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工作心得:學做儒雅教師讓生命更加精彩
教師工作心得:學做儒雅教師讓生命更加精彩
儒雅,《漢語辭典》解釋為兩義:一,學識深湛,二,氣度溫文爾雅。其實,這兩解也是互為因果關系的,只有學識深湛,才能真正做到氣度溫文爾雅;而氣度溫文爾雅,則是學識深湛的外在表現。
儒雅風度,不是裝腔作勢,故作高深;不是掉書袋,亂矯情。儒雅是骨子里的東西,真正儒雅的人,一舉手一投足,就能體現出來,無須刻意表現。有的人看著也挺儒雅,一身名牌行頭,風度翩翩的,但胸無點墨,談吐粗俗,一張嘴就會露餡,活像一個土財主、暴發戶。
儒雅教師應該是:品德言行高尚、價值取向正確、人格態度完美、知識結構多元,業務教藝精湛、文化素養深厚、氣度溫文爾雅。
儒雅教師的形象,包含外表和內涵兩個方面。單從外表看,主要體現在儀表風度、談吐舉止、服飾穿戴。教師要注重外在形象;做到服飾穿戴淡雅、簡潔,莊重、避短;行為舉止得體、適度,并保持一定風度(即行為舉止盡量做到優美、瀟灑、自如、落落大方);語言談吐優美、高雅,并充滿書卷氣。
而教師自然流露出來的儒雅之風,雖沒有刻意追求體現傳統文化,但是身體力行的本身就是實實在在的光大傳統文化。
儒雅的氣質不是天生就有的,儒雅的前提是要博學,要多讀書,特別是多讀歷史書籍,而且應該讀得很“雜”,正史野史,草野逸聞,詩詞雜文,音律哲美,都應該有所涉獵。以人為鏡,可知得失,以史為鑒,可知興衰。
因為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博古通今,因而總能找到最利于表達的儒雅方法。講話經常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把自己腦海中的詩詞、典故、格言、諺語等等,信手拈來,巧妙運用于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當中,言簡意賅。唯有深厚的素養,細膩的情感,深沉的愛心,才會讓聽者為之動心,為之魂牽,為之動容,讓一種升騰的美好情愫迅速撞擊聽者的心靈,讓感動的漣漪緩緩擴散。說起儒雅,腦海中存在的依舊是諸葛亮“羽扇綸巾”的形象。儒雅的氣質,沉默里有隱忍的深邃,有可以承擔無限的磨難與荒涼的力量。謙虛的微笑,微弓的軀體,真誠的回答。低調,卻越發讓人體會到他們知識的淵博與深不可測。只有更多知識的人,才明白自己的不足,才越發懂得應該謙虛的道理。
儒雅,不是幾個姿勢就能學會的,而是靠長期文化的熏陶和滋潤才能練就的一種姿態。儒雅之風的魅力,不亞于張狂,不遜于孤傲,在人群里往往散發出獨特的光環。這種魅力傳承了幾千年沉淀下來的精華,是一種厚積而薄發的智慧的光芒。
儒雅,又像是一塊古樸的美玉,溫潤中透著典雅,祥和中滲出厚重。歲月的流逝不但不會減去它的光澤,反而會愈來愈顯其豐潤
教師要做到“儒雅”,就要達到飽學,那就要堅持讀書和學習。
(1)、教師要讀三類書:一是哲學類,因為讀一點哲學類的書,則會讓人變得理性、睿智,思考問題更為深刻;二是專業類,因為讀一點專業類的書,則會讓人始終站在學科的最前沿,了解學科發展潮流;三是人文類,因為讀一點人文類的書,會讓人變得更優雅,更有品位。
(2)、教師要掌握讀書的方法。一種叫“積累讀書法”,就是每天堅持讀書,少則三、五頁,多則十頁、八頁,慢慢積累。這樣,教師每天讀書只需十幾分鐘或者半個小時,把聊天、上網、打牌的時間省點下來是可以做到的;另一種叫“爆破法”,就是利用假期的幾天或長假中的一月、半月,讀書少則三五本,多則十本八本。如此讀書,自己就會慢慢變得更有修養、更有學識。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反思,還被看著教師專業發展的決定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更是給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簡單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介于此,教師對自身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活動、教育事實和教育現象進行認真審視,特別是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省,做到在實踐前反思,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后反思,在“三思”中實現反思的真正目的--使教師不斷地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
(1)、課后思。就是教師一堂課下來思考總結,寫好課后一得或教學日記。
(2)、周后思(或單元思)。就是教師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后的反思,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3)、月后思。就是教師對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
(4)、期中(終)思。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教師認真做好期中質量分析,通過期中質量檢測,召開家長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是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就是上好課。教師的教學研究不是追求理論上的創新,而是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的更新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就是教師個人,以及教師所在群體的每個成員知識和能力的更新。
課題研究一頭連接著教師的業務學習,一頭連接著教師的教學實踐,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環節。
如今,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衣食足”之后,許多人都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格調,也就是想變得儒雅起來,這是好事。一個社會,如果多一些儒將、儒商、儒伶、儒官,還有別的什么儒,對提高文明程度,凈化社會風氣,都大有裨益。但須知,儒雅要靠知識和學養來支撐,儒雅要靠長期的自覺修煉才能奏效,沒什么捷徑可走,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不肯讀書學習,沒有文化修養,天天泡在酒桌、舞池里的人,即便是硬學著人家的儒雅風度,也只能學點皮毛,學成四不像,附庸風雅,不倫不類,很容易貽笑大方。
作一個儒雅教師,可以使自己的形象得以全方位的改善與完美;作一個儒雅教師,可以使自己變得博學、睿智,自信、坦蕩,高尚、高遠;作一個儒雅教師,可以使自己生活和生命更加豐富精彩!
