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應對教育信息化
教師要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
摘要:
信息化的核心,首先是人的信息化,是人的信息化素養的培養與提高。人的信息化是教育、特別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信息化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并決定著整個國民信息化素質的高低。
從20**年全球刮起的MOOC風暴,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互聯網將徹底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這一巨變,對學校教育,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國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MOOC
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從上學第一天開始,我們網上報名,注冊,提交作業,到網上高考填報志愿,我們就開始了一個信息化的過程,無論你是愿意不愿意,喜歡不喜歡。
黨的**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新四化”的核心的顯然在“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不僅是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高低,最終影響并決定著國民信息化素養的整體水平。
教育信息化面臨的重要任務是,各級各類學校的信息技術課程如何設計,各階段信息技術知識如何銜接,如何考試評估,以及如何應對信息技快速發展帶來的此類教師的短缺等問題。信息化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從小到大,從外到內,漸進形成的過程。
一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師資培訓成當務之急
支撐建設信息化國家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專業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教師。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師資培訓就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當務之急。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認為是信息技術的引入過程,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對知識傳授過程進行系統分析,認識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導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除了專門教育信息技術人才外,是否擁有大批掌握并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是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其作用有二:一是教師把信息化技術滲透到日常工作中,用信息化手段教學生或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二是教會學生使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學習,并啟發他們利用這種先進的技術深入學習。因此,首先要對學校教師,技術與管理及行政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全員培訓,注重提高教師使用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水平,培養教師自己設計制作課件的能力及網上操作能力。只有教師把互聯網技術密切滲透到日常教學中,才能全面體現教育信息化。.
二觀念問題是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進的主要障礙
盡管教育信息化已經取得了一些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成就,但是我們仍然面臨一些重大挑戰和困難。觀念問題是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
的主要障礙,無論是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教師,學生都應在觀念上進行一次革命。任何體制創新,制度創新,都取決于觀念更新。因此轉變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觀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務。
1教育信息化的過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轉變的過程,是以信息的觀點知識傳授過程進行系統分析,認識的過程。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指導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2只要應試教育沒有根本的改變,家長就是功利的,也是我們的我們目前教育現實。學校之間競爭的客觀存在,在優質資源等共享平臺建設上,我們仍將遇到現實困難。在面對現實,結合二者需求的基礎上,建設符合學校,家長,學生現實需求的優質資源共享平臺,讓優質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是一個現實而艱難的挑戰。
篇2:教師該應對教育信息化
教師該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
摘要:目前人類正走出工業文明,步入信息化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多媒體與網絡的概念也可謂是人盡皆知,信息痕跡已經無處不在,并且深入到各行各業。教育自古以來就倍受重視,因為它關系到每個國家和民族的興旺和發展,那么作為教育的關鍵力量之一的教師應該如何應對教育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各種機遇和挑戰?本文將首先探討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有哪些沖擊;其次探討教師該如何應對教育信息化以促進教育變革,從而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最后,結合筆者所在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探究教師在新背景下的角色扮演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以促進教師更好、更全面的發展,從而相應的促進教育變革。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教育變革教師教育教學實踐
目前人類正走出工業文明,步入信息化時代,掌握信息技術的人越來越多,多媒體與網絡的概念也可謂是人盡皆知,信息痕跡已經無處不在,并且深入到各行各業,也包括教育。但與其他領域相比,教育領域的變革略顯遲緩。尼葛洛龐帝曾這樣批評教育領域變革的遲緩:“如果一個100年前的醫生來到今天的醫院,他已經不可能再去給今天的病人治病了;但是一個100年前的教師來到今天的學校,撣干凈身上的塵土,卻同樣可以成為今天的教師”。顯然,目前教育領域也已發生了不少變革,100年前的教師也不可能很好的適應今天的教育。那么,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有哪些沖擊?作為教育變革的關鍵力量之一的教師應該如何較好的應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各種機遇和挑戰?教育實踐中教師的新角色扮演情況如何?
一、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沖擊
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不管是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給傳統的教學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首先,信息技術沖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師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而且要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獲取知識,即“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認知的主體,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幫助者和激勵者,師生之間是民主、平等的關系。現代教育不能只培養知識型和模仿型人才,而應培養創造性人才。學習也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其次,信息技術也沖擊著傳統的教學內容。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知識,大量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來,并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出來,要想在學校里把一輩子要用的知識都學到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面臨著該教給學生什么知識的問題。
篇3:現代信息化技術對教師事業促進與推動
現代信息化技術對教師事業的促進與推動
公主嶺市原種場學校隋蒙蒙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從各個方面促進與推動著我們的生活與生產。對醫療、衛生、軍事、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教育事業中,信息技術化的廣泛應用更是突出。信息技術教師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直接實踐者,肩負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責任,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成敗。信息技術新課程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教學水平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隨之也要求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和基礎教育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被推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信息技術教師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直接實踐者,肩負著培養學生信息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責任,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信息技術教育的成敗。信息技術新課程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教學水平提出了多樣化的要求,隨之也要求提升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目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程度不是很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息技術新課程的實施。信息技術教師只有堅定不移地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才能適新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高速發展的需要。
一、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
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狀況令人擔憂,在學校中往往扮演著多種角色,既是信息技術教師,又是機房管理員,電腦維修工,還要維護園網,給其他老師制作課件,甚至還兼著其他學科的課和其他雜務等等。以至于信息技術教師大都忙于應付這些“雜事”,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好教學工作,更談不上專業化發展,相信這是困擾許多信息技術教師的一個難題。我區一些信息技術教師是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自己辛辛苦苦的勞動只為別人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工作沒有成就感;自己天天都在忙,到頭來似乎也沒有什么成績。我們經常可以感受到信息技術教師的無奈:信息技術教師付出的比別人更多,卻很難得到應有的回報和認可。雖然形成這種狀況有多方面的原因,但通過教師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是改變信息技術教師生存狀況,實現自我價值,贏得尊重和認可的有效途徑。
二、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內容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全面的、整體的、持續的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伴隨教師生涯的永恒的追求。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內容是指信息技術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借鑒、探究、總結、反思、創新:在教育理念上樹立正確的事業心、質量觀、教學觀、學生觀;在知識結構上能掌握精深的信息技術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在教學技能上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反思、教學研究、教學創新達到一定的層次;在教育規范上師德修養、敬業精神、學術規范、言行規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新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師教學生學將逐漸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這對教學而言意味著人人參與、平等對話、合作建構;對教師而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與學生相互理解、相互啟發、教學相長;上課也不是單向度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動、專業成長和自我實現。因此,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信息技術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信息素養、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升、持續發展的過程,信息技術教師就是在這不斷提升、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