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新教師成長加速器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公開課――新教師成長的加速器
我是今年剛參加工作的新老師,作為一名剛走出校園的新教師,在我的面前有很多的困難,其中如何上好一節隨堂課就是我面臨的諸多挑戰中的一個。
從剛開始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就在思考怎樣才能上好一節課,什么樣的課才算是一節“好”課。在向老教師的請教和自己的實踐操作中我發現“反思”是自我提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并且,在對自己的課進行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我確實感到受益非淺。可是,隨著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由于自身水平的局限性,這種單一的自我反思的局限性也不斷顯現。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我們園和南匯區新教師隨堂教學考核開始了。
在一次次預備公開課、展示公開課的磨練下,我不僅發現了許多自身存在的問題,也從老教師的不斷指點中,我學到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非凡是在公開課結束后,專家和老教師對我的課的點評中,我不但發現了許多以前不曾發現的問題,而且也拓展了我的思路,并且在怎樣上好一節課,什么樣的課才算得上是一節“好”課,以及如何進行“反思”等方面有了一個新的熟悉。
就像剛剛過去的南匯區新教師隨堂課中,康橋二幼的業務園長秋老師給我提的幾點建議,讓我重新思考了很多問題:
首先,她指出我這節課中“培養幼兒撕貼雙面膠的能力”,這一點不合適,因為從這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來看,撕貼雙面膠對他們已經不具備挑戰性,很多小朋友都已經把握了這一能力。從這里我發現了一個經常被我也許還有很多的新老師忽視的問題,就是如何制定合理的目標。新教師在制定一個活動的目標時,很輕易只是生搬硬套固有的教學目標,而忽視了本班幼兒的特點和發展水平。其實,一個活動目標的制定既要在整體目標的指導下,配合幼兒本學期、乃至整個幼兒期的整體發展目標來制定,更要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為他們量身定做適合他們自己的目標。
第二,秋老師指出,我的課忽視了大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她建議我在上課之前先布置一下自己的教室,讓孩子從自己生活的大環境中感受樹葉帶給他們的美感,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加主動,也更有感染力。這一點對我的啟發也很大,我想以后在上課的時候要從整體考慮,不應該將一節活動課單獨的孤立出來。這一整體即包括整體教學目標、教育內容,也包括幼兒的生活經驗、生活環境等教育資源。在目標的統領下,調動各方面的資源,讓孩子在多種途徑和多種方式中學習知識、鍛煉技能以及發展情感。這又引發了我的另一個思考,在設計孩子們的教學活動時,應該從整個學期的發展目標上制定,有系統有計劃的組織每一個日常活動。
活動之余,秋老師還向我們講解了怎樣看課,怎樣從一節優秀的公開課中學習,將別人的優秀經驗轉化為自己的優勢。還細心地為我們解答了許多我們所關心的問題,收獲了許多,公開課之外的知識。
在這些公開課中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即有關于如何上好一節課的寶貴的教學經驗。同時,公開課也是新教師與老教師與專家交流學習的一個最直接最有效的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新教師不僅將自己的缺點和優點暴露在專家的面前,讓專家為你分析、幫你改正缺點,發揮你的優勢.同時,新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難得的面對面的交流方式,向專家以及優秀的老教師請教、學習,解答教學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2:小學新教師上公開課教師心理調適
上公開課,對很多教師而言是件大事,都會高度重視。但是又因為公開課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教師過于重視,會給教師帶來緊張、焦慮、恐懼、自卑、擔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因素,而這些不良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在公開課上正常水平的發揮。