篇2:小學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心得體會
近年來,由于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青年教師逐年增多,而青年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力軍,一個學校如果忽視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建設,就會失去教育發展的動力。因此,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握機遇、建立和創造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的機制,是提高整體師資隊伍素質的重要保障。根據我近幾年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我頗有一些感受:
一、選苗子
培養青年骨干教師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選好苗子。選苗子的標準有三條:
1.師德。被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必須具有“三心兩愛”,即終身從事教育事業的決心;艱苦奮斗,不畏艱辛,開拓創新的進取心;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責任心;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教育事業。
2、師才。被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必須具備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能獨立處理教材,選擇教法,有效地監控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會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裝備。
3.師識。被培養的青年教師必須具有合格學歷,專業知識扎實,知識面比較寬廣,興趣廣泛。
3、提供學習機會。學校要有意識地安排青年教師外出參加高層次的教育、教學研討班,市地一級的骨干教師培訓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更要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在職研究生學位。四、壓擔子
為了培養青年教師早日成才,學校要對青年教師實行“放擔、放心、放手”的“三放”,鼓勵青年教師勇挑重擔,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發展。
青年教師在教學上不搞論資排輩,要實行滿負荷工作量。讓培養的青年骨干教師擔任班主任。學校要求青年骨干
教師不僅自己有教育和教學科研課題,還要積極參加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活動。每學期都要開設教研公開課,千方百計地將青年教師的教研公開課推出去,讓青年教師在教學同行中接受檢驗。讓他們學習對學校某一方面的管理,可以進一步鍛煉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才干,為他們日后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棟梁之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對子
學校為了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才,在教學上要實行導師制,由學校的老教師或名教師與青年教師簽訂師徒結對目標責任協議書,具體規定導師傳、幫、帶的經驗職責。導師要向青年教師傳授自己的教學經驗,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思想品德水平和掌握業務。需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開展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并且制度化,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
篇3:終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體會
20**年終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體會
文昌中學高三數學張榮杰
轉眼間,我來到文昌中學工作快6年了,在這一年中,我學習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下面我就以這一年的經歷談談我作為一個新教師的工作心得體會。
第一學期我主要暫代生物實驗員的工作,剛開始的時候,我對實驗室的設備一點也不熟悉,對一些實驗的準備也不大了界,作為一個新教師,我真的感覺很彷徨,幸好,這時組里的其他老師給了我很多的指導和幫助,我添置了很多與新課程理念下的實驗有關的新器材和藥品,同時對原有消耗的其他設備進行了補充,維修實驗室桌凳,組織學生打掃衛生,積極準備實驗,合理安排實驗時間,較好地完成了實驗室工作,同時,我還對實驗室財產做了統計,迎接并順利通過了省領導對實驗室的評估檢查。
第二學期我主要擔任高儀年紀的生物教學,在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到以下幾點:
1深入細致地備好每一節課,熟悉教材,精心設計問題,力求把握重點難點,使課上內容簡單易懂,同時自己制作或借鑒網上比較好的教學課件,把傳統講授教學模式個現代教學模式結合。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一般第一次上總是感覺不太流暢,我及時從中獲得經驗,在下次上時更好的講授好。同時課堂注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綜合能力得到發展。
3堅持聽課,學習師傅和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結合新課程歷年,尋求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4認真及時地批改作業,從中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從而有側重的對其強調,掃除自己學習中的盲點,也為課堂效率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一年中我還擔任了高一(11)班副班主任的工作,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優秀斑竹主任于永中老師的知道下,我學會管理班級的一些方法和教育學生的一些經驗,認識到對學生以為嚴格是不行的民主是要找到嚴和愛的切入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我有很多不足,因此我積極汲取養分,感謝教育局給我安排的到教師進修學校學習的機會,請了許多資深教育工作者給我們授課,我受益頗多。
總之,我還很年輕,需要不斷的磨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物教師,為此,我將一如既往,努力早日達到目標。
20**,教師,個人總結,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