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素質教育下后進生轉化策略

素質教育下后進生轉化策略

2024-07-31 閱讀 7951

淺談素質教育下后進生的轉化策略

摘要:后進生的缺點與不足較多,沒有嚴格要求就沒有后進生的轉變。要使后進生徹底轉變,必須對他們嚴格要求。但是,一味地嚴格要求或用高壓方法,只能使他們口服心不服。因此,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企求一兩句話或幾次談心就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策略人民教師

正文:

后進與先進是相對而言的。一個班五六十甚至七八十名學生,總會有幾個比較后進的學生。他們身上的不良行為較多,具體表現為經常違反校紀校規和班規班約,如打架罵人、厭學逃學、擾亂課堂紀律、破壞公共財物等等。他們在班里雖是少數,但他們能量大,對班集體影響也大。在大力實施新課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后進生現象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轉化后進生工作已被放到素質教育的突出地位。我們作為服務于一線的教師只有及時全面掌握每一位后進生的情況,重視他們的轉化工作,才能無愧于新時期素質教育下“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一、“愛心”是促進后進生轉化的“催化劑”

愛是教育的橋梁!陶行知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班主任老師不能歧視、譏笑后進生,更不能當“糊涂的先生”。要正確認識到他們的后進只是暫時的,他們更需要老師的理解和關心。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熱愛、信賴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熱愛和信任,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各種心理障礙,一心一意“親其師“,聚精會神“信其道”,并“樂而受教”。因此,班主任要以博大的胸懷、熾熱的情感去愛他們,去感化他們,同時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相信每個兒童都能成為好學生,每個學生都能教育好的觀念,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后進生的個性特長,不搞“千人一面”,信任每個后進生,以樂觀的精神期待其潛能的發現和發展,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耐心引導他們走向成功。

二、表揚為主,批評為輔

表揚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正面教育起強化作用。公開批評、冷漠、歧視只能抑制學生的思維,增加負面效應,不利于學生健康的發展。因此,在教育學生,促使后進生轉化中應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后進生經常處于“被告”地位,他們經常看到的是老師和同學的白眼,感受不到集體的溫暖,因而喪失了進取心,對批評特別是公開批評會產生逆反心理。作為一個班主任要關注他們的內心世界,理解尊重他們,以表揚為主,盡可能表揚一個人,細心留意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點滴的進步,都應當給以真誠的贊揚和鼓勵。以激起他們進取的希望和火花。教育家陳鶴琴說得好:“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卻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而不喜歡聽惡言。”班主任在批評時應慎重,要做到適時適度。適時,應在后進具有正常的心態的情況下進行,盡量避免在公開場合批評,切忌在他們失去理智的情況下“火上澆油”,否則只能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適度,即要了解后進生犯錯誤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以免批評的失真。

三、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

贊可夫說:“對學生的愛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結合。”后進生的缺點與不足較多,沒有嚴格要求就沒有后進生的轉變。要使后進生徹底轉變,必須對他們嚴格要求。但是,一味地嚴格要求或用高壓方法,只能使他們口服心不服。因此,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嚴格要求和耐心說服相結合的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企求一兩句話或幾次談心就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班主任要考慮到后進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區別對待的辦法,要耐心地說服,要長期用真情感化他們。蘇霍姆林基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心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四、懲前的目的是為了毖后

教育后進生始終立足于教育、轉化的基點上。后進生的缺點和錯誤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因而他的思想轉變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的后進生往往改正了一個缺點,接著又出現了另一個毛病。因此,班主任老師不能泄氣,要反復抓,抓反復。要完全地轉化后進生,就應使他們對以前的缺點與不足有正確的認識,引以為鑒,以防重蹈覆轍。“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懲前的目的是為了毖后,毖后才是懲前的出發點和歸宿。如果單用批評或高壓措施,只能使他們暫時的、表面的轉化,不能從根本上徹底改正錯誤和缺點,這種轉化其實是教育工作的失敗,只有從思想上、根本上引導后進生去找到自己缺點的根源,在懲前中使他們心悅誠服,這才取得良好的毖后效果,才能促使后進生徹底地轉化。

總之,“讓每一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讓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是新時期素質教育下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班主任》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年第6期

[2]《基礎教育》華東師范大學主辦**年第1期

篇2:關愛后進生學困生后進生轉化

關愛后進生學困生淺談后進生的轉化

【論文摘要】轉化教育學困生,是班主任一項重要的工作。抓好這一工作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有重要的意義。學困生向來不被人重視,一旦遇上愿意接納他們、關心他們的班主任,這些學困生的反應會特別強烈,轉變往往也最大。對待學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盡量挖掘他們的優點和長處,讓他們多點信心,只要他們有少許進步,就立即加以稱贊,并向其他老師“宣傳”,以改善其他老師對他們的印象。只要不先入為主地對學困生存有偏見或抗拒心,只要肯花時間,班主任的轉化教育工作就一定會有收獲。

【關鍵詞】班主任學困生轉化教育了解尊重

所謂“學困生”,是指在心理素質、學習態度和成績或道德品質等方面存在某些問題,暫時處于后進狀態的學生。他們的自制力差、上課紀律差、與各科老師的關系差,此外,他們經常出事(吸煙、打架等),又常常欠交作業。最令人頭疼的,是許多學困生的問題都源于有問題的家庭,因此見家長亦往往解決不了問題。下面結合本人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及思考,就如何抓好學困生轉化教育工作的問題,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要調查研究,全面了解

