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隨筆只干有建設性事
影視作品中的許三多,其人生的格言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其形象征服了許多觀眾,誠誠懇懇做人,踏踏實實做事,是每個人所必需的,但對一名教師來講,這卻遠遠不夠的,倒不是說要對教師高標準、嚴要求,戴著有色的眼鏡來對待老師,而是老師職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重復工作的只能稱之為敬業,這類人往往被人尊敬卻不被人認可,人們送給他們一個稱呼:教書匠,魯迅先生曾說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教育上亦如此,重復前人走過的道路,雖然會走的順暢一些,卻沒有自己的特色,永遠是拾人牙惠,落入下乘,只有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怕前方的坎坷與荊棘,經過失敗的痛苦,挫折的錘煉,方能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特色之路,成就自我,成就人生。
新學期開始了,學校陷入了忙而有序的狀態,兩個月的暑期,讓校園陷入了靜謐,也因為無人的清掃和打理,讓校園處處不滿了灰塵,學生入校,掃把揮舞,塵土飛揚,隨之就是三天的軍訓,大家可謂十分的忙碌,然而這并不能讓教師的久經考驗的內心有什么太大的波動,畢竟大家幾年來都是這樣過來了,“后勤主任辭職了”這樣一則小道消息,卻如一顆重磅炸彈一樣,在全體教師的心中泛起了陣陣的波浪,在大家看來,學校后勤主任無疑是學校的權力人物,學校一切的運轉都離不開后勤的協調,可謂是學校校長之下,一言九鼎的人物,同時他還是區里的名師,科學上的骨干教師,在區市都小有名氣,年齡剛過三十歲,正處于人生發展、事業上升的黃金時期,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學校中層領導卻選擇了辭職,而他的去向也漸漸的明確,去臨近的區重點小學教兩個班的數學,很多人都感覺十分的詫異和莫名其妙,好好的學校實權工作不干,卻去一所學校當一名普通的數學老師,,這樣跌宕起伏的事情一般發生在影視作品中,卻沒想到真實的發生在了我們的身邊,后來在他回學校辦理交接的時候,聽到了他的話語:“教數學真的很清閑,再也沒有如同熱線般的電話,自己也能靜下心來好好的備備課,思考一下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唯有勇敢的邁出去,方會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東西”。我們不評價后勤主任的話語,但他的話語卻是給我們帶來了觸動,原先我們只看到每天忙忙碌碌的他,便習慣地認為他就適合做這項工作,其實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他還是一名數學專業的教師,無論是身處學校的領導層,還是中層領導的管理層,其本質還是教師,脫離了自己的專業,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內心也會存在遺憾,離開課堂的教師,就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意味著教師專業成長之路,不會走的太遠!
教師個人是這樣,不會突破,就會原地踏步不前,對于學校來講,同樣如此,曾親身里看到過一所將近五千人的中學,在短短的一年便分崩離析,學生轉學,教師分流,原因無他,學校領導執行了錯誤的教學管理策略,人人都將學校管理認為是其他人的事情;也曾在媒體信息上看到一所瀕臨倒閉的學校,在很短的時間內聲名鵲起,享譽全國,成為眾人學習的標兵校、模范校,時至今天依然如一面旗幟一般吸引著眾多學習者,這所學校的名字就叫杜郎口中學,正因為走上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課改特色之路,成就了學生,成就了教師,也成就了學校,固步自封、默守陳規,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是一件災難性的事情,干建設性的事情,做建設性的工作,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學校,唯有如此,學校方能具有無窮的生機與活力,才能在眾多的學校中脫穎而出,因為與眾不同,自然不同凡響,無論是一名教師,還是一所學校,外部的影響雖然會讓這條創新之路充滿艱辛,但我們作為一名教育人,應該明白對于孩子們來講,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應該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是輕,什么是重,孰輕孰重要拿捏得清楚,不能本末倒置,外界的紛擾存在不會長久,轉眼間就會成為過眼云煙,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都能找到屬于自己存在的位置,但如果想在這個位置上做出讓人認可,讓自己驕傲的事情,只有立足自己的實際,做出建設性的事情,而只有一個只做有建設事情的人,才能永遠持有最好的現在,再由這些美好的現在,由量變到質變,及贊成屬于自己的美好將來,成功的道路上永遠不會擁擠,因為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人往往是少之又少,做建設性的事情,成就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篇2:小學教育隨筆經典誦讀推進有效措施
帶領學生讀經典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10年前我就利用預備十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讀《唐詩100古詩》,讀《日有所誦》讀《宋詞一百首》……長期的誦讀,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古詩、宋詞、現代詩歌,學生的寫作說平蹭蹭地提升。在學生日常的習作中有寫現代詩的,寫五言絕句的,寫七年絕句的,甚至還有填詞的呢。每當看到學生精彩的創作我都倍感欣慰,我覺得帶領學生堅持誦讀的路子走對了。
**年開始,我校的經典誦讀成為一門課程,走向正規。我們以《十二歲以前的語文》作為我們誦讀的內容。每天早上的20分鐘時間固定為誦讀時間,雷打不動,每學期結束后要對誦讀內容進行家長考核、小組考核、老師考核以及校級考核,根據考核情況,給出相應的等級。去年我們班級的測評成績還不錯,今年的成績應該更好。
在經典誦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促進學生誦讀經典呢?現在我就盤點一下。
