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師學習心得:腐敗問題之我見
黨員教師學習心得:腐敗問題之我見
貪污賄賂,恐怕是一個困擾中國人多年的問題。在清末譴責小說如《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我們就對他就有深刻的認識。如今又過了一世紀,這些問題不但未曾離去,反而更加猖獗,難道真像人們說的,他已成為中國文化里難以抹去的基因嗎?
下面我就中國目前腐敗問題的背景,原因作簡要分析,并就如何根治提出自己的觀點。
我國gg開放二十年來,雖然經濟成長快速,但隨著漸趨富裕而出現的貪污腐化,卻日趨泛濫。在過去這段時間里,諸如遠華集團走私案、公安部副部長李紀周貪污案、人大副委員長成克杰貪污案、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案、前光大集團朱小華案、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鄭華案、沈陽市長慕綏新案、河北副省長叢福奎案、前深圳副市長王炬案......種種大案足以讓人怵目驚心。
市場發育緩慢、腐敗難以消除的最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國作為一個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國家,政府對稀缺資源的配置權力過大和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權力過大。在體制轉軌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原本市場經濟要求的資源配置,仍被政府公權力所掌握,企業要想獲得這些資源,必須得到政府的審批,這樣就導致了所謂的權錢交易。同時,一些和企業在市場活動無直接關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發展的政府權力的運用,也產生了權錢交易的問題。比如,企業為了取得政府高新技術企業資質認證來合理避稅,不惜花大本錢賄賂官員等。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權力過度干預經濟是腐敗之源。
在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個誤區,腐敗并不只是貪污受賄,他還包括政府官員的越權瀆職,有時后者給中國經濟發展的危害遠大于前者,一個典型的例子:四川有個市,衛生系統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力,居然出臺一個《群宴申報登記制度》條例,條例規定五十人以上赴宴叫“群宴”,要打報告,由衛生部門檢查。當地村民請客往往一擺好幾桌,它就要來檢查,廚師是不是有廚師證、合格證、是本地的外地的,有沒有帶病菌,理由是防止霍亂。還有山東濟南、荷澤,全省70多個建筑工地待工,因為工地上的塔機由誰管說不清?建設部門要管,計委也要管,兩個職能部門打架打上了法庭。該管的事情敷衍塞責,不該管的事情卻去伸手,政府權力行使的混亂,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和執政黨的先進性與戰斗力,結果是問題一大堆,政府忙不停。
其實,我認為這還算不了什么,最可怕的是那些“公仆”為了追求政績,大搞面子工程、獻禮工程,大把花掉納稅人的錢,卻對國計民生于事無補,可謂國之蠹蟲!我們目前的發展雖然主要體現在經濟上,但硬性發展盲目發展,把形象工程各類盲目工程當作發展,以地方政府領導的主觀上新的計劃經濟思想來促進生產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大躍進式發展,涸澤而漁,拔苗助長式的發展,只顧眼前利益,破壞環境,不顧子孫后代生存空間的發展。致使大量的財政開支搞城市建設甚至是重復建設。而百姓最關心的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卻沒有實質改變不能不讓納稅人痛惜。有一段時間爭論的上海磁懸浮列車問題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每公里3億元的造價、30公里長的項目總共耗資達90多億元,天價的成本讓人嘆為觀止。作為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運營的磁浮鐵路,觀其成本之余,大家更關心的是它的盈利能力。種種跡象表明,磁浮并沒有受到乘客們的追捧。在磁浮剛剛正式商業運營之時,出現過一票難求,黃牛眾生的情形,而當趕新鮮勁過去之后,在面對單程75元票價、時長8分鐘、30公里里程的單一目的地、以及前往浦東國際機場候機廳還要步行十多分鐘等諸多不便之時,絕少有人會把其作為首選的公共交通工具。恐怕只有在連戰等領導訪問上海時,它才有用武之地吧。
政府官員只有把錢用于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保醫療等公共福利設施投入,切實保障工人權利,提高我國勞動力素質等方面,以人為本,循序漸進科學的發展才能贏得老百姓的真心擁護!才會符合****中提出的“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腐敗還有另一個表現,那就是政令不通。一道很好的政策,到了地方就“歪嘴和尚故意念錯經”,政策不能貫徹。這一方面反映了地方官員管理水平低、素質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行選人用人機制的嚴重缺陷,即下級官員實際是直接上級的附庸和棋子,并不事實上遵從中央政策,并不事實上關心民生,所以也不能代表民眾的利益。這只是官僚作風的體現。
更嚴重的,一些地方的黨政組織出現了很多背離執政黨的宗旨、違背組織原則的行為和事,這些在以前的反腐題材的影視劇中都有體現(《生死抉擇》,《黑洞》等),他們不少時候是公開的,甚至是某級組織認可或者所為的。他們編制一張看不見的網,這張網是以各種關系為紐帶建立的,已經成了非正式組織。這種非正式組織凌駕于正式組織之上,架空了正常的黨政組織以及組織原則和政策,為了自己群體的利益,不惜一切手段排斥異己。這些歪風的形成,導致許多持身以正,高風亮節的黨內人士受到排擠和打擊。這也許是那些團體腐敗發生的一個直接原因吧。
腐敗問題產生的后果是嚴重的,由權力腐敗導致的種種腐敗,給中國社會肌體種下了毒瘤,一旦整體惡化,難免江河日下,無法收拾。要想根治不僅須靠政府加強監督整飭,也要靠人民和媒體檢舉和揭發,因為任何體制都難免會在權力的縫隙里產生權力腐敗,必須在體制上有所匡正制衡。
首先,要從制度上加以制約。在堅持兩個基本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市場化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政府只是起引導,規范市場經濟的作用。這樣不會使領導的職能過于強大。這樣權錢交易就沒了市場。