轉化教育學困生的前提是了解學困生。沒有準確全面的了解,就沒有有的放矢的轉化教育。對學困生的了解,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學困生的長處短處和學困生的生存環境。

第一,了解學困生的長處短處。不論屬于何種類型的學困生,他們都絕非一無是處。他們的心靈也許受到創傷,他們的天賦或許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但他們仍然向往真善美,他們渴望自己有所進步,渴望周圍環境對他的注意和尊重,這是學困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一般說來,學習成績差、紀律觀念淡薄、道德行為不良這樣的“綜合病癥”很難出現在同一個學生身上。有的學習成績差但紀律觀念強;有的自由散漫但無不良道德行為;有的道德行為不端而學習能力較強。還有的對文化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但在音體美方面富有天賦;有的學生對文史不感興趣卻偏愛數理化。班主任對此應有全面準確的了解,以求在轉化過程中揚長避短。

第二,了解學困生的生存環境。這里的生存環境包括家庭、班級和交往環境。1.了解家庭環境。這可以把握學困生在家庭受教育情況及在家中的地位。有些學困生在校內校外犯錯誤,卻在家庭中得到呵護;有些在班級中孤獨,在家庭也不受歡迎。對這類學困生,班主任應尤其注意,以免加劇其自暴自棄甚至鋌而走險心理的產生。2.了解班級環境。班級整體素質好、班風正,學困生就有可能會近朱而赤,轉化教育工作相對較易開展;班級整體素質不高、班風較差,學困生就有可能會近墨而黑,轉化教育工作難度增大。因此,班主任要營造一個積極融洽班風正的班級環境,這有助于做好轉化教育工作。3.了解交往環境。通常情況下,學困生總是愿意與他本人基本情況相似的學生交往,這種現象被學困生戲稱為交往中的“門當戶對”。他們借此獲得思想上的相互溝通,精神上的彼此慰藉。尤其是他們犯錯誤之后,更希望在盟友中尋求幫助和支持,而不愿與家長和老師溝通,不愿接受家長和老師的正面教育。更有甚者,他們還可能會與不良社會青年甚至黑社會勢力交往。因此,在轉化教育過程中,班主任要盡可能采取適宜的方法和有效措施,與家長、學校配合,限制學困生之間的交往,切斷其與不良社會青年和黑社會勢力的聯系。

二、要關懷尊重,耐心幫助

篇3:轉化小學高年級語文后進生方法

淺談轉化小學高年級語文后進生的方法

轉化后進生是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每個班在不同程度上有后進生,可如何對待他們呢?首先做到不厭棄他們,然后根據后進生的特點和形成原因做好轉化工作。

一、轉化后進生,提高其拼讀、記憶能力

(1)夯實學生基礎,讓他們能熟練地拼讀漢字

其實很多后進生拼音大都不過關,針對部分后進生聲韻母朗讀不正確的特點,我們首先對他們進行了專項的聲韻母培訓,然后根據《聲韻母測查表》,逐個讓學生進行拼讀,不斷地反饋強化,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所有的后進生都過了字母拼讀關。

(2)轉化后進生,提高其記憶能力

要學好語文學科,需要大量地進行記憶與積累,而語文后進生大多沒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因此,掌握有效的記憶方法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

①學會抓關鍵詞記憶。關鍵詞記憶的主要方法是:在一個句子中或在一段需要記憶的文字中找出容易引起想象的詞語,通過這個詞語把需要記憶的東西和相應的心理圖片建立聯系,然后通過對心理圖片的回憶喚起所要記憶的東西。適合關鍵詞記憶的主要包括對課文的理解記憶。

②學會想象記憶。心理想象在幫助學生記憶方面是非常有效的,研究表明:通過心理想象記憶的東西比不用想象記憶的東西更容易提取。進行想象記憶的方法是:對于需要記憶的東西進行有意義的想象,試圖在某些抽象概念或抽象數字與某些圖片之間建立一定的聯系,當需要回憶這些概念或數字時,腦海中首先能浮現出這些圖片,由這些圖片喚起概念或數字,這種記憶方法主要用于記憶某些詞語及古詩、名人名言等。

二、轉化后進生,提高其閱讀能力

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學生獲取科學文化知識的源泉,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然而,由于基礎原因,我們的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很多學生閱讀時不太流暢,不能夠披情入文,不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抒發看法…….我們可以在以下方面做如下嘗試:

⑴激發閱讀興趣

高年級學生大多喜歡文質兼美、富有情趣的內容,老師平時可以在課堂上誦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可推薦他們讀科普讀物、名篇佳作等典范的讀物。如《世界著名童話》、《西游記》等世界名著。

⑵強閱讀技能的訓練

①理解詞語: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變換句式等多種方法準確理解詞語。

②理解句子:加強訓練,準確把握內容,明確訓練思路,合理選擇形式,切實提高句子理解的效率,讓學生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來理解句子,并通過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富有意義的句子

③理解段落:讓學生在理順課文的基礎上,劃分段落層次,歸納段落大意,理解段的表達形式。

④理解篇章:在閱讀中學會歸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理順課文之間的結構與思路。如總分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