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的幸福感

班主任工作心得:班主任的幸福感

2024-08-01 閱讀 3272

大家都知道,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和育人并不是并列關系,育人第一,教書第二。我們都接受過嚴格的師范教育,都認可“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格言。德高重于學高。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凸顯育人,學校教師,人人都是育人工作者,而班主任更其如此。所以說,做教師不做班主任,教師生涯自然就少了些經歷,多了些遺憾。作為教師的幸福感,更多的就是存在于做班主任的幸福中。

說到當班主任的幸福感,可能有些老師要不同意了。當班主任有什么?有苦啊,有累啊,有委屈啊,就是沒有幸福感。要說當班主任后最大的幸福,那就是不當班主任了。真是這樣的嗎?做班主任,就一定只有苦只有累,沒有幸福感嗎?我不這樣認為。我做了6年的班主任,10年的校長,也許有人會認為,6年班主任生活是不堪回首,而10年校長歷程則是風光無限。其實,我更懷念、更珍惜的恰恰是那6年的班主任時光。因為那種當班主任的幸福感我至今還在享用。

當班主任就一定會有付出,會有成就,由此帶來的成就感,就是幸福感。怎樣理解班主任的幸福感呢?我認為,幸福就是充滿愛,付出愛,得到愛。在心中充滿愛,在工作中付出愛,日后自然也能得到愛的回饋。在這個愛的過程中,難道還不能感受到幸福嗎?

幸福感首先來源于你心中是否充滿愛。

有些老師可能要埋怨了,當班主任,尤其是當我們這種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整天馬不停蹄,早自習,午休,晚自習,期間可能還會遇到上課睡覺的,不交作業的,早戀的,就寢講話的,衛生打掃不干凈的,幾乎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你叫我怎么去充滿愛?其實,這只是忙,和心中充滿愛并不矛盾。打個比方吧,我們很多班主任都已經是為人父母的了,剛當爸爸媽媽的時候,忙不忙?忙啊!一個晚上要醒來多少次啊!可是,即使是最忙的時候,哪個爸爸媽媽臉上不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是你的孩子,你愛他,所以你幸福,為他辛苦為他累也覺得幸福無邊。如果,我們能把我們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心中不就能充滿愛了嗎?最近,我看了一本書,被稱為全世界最感人的生活啟示錄,書名叫《你可以,愛》,書中告訴我:唯有愛,真愛,才有幸福,真正的愛可以療愈一切身心的疾苦。作為班主任,如果心中充滿了對學生的真愛,就會有對工作的激情,就一定能感覺到幸福。很多時候,我們為班上的后進學生調皮學生所苦惱,我們的工作時間大部分就耗在了他們的身上,以致我們感覺不到幸福。其實,真正的愛是能理解人,能接納人,能接納各種完美與不完美的人與事。心中充滿這種真愛,就不會被學生中種種不完美所煩擾了,就能很積極的很熱情的去對待這些人這些事了。

3月31日,4月4日和5日的《中國教育報》都用了整版的篇幅介紹了全國優秀教師zz的事跡。zz,湖北蘄(qí)春人,1987年從華師畢業,1988年從全國名校黃岡中學來到鄉村中學蘄春四中任教語文。他當時到蘄春四中時是怎樣的情況呢?校舍全是上世紀50年代建的土磚房,只有8個班,十幾位老師,學校離縣城45公里,離鎮上還有一兩公里路呢。你說他苦不苦啊?每天早晨他都是5:40起床,然后喊醒寄宿在他家的學生,忙到每天晚上的11:30,你說他忙不忙?他的教學效果在全市都是數一數二,但23年,他當的最大的官只是語文教學組長,你說他委屈不委屈?可是z老師一直認為自己是幸福的。z老師很偉大,其實也很平凡,他的生活我們都在過,如果有不同的話,可能是我們有些老師是懷著埋怨和不甘,而z老師始終懷著真愛和激情。所以,z老師的幸福我們也能得到,只要你心中充滿對學生的真愛,對工作的激情。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在我們的工作實踐中去付出愛。

