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心得:掌聲為你響起
德育心得:掌聲為你響起
他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對他最初的了解,還是因為這個學期教了他們班的課。一個星期才一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出于對新事物的好奇,孩子們是用極高的熱情迎接我和新學期的新課程。互行師生之禮后才坐下,教室里就響起一個聲音:“老師,綜合實踐是什么意思?”這時,很多同學朝他投向了一聲“切......”同學們的反應是我始料未及的。他呢?一臉的無所謂,撅起嘴,抬起了頭,面朝天花板。他們班的課就以這樣的方式開場了。
課后,有幾位同學圍著我說:“黃老師,向林他向來好強,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所有人都注意他。你不要總是理他。”我向他們微笑著說了句“我知道了,謝謝你們。”便回了辦公室。記得一次小記者的課外實踐活動,我和另外一名老師帶著幾十個3-6年級各班代表到千龍湖植樹。記得那次活動有不同區的學校也一起參加了。植樹時,學生們分工合作,忙得不亦樂乎。
等四十分鐘的過去后,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成果,個個都開心極了。接下來還有個小記者采訪問答的環節。這是多么難得機會啊,小記者們個個摩拳擦掌般的拿出本子和筆打著草稿,或者和同伴小聲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問正式開始,兩個學校的小記者們都不示弱,高高舉起的小手告訴我們:我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記者。只有最后一個提問的機會了,孩子們的舉得更高了。
這時,鄭可得到了這最后的提問機會,當他提問的聲音剛落,全場響起了掌聲,答問的老師也表揚:這是今天提的問題當中最好的問題!此時,向林卻在豪豪大哭,并且將拳頭像雨點般落向身后的鄭可身上,鄭可面對向林也毫不遜色。明明前面還在認真討論問題的兩個人,怎么就打起來了呢?我馬上將兩人拉開,并且調到一邊詢問究竟。
原來,這個問題最先是向林想出來的,他拿出來和鄭可討論可不可以,鄭可也贊同。但是,卻被鄭可搶先一步提出來了。鄭可獲得了掌聲和表揚,向林就惱羞成怒了。我向他們分析了原因,鄭可很快意識到自己的自私了,并且向向林道了歉。可是向林卻依舊不依不饒的哭鬧著。出于紀律問題,我也急了,厲聲問道:“難道你就不考慮考慮我們這個大集體,不考慮在場的紀律嗎?如果當時和楊利偉叔叔一起參加訓練的航天員們都像你現在這樣,那到底誰是第一批坐在航天飛船里面的宇航員呢?大家都只為自己考慮,不想著大集體,那還能做好事情嗎?問題是你想的,沒錯。你很聰明。
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在場所有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你應該高興才對。雖然說出這個問題的人不是你,但是鄭可他還代表了我們學校小記者這個大集體啊!他得到了大家的贊揚,其實這里面也有你的功勞啊!你覺得呢?自己在這邊好好想想吧!”說完后,他的哭聲越來越小,最后變成了抽泣。在回校的車上,其他學生都還在回味今天的活動,但是向林一直望著窗外,沒說一句話。回來后,大家集合進行總結。當我說大家解散回各班教室時,向林舉起了手。他說他想和大家說幾句話,我和另一名帶隊老師都允許了。他說:“老師,同學們,對不起,今天的活動中我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影響了學校的形象。
我現在想通了,問題雖然是我想的,但我們是個大集體,誰提出來都可以,只要有機會。雖然今天鄭可得到了表揚,其實這也是我們集體的榮譽。鄭可,謝謝你搶到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沒有讓那個好問題埋沒......”說罷,向林朝鄭可走去,一把抱住了鄭可。“其實我也有不對的地方,請你原諒!”鄭可臉紅著對抱著自己的伙伴說。操場上響起了掌聲!后來,向林時不時的會在課間找我談心,他說他的朋友越來越多了。老師們、同學們也都說向林好像慢慢地變了一個人,大家都開始喜歡他了。其實,孩子們只要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有大進步!掌聲會為我們所有人響起!
