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幼兒教學方法:從快樂出發

幼兒教學方法:從快樂出發

2024-08-01 閱讀 3843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幼兒教學方法:從快樂出發

我班在開學初開展了“笑臉大評比”的活動。活動中,我們在班級里征集幼兒笑臉的照片,無

意中發現有好多孩子在照相時不會自然開心地笑,無法輕松展現自己的表情。這些孩子往往性

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緒。愉快時不會交流、分享,煩惱時不能宣泄、轉移不良情緒。

于是我就在班里組織了以下幾個游戲活動,以幫助幼兒尋找真正的快樂,學習正確表達情緒的

方式。

快樂五連拍

幼兒以擊鼓傳花的形式傳遞物品,鼓聲停止時,接到物品的幼兒要做五個不同的夸張的表情。

其中一定有美的,也有扮丑的和搞笑的,對內向的孩子來說要在眾人面前展示需要勇氣。起初

,有些幼兒放不開,但隨著游戲的推進,他們慢慢陶醉在游戲中,逐漸進入忘我狀態,這時他

們的表情就自然和豐富多了。

我的五官

我們將許多小鏡子貼在活動區的小窗上,幼兒可以隨時去照,觀察自己的五官。這時小鏡子里

會呈現許多不同表情的臉,幼兒對此很感興趣。如果沒有很多人的關注,內向的幼兒在此便可

以盡情地做各種搞怪的表情,由此把內心的情緒一點點表達出來。

悄悄話

孩子們有愉快的事或是煩惱的事如果總是憋在心里,沒有人分享和分擔,又怎么能體驗到快樂

呢?為了促使幼兒及時宣泄自己的情緒,自然地進行傾訴,我們制作了許多小電話,引導幼兒有

了煩惱或是高興的事可以打電話向好朋友訴說,也可以向老師訴說,讓大家共同分享和分擔。

除了上面的專項游戲活動,我們還選擇了許多集體活動,鼓勵幼兒通過大聲唱歌、跳舞、體育

活動等來宣泄自己的情緒,讓幼兒盡情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緩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同時我們

積極培養幼兒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學會在生活中尋找樂趣,感覺到周圍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鮮

活有趣。我想這才是尋找快樂的長久之計。

我們高興地看到孩子們在一系列活動中一點點快樂起來、成長起來。

剛入園的孩子,不適合做安靜的活動,因為在安靜的環境里,他們很容易想起家人,從而勾起

傷心的情緒。此時,需要教師多組織一些能令他們開心愉快、情緒興奮的活動,從而轉移他們

的注意力。2~3歲的孩子,喜歡模仿動作,且能跟隨節奏進行簡單的模仿。因此入園初期,教

師可以多組織些音樂模仿動作,如:拍手、走步、打鼓、吹喇叭、鳥飛、象走等,節奏要稍慢

,力度、速度要均衡,動作變化要少,多重復。剛開始時的動作可以是有趣的、獨立的,每個

動作之間可以沒有聯系,但一段時間后,可以融入連續性動作、情境性動作,比如早上起床的

情境:穿衣、刷牙、洗臉、梳頭、吃飯、上學等,用音樂貫穿整個情境,讓孩子跟著音樂做模

仿動作。實踐證明,孩子對這樣的韻律活動很感興趣,大肌肉的大幅度動作能夠讓孩子身心處

于放松、愉悅的狀態,從而減少對父母的想念。

在實踐中,我們感覺到音樂的確能夠較大程度地緩解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對穩定哭鬧孩子的

情緒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只是教師要注意,在不同的入園時段需要不同類型的音樂輔助。我

們將進一步探究,讓音樂伴隨孩子快樂地度過入園適應期。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2:小環節掌握規則幼兒園老師教學方法

小環節掌握規則幼兒園老師教學方法

新的一學期又拉開了帷幕,孩子們經過一個寒假的修養,都成長了、懂事了不少。但是在班級常規方面孩子們規則意識不明確,存在迷茫階段。

今天要進行戶外活動,孩子像往常一樣邊吵邊打鬧邊講話。等到隊伍上時還不時你推我擠,有的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同伴聽;有的在原地上下蹦跳,摩拳擦掌的要為下去活動做“準備”;有的在排隊時去小便;有的故意去招惹別人等等此類的行為。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連續敲擊小鈴,都沒有效果。孩子們依舊我行我素,在這樣的形勢下,孩子們的排隊方式定會出現安全問題。因此,我決定亞要重新把規則制定起來。

就從眼前的排隊開始,我查看一下戶外活動的作息時間表,還有一點時間。于是我讓他們先坐回位置。我就問:“為何,老師現在讓你們坐在位置上?”其實,孩子們心里都非常清楚“我們排隊講話、吵鬧了”。是啊,于是我就舉例子給他們聽,通過有趣的案例,知道這樣吵鬧的排隊會引起一定的安全問題。因此,我們一起制定排隊時的規則。同時引用禮儀兒歌:“排隊伍,一條線,不爭搶,不插隊”。規則制定出來了,實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孩子的自控能不強。需要老師一邊一邊的提醒。

如何提醒?我是這樣做的,在一天之中,每次在排隊前,都請孩子把排隊禮儀復述一邊。這樣做的效果是不光幫助孩子遵守規則同時也把幼兒園的禮儀文化涌入日常生活中。經過2周的實施,在昨天與家長交談的時候,家長很興奮的我:“老師,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們周末去市里做地鐵的時候,人多。我家孩子就對我說‘媽媽,老師說要排隊?!犖?,一條線,不爭搶,不插隊?!耶敃r都笑了還夸他長大了,講文明了。”我也感到欣慰,原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記住了,并開始運用了。

于是我就把上課、散步、用餐、午睡、放晚學等一天之中集體做的事都制定規則,同時在每個活動前,讓孩子自己講述出來。因為,我發現只有孩子自己講了,規則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班級常規管理才能開始運用起來。

安鎮中心幼兒園潘佳

篇3:幼兒園教師需要掌握和學習五種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師需要掌握和學習的五種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并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欲;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總結,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象、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于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

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

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發揮積極影響。

4.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5.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感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使用正確的方法才是非常重要的,以幼兒的角度出發,才能使幼兒的學習有效。

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幼兒園,啟發式,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