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優秀案例小組合作為孩子們帶來真正成長

優秀案例小組合作為孩子們帶來真正成長

2024-07-31 閱讀 3189

在自己還是學生的時候,班里的孩子也是分小組坐的。只是那時候的小組是象征性的,僅起到值日作用,而且從講臺前到后墻一排排的坐著。偶有調整也是排與排之間依次交替輪換,別的就不記得了。老師關注的經常都是前排學習好的學生,后面的孩子幾乎不在老師的視線中。像我這樣又不活潑又不愛發言的人更是被遺忘在角落里。印象深刻的是,我上二年級的一天,和我一排值日的學生放學都逃走了,所謂的組長也不例外,只剩下我一個,我是沒有膽量逃走的,就自己一個人掃完了整個教室的地。第二天將此事報告給老師,卻沒有得到任何方式的肯定,那些逃跑的學生依然洋洋自得。至今想起來,心里依然不是滋味。

現在,我也是一名老師了,我的學生坐的也是小組。不管是課堂改革前還是改革后,我的學生基本都在我的關注范圍之內。我覺得每個人都須在各方面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要求,否則就太對不起自己和家人了。我們現在的小組,稱之為真正的小組,因為它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不管是班級管理,還是課堂學習、紀律、還是各項活動等等,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小組的力量不可低估。

比如:前段時間我上了一節數學無師課,是關于期中考試試卷評價。我把卷子發下來后,給學生提供了全班試卷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讓小組代表領任務,然后給出一天時間,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給本小組同學講題,如果遇到任何障礙和困難,就在本小組內克服解決。大家互相交流、討論,向別人請教,忙得不亦樂乎。能給小組同學講明白了,還擔心給全班講解嗎?領到任務的孩子把這當成了一件大事,非常重視,立刻行動起來。我發現孩子們在自己的卷子上寫啊寫的,寫的是自己怎么展示、如何表達才能使語言更清楚易懂,我不但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熱情,更感受到了他們身上的自信!這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在無師課那天,我自己坐在教室的后面,我的任務就是傾聽和拍照。主持人像模像樣的開始了,我之前是沒有給出任何指導的,因為她是我們的班長梁耀丹同學。平時就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我讓她按照自己的方式放心去做。課件是我提前做好的,給她看了便于熟悉。課堂按照預設順序進行著,小老師們既有自己的講解,又有提問環節,還有板書。沒有耽誤一點時間,這個講完了,那個就接著上了,主持人點撥的也很及時到位。我觀察到的最大的亮點就是有的小老師竟能結合我平時引導大家總結的結論引以致用,我在教室后面坐著,沒有任何插話,但心里是快樂的、知足的。我為孩子們點贊,并把當時拍的照片和錄制的小視頻發到了家長微信群里。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的課堂表現,不用猜觸動一定是很深刻的。孩子的成長在于大人們是否給他們提供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一節課悄無聲息的結束了,但是孩子們的興致遠遠沒有結束。剩下還有幾個題目沒有講完,我又給學生提供了一節課時間。有的小老師為了展示自己更加精彩的一面,在對子和小組成員的幫助下練了又練,試了又試。終于,兩節無師課圓滿的畫上了句號。不管是展示的學生,還是聽講的學生,讓我看到了合作、努力、勇敢、自信、傾聽、進步等等。盡管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有一些表達有困難的學生,不敢在全班發言,至少在小組內不再沉默。這就是希望!

篇2:小組合作學習分組培訓方案

1.班級一般設置8人組6個。

1、二人組(同位組):以互助互查為主的組織形式。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方式尤為必要。使用學案自主學習效果的檢查與落實,一般問題的交流互動,發揮兵教兵的學習方式等,都可以采用二人組(同位組)的組織形式去解決。

2、四人組(合作小組):以合作探究為主的組織形式。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問題、疑難問題、創新研究都可采用四人組的形式去活動;需學生討論的疑難問題、生成問題的篩選,展示交流學生的推薦也可利用四人組的形式去完成。

3、八人組(合作大組):有深度,有難度的問題八人組討論解決。

2.小組建設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形式建組階段。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幾項任務:小組名稱、自薦組長、小組口號、小組成長目標、小組行為守則。討論并形成文字,做成海報,張貼上墻。一般學生都會熱情高漲,有利于小組的建設。組員在這個過程中開始形成小組意識,同時也是明確或認同本組的目標。

第二階段為精神建組階段。通過活動前的小組口號、成長目標、小組紀律的宣讀,強化團隊意識、目標意識與紀律意識。使小組精神內化成每個組員的信念,并指導其行為。在各項活動中通過多種形式和活動強化小組意識。讓每一位學生和班干認同本小組并逐步形成小組榮譽感。在這一階段非常關鍵,要趁火打鐵把小組建設落實到每個人的心中。

第三階段為榮譽建組階段。這個階段其實真正的小組(集體)已經形成,學生之間有互助意識。小組的一些特征開始慢慢體現出來:組員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促進性的互動;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沖突;對于各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徑。

3.精神建組階段非常關鍵,如何促進小組形成?

在培訓過程中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認真思考,大膽發言,學會中心發言,能把自己的探索、發現,清楚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交流;發言的規則是弱者先說,強者補充。二是學會認真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從別人的發言中得到啟發,收獲更多的知識、方法,養成一人發言,組內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三是學會質疑、反駁,能聽出與別人的相同點、不同點,能以比較恰當的方式表達個人觀點;四是學會更正、補充,能在別人結論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五是學會求同存異,以開放的心態進行學習。每周定期召開小組長會議,了解小組工作情況,鼓勵小組長的工作,交流經驗,彌補不足。每周班會內容必須有關于合作小組情況的總結,堅持“表揚到人,批評到組”的原則。

篇3: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信息技術課堂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信息技術課堂

摘要:近年來由于電腦的普及、城鄉差別等原因,使得班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而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本內容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高中都是從零開始,也就是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教起,這就造成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很被動,很難掌握教學內容,教的深了、淺了都達不到教學效果,很難兩者兼顧。然而不管學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參差不齊,教師都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只有選取最佳的教學形式,才能真正讓學生對每節課都有新鮮感。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最佳教學形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團隊意識評價機制

在近幾年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我發現由于城鄉差別的原因,班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因城市中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早已掌握了課本上的操作內容,實際操作也很熟練,因此上課時根本不愛聽,不是上網,就是玩游戲;而有一部分農村來的學生,由于從來都沒有使用過計算機,甚至連鼠標都不敢動,生怕把計算機弄壞了……因此在課堂上教得深了,一般學生接受不了,教得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又坐不住了。講操作技巧時,我邊講邊在主機上演示,自認為做的盡心盡力,可是到下面一看,會的學生在干其他的事,問他們為什么不聽講,說是會,讓他們操作,有時他們比我操作的還熟練;另一部分沒接觸過電腦的學生是一問三不知,等于你是白在上面表演了一番,連個合格的觀眾都沒有。因此剛上班那陣子特苦悶,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摸索,我覺得不管學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參差不齊,教師都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而只有選取最佳的教學形式,才能真正讓學生對每節課都有新鮮感。我個人認為作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的、也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和組織實施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