篇2:五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心得體會(1200字)
五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心得體會1200字
時光飛逝,轉眼一學期又已結束,而在這一學期里我又一次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瑣碎,特別是德育工作,讓我感觸頗深。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心理結構也隨之發展、變化。高年級學生自尊心的外在表現更加強烈,同時影響著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作為五年級的班主任,我在慶幸高段學生班務方面可以幫我分擔一些的同時,也在承受他們時不時出現的有關心理上以及行為上的問題所帶來的煩惱。
五年級的孩子正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但他們卻又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他們渴望被理解、被重視,而他們卻又覺得老師和家長們卻又不夠理解,不夠重視他們,因此他們就想出各種方式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去挑釁老師的威嚴。
我班有一位男生,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好,在我接這個班之前一直是這個班級的班長,后來經過新學期的重新投票,他沒被當選班長,而成了一個副班長。我當了這個班級的班主任之后,我發現他并沒有一個前任班長該有的風范,他愛惡作劇,愛欺負女孩子,有時還愛和任課老師頂嘴。終于有一天,他和一位任課老師吵起來了,原因是他認為老師冤枉他沒寫作業,最后事情在我和家長的調節和疏導下,他去向那位老師道歉了。但事情并未結束,接著他接二連三的在其他任課老師的課上搗亂,使任課老師怨聲連連。此時,我奇怪了,納悶了,以前的一個一班之長,難道會是這樣的嗎?我想得找個機會和他談談。
終于有一天,其他同學都上信息技術課了,教室里就只剩他一人,我想這正是一個談話的好機會(因為據我了解,他是非常好面子的一個孩子,他認為被老師叫辦公室是非常丟臉的)。于是,我不動聲色的從他身邊坐下,問:“怎么沒去上信息技術課?”他警覺的說:“我有點不舒服,所以向老師請假了。”“哦。”我表示知道了。接著我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后用非常真誠的語氣說道:“小k,其實老師很早就想和你好好談談了,我相信這段時間你心里肯定非常不好受,你不是一個會故意和老師作對的孩子,否則,以前的老師絕對不會選你當班長,你說,是嗎?”也許是我的一席話打動了他,又或許他真的需要找個人來傾訴傾訴,于是他向我說明了最近為什么愛和老師作對,為什么愛欺負同學的原因,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填空心中的那份失落,因為一直以來他都是班長,而突然同學們卻不再選他了,他覺得不能接受,所以他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我告訴他要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容易,但關鍵是起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呢,如果是反面的話,大家只能會離你越來越遠,因此,要想重新樹立你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那就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你自己的能力。經過這次的談話,小k果然改變了很多。而作為班主任的我,經過了這件事后,也使我明白了許多。
的確,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你對學生不了解,那你該如何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學生又能如何信任你呢?對于心理正在逐漸發展的少年兒童,如果為師者不能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關懷、寬容,他們的心理又怎么能健康地成長。
篇3:班主任工作心得:德育小記
班主任工作心得:德育小記
在近四個月的班主任工作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高中學生,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挫折,做為班主任要在生活、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打造師生間的和諧共贏,與學生融合為一,一切為了學生。學生是孩子,允許他們犯錯誤,寬恕他們的過錯,但不可縱容。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平等、友愛、和諧的集體環境。
今年我帶高三(7)班,在任這個班級班主任期間,我遇到一個學生,他的名字叫葉*。這個學生性格多變,時而沉默寡言、時而嬉鬧異常,外面表現地喜歡與同學相處,但心底又有輕視同學的矛盾想法。同時,在學習上也表現出消極懈怠,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經老師批評教育,卻仍舊漫不經心,我行我素。我通過觀察和溝通發現該學生在初中階段與父母有過強烈的沖突,對父母有敵視甚至仇恨心理,這個心結沒有打開。但其實他的母親對其十分溺愛,而父親則比較簡單、粗暴。兩個人存在教育理念不合,并且常有為了該生當面爭吵的行為,令該生感覺十分煩躁。到了高三,因為前面的學考成績十分糟糕,有畢業的壓力,該生的情緒化的傾向越發嚴重,甚至出現了應激性的摔打學校桌椅、頂撞語文老師、缺席重要*等各種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行為,成績更是一如既往地墊底。
所有的一切終于到了爆發的時候,他感覺呆不下去了。我迷茫了。猶豫著要不要答應他的退學申請。說實話我花在他身上的時間是比較多了,每每問題的解決,各種鼓勵都不能激起他奮斗的想法。于是,對他的要求就一再降低。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很可憐,就像個自以為是的無助的小孩,快要被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了,可他卻不知道,也不承認這一點。
他找了我很多次,說要退學。最終他跑到了校長室,申請退學。經過了校長的緩兵之計、動之以情的幾番勸說之后,該生又回心轉意了,不過還是沒有什么學習行動,就只是呆在教室里,我想他應該和我一樣迷茫吧--他,到底應該干什么?
面對那些自卑、散漫等心理障礙的學生,人們常說要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容易造成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不利轉化。但從該生身上,我覺得年幼時期的溺愛真是毒藥啊!現在,教師和家長都只能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而更多的只是守望著,希望某一天或者某個時刻該生能自我覺醒,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對他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