其次,落實行政權力行使過程中的監督制約機制和事后懲戒機制。由于制度設計的問題,長期以來,執政黨內部的監督功能不能有效實現。以至出現一些被人們鄙視的冷衙門。要加強這些監督部門的權力,讓他們真正發揮自己的切實作用。同時要健全事后懲戒機制比如對一些領導干部發生瀆職行為,或因為出現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相關責任。這樣會減少揮霍納稅人金錢的事件。一句話,領導不是那么好當的,你身為公仆,就要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不是讓你高高在上,耀武揚威,發號施令的。
第三,逐步落實輿論監督的獨立性和新聞自由。雖然執政黨也應對社會輿論領導。因為:大眾傳播媒體作為傳媒產業和社會組織,會違背憲法和法律,為特定出資者和特定利益集團牟利,為私利而造謠毀謗,在此情況下,執政黨和政府公權力機關有義務對其管理和制裁。但同時,作為社會的大眾傳播媒體,也是民意的代言人和社會良知的守望者。作為民意的集中負載者和信息傳播者的社會媒體,也應具有憲法規定下的輿論獨立性和言論自由。執政黨沒有理由壓制和干涉新聞輿論自由與獨立性。政府應接受輿論監督,同時虛心接受媒體所反映的人民的心聲。這也是實現****的前提,一個為了人民利益的政府,沒有理由害怕輿論失去控制,也沒有理由不敢面對新聞的真實性,只有做了昧心事,違背黨紀國法,迫害民眾、害怕千夫指的政治蠹蟲,才會干涉新聞自由。利用大眾傳播媒體,等等手段,打一場全民反腐的戰役,這恐怕會給腐敗分子以心理上的震懾。
同時,自己也應開放,比如實現電子政府,政務公開措施,坦然面對人民,如同一只貯藏了很多東西的箱子,經常拿出去曬曬太陽才不會發霉。同時,由于坦誠,也會贏得人民的擁護,提高執政黨的威信。
最后,政府高層要集中精力抓好大案要案,全力以赴解決民眾問題。腐敗大案要案處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執政黨的地位、形象,要提高執政黨拒腐防變的能力,提高執政能力,必須首抓大案要案。方能得民心、瀉民怨,才能穩固執政基礎,保持執政黨的先進性。對于民眾問題,涉及官員玩忽職守、濫用公權、營私舞弊、草菅人命的,一律給予嚴厲處分,開除公務員隊伍。通過自上而下的懲治腐敗大案要案和利用自下而上的民意鏟除國家蠹蟲,兩者交匯,必將產生良性互動,使高級官員不存僥幸之心,基層官員不存欺民之念。這樣的話,又何必勞神苦思,憂慮官員的腐敗呢?
篇2:預防職務犯罪的防腐敗心得體會
反腐敗是我黨一直說的問題,一定要做到實處,本文是制度大全特意為你準備的《預防職務犯罪防腐敗心得體會》,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如果還有更多需要了解的,歡迎訪問制度大全主頁了解更多。
預防職務犯罪的防腐敗心得體會
gg開放后,由腐敗所引發的社會矛盾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我黨對腐敗的打擊力度亦愈來愈大,但是難以最有效地遏制腐敗特別是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的猖獗活動。進入新世紀后,我黨開始調整反腐敗斗爭的策略,將反腐敗斗爭從重打擊懲治,調整到重教育預防上來。
7月9日下午,在上海市、稅務干部學校,聆聽了中國法學會刑法研究會副會長,博士生導師,華東政法學院法律學院院長劉憲權做的《職務犯罪的預防與認定》的報告。通過學習,使我對什么是職務犯罪、如何開展預防職務犯罪以及預防職務犯罪的方針、原則和主體是什么等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也使我思想上產生了很大震動,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體會頗深。
一、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這是一個淺顯明了的道理。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少數干部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放棄了對世界觀的改造,人生觀和價值觀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在個人欲望的驅使下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觀念,在權力關、地位關、金錢關和美色關面前喪失原則,置黨多年的培養教育于不顧,利用職務之便做出了有悖于原則的事,把國家和人民賦予的神圣權力當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在政治上喪失信念、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墮落腐化,“只講實惠,不講理想;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只講金錢,不講原則”,從而踏上了不歸路。“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活生生的事例,引人警醒,促人反思。我們一定要注重學習,不斷加強世界觀的改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面對功名利祿心不動,燈紅酒綠眼不迷,不義之財手不伸,污泥濁水身不沾,真正筑牢防腐、防貪、防變的思想防線。
二、保持廉潔自律的行為規范。
清正廉潔,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干部不廉潔,不僅會使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壞,而且會使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因此,我們一定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從政之德”,切記不仁之事不為,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染,不法之事不干。
三、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
盡管目前我們的法制還不健全,監督還難以到位,但作為干部應嚴于自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無論什么情況下,都要把握自己,潔身自好,清廉自守。組織和群眾的監督是一種警戒,是一面鏡子,經常照一照,時刻想一想,檢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及時改進和糾正。只有防微杜漸、警鐘長鳴,一身正氣,潔身自好,才能抵御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朽思想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