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學心得: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教學心得: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2024-08-01 閱讀 3170

教學心得: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曾今看過這樣一則小故事,一位隱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勞,每年春天,臺階上的野草剛探出頭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隱士決定出遠門,叫了一位朋友幫他看守庭院。與他相反,這位朋友很懶,從不修剪臺階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瘋長。

暮夏時,一株野草開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氳著一陣陣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蘭花一樣,不同的是花邊呈蠟黃色。這位朋友懷疑是它也是蘭花中的一種,便采擷了一些葉子和花朵去請教一位研究植物的專家。專家仔細地觀察了一陣,興奮地說:“這是蘭花的一個稀有品種,許多人窮盡了一生都很難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這種臘蘭的單株價至少是一萬元。”

“臘蘭?!”這位朋友驚呆了。而當那位隱士知道這個結果時,驚呆的人又多了一個,他不無感慨地說:“其實那株臘蘭每年春天都會破土而出,只不過它剛發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開花,那么幾年前就能發現它的價值了”

這則小故事雖然很簡短,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留給我的教育意義是不可取代的。而當我幸運的成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時,這個小故事留給我的教育意義就越發強烈,班級62名學生給了我無限的使命感,是他們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是他們讓我更進一步解讀生活,解讀教師的神圣與偉大,也讓我收獲了幸福快樂的人生。

20**年9月,當我第一次走上講臺,莫名的自豪里更多了份責任與擔心。班里大多是農村孩子,留守兒童占大部分,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有家長陪在身邊,作為一名剛剛走上講臺的新教師,我彷徨過,猶豫過,害怕自己不能教好學生。偶爾看到了臺灣作家席慕容的這樣一段話:在陰暗的畫室里,手上拿著這塊調色板,我心中有著強烈的感動,別人是怎樣把女兒托付到我們手中的啊!他們用著多謙卑與多熱切的態度,希望我們能夠,請求我們能夠,使他們的子女進入一種境界,達到一種要求,實現一個從幾十年前便開始盼望著的幻夢與理想。我肩頭負著的是怎樣的一副重擔!席慕容的這段話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老師的責任與使命。它讓我警醒: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是家長百分之百的希望。既然是語文老師兼班主任,除了對學生盡心盡力的幫助,別無選擇,即使我是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老師。

在孩子的眼睛里,老師是神圣的。但在老師的眼睛里,孩子們同樣是可愛的,當我第一天走進班級的時候,看著班級里62張花朵般的面龐,62雙渴求知識的目光,我的心里除了責任感,更多了一份從未有過的自豪感,因為在他們人生剛剛起步的時候,有我陪伴著他們。

孩子們小巧的身體,純潔的眼眸,稚嫩的童聲,當然還有孩子特有的天真與莽撞。使我如置身桃源,我的第一感覺是:孩子們的世界是多么單純啊!雖然這我早就想到了,但還是令我吃驚和感嘆。直到我親自與學生面對面親密接觸,我才發現:孩子們的世界是很單純,但卻是很豐富的。這,要從我的親身感受說起。

作為一名新教師來說,對學生了解需要一個過程,而學生接受新老師也需要個過程,而對于我這個從零做起的新教師,麻煩自然是一大堆,要快速熟悉學生,要把課上好,要讓學生接受我......但是我想,若學生不接受我,那一切豈不都無從談起?所以,讓學生接受我,這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我已經作好了打算,有了準備,但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天下午,孩子們課間休息,學生們都在外面高高興興地玩,這時候,有兩個同學發生了小矛盾。孩子都很小,有問題也很正常,可看到當事人,我就奇怪了,犯錯誤的是我們班平時表現非常優秀的一個小男生,這怎么回事呢?弄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原來這次那真的是那個優秀的小男生的錯,在嚴厲批評之下,我又安慰了另外一個小男生,并讓雙方道歉和好,一場小孩子間的戰爭就此平息了,原以為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這件事也逐漸沉入了記憶深處。但在學期快要結束的一次作文里,我看到了讓我心靈震顫的東西。

那次的作文題目是《第一次×××》,大部分同學無非就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騎車等等,千篇一律,就在我看得已經懨懨欲睡時,一篇名為《第一次受到表揚》的文章映入眼簾。當時我心想:哦,受到表揚了很高興啊,不錯,與眾不同。我接著看開頭:人生總有許許多多第一次,可我受到的第一次表揚卻使我記憶憂新。耳目一新,有可能是篇好作文。我立刻來了精神,接著看第二段:我的小學生涯從一年級到四年紀從未受到過特殊的表揚,我得出的結論是--老師們都不重視我!可我四年級下學期突如其來的一次表揚改變了我的想法。哎,四年級下學期,這不我嗎?我表揚誰了?忙翻過去看名字,戴東岳!哦,是那個小姑娘啊!一次表揚......對對對,我想起來了,就是那一次矛盾,對,是有這么回事!在遇到學生之間有摩擦的時候,我并沒有因為那個學生成績好就偏向誰,沒想到這么曉得舉動,卻給孩子帶來了這么大的觸動