筆者對此感受頗深:在教學中,經常有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表現很不錯,課上得自由輕松、真實自然,但是一上公開課,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盡管備課充分,但由于存在某些不良心理因素,課上得不自然、不輕松,教學效果根本就不如平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平時踏踏實實上課的教師,在上公開課時居然也帶有很多作秀、表演的虛假成分,這樣掩蓋了真實的自我,影響了教學效果,真是得不償失。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常常把這歸結為教師急功近利的表現,這不無道理。但這樣看問題又很片面,實在冤枉了某些教師。據了解,緊張、焦慮、恐懼、自卑、擔心等不良心理因素也是導致教師上公開課作秀的重要原因。而這點往往被我們忽視。因此,教師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擾,進行適當心理調適,對上好公開課非常重要。具體方法如下:
以和善的心態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在上課教師的心里,總認為聽課者是來挑刺的,如果被他們挑出些毛病,便會“死”在他們手里,這種敵對想法無形中就給自身帶來了緊張、焦慮、恐懼、自卑、擔心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教師一旦受到這些不良因素的干擾,就會變得瞻前顧后,心神不定,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要解決這個問題,上課教師應該轉變觀念,主動把聽課者看成是同行,是來交流切磋的,而不是來挑毛病的。必要時,教師可以在上課時,用眼神與聽課者交流對視,以獲得他們的“暗中”支持。這樣就能接受聽課者,在心理上獲得對他們的親近感,不良心理因素也會大大消減。
以學習研究的心態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上公開課,教師一般很容易出現心理因素不穩定、難以進入狀態的狀況。而教師以學習研究的心態來上課,能很快改變這種心境,馬上進入上課狀態。既然是學習,就說明上課教師本身就存在不足,有提高的必要,這樣想也就不怕聽課者對自己的課說三道四;既然是研究,就不怕課堂上出現種種問題,因為沒有問題,也就談不上研究。如果教師把這個問題想通了,那就不會在乎聽課者“不客氣”的評價。持有這種心理,教師想著怎么上課,怎樣上好課,這樣就逐漸進入狀態,也就自然忘記那些不良心理因素,而且,以學習研究的心態來上課,非常有利于教學水平的發揮,也很容易上出精彩。
以展示的心態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通常而言,上課教師都懼怕“出丑”,這種心理很容易影響教師上課的情緒,導致上課時縮手縮腳,放不開。事實上,這是教師自己嚇自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一者,課上“出丑”是難免的,應該承認這個事實;二者,課上“出丑”是真實課堂的體現,應該正視這個事實。所以,教師上課非但不能怕“出丑”,而且要敢于“獻丑”,向聽課者積極展示,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展示教學效果。即使展示的是不成功之處,也是幫自己找到了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同時能對同行起拋磚引玉的積極作用。教師如果能有這樣的心態,就能克服上課擔心害怕的心理,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水平。
以“我能上好課”的心態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篇3:新教師公開課隨筆車到山前必有路啟示
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有時這是我們用來勸人話語的;有時這是我們逃避一些事情時的理由。而現在它是我自我放棄時的警示牌。
因為剛到新學校,所以這周有一節新教師第一次公開亮相課,雖然當老師已有一段時間,但當面對這些我還是很緊張,積極準備著,但越來越發現自己有很多問題,心理很是著急,此時我有些消極了,外加課件怎么改都感覺不合適,以至于后來有點自我放棄,想著隨意吧,靠自由發揮吧,想著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一提勁就過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慢慢到來,我發現自己這樣是及其錯誤的,是對自己的不自信,是對學生的不負責,是對聽課老師的不尊重,所以我趕緊調節心態,努力想讓自己做到更好,雖然我不能做到最好,但我應問心無愧的做到更好。最后因為很多原因,大都是自己問題,講課講的不盡人意,但值得我深思的地方很多,給我的啟示也很大。
通過這次講課,我明白不要把事情交給車到山前必有路,不要把問題交給臨場發揮,一切只有你充分準備好了,你才可能做好;做事不要奢望奇跡,奇跡是靠自己創造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要羨慕別人,也許你不知道的是別人也在努力著,沒有人是輕輕松松的成功。人最可悲的是不知努力還妄想成功。比我優秀的人都在努力著,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車到山前必有路,是逃避事情的自我安慰,是自我放棄的理由,為了自己不做后悔事,為了自己以后的路走起來更順暢,我們要時刻準備著,我們要時時努力著,那么我相信奇跡,最好一定在等著你,也只有這樣,我們前面的路才會真正的直。努力吧,加油吧,我對自己說,希望自己在老師這條路上越走越順,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