一、端正經典誦讀的思想。1.讓學生明白經典誦讀的好處,結合我已經教過的學生身上發生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端正思想,主動自覺地進行誦讀。比如;我告訴她們一個學期的誦讀結束后,學生會自己創作詩歌了,會填詞了,成為一名小詩人了。我把學生自己填的詞,創作的詩歌讀給她們聽。2.我還告訴她們我們聽的很多流行歌曲中經典的歌詞也是來源于古詩詞中的。不信,可以找找看。3.經典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讀了經典能夠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正確處事、正直做人。當學生明白道理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誦讀,主動誦讀了就會事半功倍。
二、老師領讀,幫助學生讀準字音,建立自信。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很多時候,當學生不愿意讀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真的累了,不想讀,還有一種是有不認識的字,不會讀。第二種情況居多一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每一篇要求誦讀的篇目我都領著學生一字一字地讀一遍,幫助學生學會斷句、糾正字音。我的領讀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把一篇要誦讀的內容朗讀出來,學生的自信不言而喻。越讀越會讀,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因此,幫助學生正字音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通句子很重要,幫助學生讀順全文很重要。
三、充分利用晨讀時間,嚴格要求,保證誦讀質量。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誦讀經典是雷打不動的。沒有固定的領誦人,誰來的早,誰愿意領,就可以到講臺上帶領同學們讀。這樣的一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學生領讀的積極性。領讀的同學有權利讓不認真讀書的同學站起來或者站到前面,也可以記名字。除此之外,紀律委員也要保證晨讀的紀律。再加上老師的巡視,晨讀的質量就有保證了。
四、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熱情。要想激發學生主動誦讀經典的熱情,除了端正的思想之外,還必須有老師及時地賞識、大力地表揚。在晨讀巡視中,對于誦讀賣力的同學給予及時肯定,對于表現一直很優秀的同學,讓其在班級中成為榜樣。對于領讀很用心,能夠經常領讀的同學進行大力贊揚。賞識的力量總是無窮,大力的表揚讓這些優秀的同學從班級中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同學爭相學習的榜樣。班級中這樣的優秀人多了,班級的誦讀水平想不高都難。
五、理解意思,巧背經典。死記硬背是一種背誦的方法,但這種方法耗時耗力還不出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背誦的速度,我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我會選擇一篇要要求背誦的內容,會專門抽出時間領著學生背誦,讓學生從中發現技巧。讀一句原文,讀一句解釋,讀完后再對整篇文章進行分析,往往在我的指導下,學生會很快背出要求背誦的內容。這樣的方法多加訓練,學生自然而然就自覺掌握了。掌握了方法,背誦起來就如虎添翼了。
六、尋求家長、對子、組長的幫助,提高經典誦讀的質量。老師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學習對子以及組長的共同監督才行。要求會背的篇目,家長先檢查,然后是學習對子互查,接著是組長細查,最后接受學校最后的考核。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優秀的家長、負責任的學習對子和組長也要不遺余力地大加表揚,提高其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經典誦讀篇目責任到人,提高其責任意識。所有要求誦讀的篇目都在學生主動自覺要求下分給每一位同學。每一位同學都有領誦的篇目,負責領誦的篇目必須熟練背誦。這樣一來,班級集體經典背誦的時候不需要再有領誦,點到誰,誰領誦,如果不想點的話,隨意叫一個人來領,后面該誰領了,就會主動站起來領。省心極了。我是省心了,學生的責任感也來了,他不僅要清楚知道自己領誦的是哪一篇,還要知道自己的上面一篇是什么,不然接不上是要挨批評的。
總之,在經典誦讀推進過程中,因為以上措施的實施,使我們的誦讀質量有保證。在今后的實踐中,針對在誦讀中出現的問題還會發現更多更好的方法,我且行且總結。
篇3:一年級老師教育隨筆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
踏著上課的鈴聲來到了一二班,出乎意料的是一二班原來調皮搗蛋,跟老師頂嘴的“煩人蟲”今天很乖的坐到了那里,“煩人蟲”家是本地的,家里也就這么一個獨生子,家人特慣他,有時老師批評教育還會遭到家人的不滿,所以這學生在學校是囂張跋扈,在課堂上也是自由放肆,可是今天咋了,進到班里竟看到他乖乖的坐在那,是不舒服?沒管恁多開始上課,這孩子咋了,平時從不回答問題的他在我提問問題時竟然舉手回答了,“好張同學你來回答”“恩回答的真好,請坐”誰知我這么一夸,他表現更積極了,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表揚說“張同學今天表現很好,老師已經看到了他的進步,大家以后都要向他學習。”整節課上,他都筆直的坐在那里,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讓我不由得暗暗竊喜,這個“煩人蟲”終于不煩人了。
忘了之前聽誰的講座,他說表揚孩子要大聲讓別的同學都聽到,批評學生則要小聲只要學生自己聽到。我想一二班的這個同學之前那么煩人或許是因為老師每節課都在大聲批評他或是忽視他,所以他破罐子破摔反正老師不重視我,又或許想通過上課搗亂引起老師的關注。可是老師一次的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還是關注他的,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所以愈加好好表現,這樣看來表揚和批評學生還是要講究技巧的,或許因為你的一次表揚就拯救了一個孩子,又或許因為你的批評而毀了孩子。教育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問題,教師也不是萬能的,可能會一時不知道怎樣處理問題學生,但是只要用心,都能做好。就像周慧玲老師所說的心用在哪,哪就好。
表揚要大聲,批評要小聲,我學會了。心往哪用,勁往哪使,講究方法技巧,那就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