在大多數老師眼里只有那幾個學生的面孔是彩色的,其他全都是黑白的,他們是什么樣子我們甚至都不再關心。然而,他們也是人哪,而且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我想,教師這個職業是再普通不過的了,但是老師們肩負的責任卻是極不平凡的。作為一名教師,他可以沒有文化,但絕不可以沒有愛。我們要給每一株野草開花的時間。

我的故事講完了,不,還遠遠沒有講完,而且永遠也講不完。以上的故事只不過是我學生們豐富多采靈魂的小小縮影,在我腦中仍然有很多鮮活的小身影在晃動,還是將他們好好收藏,留到以后再慢慢回味吧!

責任不僅是心中一片溫暖,也不僅是熱淚盈眶時的無言,也不僅僅是從內心頓生的沖動;它是如春風般無聲的輕柔,它是像下雨過后晴空中彩虹般的燦爛,生命中的感動,不僅要用眼睛去發現,還要用心去體味。選擇教師,我就選擇了微笑與歡樂,感動與幸福。

前行,源于責任。

篇2:教學設計方案心得

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在語法教學與評價方面,存在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年紀偏大的老師仍抱著舊的觀念和經驗不放,一味地強調語法知識的教學,遇到某個新問題、小問題糾纏不放;新教師或年輕教師認為任務型教學不要教語法或淡化語法教學,更不研究語法教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是將教科書上的語法練習輕描淡寫地過一遍。二是體現在測試性評價中,無論形成性的評價還是終結性的評價,近幾年從上至下的考試命題,語法知識和客觀題所占比例明顯降低。因為考試這個指揮棒,近幾年的學生在口、筆頭英語表達方面,其準確性也明顯滑坡。

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于對試驗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程曉堂教授(北師大教授,國家課程標準制定小組主要成員)就“關于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做了說明,其中有這樣幾段話:

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修改“現代外語教育理念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提倡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等各種強調學習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

主要是對有關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表述做了一些調整。實驗稿明確倡導任務型語言教學途徑,并要求教師“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修訂稿則是“倡導注重過程的語言教學途徑”,建議“要積極嘗試和研究任務型語言教學等注重語言學習過程的教學途徑和方法”。修訂稿鼓勵教師積極嘗試和使用其他符合新課程理念和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外語教學途徑和教學方法。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

實踐中,由于對任務型教學把握不好,以及過于強調用某一種方法,而忽略了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也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同時我們應該領悟到:語法肯定是要教的,也是測試評估的一個內容。因為“語法是用詞造句的規則系統,它是詞的構成規則、變化規則、組合規則的總和。沒有語法,語言就是一盤雜亂而毫無章法的散沙。”英語教學在我國是外語教學,我們要快捷、準確的學好這門語言,一定要學好語法。

因此,我想我們教師應該轉變觀念,調整教學策略:

1、重視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不能輕視語言知識教學;

2、在情境中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語法,使語法教學將形式與意義、結構與功能、學習與生活有機地融為一體;

3、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聽、說、讀、寫技能訓練結合起來。

4、測試評價中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例。

選擇以下幾種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中學語法教學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不同的教學時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

1、單元常規教學模式

“觀察――發現――討論――歸納――鞏固――運用”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應每遇到一個新的語法項目都花費大量時間去講解和操練,而應根據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每單元花費一定時問,采用“觀察――發現――歸納”的方法,專項突破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

2、語法專項復習模式

“集中呈現――對比分析――專項梳理――鞏固運用”

進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學段復習時,教師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語法內容,通過對比和歸納,引導學生梳理語法規則,并加以鞏固和運用。同時,注意設計語法練習時,應盡可能讓學生在語篇中完成,避免學生死扣語法規則、出現生搬硬套的現象。

總之,語法教學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所以,我們應該始終倡導學生探究--發現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堅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在適當的語境中感受語言規則的存在,再通過對語法規則的觀察、發現、了解、分析、歸納和總結,然后學會利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去完成一些具體事情,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篇3: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心得體會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教師要根據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對低年級識字教學進行了探索。

1.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和被動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2.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符號的興趣,不斷采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風車轉轉……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學前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3.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

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來觀看一個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組象形字,這組字采用由實物圖到象形字,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減輕了記憶的強度,促進了思維的正遷移,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去探索這蘊含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漢字世界的欲望。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象,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