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考試試題及試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考試試題及試卷

2024-07-31 閱讀 1426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

1.我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師資格條例》B《教師資格認定的過渡辦法》

C《〈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特征是(B)

A學校的產生B學制的建立C教育實體的出現D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

3.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第一層次的活動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A)

A生理活動B心理活動C認識活動D實踐活動

4.教育史上“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爾巴特B杜威C夸美紐斯D洛克

5.培養勞動者是(A)

A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總要求B對人才培養規格的具體要求

C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特點D學校的教育質量標準

6.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B斯塔弗爾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齊

7.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是(A)

A直觀性原則B啟發性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D鞏固性原則

8.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稱之為(D)。A實驗法B講解法C討論法D演示法

9.馬克思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B德、智、體全面發展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D堅持教育的正確方向

10.教師首次被列入“專家、技術人員和有關工作者”類別的文件是(B)

A《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B《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C《教師資格條例》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1.把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依據是(C)

A課程任務B課程制定者C課程設置的要求D課程管理層次

12.下列關于學生學業成績評定敘述正確的是(A)

A評定學生學業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

B一般說;題的數量多、便于給小分的;用等級制較便利

C題的數量不多、開卷、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題用百分制較方便

D在成績評定時;不能把等級制換算成一定的分數

13.下列關于復式教學敘述正確的是(C)

A復式教學就是對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B復式教學適用于學生多、教室少的情況下教學

C復式教學課堂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學或做作業同時進行

D復式教學情景下的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學能力相對較弱

14.下列關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D)

A教學策略受制于教學方法B教學策略從層次上低于教學方法

C教學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學策略的支配D教學方法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

15.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是(A)

A各學科教學B政治課C班主任工作D共青團活動

16.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理論的提出者是(B)

A科爾伯格B皮亞杰C麥克費爾D班杜拉

17.中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A)

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南洋工學D洋務學堂

18.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的班級管理理論是(C)

A民主管理B目標管理C平行管理D常規管理

19.能較全面地反映被評價者品德情況;且應用較廣的品德評價法是(C)

A加減評分法B操行評語法C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D模糊綜合測評法

20.用于選拔性和競賽性活動的評價屬于(A)

A相對評價B絕對評價C個體內差異評價D形成性評價

篇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考試試題及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

1.我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師資格條例》B《教師資格認定的過渡辦法》

C《〈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特征是(B)

A學校的產生B學制的建立C教育實體的出現D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出現

3.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第一層次的活動是人作為生命體進行的(A)

A生理活動B心理活動C認識活動D實踐活動

4.教育史上“現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爾巴特B杜威C夸美紐斯D洛克

5.培養勞動者是(A)

A社會主義教育目的的總要求B對人才培養規格的具體要求

C我國教育目的的根本特點D學校的教育質量標準

6.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B斯塔弗爾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齊

7.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的形象描述;引導學生形成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展認識能力的是(A)

A直觀性原則B啟發性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D鞏固性原則

8.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實驗;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稱之為(D)。A實驗法B講解法C討論法D演示法

9.馬克思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B德、智、體全面發展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D堅持教育的正確方向

10.教師首次被列入“專家、技術人員和有關工作者”類別的文件是(B)

A《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B《國際標準職業分類》

C《教師資格條例》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1.把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依據是(C)

A課程任務B課程制定者C課程設置的要求D課程管理層次

12.下列關于學生學業成績評定敘述正確的是(A)

A評定學生學業成績;一般采用百分制記分法和等級制記分法

B一般說;題的數量多、便于給小分的;用等級制較便利

C題的數量不多、開卷、理解和靈活運用的題用百分制較方便

D在成績評定時;不能把等級制換算成一定的分數

13.下列關于復式教學敘述正確的是(C)

A復式教學就是對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B復式教學適用于學生多、教室少的情況下教學

C復式教學課堂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學或做作業同時進行

D復式教學情景下的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學能力相對較弱

14.下列關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關系敘述正確的是(D)

A教學策略受制于教學方法B教學策略從層次上低于教學方法

C教學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學策略的支配D教學方法是教學策略的具體化

15.學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途徑是(A)

A各學科教學B政治課C班主任工作D共青團活動

16.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理論的提出者是(B)

A科爾伯格B皮亞杰C麥克費爾D班杜拉

17.中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A)

A京師同文館B京師大學堂C南洋工學D洋務學堂

18.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提出的班級管理理論是(C)

A民主管理B目標管理C平行管理D常規管理

19.能較全面地反映被評價者品德情況;且應用較廣的品德評價法是(C)

A加減評分法B操行評語法C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D模糊綜合測評法

20.用于選拔性和競賽性活動的評價屬于(A)

A相對評價B絕對評價C個體內差異評價D形成性評價

篇3:市保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市保密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一、填空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對機關、單位保密宣傳教育的基本內容作出規定,要求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本機關、本單位工作人員進行保密形勢、保密法律法規、保密技術規范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2、根據工作職責,機關、單位分管保密工作的負責同志要擔負領導的責任,分管有關方面工作的負責同志要管好分管工作范圍內的保密工作。

3、定密工作政策性、專業性強,需要專人負責?!秾嵤l例》第九條規定,關單位負責人為本機關、本單位的定密責任人。

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日起計算;不能標明制發日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機關、單位和人員,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計算。

