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三畢業班教學心得體會交流

高三畢業班教學心得體會交流

2024-08-01 閱讀 3580

高三畢業班教學心得體會交流

高考,是一個學生人生的轉折點,我們肩負著為國家輸送優秀人才的重任,已成為學校、社會、家長關注的焦點。當初能夠擔任實驗班的班主任,自己深感榮幸和光榮,更深知肩負的壓力和責任,既然選擇了高三,就選擇了奉獻和付出,決心在不足九個月的艱苦時段中,同各位老師一起精誠團結,頑強拼搏,竭盡全力。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這個團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營建高考氛圍,讓學生盡早進入狀態

1、開好主題班會。

回想起來自己先后做了(1)沖刺高三,圓夢高三(2)應考技巧指導(3)認識自己,相信自己,完善自己(4)挫折教育(5)感恩教育(6)假期學生學習動員(7)狼性教育(8)衡水中學學習感受等一系列主題班會。使學生明白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刻苦努力,為實現自己的目標奮力拼搏,就一定會苦盡甘來,邁向成功。

2、加強班干部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班風和和諧的學習氛圍。

吸收優秀學生組建一個敢負責、有威信、思維活、方法巧、善溝通的班級管理隊伍,全方位參與班級管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感覺到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處處有監督。在本次發展黨員中,班干部于皓,李昱岍,鐘正陽成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3、加強常規管理,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紀律是取得優異成績的保證。自己也做到靠班守鋪,勤抓常管多督促嚴要求,及時進行班風校紀的教育,以常規管理為載體,規范學生的各項行為習慣,防患未然,尤其關注手機問題、男女同學交往問題,做好思想工作,杜絕一切違紀現象的發生。

二、做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良師益友。

1、教育并指導學生在一輪復習中務必回扣課本、夯實雙基,完成所有的記憶任務,初步構建學科知識體系,搞好抓差補弱,力求學科均衡發展。在突出語數外的同時,強化理綜的學習。綜合科目要在基礎夯實、知識應用和學科滲透上下功夫。

2、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尖子學生的思想波動是很大的,心思也比較細膩。在高三的一年中,我覺得當好一個優秀的班主任,首先要是一個成功的心理教師。高三的學生壓力是比較大的,幾乎每個同學都會面臨不同的困難。這是就需要你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工作。像某某某同學開學后成績的不理想,壓力太大,開始有厭學情緒;某某某同學的情感挫折,整天為亂七八糟事情所困;某某某同學進入高三的學習不適應等等,都需要去給他們排解,在一個不良情緒下,學生是不可能學好的。

李大偉同學在自己的高三總結中寫道:跟劉老師上這一年,感覺和別的老師很不同。經常老師就會把我們叫小屋去談談心,說說話,看誰最近情緒不大對了就開導開導。而且對同學們的學習特點研究的比我們自己都清楚,他們周周開會研究我們,研究怎么把我們的成績提高上去。我上大學說說咱萊州一中,大連的都聽說過。我說說咱這里老師多么負責,他們都吃驚!我們有這樣負責的老師,只要我們跟著老師的步伐,聽老師的話,你就放心大膽的走行了,別偷懶絕對沒有問題。心里難受了就找老師談談話,和劉老師有什么心事說就行了,沒有問題。

4、周碰頭會制度。

我們是每個周所有老師都在一塊交流一下的。討論本班在本周存在的問題。匯總學生在不同學科上的表現。光靠一個老師也不可能觀察的非常的全面,去年一年的高三教學,讓我充分認識到了我們任科老師敏銳的觀察力。老師們通過批改,觀察,每個學生什么特點,有什么問題,誰怎么的了,針對這種情況,該做什么樣的工作,都會和班主任一塊想辦法,做工作。每個任科老師都是班主任。

5、積極主動的幫助學生消除弱科。

學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弱科,這都是很正常的,如何讓學生從弱科中走出來?對弱科學生,我是先觀察他們的課堂表現,存在的問題,然后再找他們,交流一下,問問他們存在的困惑,給他們指出存在的問題,找出弱補的措施,對怎樣學,學什么,做到怎樣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并通過一個階段的觀察,常交流一下,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挖苦打擊。我們的任科老師對弱科學生的輔導很多都做到了面批面改,于津霞老師輔導的弱科學生的作文,一篇作文能批改三遍,先面批一遍,再改,再面批一遍,最后再完善。

6、備好課,上好課。

作為一名好的班主任,首先要當好一名好老師。備好課,上好課。以前覺得實驗班好教,學生一教就會,當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實驗班老師時,就感受到了壓力。內容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淺。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即要吃飽,又要吃好。-制度大全為您整理-我覺得這一點我們班的老師們都做的很好,學生李藝雯在自己的高三總結中寫道。高三的老師真的很好,每個老師都很和藹。真的不是虛偽的表揚老師,因為我是對課程的認可度受到對老師喜愛度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對一個老師的教學方法、性格不是很喜歡,我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就不是很高。但在高三,我對沒門課都很感興趣,所以,高三的老師真的很好,她們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僅是老師,她們更像是父母一樣,關心、愛護我們。

