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課題基本類型
教育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1)、按研究的領域分類,可分為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性研究。①、基礎理論研究基礎理論研究是提示教育現象實質,說明教育的客觀規律概括教育的基本教育理論原則,發展和完美理論。通過教育的客觀規律,尋找新的事實,發現新的理論和重新評價原有理論,它回答的是“為什么”的問題,它具有高度的籠統性以和理論的體系性、效益的長期性和研究的連接性。例如:關于教育實質、教育目的論、教學過程規律、教育評價性等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教育科學理論。②、應用性研究它是針對某一具體的實際應用目標而進行的科學實驗和技術性研究,教育的應用性研究具有實際應用價值,是把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轉化教育技能、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案。使教育理論同教育實踐結合起來,達到某種具體和預定的目標。這種研究是回答“是什么”的問題,直接解決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問題,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關鍵環節。其研究特點是使基礎理論研究效果具體化和實用化。目前絕大多數教育研究是應用性研究。例如:學校管理體制改革研究,中小同學流失的調查與對策研究,中小同學心理健康研究,教師隊伍現代化建設研究,改造單薄學校研究,青少年潛能開發研究等。(2)、按研究范圍大小分類,可分為宏觀研究、中觀研究和微觀研究①、宏觀研究是對教育系統較大范圍內的整體性、綜合性、系統性研究。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育與外部的關系,如教育與政治經濟,教育與社會發展,教育與人口等關系研究;二是教育內部帶有全面性問題的研究,如教育事業發展、教育政策、教育結構、教育管理、教育投資等研究②、中觀研究界于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之間,它是對一范圍、一個領域、一條戰線、一個部門內的教育科學研究。例如:幼兒教育研究,初等教育研究,職業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研究,農村教育研究,師范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研究、電化教育研究等。③、微觀研究是對教育問題某個單獨因素進行具體細致的研究,這種研究立足教育、教學實際,往往是針對某一個問題的研究,如學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差生學習障礙研究等(3)、按研究的層次分類,可分為闡釋性研究,綜述性研究和發明性研究。①、闡釋性研究闡釋性研究是一種簡單的研究,它是將教育現象和已有的教育規律和理論,通過自身的理解和驗證,給予敘述性并解釋出來。闡釋性研究是低層次研究,它是對各種教育理論的一般敘述,,更多的是在解釋他人的論證。雖然闡釋性研究是簡單的研究,但在科研中必不可少,它能定向地提出問題,揭示弊端,描述現象,介紹經驗,有利于普和工作。在教育科研活動中,有對揭示性問題的各種調查;有對實際問題的說明;有對某些現狀的看法等都屬于闡釋性研究。②、綜述性研究綜述性研究是把分散、不全面的觀點綜合在一起,形成整體的系統的觀點的研究。它所研究對象不是單一的事件,不是某一種情況,而是某些現象或某一事物的諸多方面。綜述性研究是對知識的加工,包括貯存、分析、鑒別、整理,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體系化。綜述性研究效果往往是對某個教育規律的認識,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查或實驗的基礎上對某一教育問題的比較全面系統的介紹。(3)、發明性研究發明性研究是高層次的教育研究活動。它是用已知的教育信息,探索為、發明新知識,發生出新穎而獨特的效果和產品,具有改革教育教學的實際價值或理論意義的研究。其效果可以是一種新觀念、新設想、新理論,也可以是一項新方法、新技能、新成績,也可以是其它表示形式的效果。
篇2: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
教育科研是一項極具創造性、科學性的學術研究活動,搞好小學教育科研管理是小學教育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加強對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導、檢測、評估等,提高我校教育科研水平和效益,使我校的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形成具有城東特色的教育科研管理模式,推動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深入開展,特制訂《城東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
一、目的意義:搞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為此,必須有計劃地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通過對教育科研課題的專題研究,一方面使教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培養一批科研型的骨干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針對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小學教育改革的思路、策略和途徑,形成我校教育科研特色。同時為促進教育科研成果盡快推廣、應用,必須建立一套有利于操作、檢測、評估課題的管理辦法。
二、課題分類:
1、學校教育科研課題以校級立項課題為基礎,校級立項課題是學校課題管理的主要對象。在此基礎上逐級選擇推薦,逐步形成由校、區級、市級、省級、國家級課題組成的課題網絡。
2、學校教育科研課題分為學科類課題和非學科類課題兩大類。
三、課題管理機構和管理內容:
1、校級各類立項課題均由校教科室負責管理。校級以上立項課題根據相應級別教育科研機構制訂的管理規定實施管理。
2、課題管理的內容包括課題申報、課題方案制訂、論證及立項、課題的實施、階段總結報告和實驗報告、課題的中期檢測、課題成果鑒定、課題成果的推廣等環節。
四、課題管理程序:(一)、課題的申報與立項。
