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一個數除以分數》數學教學課后反思

《一個數除以分數》數學教學課后反思

2024-08-01 閱讀 2931

《一個數除以分數》數學教學課后反思

今天進行了分數除以分數意義以及計算法則的教學,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現將本節課的教學進行一下反思。首先自己作為一個數學教師,能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引導學生根據以前的知識列出算式后,通過引導學生質疑、猜測、大膽地進行合理想想,學生打破課本的限制,出現了兩種計算方法。自己更加明確課堂上即使學生出現錯誤,也要當作課堂教學的一種財富。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去教教材,學生要有勇于向課本挑戰的精神。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堂教學進行反思:

一、成功之處:

1、由猜想引起的數學大論,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第十一冊的第23頁的信息窗右邊,興趣小組的同學用4/5米布給洋娃娃做裙子,一條裙子需要4/25米,一共可以做幾條裙子?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很快第列出算式:4/5÷4/25學生根據分數乘以分數、分數除以整數的基礎上進行兩個進行探究計算方法的。學生從兩個方面猜想分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通過討論,發現完全可以根據分數乘以分數的方法進行類推。課本上沒有這種方法,雖然比課本給出飛方法麻煩,但學生的這種探索新知識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沒有想到學生竟能通過大膽想象提出課本上沒有涉及到、是學生自己根據已有的分數乘法這個已有知識類推出來的新知識。

二、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不足之處

第一方面,在教學中,我總有一些感到困惑的地方,比如,根據新課改理念,要給學生留出比較充足的空間,進行自主、探究、合作,學生討論后,總結出規律,往往占用的時間比較多,后面的練習題就處理得比較少。第二方面,有時學生學生探究不出來的問題,自己就比較著急,認為教學設計上出了問題,自己顯得沒有耐心。

三、教學中的精彩亮點:

上課一開始,老師提出了一個思考的問題: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既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那么,分數除以分數又應該怎樣去計算呢?這時同學們經過思考后,紛紛舉手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猜測:其中學生惠子欣進行如下的猜測,她認為:分數除以分數可能象分數乘法一樣,用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用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還有的同學猜測,可能是除以一個分數,等于乘這個分數的倒數。針對兩種猜測中的第二種做法,同學們還能接受,因為通過看書和畫線段圖,再加上原來已有的知識,能進行找出這種方法的依據。首先,引導學生弄清4/5÷4/25為什么等于乘以4/25的倒數。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第一種猜測:4/5÷4/25=4÷4/5÷25,再根據分數基本性質同時擴大倍數,結果是5.第二種方法:因為求4/5里面有多少個4/25,可以先求出有多少個1/25,然后再除以4,即再求乘1/4結果是5。通過觀察,學生發現,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

四、學生創新:

但對于第一種猜測,老師和同學們都縮手無策。當時從道理上無法找到依據的。這時我向學生提出,誰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也一時找不出什么辦法加以證明。這時有個同學們說:可以多舉出幾道分數除以分數的練習題,并一一進行了演算,通過演算,同學們發現這種猜想是正確的,但是否對于所有的題都適應呢?時間不允許我們對所有的分數除以分數的題目都進行演算吧?這時教師引導同學們從分數的基本性質入手,引出當分母不變,分子縮小幾倍,則分數值就縮小幾倍;當分子不變,分母縮小幾倍,則分數值反而擴大幾倍;當分子縮小幾倍,分母縮小幾倍,則分數值就擴大(或乘以分子、分母縮小的倍數的商)的倍數。即:終于找到了證明的依據:“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有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這件事鼓舞了同學們,他們的思維變得非常好奇和活躍。他們體現到一種無可比擬的人類的自豪感,在我們的手里,知識變成了力量,----這是比任何東西更有力的一種激發求知興趣的刺激物。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如果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依靠自己的獨立的智慧能力,而獲得了一些能夠概括大量事實、現象和事件的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就是極其寶貴的?!庇捎趯W生親自去研究和發現了某種東西,帶來了同學們的歡樂,通過成功的體驗,嘗到了學習的甜頭。

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第一種猜測:4/5÷4/25=4÷4/5÷25,再根據分數基本性質同時擴大倍數,結果是5.第二種方法:因為求4/5里面有多少個4/25,可以先求出有多少個1/25,然后再除以4,即再求乘1/4結果是5。通過觀察,學生發現,一個數除以分數,等于這個數乘以除數的倒數。但對于第一種猜測,老師和同學們都縮手無策。當時從道理上無法找到依據的。這時我向學生提出,誰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同學們也一時找不出什么辦法加以證明。這時有個同學們說:可以多舉出幾道分數除以分數的練習題,并一一進行了演算,通過演算,同學們發現這種猜想是正確的,但是否對于所有的題都適應呢?時間不允許我們對所有的分數除以分數的題目都進行演算吧?這時教師引導同學們從分數的基本性質入手,引出當分母不變,分子縮小幾倍,則分數值就縮小幾倍;當分子不變,分母縮小幾倍,則分數值反而擴大幾倍;當分子縮小幾倍,分母縮小幾倍,則分數值就擴大(或乘以分子、分母縮小的倍數的商)的倍數。即:終于找到了證明的依據

五、再教設計:在數學教學中繼續體現人性化教學。

如可以把4/5÷4/25這個例題改為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比如1/3÷2/5,這樣理解起來更簡便.從學生的發展入手,提高學生的探索與推理意識,繼續大膽讓學生猜想,即使猜想沒有根據也要鼓勵孩子,逐步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教學中不硬套別人的教學模式,獨立創新。在備課中,不再把課本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而是把課本作為教學資源的一部分。把教學內容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一些喜聞樂見具體事例上。

