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對快速跑教學評價方式與教學方法探討

對快速跑教學評價方式與教學方法探討

2024-07-31 閱讀 8956

對快速跑教學評價方式與教學方法的探討

[摘要]:長期以來,在快速跑教學過程中,始終存在著如何調動全體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的問題;如何才能使每個學生在平時練習中都能體驗到成功快樂的問題。然而,傳統的教學,只重視終結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這大大地束縛了廣大體育教師的手腳,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試點與實施,改變觀念、不斷探索也是時代的主旋律。

本人通過把快速跑平時練習情況納入評價計分,以及對教學方式與方法的一系列改進,找出了一套比較完整解決問題的方案,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快速跑;評價方式;教學方法

一、問題的提出

快速跑是涉及身、心健康等多個領域的一個運動項目。它對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有直接作用;同時,它對其它運動技能形成也有特殊的幫助;尤其,快速跑對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體育道德風尚、以及勇敢果斷、敢于拼搏的精神具有很特別的意義。然而,在以往的快速跑教學中,缺乏興趣,或者消極怠工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何轉變觀念,對傳統的快速跑教學方式方法作一些改進,充分地調動每位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作者就此作了一系列的探討,下面作具體的介紹。

二、研究的方法

(一)課前的準備工作

1、首先將學生按能力水平不同進行同質分組,每組六人,并指定小組長。(分組方法:可把體育課隊形四列橫隊變成六列橫隊,前后相對的六人稍作調整,使之實力相當,即為一小組。)

2、測出每個學生單元練習前的成績(以后也可作為對照用),根據成績再對小組作出調整,然后按照小組的順序打印出分組,分道練習的記載表格。這樣每個學生的組別、道次就固定了。

(二)方式與方法

1、制定出評價的方式:把平時練習的態度(練習次數、認真程度)、練習時完成技術的質量、進步程度等納入快速跑評價計分。以100分計:平時練習占60%(60分),考核占40%(40分)。平時練習又可以分為:練習態度15分、完成技術的質量20分、進步程度25分。(或平時占70%,考核占30%教師可根據需要自行確定)。

2、上跑道做練習時:依小組順序,按教師的口令進行練習。小組長負責核對小組成員是否到齊、位置是否正確。由于固定好了每個同學的位置,這樣便于教師對每個同學練習情況的進行記載。記載可用簡易的符號(如:“好、中、差”分別用“++、+、--”)標出。學生可協助老師共同對練習的學生做出評價,這有利于促進他們進行自我反思,提高練習質量;將練習情況,當場告訴給每個練習的學生,以保證及時、公開、透明,并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這樣,學生的每次練習就不會流于形式。記載情況留作最后的統計計分。

4、采用固定分組與組合分組相結合的方式:單元練習進行到一定程度,學生的能力會產生分化,這時又會有對少數學生實力接近,他們有同組較量的愿望,等到課堂練習的最后,可單獨給予一次同組比賽的機會,效果會特別的好。這種練習也要做好記載(作為體育課表現加分的依據之一)。

三、研究的結果

通過一學年的教學實踐、探索,證明了這種教學方式與方法的可行性、科學性與實用性。學生的快速跑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改進,一些錯誤姿勢得到糾正,成績也大幅度提高。和以往的教學形式相比,同樣的單元課時,學生的起點相當,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學生的50M跑、100M跑進步程度和最后成績大幅度提高。和以往相比最為優越的是:這種教學方式方法,對教學過程抓得具體、落實,避免了教與學流于形式,使得每一次練習,變成了學生自己的需要,學生不光要和同組同學比,還要和自己的過去比,這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了同等的發展空間。考慮了同質與不同質學生的歷史與現狀,充分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同時消除了快慢學生最后得分的懸殊差距,不僅使體育“差生”有了“脫貧”的機會,而且使每個學生實現小康有了可能。這正好符合學校體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精神。

四、結論

(一)、實施改進的意義

1、采用按能力的大小進行同質分組的方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別,關注了學生個體差異,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了同質學生間進行比較的基本平臺;能力相當的學生參與競爭,增強了練習的氣氛,更加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體驗到學習和成功樂趣的可能,滿足了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

2、把平時練習情況納入評價計分,突破了以往注重終結性評價而忽視過程性評價的狀況,強化了評價的激勵、發展的功能,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思維。

