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態度造就美好未來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態度造就美好未來
聽了田媽媽的報告會,我的眼眶中禁不住浸滿了淚水。我為田媽媽的偉大而感動,為堅強懂事的姐弟而感動,為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的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而感動。感觸真的是太多太多,需要慢慢去消化、吸收。
特別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可憐人,尤其是孩子。本該擁有一個開心快樂的童年,卻被突逢其來的災難幾乎奪去了一切。然而這一家卻沒被苦難打倒,在田媽媽的支撐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暫且拋開田媽媽是多么平凡而又偉大不說,我在思考是什么造就出了殘疾兒子振國如此的堅強、樂觀與優秀。難道僅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么簡單嗎?了解了田媽媽為了整個家所做的一切后才真正明白:是田媽媽以永不言棄、笑對人生的態度,潛移默化地熏陶著孩子。媽媽超乎常人的堅強與堅韌成了振國生存、成長的強大后盾。媽媽堅強,兒子堅強;媽媽以自己的美德,用大愛支持著丈夫,挽救著家庭,兒子就同樣以優秀的品質回報母親;媽媽笑對人生,兒子就笑對人生。......
記得有人說: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自己也不會看不起我自己的孩子。我想這話用在田媽媽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就是這樣被所有人看不起、甚至被所有人想遺棄的孩子在這樣偉大的母愛下一步步被培養成了社會有用之人。相對于他們,自己的條件太優越了。可相比之下,自己對于孩子的付出簡直太少了:耐心不夠;堅強不夠;大愛更不夠......
聽完報告后了讓女兒也接受了一次教育。讓他看到了生活中的振國大哥哥,給她講他的故事,女兒告訴我也要向大哥哥學習。
感謝二中提供的與孩子共同學習,與家長共同交流的平臺;來到這個學校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學習的腳步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深深體會到學校鞭策家長學習的良苦用心。努力學習吧,一切為了孩子!
篇2:聽程方平講座:打造優質家庭教育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聽程方平講座――如何打造優質的家庭教育
4月17日,洋洋學校請了中央教科所的研究員程方平教授舉辦家庭教育講座――《如何打造優質的家庭教育》,聽了有些啟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指導,但是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首先是讓孩子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孩子能認多少字、會做多少題并不重要,其次是發展孩子的語言交流能力。
家長在家里應當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發展,多培養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家長在家庭中要以身作則,是家庭中的主導,要創造和諧家庭,讓孩子健康發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意見要統一,即使有分歧,也不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父母的主導作用不應是單向的,而應當是互動的。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學會傾聽,不要打斷孩子與你的談話。要學會賞識和鼓勵孩子。家長要打造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要追趕潮流,《哈佛女孩劉亦婷》曾經很暢銷,但是這個事例不典型,但是家長們應從中學會父母怎樣激勵孩子,讓孩子有學習的興趣,家長要對孩子因勢利導,對孩子不理解,幫助過于具體,會得不到發展,適得其反。
作為家長,既要給孩子定一個目標,又要給孩子一個遠大理想,孩子一旦知道努力,潛力就會無窮的。家長應注意配合學校,讓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
以上是我在聽講座中的一些收獲,很愿意多參加一些這樣的講座,從中受益匪淺。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3:《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
《笑對人生》家庭教育講座聽后感
--愛讓殘疾的兒子自豪地立于天地之間
二年五班z家長
今天在二中報告廳聽了田秀英講的《笑對人生》。田秀英是全國道德模范、山東省道德模范、山東省十大杰出母親。田秀英的人生講座使我感動之余,受益匪淺。作為一個母親,面對嚴重燒傷的兒子,她堅持挽救兒子的生命不放棄,歷盡磨難,不但挽回了兒子的生命,還鼓勵兒子努力學習,頑強與命運抗爭。最終在她的細心呵護和鼓勵下,兒子學有所成,活出別樣人生。
也許在正常人的眼中,田秀英兒子蔡振國的模樣--面部因燒傷扭曲變形、雙手嚴重畸形,身體殘疾,永遠不可能在人群里數第一。但一個方面不是第一,不代表他永遠不能與第一結緣。他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努力詮釋著他作為人也可以擁有排名第一的光榮,也可以很優秀。入學之后直至大學,他一直是每次考試的第一名。因品學兼優,他先后榮獲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山東省優秀黨員等榮譽稱號。20**年他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北師大的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生。
他終于以努力奮斗成就了人生的輝煌,活出了一個出色的天地,活出了一個大寫的人。當然,他今天的成績最離不開的還是母親的疼愛、鼓勵和付出。是母親的呵護讓他有尊嚴地活著,是母親讓他明白了怎么樣活著才有尊嚴,更是母親讓他懂得了“人不能活在別人的世界里”“你也能行”“人得學會感恩、學會適應環境”等人生的樸實道理;入學第一天,沒人愿意與他同桌,為了培養他的自信心,母親田秀英哄他說自己小時候上學也沒有同桌,讓小小年級的他把這樣的事看成是正常的一件小事;一次考取第一名,卻因為相貌丑陋,照片沒有像其他的小朋友的照片一樣被貼到學校的光榮榜,母親告訴他要放遠眼光,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會有人用羨慕的目光追逐;上了大學,考研的時候,他因為路邊小攤賣飯的不公正待遇,在電話中向母親哭訴,母親委婉地告訴他,應該感恩小攤主,因為小攤主讓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不是總像在母親身邊那樣好,人總得學會適應環境......二十多年來,每遇一件件小事或大事,母親總能有理由合理化,從而讓他學會了樂觀面對現實,笑臉迎接未來。田秀英,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以博大的愛,尊重著生命,愛護著殘兒,疼愛著丈夫,支撐著家庭的重負,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動人的母愛故事。她,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一位天下兒女成長的導師!
在陪伴兒子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田秀英沒有高深的說教,但她的言行卻運行著高深的哲理。我從她身上看到了,作為母親,對生命的尊重,對家庭的責任,對理想的追求。她和普天下的所有母親一樣,有著母性的光輝,愛子勝過愛己,不管孩子是什么樣子,丑也罷,病也罷,殘也罷,在母親的眼中孩子永遠是自己的寶貝。所以她母不嫌兒丑,不把病兒當累贅。在兒子的成長道路上,嚴格要求兒子,像正常人一樣看待自己,以正常人的心態對待別人看他不正常的事,以感恩的心態感謝別人讓自己學會了適應環境。田秀英,教會了兒子如何做人!
若做母親的都如田秀英,用欣賞的目光看子女,用鼓勵的言行育兒女,用以行為先的行動教子孫。那就真如她所說,沒有兒女不成才了!母愛真是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