篇2:農遠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

淺議農遠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李芳賈鳳仙

太原市清徐縣王答鄉同戈站小學

內容提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多姿多彩、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國家自20**年起在全國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旨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教師素質。應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可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梢詭椭r村小學教師收集、整理出切合實際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同時也能夠突出教學課程中的重點,化難為易,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遠程教育合理利用提高效率

在這個信息萬變、資源豐富的時代,掌握信息技術已成為教師不可缺少的基本功,但我們這些繁忙于日常教學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又無法教好學生。自**年起農村小學遠程教育走進我校,遠教資源便成了教師們的良師益友,現代農村小學遠程教育系統是以中央電教館為中心、利用衛星傳遞教育資源,以各學校計算機為終端接受資源,以多媒體設備應用資源于學校教育的教學體系。它能讓農村的學生和城市的學生一樣,同在一片藍天下,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而提高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益?,F代遠程教育項目的實施,可謂是忽如一夜春風來,較好地解決了像我們這樣偏遠學校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為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奠定了基礎。農村遠程教育技術是一種新出現的教學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合理地運用它并使其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所以,作為一名年輕的一線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將遠程教育應用于數學教學是值得我去研究與思考的。

(一)應用農遠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對數學具有良好的興趣和動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快樂和享受,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興趣和動機并不是學生固有的,而是通過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創性、需要性來滿足學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受諸多方面因素限制,教師不能提供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對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的理解與掌握有一定難度,更不用說知識的產生過程了,這就使得往往教師講解時講得口干舌燥,學生聽得云山霧罩;學生聽時明白,練時糊涂,再加上農村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匱乏和對抽象概念思維的局限性,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遠程教育以聲音、色彩、光線、動畫、圖形運動相結合的方式,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把學生帶入特定教學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憑借電教媒體所展示的具體形象去感受、體驗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記得以前在上四年級的《圖形拼組》時,我和學生都準備了許多圖形,一堂課下來我講解演示的很辛苦,可還是只有幾個人聽明白了,作業一大半是錯的,去年同樣的內容我用農遠動畫演示給學生看,看了以后學生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一下全得出結論,再利用習題當堂檢查正確率百分之百。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進行推到圓的面積公式時,我利用多媒體設計課件,將一個圓轉化成近似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它們,讓學生找到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有什么關系。從而,學生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很快就的得出圓的面積公式,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圓的面積推到方法。緊接著教師出示課件練習讓學生用推導出的面積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理解和記憶圓的面積公式。從這以后,我們班的學生在枯燥的數學課學習中逐步改變以往上課只是一味地“聽、算”的習慣,連從不肯在課堂上發言同學也能在課堂上舉手了。同學們的被動地位發生了改變,我們也感覺到上課比以往既輕松、又有趣得多了。

篇3:議高中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原因及對策

議高中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的原因及對策

摘要: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過程中,數學學困生問題日漸凸現,其中高中數學學困生問題尤為突出。不少學生討厭學習數學,但數學又是高中階段必學的一科。教師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轉化數學中的學困生;要想轉化學困生就必須找到產生學困生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此事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及做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學困生;原因;對策

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過程中,數學學困生問題日漸凸現,其中高中數學學困生問題尤為突出。不少學生討厭學習數學,但數學又是高中階段必學的一科。教師要想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轉化數學中的學困生;要想轉化學困生就必須找到產生學困生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此事談一談自己的一些經驗及做法。

1高中生數學教學中產生學困生的原因

根據自身的數學教學經驗和與學生的相處,得到如下原因:

1.1基礎差

對數學學困生中有80%多的學生,在小學時就怕學數學,所以出現了進入高中了連一元二次方程都不會求解,甚至有少數學生有理數的加減法都不會。當然這部分學生進入高中要想學好數學,就比較困難。

1.2學習方法不科學

有一部分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因為初中數學學習,偏重單向思維,只問結果,少問原因;進入初高中階段,內容發生了變化,思維方法沒能及時轉變,造成學習吃力。還有不少學生平時根本不看書或“死讀書”,不看書的學生平時除了聽課,做作業外,從來不再去看課本,上課聽懂多少算多少,要記的知識沒有記住,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數學成績不錯,但到了高中就不行了。我曾經教的有一個學生,數學就是學不好,后來他主動來找我說:“高教師,我的數學為什么就是學不好,課本上的哪個公式在哪一頁我都記得……?!边@個學生就是沒有科學學習數學的方法。

1.3數學學習心理障礙

高中生數學學習的心理障礙,是指影響、制約、阻礙中學生積極主動和持久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訓練創造性思維、發展智力、培養數學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一種心理狀態,也即是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誤會”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理現象。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3.1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求知的欲望

部分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對學知識的重要性沒有充分的認識,上課時不集中精力學習,課后不讀書、不做作業,貪玩游戲、上網,得過且過。學生沒有遠大理想、志向。

1.3.2自信心不足,畏懼心理嚴重

數學在中學生學習的各門學科中,是一門最難的學科,也是比較枯燥無味的。當學生遇到難的例題和難理解的內容時,因而產生畏難情緒,特別是應用題。由于某些學生基礎較差,或學習方法不當,或刻苦努力不夠,考試屢考屢敗,形成嚴重的失落心理。課堂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讓他發言時,緊張得面紅耳赤,渾身發抖,說話也聲音小結結巴巴,不善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還有一些學生做作業、考試時,也不相信自己的答案,一有機會,定會偷看、抄襲,寧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

1.3.3缺乏毅力,松散惰性

有些學生由于長期形成的松散、懶惰的壞習慣,害怕艱苦的腦力勞動,缺乏毅力,造成了意志薄弱的心理缺陷。當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時,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會退縮不前,喪失前進的勇氣和信心。學生說:“我一看到題目長的題連看都不想看別說做了”。表現出不良的行為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