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復韻母教學反思
漢語拼音復韻母教學反思
這三天學習了漢語拼音9、10、11三課,學習了九個復韻母ai、ei、ui、ao、ou、iu、ie、üe、er及其與聲母的拼讀。
學習復韻母之前,我先帶領學生復習了六個單韻母。然后讓學生明白復韻母就是有兩個單韻母組成的韻母。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重點指導了復韻母的發音,從第一個字母迅速地滑向第二個字母,中間不斷氣。并讓學生觀察我發音時的口型和自己用心感受復韻母發音時口型是發生變化的,口型是從第一個字母的發音口型變化為第二個字母的發音口型,而單韻母的發音口型是保持不變的。這樣便于學生正確識記復韻母,特別是容易混淆的ui和iu,ei和ie,如果學生掌握了發音方法,就容易區分了。
當學到er時,讓學生觀察er和其他復韻母有何不同,孩子們很聰明,一下子就發現了er是有一個單韻母和一個聲母r組成的。er和其他復韻母不一樣,所以它是個特殊韻母,怕它自己太孤單,(編輯:制度大全)就把它歸在復韻母里了。我告訴學生這里的r已經不再讀r,而是一個卷舌動作。在讀e的音同時,把舌頭卷起來對著上顎,就能發出er的音了。并示范、領讀。并借助每個韻母的插圖幫助學生識記。
er之所以特殊,還因為它不和任何聲母相拼,總是獨自給漢字注音。然后練習了特殊韻母er的四聲。
在練習聲母和復韻母拼讀的過程中,復習了ü的省略兩點的規則。提醒學生j、q、_和üe相拼時,ü上的兩點也要省略。整體認讀音節yue上也沒有兩點,要牢記。
這三天的學習進度很快,但孩子們興趣很高。看得出孩子是喜歡不斷更新學習內容的。課間休息時黃嘉樂對我說:“老師,前鼻韻母、后鼻韻母我也都會。整體認讀音節我也都會。”我知道他這樣的孩子班里有不少。可我也知道,班里也有學了幾天連復韻母都認不準確的孩子。想要加快進度也要把握好度啊!
篇2: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漢語拼音能力
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
對于那些剛離開幼兒園,背上書包踏進小學門坎的孩子們來說,迎接他們的不是比幼兒園更加快樂,更無憂無慮的生活,而是一個有著規范、進行學習的場所。他們學習語文的第一關就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作為進行閱讀的一個重要工具,他的地位勿容置移。
摘要: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重視和研究拼音教學,對有效發揮漢語拼音的多功能作用,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漢語拼音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運用創新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智慧。
關鍵詞:多媒體拼音教學學習興趣全體參與突破難點
漢語拼音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加之拼音本身枯燥乏味,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必然效果不佳,通過實踐探索,漢語拼音教學活動中,較好的使多媒體技術與漢語拼音的各要素優化組合,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形象性,全方位地刺激學生感官,對優化拼音課堂教學,提高拼音教學質量是大有益處的,可以提高漢語拼音教學的效果。
那么怎樣讓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學好拼音,并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呢?為此,我著實花了一番心思,在眾多的方法手段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幫了我的大忙,在此,就簡單談談自己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拼音教學的一點體會。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這就意味著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能激起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愉悅的情緒體驗中接受教學,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雙方樂于參與的一種充滿情趣的活動。
二、有利于掃除教學中的障礙
在拼音教學中,一些字母字形上的相似及一些拼寫規則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利用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則有利于化難為易,便于學生掌握。比如在教學j、q、x與ü相拼時要去掉兩點的規則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課件:戴著小墨鏡的小熊和三個帶著“j、q、x”頭飾的小動物交朋友,它們握手的時候,小熊覺得戴著小墨鏡很沒禮貌,所以它把小墨鏡摘了,從而引出ü和“j、q、x”交朋友時,也要把“小墨鏡”摘掉。讓書本上靜止的圖畫動起來,更加生動形象,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牢固的掌握規則。在進行“b、d、p、q”辨析中,我又是這樣設計的:兩只猴子,一只拿一根小棒,另一只拿一個豎著的半圓,他們先拼出b,再問學生還可以拼出什么呢?學生經過熱烈的討論之后,得出換個方向可以拼出d、p、q,以游戲加動畫的形式,使學生能較好的辨析,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
三、有利于調劑課堂的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讀和寫易使活潑好動的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收不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出示一些練習題,如:判斷題(1)j-ü-jü(2)n-ü-nu。先讓學生討論對錯,如果是錯的應該怎樣改正。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精神,“jü”頭上兩點應該去掉,課件中就會出現一塊橡皮擦掉“ü”頭上的兩點;“nu”頭上要加上兩點,就會出現一支鉛筆加上兩點。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再配已恰當的表揚和獎勵,不但鞏固了新授的知識,更扭轉了課堂中的學習扭轉,使之產生一個小高潮。
把先進的電教手段滲透進拼音教學中,使學生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拼音;使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產生極大的熱情與興趣;使學生學的更加快樂、更加自主;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美國著名視聽教育家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顯示,視聽工具、實物形象比語言、視覺符號更易于提供具體和易于理解的經驗。烏申斯基也說“一般來講,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鑒于此,筆者根據所在學校有校園多媒體網絡的有利條件,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點進行拼音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3:漢語拼音教學中與多媒體音像整合趣味性
漢語拼音教學中如何與多媒體音像整合的趣味性
廣西梧州市藤縣天平鎮新興小學覃惠玲
[摘要]: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多媒體音像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具有靈活、便捷,化靜為動等多種功能,把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
[關鍵詞]:多媒體音像整合漢語拼音教學化靜為動趣味性
[正文]:
漢語拼音是識字的基礎,也是學習語言的重要工具,它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但拼音字母本是抽象枯燥的表音符號,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卻是一個消化的難題。是小學教學的第一道難關,也是小學教學中枯燥乏味的內容之一。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具體形象的事物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注重教學的趣味性,采用新穎的方法教學。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音像拼音教學一改傳統的單一式的教學,將圖片、聲音、動畫、影像、字母、文字等集于一體,力圖形象、生動、活潑地再現學習內容,更多地調動學生多方位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情趣,同時滲透人文主義情懷,為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提供了最優化的可能。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看故事,學拼音,記拼音,寫拼音這一教學模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勵學生學習拼音的熱情,引領學生快樂地學拼音、用拼音,享受拼音世界的精彩。
夸美紐斯也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是積極學習策略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因此,在拼音教學中,我們要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時刻保持拼音教學的新鮮感。多媒體音像作為現代技術手段,具有靈活、便捷,化靜為動等多種功能,把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中,能多方面,多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的認識,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增加了趣味性。在拼音教學中,動畫故事和字母情景圖融合在一起制作成的生動有趣的課件,能激起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使之迫不及待地要結識這些拼音朋友,再配合利用書上的插圖和其他多媒體課件,調動多方位的感官,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聽,對拼音字母有直觀形象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成功地幫助學生識記和正確發音。那么,拼音教學中如何與多媒體音像整合呢?
一、巧用多媒體音像激發學習情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樂學”視為最高境界,剛入學的孩子學習拼音有難度,但不能讓學生有畏難情緒。因此,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使學生的興趣從一開始就被激發,注意力從一開始就被吸引。小學漢語拼音教材的設計豐富多彩,教材中的插圖具體直觀,接近生活,富有童趣,多媒體音像整合到漢語拼音教學后,可通過音像把靜態的插圖,加工處理成動態的圖,創設情境,利用插圖導入。如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