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學教科研論文教學論文一般行文格式

教學教科研論文教學論文一般行文格式

2024-07-31 閱讀 1760

1.標題:小二號黑體加重,居中;若題目有兩部分或以上,中間可加標點,也可以用一空格代替標點,末尾不加標點(除問號、感嘆號、省略號外);副標題的破折號在正標題下后移兩個格,四號黑體(不加重)。

2.署名:姓名與單位之間空一字,宋體小四號,與標題間距一行。

3.摘要:與署名間距一行,首行縮進四字,“摘要”二字之間空一字,黑體,五號,后跟冒號,或加【】;摘要內容用楷體五號,換行后文字縮進兩字。

4.關鍵詞:首字與“摘要”對齊,黑體五號,后跟冒號,或加【】;關鍵詞內容用楷體五號。

5.正文:

(1)與“關鍵詞”間距一行;

(2)宋體小四號;1.5倍行距。

(3)每段首行空兩字;

(4)分標題序號:

一級用“一、”“二、”……(黑體、四號)

二級用“(一)”“(二)”……(黑體,小四號)

三級用“1.”“2.”……(宋體加粗、小四號)

四級用“(1)”“(2)”……(宋體、小四號)

五級用“①”“②”……(宋體、小四號)

各層次序號左起兩格起排;可以從大到小跳級使用。

(5)正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一個或幾個段落、一個或幾個案例,一般獨立成段,段落開頭空四格,換行空兩格,五號楷體字為宜。

6.注釋或參考文獻:與正文至少間距一行,“注釋”或“參考文獻”用黑體,五號,后跟冒號;在正文中須標出“[1]”、“[2]”……,然后在注釋或參考文獻后對應注明“[1]”、“[2]”……做注釋或參考文獻時須完整,不得殘缺不全;注釋或參考文獻內容用宋體,五號。

篇2:小學教科研論文: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活動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中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于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在實踐中我悟出教學中不能為了合作學習而進行合作學習,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才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下面僅就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與做法。

1、發揮潛能,合理配置小組人員。

合理的小組人員配置,有利于小組合作順利、有效地進行,也助于學生在合作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因此,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我還注重了各小組中組員的安排。俗話說的好:“萬事開頭難”,實施合作學習之初,我主要采用自由組合和隨機組合兩種形式的合作學習小組,效果均不理想。自由組合小組是讓學生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合作小組的成員往往是由幾個好朋友組合在一起,剩下的則是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湊合成一個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興趣相投的幾個好朋友在一起時話題很多,討論熱烈,但常常離題萬里,海闊天空地談論與學習無關的問題,表面上學生“動”起來了,實際上是亂動,造成散漫的合作。而湊合的小組則討論不起來,保持沉默。隨機組合的學習小組是根據學生的座位,前后或左右兩桌組合成4人合作學習小組,這樣的組合,各小組成員的素質差距較大,只有少數小組能真正進行合作、討論、交流,大部分小組交流不起來,參與率很低,效果很不理想,成為形式上的合作學習。

經過反復的摸索和實踐,我最終采用混合編組,取得較好的效果。在編組之前,先對學生進行一次問卷調查,對學生的才能傾向、個性特征、學業成績、家庭背景、特長愛好、守紀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后進行混合編組,盡量保證每個小組內的學生在學習成績、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各具特色,使學生能夠在合作過程中相互地取長補短,豐富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視角,有助于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合作中每個學生都覺得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都覺得自己是學習的小主人。

2、抓住契機,合理配置合作時間。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為了形式上的熱熱鬧鬧,時間是有限的,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總是從活動內容出發,緊抓合作的契機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但是,為了避免小組合作流于形式、走過場,在小組合作的時間配置上我還引導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安排,具體做法是: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時間控制在一分鐘左右。這段時間主要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的見解,避免“人云亦云”現象的發生;其次,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這段時間是學生充分發揮自己才能,談出自己的想法的時間,但也不能無組織無紀律,能說的就多說,不能說的就不說,主要還要依靠組長的統籌安排,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樣經過討論最終形成小組的統一結果(當然有意見的也可以保留,課下再交流);最后讓學生全班交流,時間控制在二分鐘左右,這個階段是展示小組合作的重要過程,與每次活動的“合作星”及“優勝合作小組”互相結合,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合作的積極性。

3、聯系活動,合理配置合作內容。

合作內容是指每一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解決的具體問題。制定的合作內容的好壞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因此,我在合作內容的制定上十分慎重。首先,需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確定最近發展點,即合作中淺層次的內容。并提出合適的具有一定探索價值的認知目標,即:合作中深層次的內容。其次,在合作內容的配置上,我還注重合作內容的可操作性,難易要適度。目標不可太高,遙不可攀,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心,浪費時間,影響教學進程。目標太低,伸手可得,學生興趣就不濃,學習熱情就會逐漸減退,失去學習動力。

4、注重激勵,及時反饋合作成果。

沒有反饋,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為了讓小組合作學習能更有效、長久地進行,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還應及時地給予反饋。展現優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的快樂與成功,提高學生進行合作的信心和興趣;糾正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小組合作的順利開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集體觀念,激勵學生的合作興趣和意識,我采用了“累計積分制”這種整體性的評價辦法,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十分有好處。我們在學生小組合作后的集體交流時,有意識任意指派各組的某號同學代表匯報,該生發言的成績就代表全組合作學習的水平,記入“小組排行榜”,每次活動后累計各組積分,一段時間后評出“優勝合作小組”,該組每人都可在班報評比欄中升一面“合作旗”。在這樣的以團隊為整體的激勵性活動中,學習基礎好的學生便會主動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帶動性格內向不愛發言的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而戰。

在小組合作的初涉中,我和我的學生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魅力。我們積極地融入其中,體會艱辛、享受樂趣,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合作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