付出愛是獲得幸福的最佳捷徑。教育的本質是創造幸福,學校是有生命的,應該成為幸福快樂的校園,學生應該在其中獲得愉悅感。這也是教育成功的最終標志。班主任的使命就是幫助青少年幸福的成長,這也是班主任感受職業幸福的根源。讀書,學習,本來是幸福的事情,可是現在的學生卻覺得累,苦,厭學。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上再推波助瀾,那青少年生命中只有嚴寒冰雪,而見不到溫暖百花,生活就會變得沉甸甸的。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

如果我們不關注學生的幸福,那這就是空話、套話。自覺地為學生創造幸福的校園生活既是班主任的職責,也應該成為班主任的追求。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必須更深沉、更執著、更無私、更持久、更真摯、更熱烈地愛自己的學生。要讓學生從班主任的愛里看到希望,增強信心,鼓足勇氣,獲得前進的動力。要讓青少年感受到幸福,班主任要率先垂范的引導他們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現在,應試教育確實是很猖獗。但是,也要注意到不少青少年貪圖安逸,總想尋找學習的捷徑,總想偷工減料,作業抄襲、考試作弊等現象較為普遍。班主任要引導學生體會讀書學習的幸福,寄宿生活的幸福,鍛煉身體的幸福。

z老師連續多年當班主任,每年學生欠費一大筆,到期末結賬時,考慮到學校和學生都困難,汪金權就拿自己的工資幫學生把錢墊上。有一年,z把工資都墊光了,還欠1000多元錢,過年回家只能兩手空空。因為z幫學生墊付學費已經超出了他的經濟承受能力,學校擔心影響汪金權的生活,以至于做出不讓他當班主任的的決定。有記者問:您當年的大學同學如今有人走上領導崗位,有人過著富裕的生活,而您仍然守在三尺講臺,甘守清貧,有沒有心理落差?汪金權老師的回答是:沒有。我只知道又有多少學生出了什么樣的成績,有什么樣的進步。縱有高樓大廈,我只睡六尺床;縱有山珍海味,我吃青菜豆腐一樣香。

作為寄宿制學校的班主任,其付出恐怕也不比z老師少。如果不是滿懷愛心的付出,肯定會陷入煩躁、疲憊甚至厭教的情緒中,幸福感自然蕩然無存了。所以,我們要學會在付出時培養自己的幸福感。我們面對的是五彩繽紛燈紅酒綠的世界,往往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在物質上攀比。物質享受是相對的,精神追求才是永恒的。物質的追求有止境嗎?生活其實并不需要那么多,美國作家麗莎?普蘭特在題為《幸福是什么》的文章中開門見山地說:“幸福是什么?在我看來,幸福來源于‘簡單生活’。”我們應該記住這樣的道理:在干事業的過程中,不要過多地追求物質,不要被外在的條件所困惑,所束縛。要適時給自己一條冷板凳,其實就是看淡名利、遠離浮華,守住自己最初的夢想,守住工作的激情,守住當一個班主任的幸福。

付出愛,就一定能得到愛,得到幸福。

我曾說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其中的關系很明了,就是付出與回報的問題。班主任的工作同樣如此。前不久,我的一位老同事做60壽宴,邀我出席,他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教師生涯中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其獨女也非常優秀。席中,談到對小孩的培養時說道,小孩的學業是其次的,但愛心卻是非常重要的,小孩的優秀出名也許我們看不到了,但她對家人,對他人,對社會的愛,我們卻是可以看到的。老同事的這句話很有道理,使我想到了育人,育人最重要的不就是要培養有愛心的一代人嗎?班主任的付出,就是要注重對學生愛心的培養。

z老師有一段話,正好也說明了這一點:我覺得對于學生的發展,老師要培養他們的愛心。水往下流,愛往下走,老師和學生的關系就像“手和腳的關系”,腳痛手摸得到,手痛有時腳摸不到。學生不需要把愛回報給我,但是可以把愛回報給他身邊的人,回報給社會。

我們對學生付出愛,并不是為了以后得到相同的回報。但是,對于你的付出,學生一輩子都記得。學生的成才,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看到我們的學生以后在社會上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成為社會棟梁,我們難道感覺不到幸福嗎?說實在點,只要老師有需要,我們的學生大都會義不容辭的為我們去奔走。即使是一條短信,一個電話,一次回校探訪,不也都能讓我們心中充滿幸福嗎?