3、通過固定分組、分道以及發揮小組長的作用,使課堂組織形式更加高效、嚴密。

(二)、操作注意的事項

1、單元練習最開始可多采用往返跑的形式,如:往返60米、80米、100米等。這種形式,便于對學生練習情況進行及時點評,讓學生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動作技能快速形成。同時,讓學生明白,每次練習老師都認真的作了記載。一旦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平時練習的重要性后,就會自覺地做好每一次練習,往返跑就可以改為單向直線加速跑了。

2、做快速跑練習時,課堂教學應多采用男女生分組輪換的形式,不要盲目地追求每堂課過多的練習次數,要考慮給學生留一點自我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去從事其它有興趣的練習(如:球類等)。這將為他們想盡快地、認真地完成跑的任務提供進一步的動力。否則,學生就會容易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篇2: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教學方法分享探討

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分享探討

三亞市第九小學羅天晶

由于考試中寫作所占分數比例小,對于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意義,許多英語教師缺乏足夠認識,有的教師認為寫作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記的部分,只要掌握好聽說讀寫的部分就可以了,有的教師或錯誤地將寫作訓練看成是一個孤立的行為,沒有意識到它與其他三項技能(聽、說、讀)之間存在著的必然的內在聯系。為寫作而寫作,割裂寫作與學生真實生活、真實興趣以及可達到的真實水平之間的聯系,割斷寫作與聽說讀之間的緊密聯系,加之訓練方法的不得當,使得學生覺得寫作是一件很難、很枯燥無味的事,從小就失去對寫作的興趣,非常不利于小學生將來的英語學習。

英語學習,興趣為先。英語寫作也不例外。英語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必須遵循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從內容到方式方法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從寫好一句話著手,再慢慢過渡到段,最后到篇章。我們知道小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很難想象學生若失去了寫作興趣,怎樣培養寫作能力。如何培養和保持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如何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一直以來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嘗試,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英語寫作,興趣為先。

從模仿開始。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是一個學習--模仿--獨立完成---創新的過程。而對于小學生而言,模仿過程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口語學習必須從大量模仿開始,寫作也一樣。模仿夠了,學生才可能學著自己自由表達。在大量模仿的過程中,學生學會從姓名、年齡。能力、愛好,等方面寫自己或朋友,在大量模仿的過程中,學生才能知道描述上周周末活動得用過去式,寫周末計劃要用將來式,看圖寫話可用現在進行時;只有大量的模仿,才能有所輸出。

以課文為模板的作文教學方法具有啟發作用,適用于初步接觸作文的學生,它可以幫助學生樹立作文的信心,通過范文學生可以積累一些優秀的表達方式。小學生練習英語寫作就像語文寫作一樣,必需從句過渡到段,最后到篇。由于小學生的詞匯,句式積累有限,我引導學生從模仿書中的內容開始。

課本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只要做教學的有心人,總是能找到適合學生模仿的內容。如果教師能設計出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學生又有感性認識,甚至有親身體驗的寫作任務,學生寫起來一定會興趣盎然,得心應手。以描述人物為例,我們可以利用現成的教學資源,叫兩個學生對比長相特征,編出下面的句子:I’mAnn.He’sMike.I’mshort.He’stall.Myeyesaresmall.Hiseyesarebig.I’mfat.He’sthin.

讓學生體驗成功。由于有可以模仿的樣本,學生沒有了畏難情緒,覺得自己會寫;給學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臺,學生覺得自己能寫,成就感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做手抄報也是一種好方法。在初步接觸英語的小學階段,需要大量的輸入,所以閱讀英語課外讀物,能給英語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知識儲備。手抄報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書寫能力,提高了對英語作文的欣賞能力。

二.英語寫作生活化。密切寫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使生活成為寫作的活水源頭。學生每天都在學校學習,只有周末才有時間去外面玩玩,但即使是這樣,學生每天的生活還是豐富多彩,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這樣學生的生活會成為學生英語寫作活水源頭。例如學習國外的SUPERMARKET,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城市的超市,學習外國的節日,可以聯系自己國家的節日,學習喜好的話題,可以聯系自己的好朋友,父母及兄弟姐妹的喜好寫小短文,學習過去式,星期一讓學生回憶周末都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說一說后,再寫一寫。生活處處皆寫作的素材,做教學的有心人,教學就會左右逢源,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