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級優質課《彎道速跑挑戰自我》體育教學反思
市級優質課《彎道速跑挑戰自我》體育教學反思
本次課我本著務實、探索、創新的思路。認真研讀教材、《課程標準》,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去制定教學目標,整個課堂能夠反映出:認知、技能、情感、社會交往四個教學目標,能基本上完成了課堂的預期目標。
本課從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引導學生學法入手,力求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學生模仿雄鷹盤轉飛翔的動作,顯示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掌握動作方法的同時,學會觀察、思考、模仿、比較的學習方法,懂得主動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使體育精神的培養和平時的生活、學習有機結合。同時給學生提供一個大舞臺,盡情發揮主動性和能動性,培養學生想象、研討、實踐、拓展的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挑戰自我,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敢于實踐的精神。
首先,本堂課教學設計思路得到了較好的體現。在進行堂課教學設計時,我著重想要突出的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內容層次和教學目標的遞進提升。課后我自己認為這些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展示,特別是為學生的小組學習形式提供了多方面交流的平臺,讓師生互動學習效果明顯提高。應該說本課是依據新課標、采用新形式、針對新內容、追求新的教學目標的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但是,在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進程之間還存在著一定差距,為了彌補這種差距,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分組教學、激勵鞭策、促趣游戲等方法,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其次,在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習慣上也有所創新。本課我力圖讓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事實證明效果明顯。本課采用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同時進行活動,既保證了體育教學的鍛煉效果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中練習,帶著問題實踐,在競賽中提高,都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教學中,采用直彎道對比,讓學生根據問題自主分析、合作探究,了解彎道跑的原理,體驗彎道跑的技術,善于發揮體育骨干和小組長的帶頭作用。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顯現出男生跑外圈,女生跑內圈,引學生邊看、邊想、邊練。教師不失時機的調整教學進程,減少了討論的時間,增加了練習的次數,使學生的主動學習掌握在教師的調控之中。本課的高潮部分,利用游戲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又可調整本節課的運動負荷,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讓學生人人都能動起來,人人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場地規劃布局合理,為教學目標的完成創造了條件,學生組織井然有序,教學組織也較好。
最后,談談本課的不足:
第一、課堂教學還略顯生硬,還需要更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生動有趣的語言來組織。
第二、教學過程中設疑、討論進行的不夠深入。
第三、授課時,教師對動作強調的較多,比較重視結果,其實結果和過程同樣重要。
一堂好的體育課應該是歡笑與汗水的交融,健康觀念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實現,學生的身心都應該得到鍛煉與培養。課堂是教師的天地在實踐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鼓勵和贊揚,增強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不斷提高學習的興趣,取得新的進步。在學生興趣昂然的時候想方設法去穩定和保持這種興趣,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同時,教師更應該注重教學方法和課堂用語,要讓教學方法存在一種可操作性,讓語言更富有激勵的語氣,努力為學生創設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體驗由艱辛而獲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篇2:體育教學反思:游戲中學習快樂中成長
體育教學反思:游戲中學習快樂中成長
體育教學不是簡單易行的,所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但多年的教學生涯,從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利用游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游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重的份量,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
例如,在游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甚至拳腳相向,也有失利的組同學之間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傾向性的使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最終使學生化“沮喪”為“振奮”,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二、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于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于學習具有重要影響,而人的性格、心理健康有著密切聯系。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于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愿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詢問為什么?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或是因為體育成績不理想,而沒有人愿意與他們一組。針對這一情況,我就親自上陣,帶領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并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游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恒,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篇3:體育教學反思:怎么樣才算一堂好的體育課
體育教學反思:怎么樣才算一堂好的體育課
記得在一次體育教師培訓中,有專業老師說,只要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充分活動,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課。認為上體育課沒有必要排著整齊的隊伍集合,慢跑。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及想法,不能讓學生覺得上操場好象上刑場一樣。也有老師說還得以競技項目為主,以增強體質為教學目標。
素質教育與現代思想要求我們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和“學會健體,要重視培養獨立從事科學鍛煉身體的能力。于是我們有些教師由此認為體育教學要實現多項轉變:由“重視學會”轉變為“重視會學”;由“重視體育技能學習”轉變為“重視體育能力的培養”;由“重視技能掌握”轉變為“重視情感體驗”。于是在教學中就出現了“自定目標、自主學習、自主鍛煉”等名目繁多的教學手段。學生在課堂上愛怎么學就怎么學,只要課堂上學生始終是在歡笑中度過就是成功的好課。
作為基層的體育教師的總有一種迷茫的感覺,總覺得體育課程改革純理論的東西過多,具體實際指導的、可操作性的東西太少。我們是不是真要天天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不進行體育訓練與競賽?理論與實踐總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象我們學校幾乎每個班都有60多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一樣,興趣不相同,更何況體育項目種類繁多,有的喜歡打籃球,有的喜歡踢足球、賽跑、投擲等等。假如都依照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在學生的心里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堂活動課,在其他老師的眼里認為這是一堂“放羊課”。其實“放羊課”是特別難上的課。
所謂“放羊”,要有足夠的“草”讓“羊”吃,要有安全的場地讓“羊”吃飽。象這類課我不敢上,一來讓人看了似乎有些不務正業,讓學生在操場瘋玩,自己到處轉悠、巡視。二來學校的環境有些不允許,一堂體育課,操場上班二個班算少的了,甚至有三個班在場地上。這兒跑去撞到人,那兒投球砸到人了,更別說其它項目。高喊了幾年的素質教育,快樂體育,還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打轉,四列橫隊集合、慢跑、講解示范等等。
一個人安靜的時候仔細回味真是酸甜苦辣盡有。私下以為,不管怎樣,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教學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