作為教師,永遠面對的是朝氣蓬勃的臉龐,這是多么令人欣喜;作為班主任,永遠面對是多彩青春的心靈,這是多么令人愉悅!獻身于這平凡而崇高的事業,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正如青年馬克思所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里所說的“幸福”,不正是我們班主任所擁有的幸福嗎?

所以說,做個班主任,真的可以很幸福。

篇2:小學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劉昊的字在我們班寫的是最不好的,每次改到他的作業我就頭疼,不改呢,怕傷了他的自尊心,改呢,實在是太傷腦筋了,我簡直就是猜。就連我做夢都是都在批改他的作業,竟然夢見他寫的字非常漂亮。

今天又做作業了,組長在發作業本,我無疑中看見了劉昊,一下想起來昨天做的夢,于是,我說:“昨天呀,我做了一個夢,我都笑醒了。”嘴快的學生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啥夢?快告訴我們。”這時班里鴉雀無聲。我神秘地說:“真想聽?”學生們一個個點著頭。“好吧!我夢見劉昊的字寫得很漂亮!”學生們驚奇地問:“哇!老師,真的?”“真的呀!”我認真地說。有些學生說:“他真能寫好嗎?”我邊說邊看著劉昊說:“當然行,不信你們看看劉昊以后的作業,我相信劉昊一定能做到。”劉昊慢慢地點了點頭,什么也沒說。

下午,作業本交上來了,我連忙找著劉昊的作業翻開看,“啊,他的字果然有進步了”。第二天,他的作業在班中得到了表揚。從那以后,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課堂上也有他回答問題的聲音了。

后來,我經過反思,深深體會到:有時一句話能喚醒孩子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學習的自信,更能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因此,表揚比責備更有力量。

篇3: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學習《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心得體會

通過《班主任基本工作常規》的學習,我對班主任的角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的幾點認識:

一、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

想要做好某項工作,首先就得熱愛這個工作。如果對這項工作都不熱愛,那么工作的時候就容易變成簡單的應付,無法深入地把工作做好。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要想把班級管理好,首先得有一顆愛生如子的心。有了愛,才能把班級這個大家庭變得和諧。

二、掌握班主任的業務。

班主任工作項目繁多,包括:集體談話、確立班委、安排座位、組織班會、組織家長會等。要通過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積累來提高這些基本業務的能力。只有班主任業務能力的提高,班級管理才能變得輕松,快樂。

三、營造優良學風塑造學生

優良的學風,是班集體的生命線。身為班主任,抓好班級學風,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一個班集體是否優秀,首先要看他在學習上的表現,勤奮的學風是促進班級不斷發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進班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要當好班主任還應發展他們的動力,對課程改革的理念,我在班級管理中鼓勵學生多問,使學生養成善思好問的習慣。在學習中“問”是開啟知識殿堂的鑰匙,讓學生主動發問,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交流師生情感,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都得到落實,教學也相長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善思好問的習慣。

四、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格修養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定的人格,為一定的社會服務。人格是人的素質的核心。以人為本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核心就是優良人格的教育,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務。而要培養優良的人格就得要求班主任具有優良的人格。因為人格欠缺的班主任可能會出現難以一視同仁、對學生認知偏差、影響師生關系等不良現象。所以班主任要從道德修養、個性品質、思想觀念、人文素養四個人格的基本因素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以實現優良人格的教育。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