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教師評價研究緣起問題和發(fā)展趨勢

教師評價研究緣起問題和發(fā)展趨勢

2024-07-31 閱讀 9120

【內容提要】教師評價研究作為教師管理制度建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其發(fā)展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表示出的主要問題有:不同功能類型的評價經常被混用;教學效能評價仍然占主導地位;評價內容結構不明確;評價內容的理論依據缺乏;過度注重同學學習結果等。教師評價研究的發(fā)展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其發(fā)展表示出一個基本趨勢:更加重視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行為,并且更關注教師的教學反思過程和工作中的主動性等方面。

【關鍵詞】教師評價研究/教學效能評價/教師勝任力評價/教師績效評價

教育質量和教師隊伍的素質是當前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中面臨的重大課題。*x***在慶祝北京師范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在教育中發(fā)揮作用,一方面有賴于教師自身的素質與職業(yè)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則有賴于合理有效的教師管理制度的建立。教師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與職業(yè)道德水平的基礎,而教師評價研究是建立教師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和首要環(huán)節(jié)。

一、教師評價研究的緣起

自從有教師以來,教師就一直接受同學、家長和社會的評價。但正式的教師評價制度,卻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發(fā)生。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教學自身過于復雜,“即使在非常具體的課堂背景下,也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在影響優(yōu)秀同學的學習上,教師應扮演什么樣的理想的角色”(Shinkfield,A.J.,%26Stufflebeam,D.L.,1995)[1](P9);二是在保守觀念上,教師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同學則應該對自身的學習好壞負責。

在很長時間以來,教師一直被置于一個專業(yè)工作者的地位上,雖然教師的專業(yè)性不像律師、醫(yī)生那樣強,教師也不像律師、醫(yī)生那樣有社會地位,但它仍然是一種相對自治的專業(yè)性職業(yè)。長期以來,教育領域的這種專業(yè)自治基本上沒有受到沖擊,教師也沒有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但從20世紀中葉以來,正式的教師評價開始在西方發(fā)達國家發(fā)生,我國的教師評價開始于60年代,但直到80年代以后才有比較正式的評價。

教師評價研究的發(fā)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公眾對教育質量的關注。教育在個人生長和未來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尋求接受平等教育的同時,人們對教育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眾要求對教育的質量有所了解和控制。了解教育質量的首要方法,就是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公眾認為他們有權力知道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的質量,在這種要求下,教師教學的質量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

2.國家和政府對教育質量的關注最終落腳在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要求上。在20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世界各國為了爭奪國家在世界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領先地位,相繼開展了此起彼伏的教育改革運動。最初的教育改革運動均集中在基礎教育的課程和教學計劃方面,而后則逐漸落腳在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質量上。以美國為例,自1983年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發(fā)表《國家處于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以來,又相繼發(fā)表了《2061計劃:為了全體美國人的科學》,《美國2000年:教育戰(zhàn)略》等綱領性的基礎教育改革文件。對基礎教育改革的要求最終落實在對教師教學的新要求上,一些以師范教育改革為主題的研究報告也紛紛出籠,如1985年的《革新師范教育的呼吁》、1986年的《卡內基報告》和《霍姆斯報告書》等。這些報告對美國教師教育的現狀進行了總結,強調要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就必需提高教師的質量。要提高教師的質量,就必需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地位。在許多國家,教師評價被作為一種規(guī)章制度,甚至被作為一種法律寫進有關的法案中。教師評價成為國家和政府了解師資隊伍狀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重要手段。

我國從80年代中期開始,開展了素質教育的改革。最初改革重點也是針對課程和教學計劃的,直到1993年2月《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出臺后,教師在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才開始引起政府的重視,此后,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來強調教師的作用,如1993年10月公布的《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要實行教師證書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以保證教師隊伍的質量;1995年3月公布的《教育法》規(guī)定,“有合格的教師”是設立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所必備的四個基本條件之一;1998年12月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頒發(fā)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其中《跨世紀園丁工程》強調了提高教師基本學歷、加強在職教師的職后培訓和加強骨干教師的培訓等工作,對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和骨干教師培訓提出了明確要求,1999年6月,國務院舉行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發(fā)表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

3.教學中對同學角色地位的重視。從20世紀中葉開始,保守的教師地位觀念開始受到實踐的挑戰(zhàn),教師是知識權威的信條被打破,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有關教學的觀念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教育觀念由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了以同學為中心,學習者的主體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教育越來越強調同學的自我發(fā)展,同學對學習的自主選擇以和自我學習等方面。教學過程由保守的知識傳授,轉變?yōu)榻虝瑢W如何學習。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同學的協(xié)助者、輔導者。

4.工業(yè)組織管理的研究與實踐對教育的影響。在20世紀初,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工業(yè)組織管理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特別是霍桑實驗后,人的管理問題成為工業(yè)領域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這種觀念也影響到了教育。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教學被看作是一種生產過程,同學被看成是一種產品,研究者關注教育的功效(teacherefflciency),強調對教師工作過程的監(jiān)控,而監(jiān)控的手段則采用了教師評價。對教師功效的評價主要涉和到教學的技術、教師的人格特征、職業(yè)態(tài)度和課堂的教學與管理等方面。這種觀念對教師研究也發(fā)生了很大影響,直到今天,這種“過程

篇2:幼兒教師招聘自我評價

  幼兒教師招聘自我評價

  我是一名非學前專業(yè)的學生,我的專業(yè)是園林設計,在大二暑假那一年,在我母親的影響下,我很不情愿的在渝北一所幼兒園當起了實習教師,因為我覺得幼師是很簡單,是任何人都能勝任的一項職業(yè)。但是在這幾年的摸索和學習中,我明白了,要當好一名幼兒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幼兒教師,不僅需要保育教育專業(yè)知識,衛(wèi)生保健知識,職業(yè)道德,能歌善舞,彈唱繪畫,觀察力,溝通力等等各方面的知識,更需要是的要有一顆愛心,責任心,耐心的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孩子。

  直到現在,我馬上就要升級當媽媽了,幼兒園實習的經歷,出去學習聽課的經歷,對于我可以說是終身受益,它讓我明白了我該如何去教育我的孩子,它讓我明白了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我該做些什么。我告訴自己,我成長了,我喜歡孩子,喜歡幼師這項職業(yè),所以在這段休息的時間里我報考了幼兒教師資格證,希望我能繼續(xù)在幼教這項工作中一直走下去,永遠和孩子們在一起。

篇3:小學教師學習與創(chuàng)新自我評價

  小學教師學習與創(chuàng)新自我評價1

  本人注重政治理論學習,能在工作和學習尊重領導,團結同志,熱愛本職,作風嚴謹,為人正派,能模范地履行一名小學教師的職責和義務。

  自參加華中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yè)大專高教自考學習以來,本人能正確處理“工”學矛盾,能按照學校的有關規(guī)定,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各門課程,積極參加集中面授和串講,按時完成各項作業(yè)。通過三年學習,現已認真完成了《小學數學教育》、《社會***概論》等8門課程的學習,掌握了所學知識,并通過了有關課程考核。

  在學習期間,我能自覺將所學知識用于指導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大大提高了自己組織課堂教學和開展教學法創(chuàng)新的能力,所帶班級的學生成績和體育素質在學校一直處于前列。我還結合單位工作實際,先后撰寫了《學習新課程標準體會》、《創(chuàng)新教學探索嘗試》等十余篇論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學習新課程標準體會》等文章曾參加過xx市小學教育論文交流,得到了學校和上級機關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