1、每年九月份由課題負責人選準課題,填好課題申報表,寫出課題實驗方案送校教科室。教科室根據所報課題進行審閱。并組織有關人員對課題進行論證,對有較高學術價值、便于操作的優秀課題向上級教育科研部門推薦,爭取立項。其余的作為校級課題。
2、立項原則:鼓勵性原則。鼓勵全校教師參與教育科研,并通過科研提高廣大教師的科研能力。可行性原則。課題研究人員具有一定的課題研究的能力和深入開展研究的精力。能制定出合理的、操作性強的研究方案。實用性原則。強調教育科研對本校的教育改革和發展有現實指導作用,強調教育科研對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有切實的促進作用。科學性原則。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正確,研究目標明確,立論根據充分,內容具體,方法步驟切實可行。
(二)、課題的實施
1、校教科室管理的課題范圍是校級課題和以我校名義申報的各級各類課題。
2、課題負責人全面負責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
3、周期一年以上的課題每學期必須制定階段性課題研究計劃,應按時寫出階段性研究總結。
4、課題組長要經常性組織教師研討,收集資料,及時記錄科研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研究體會,按月向校科研室匯報。
5、課題申報人應維護課題研究的嚴肅性,要設法保證課題按時結題。同時,更要注意科研的科學性和對教育的實際指導意義,在研究過程中可作不斷的改進或提高。
6、課題一經立項,不得隨意變更或終止,因故不能按時結題或不得不中止的課題,須書面說明理由,由教科室備案。無不可抗拒原因而不按時結題的,不得申報新一年課題。
(三)、自查、檢測
每位實驗教師每學期末要寫出階段實驗總結,向學校教科部匯報教育實驗過程中的得失,并將實驗過程中積累和收集的資料、數據等一并交校教科室存檔,便于學校對實驗中期、實驗結果進行檢測、評估。
(四)、課題結題與鑒定管理
1、凡符合結題條件的課題,由校科研室負責鑒定工作。課題負責人向校科研室遞交《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并附下列資料:課題研究主體報告、全部研究成果反映研究過程的主要資料(文字、圖表、錄音、錄像、軟件和事物等)
2、市級及以上立項課題由上級科研部門給出鑒定。
3、課題的成果形式有教育科研論文、研究報告、調查報告、教育專著和教育軟件,學校有權對成果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推廣。
五、獎勵按實驗成果價值給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質獎勵。(詳見《城東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獎勵制度》)。
城東小學教科室
篇3: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二)
新田小學教育科研課題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教育課題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促進學校的教育改革,加強科研課題的管理,做到課題研究有章可循,特制定本辦法以試行,不當之外在實踐中作相應調整。
一、選題
1、在科研課題申請立項之前,所選課題應具科學性、合理性、創新性、價值性、和可能性、超前性,并結合當前教改動態,本校或本地實際,作出選題。
2、研究目標應明確,內容應具體,過程應明了,方法應可行,論證應有據。
3、課題研究人員要有不辭辛苦、執著追求的精神,應具有科研意識、開拓創新意識,具備一定的文字表達能力、實踐能力,要有承擔失敗的勇氣和不斷探索的意志。
二、課題組人員
1、課題負責人全面管理課題的申報立項、批復、資金籌措等,監督過程的實施、協調與課題研究相關事宜。
2、課題主研員具體負責設計、總結、研究、布置,制定實施方案、實施計劃、階段性總結報告、擬訂課題在不同階段具體實施項目,提出做什么,怎樣做的問題。解決研究的重難點,在理論掌握上應深入,帶頭積極投入研究實踐。
3、課題成員
根據課題要設立相應的人數,據課題內容及項目結合教師個人專長,確立研究人員。
4、根據課題的實際情況需設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或顧問組),將課題情況向指導小組匯報,并將疑難問題求教于該小組,以求得對課題研究起實質性的指導。該組成員可向校外請一些有關方面的專家(或知名人士)參加。
三、課題的申請
1、課題申請人應填寫好課題申請書,撰寫好研究方案,送學校教科室初審。
2、教科室初審后,對研究課題進行論證,申請人根據教科室的意見,對方案進行認真重新修改。
3、經學校領導和教科室同意后學校課題可予開題研究,對極有價值的課題再逐級上報立項審批。
四、課題的實施
一項課題立項開題后,要想課題研究卓有成效,必須加強課題實施過程的管理。
1、計劃的具體落實
將研究項目的目標和任務具體,分階段分步驟,針對所有應完成的任務進行分工,責任到人,定出時間,安排好日程,確定好內容。
2、收集資料,做好檔案工作管理
①研究人員要作好讀書筆記、研究心得、經驗教訓、方法效果,典型案例或個案的收集整理。
②收集、整理、保存研究過程中的圖片資料、聲像資料、課件以及研究小結、階段總結、經驗文章、研究論文或著作等。
③收集好立項申請書、論證報告研究、方案以及各種審批手續、階段成果、結題的申報、研究報告、工作報告、檢測報告、評審記錄、評委的鑒定等。
④收集好研究成果的推廣運用及效果反饋意見。
3、課題組要定期召開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積極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相關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結合自己課題研究的實際,反饋信息,及時調整研究方案,及時處理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4、課題組按要求的時間向科研管理部門上報研究小結、階段研究報告、論文等相關材料。
5、課題組所有成員應自覺學習科研理論,更深層次認識研究的目的、任務和實用性,注意收集或摘錄與本研究有關的各類資料,善于吸收他人的研究思路、經驗、成果等,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五、課題的評審
課題研究工作在周期內結束后,寫出書面結題申請報告,由學校邀請有關方面的專家組織結題評審小組,作出書面簽定意見,應準備好以下材料:
1、結題申請報告
2、立項申請報告
3、立項批復通知
4、階段性總結
5、終結性結題報告
6、課題成果、資料等
六、課題獎勵
學校將對已結題的課題,對主研和協研人員,按對課題貢獻的大小,應用和推廣的價值,予以不同獎勵,對評職及考核適當計分以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