總之,我覺得這一年是收獲的一年。從學生身上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如何更好地做一名班主任和教師。也相信,在領導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在老師們的配合下,我們的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會做的越來越好。

篇2:新教師高三生物教學心得體會

新教師高三生物教學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新手教師,我感覺到了壓力也化成了動力,雖然我任教的是平行班,學生們基礎不太好,但我并沒有懈怠。在第一輪復習階段(基本上按教材的順序),我要求學生跟著我的思路一起從頭開始,把曾經的未知化成已知,雖然我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有時也會因學生自暴自棄的態度而懊惱,但我總是一次一次地告訴自己不要氣餒。我試圖去走進他們,和他們一起分擔憂愁,我了解到:大部分學生不是不思進取,他們正處在堅持與放棄的邊緣線上,學,進不去;棄,傷不起。雖然我明白學生現實能力一般,但潛能巨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潛能激發,IQ的作用占20%,EQ的作用占80%,于是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調動學生智力活動的EQ,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激情,創造一種寬松的、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抓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養成,使其具有一個積極、樂觀和平衡的心態,因而較長時間地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激情,較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然而高考是拿成績說話,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們的分值是對我的極大地挑戰,經過多次考試總結及和同事探討,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1、作好復習方法的指導。

好的學習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復習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包括復習各個環節的技巧(審題技巧、記憶方法、概括知識的方法等)、如何運用時間、知識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分布、高考各類題型的解答方法、考試過程的常見失誤與對策等。學生掌握了方法,學習起來主動、輕松,有針對性。

2、提高45分鐘的效率。

用生動的語言表達理論聯系實際,講練結合,精講精練,使直觀性、趣味性和知識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度大全為您編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面復習、突出重點。

生物復習重點一般是在細胞、新陳代謝、遺傳和變異、內環境及穩態,生態系統這五大塊。最后一道是選考題,因為教材訂購和時間問題,這屆高三只安排了選修三課程,分值占到15分,所以在復習教學中也給予了最大的重視。

4、強化訓練,提升能力。

生物復習時間短,內容多,記憶的知識點多,理科文讀特點明顯。復習時要求老師要開闊視野,研究教學規律,注重方式方法。在復習時要應用知識內在聯系,把知識點連成知識鏈,再把知識鏈串成知識面,進而形成知識網。并注意在講解知識點時應精選相關的題目加以訓練。講評時要加強對審題的指導、思路的引導,解題方法的啟示,同一知識點多角度的設問,加強對文字信息、圖形、圖表、曲線等信息有效讀取,正確應用的指導,確實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如,遺傳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因此,對孟德爾的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經典實驗要加以詳細講解、分析。要強調培養良好的書寫和表達習慣,對遺傳的表達的規范性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遺傳的考查也側重對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復習時要注重能力的訓練。

篇3:學年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20**學年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20**學年與20**學年都帶高三,也正好是經歷了從舊教材到新教材的轉變,發現高考向著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方向在變化。比如:做再多的試題,在高考中碰到原題的概率幾乎是零,試題總是出人意料;再比如:即使是把教材帶進考場,開卷考試,分數也不會有太多的提高,發現大多問題無法在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怎么辦呢?下面結合高三教學,談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重基礎

雖然高考處在不斷的變革之中,(不斷地滲透新的理念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但其核心內容不變,如準確而全面得把握地理主干知識。首先要明確主干知識的內容;再者要透徹地理解(概念和原理)。要理解,要會區別概念,要會用地理原理去分析新的地理問題,如用熱力環流原理分析季風、海陸風、山谷風等。對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是獲取高分的關鍵,(尤其是體現地理邏輯、地理思維的一類知識,它是地理試題的命題焦點。)

二、重視對區域地理的復習

區域地理在高考中很重要(高考試題中,把位置的判斷作為一種基本地理知識來看待的,所以區域圖常作為地理考題的背景。簡單來說幾乎每道地理高考題都有一幅相應的地圖,如果學生辨別不出圖中是什么地方那么下面圍繞該地方設計的題目就沒法做。)但是高中地理沒有區域地理的知識(是初中的內容),很容易被學生忽視;再者也不清楚到底要復習到什么程度。20**年浙江省考試說明對區域地理的要求是能夠了解不同尺度區域(如大洲、地區、國家)的主要地理特征。通過對近幾年的高考題的分析并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總結幾點復習的方法:

1、掌握分析區域特征的一般方法。(通過對典型區域特征的分析,總結出分析區域特征的一般方法。)若遇到具體區域時[制度大全為您編輯]一定要結合區域具體的個性特點加以分析。(這樣即使在考試中遇到陌生的區域也胸有成竹。)

2、把握小區域時應把它放在其所屬的大地理區域背景下去考查,對區域要素的定位也應如此。(如世界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征應放在全球氣候分布的背景下分析;中國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征應放在中國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的分布背景下分析;某一地區的地形應放在全球地形分布的背景下分析。所以對區域地理各要素需要建立一個全球的和全中國的知識背景。)

如20**年的四川卷,考到了很小的地區尼泊爾。很多學生埋怨不認識這個國家,實際上這并不影響解題,只要將它放到南亞的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大地理背景下去分析,那么有關該地區的地形地勢、河流水文等問題就可以用該大背景的特點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