5、復制國家秘密載體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按照規定報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復制件應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戳記,并視同原件進行管理。

6、銷毀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規定和標準,確保銷毀的國家秘密信息無法還原。

7、機關、單位發生泄露國家秘密案件不按照規定報告或者未采取補救措施

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8、移動存儲介質不得在和用。

9、涉密場所中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不得配備、安裝、使用和頻輸入設備。

10、不得在辦公網絡和連接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的計算機上存儲、處理和傳輸涉密信息。

11、信息系統存儲、處理、傳遞、輸出的涉密信息要有相應的識,該標識不能與正文分離。

12、處理國家秘密信息的單臺計算機,應當根據所處理信息的最高密級,按照相應級別涉密信息系統的有關要求進行保護和管理。

13、國家秘密是關系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

14、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按照“誰誰負責、誰誰負責”的要求,負責本機關、單位信息系統和信息設備使用保密管理工作。

15、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系統,不得直接或間接地與及其他信息網絡連接,必須實行物理隔離。

16防護措施。

17、國家機關和涉密單位采購安全保密產品應當選用經過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授權檢測機構檢測、符合國家保密標準要求的產品。

18、涉密信息設備使用人員、管理人員離職、離崗時,機關、單位應當回其使用、管理的涉密信息設備,及時取消有關涉密信息系統的訪問授

權。

19、保密要害部門部位使用進口設備和產品,應進行查。

20、制作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由機關、單位或者經保密審查合格的單位承擔,制作場所應當符合保密要求。

21、書面形式的密件應當在其封面或首頁的密期限。

22、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

23、不得將手機帶入、所和涉密要害部門。

2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年,機密級不超過20年,秘密級不超過10年。

25、確定國家秘密知悉范圍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是最小化原則。

二、單項選擇題(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機關、單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據是(A)。

A.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B.國家秘密事項一覽表

C.上級文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D.保密法及有關規定

2、定密工作程序為:由(A)對照保密事項范圍提出國家秘密確定、變更和解除的具體意見,再由(A)審核批準并承擔(A)。

A.承辦人定密責任人法律責任B.定密責任人定密小組組長行政責任

C.承辦人定密小組組長法律責任D.承辦人定密責任人行政責任

3、(D)專業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實現了保密學歷教育的歷史性突破。

A.保密技術B.信息安全C.保密法學D.保密管理

4、核心涉密場所禁止帶入手機,重要涉密場所禁止使用手機,一般涉密場所(B)。

A.禁止使用手機B.限制使用手機C.可以使用手機D.定時使用手機

5、安全保密產品的檢測證書有效期通常為(B)。

A.2年B.3年C.5年D.在產品形態不改變的前提下,終生有效

6、以下不屬于保密違法行為的是(D)。

A.私自買賣涉密地圖B.利用連接互聯網計算機存儲、處理絕密信息

C.將涉密計算機連接互聯網D.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涉密載體進行銷毀

7、涉密信息系統測評中屬于一票否決項的是(A)。

A.物理隔離、信息傳輸密碼保護B.密級標識、用戶口令強度

C.訪問控制、使用移動存儲介質D.使用移動存儲介質、用戶身份鑒別

8、關于國家秘密載體銷毀的程序及有關規定正確的是(D)。

A.只要通過本單位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可立即進行銷毀

B.確因工作需要,自行銷毀少量國家秘密載體時,應嚴格履行清點、登記和審批手續,使用本單位具備的銷毀設備和方法進行銷毀

C.送銷國家秘密載體,應當分類封裝,安全運送,如無特殊情況,無需派專人現場監銷

D.應將需要銷毀的國家秘密載體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的銷毀工作機構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單位銷毀

9、領導同志處、核心涉密部門和場所所選設備應符合(C)標準,優先考慮(C)設備。

A.ISO9001進口B.國內信息安全認證功能齊全

C.國家保密國產D.國內認證性能好

10、非密事項需發傳真、電報的,(B)。

A.可以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B.不得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

C.有時可以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

D.使用密碼傳真、密碼電報應當嚴格遵守規定

11、涉密打印機與涉密計算機之間(D)。

A.采用無線連接方式應當嚴格遵守規定B.可以采用無線連接方式

C.有時可以采用無線連接方式D.不能采用無線連接方式

12、保放結合,是指在開展保密工作時,要正確處理保密與信息公開的關系,做到(C)。

A.保要害保重點B.保中心保重點C.保核心保重點D.保核心保要害

13、《國家秘密定密管理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沒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或者雖有定密權但經常產生超出其定密權限的國家秘密事項的機關、單位,可以向授權機關申請定密授權。這里“經?!笔侵?C)。

A.3年來年均產生5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B.2年來年均產生6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C.3年來年均產生6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D.2年來年均產生5件以上國家秘密事項

14、法定的定密責任人,是指法律明確規定作為定密責任人的人員,即機關、單位負責人。機關、單位負責人一般是指機關、單位的(A)。

A.正職負責人B.領導班子C.保密委員會主任D.紀委書記

15、承辦人,是指根據機關、單位內部崗位職責分工,負責具體處理、辦理涉及國家秘密事項的工作人員。承辦人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