,不要爭先恐后。
⑦疏散途中不能穿過建筑物,要盡量避開建筑物和電線。
⑧到達集中地后要蹲下或坐下,以班級、系部或樓幢為單位相對集中,立即清點人數,并向疏散小組領導報告。
(3)醫療救護組:
組長:唐界平
成員:李維維及校醫務室全體人員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準備充足的藥品,器械和設備;
②根據指揮部命令,立即進行現場救護;
③根據災情情況,部署救護力量,妥善安置重傷員;
④防止和控制疫情的發生、蔓延,加強水源管理;
(4)治安保衛組:
組長:張毅
成員:保衛處人員、全體保安、安全員、學生會保衛部干部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制定社會治安保衛措施的應急實施方案;
②檢查各部門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
③地震災害發生后,指揮保安做好重點部位的安全保衛;
④維護治安,嚴防各種破壞活動;
⑤督促有關部門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清除產生次生災害的隱患。
(5)搶險救災組
組長:唐界平
成員:總務處人員、教師黨員、教工團員
工作任務及職責:
立即集結人員和器材,根據指揮部命令開展搶險救災。
①搶救被埋壓人員;
②及時運送重傷員和調配救災物資;
③搶修主要設施,盡快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6)防震減災宣傳組:
組長:方麗君
成員:宣傳部人員、廖曉東、李強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通知學校電工根據情況實行停電、關氣。
②通知指揮部、搶險救護組、疏散組、后勤保障組快速趕赴突發事件地點按制定的預案搶險施救,展開工作。
③通知119、110、120快速到場施救,派出人員引導專業搶險救護隊快速到達突發事件現場。
④向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并根據指揮長的指示迅速報告上級相關部門及領導,保持與上級的聯絡,同時派出人員跟隨指揮長傳達相關指令,保持通信聯絡暢通。
⑤負責向社會媒體發布事件相關信息。
(7)隱患排查整治組
組長:唐界平
成員:萬思同、周學平、付可、李強、官小云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開展學生宿舍、職工宿舍的安全隱患排查并整改;
②開展水、電、氣安全隱患排查并整改;
③a1區教工15幢、金江2幢臨時住宿人員限期調出。
(8)后勤保障組
組長:唐界平
成員:總務處、后勤公司人員
工作任務及職責:
①保障生活用水、吃飯;
②準備應急物資(手電筒、喊話器、警用口哨、安全帽、雨衣、水膠鞋、地震帳篷)
③提供臨時廁所。
(9)建立院級應急分隊和系部應急小分隊。
應急分隊受避震指揮長直接指揮,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解決震后交通、救援、生活用水、吃飯、臨時住所等問題。
院級應急分隊180人(行辦1人、黨辦1人、組織人事處1人、宣傳部1人、招生就業處2人、學保團5人、總務處1人、教務處3人、實訓中心5人、圖書信息中心3人、繼續教育部2人、后勤公司150人)
系部小分隊150人(建筑工程系20人、現代制造系20人、經濟貿易管理系20人、人文社科系20人、中專部20人、自動控制系15人、電子信息系15人、生物化工系15人、五年制5人)
3、疏散路線:按從下到上,從近到遠,先學生后老師(包括管理員),先群眾后黨員干部順序進行疏散
⑴a1區:長江一幢、二幢、三幢、四幢、圖書館、教學樓、辦公樓、實訓大樓、教工宿舍、科苑賓館全部人員疏散到a1區足球場。
⑵a2區:教學樓、學生宿舍、實驗樓、學生食堂、職工宿舍全部人員疏散到a2區旗臺前球場。
(3)b區:金江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幢宿舍、經管系教學樓、中專部教學樓、學生食堂、職工宿舍全部人員疏散到b區籃球場。
二、臨震應急行動(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依法發布有關消息和警報,全面組織本校各項抗震工作。各有關組織隨時準備執行防震減災任務。
2、應組織有關人員對學校建筑進行全面檢查,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停止各項大型活動。
3、加強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供電輸電、機房等重要設施設備、場所的防護,保證防震減災順利進行。
4、強化廣大師生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做好師生、學生家長思想穩定工作。
5、加強各類值班值勤,保持通信暢通,及時掌握基層情況,全力維護正常教學、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預案落實各項物資準備。
四、震后應急行動
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本區范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后,領導小組應立即趕赴崗位,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搶險救災工作。
(一)緊急避震(地震發生后,學校內如何緊急避震)
1、要保持鎮定,切莫驚慌失措。聽到警報(哨聲或呼喊聲)后由組織者盡快組織學生就近躲避到安全地點,千萬不要匆忙逃離教室。
(a)上課(自習)時間:
①在教室內的學生,應迅速抱頭或頭頂書包就近躲避,身體采用臥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體盡量低,躲到桌邊或內墻角,以保護身體,避免被砸,要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不要靠近窗口、外墻。坐在最靠近門的同學,應首先把教室門打開。
②躲避的姿勢:將一個胳膊彎起來保護眼睛不讓碎玻璃擊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緊桌腿。在墻角躲避時,把雙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護自己,可以拿書包或其他保護物品遮住頭部和頸部。
③臥倒或蹲下時,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勢:臉朝下,頭近墻,兩只胳膊在額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額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b)下課時間:
①在走廊過道的同學,應立即選擇有利的安全的地點,就近躲避,蹲下或臥倒,用雙手保護頭部,不要站在窗口邊。
②在教學樓外的同學,應迅速跑到空曠的地方,雙手抱頭,防止被砸,要避開建筑物和電線;在操場上的同學,感覺地震來臨時,要保持鎮靜,可直接在球場中央蹲下、雙手抱頭即可,不能亂跑,更不能再躲進建筑物里。
(c)就餐時間:
在食堂就餐時,當感覺地震來臨時,大家盡可能蹲到餐桌椅邊或靠墻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廳中央。餐廳在一層的話,提倡直接迅速有序跑出,到空曠的地方避震。
(d)就寢時間:
一般在宿舍就寢時大多是22:40之后,如果此時發生地震,在感覺上下顛簸時,住在靠門的同學,首先要負責把門打開,住在上鋪的同學,應立即下來,隨后馬上鉆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內墻角邊,切忌鉆到衣櫥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著沖出宿舍樓,千萬不要跳樓,保持鎮靜,等到地面震動平息后(1分鐘內),再有秩序的快速沿樓梯疏散到避震場所。
2、指揮人員要按預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崗位檢查避震的情況,發現有采取不正當措施的,要及時糾正。
3、與外墻和窗戶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外墻倒塌或玻璃破碎時傷人;避開室內的懸掛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時緊急撤離;把體弱或殘疾的同學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離的地方,時機一到馬上撤離。
(二)緊急疏散。距發生地震約1分鐘后組織疏散。指揮信號為一聲長哨,代表主震結束,同學們進行疏散。
當主震結束后,為了防止有較大的余震發生,立即進行有秩序的疏散,到預定的安全地點集中躲避余震。應急避震和疏散以哨聲作為啟動信號,并配合以喊話器。宿舍管理老師及時打開所有通道,學生沿大樓通道、樓梯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三)集中避震
到達運動場預定地點后,要有秩序地集中在運動場中心地帶,教師要組織學生立即蹲下,雙手抱頭保護頭部。
人文社科系、自動控制系、生物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五年制大專以系部為單位清點人數;經貿系、制造系、建筑系以專業為單位清點人數;中專部以年級為單位清點人數,并向各校區指揮負責人報告。
醫護組馬上開展工作,對受傷的人員進行急救處理。
所有的教職員工就近指揮學生,維持現場秩序,安定學生燥亂的心情,幫助學生安全避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