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打造書香學校讀書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以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本著大力提高讀書活動實效性的精神,依照“同學主體、全員參與、主動參與”的工作思路,全面開展學校讀書活動,優化學校文化環境,豐富師生精神生活,努力為師生打造一個書香學校,塑造內涵豐富學校文化。
為了營造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大家的讀書興趣,促進同學綜合能力的提高,使課外閱讀真正成為我校師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讓濃濃的書香洋溢學校的每個角落,特制定我校的讀書活動方案。力求以班級為單位營造書香班級,通過激發閱讀興趣,使同學樂讀;指導閱讀方法,使他們會讀;推薦相關讀物,使他們多讀。從而培養同學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增強同學的語文素養,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活動的主題:
讓我們擁有一個書香浸潤的童年
三、活動的時間:
**年9月到**年1月
四、活動過程設計:
(一)優化環境,促動同學內需。
營造一個書香濃濃的讀書環境,對激發小朋友的閱讀需要是行之有效的。
1、張貼讀書名言。發動小朋友到課外去搜集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并寫成條幅掛在教室里,每周更換一句,讓小朋友們體會讀書使人快樂、讀書使人聰明
2、開設班級文化陣地。在教室一側的墻壁上開辟出一條文化長廊,可以用來張貼新書的海報,書中人物的畫片,或者是一張小小的書簽也可以,從各個角度來刺激同學的讀書需要。
3、設立圖書角。每個中隊設立一個紅領巾圖書角(各學科的),通過開展“獻一本看多本”的活動,使各中隊圖書角都有一定數量的書籍,可供同學閱讀。給圖書角取一個自身喜歡的名字,例如:“漫步書林”、“書海拾貝”等充溢詩意的名字。再由班級里的圖書管理員進行登記后供同學借閱。
4、班級的同學與同學之間,可建立“好書交換站”,班級之間定期舉行“好書換著看”的活動。
(二)推薦讀物,激發情感體驗。
1、教師推薦:
(1)制作好書推薦卡。
教師可以根據同學的心理需求,結合本班同學的讀書資源為同學列出一學期要讀的書目,制作成書卡,在新學期的開始作為禮物送給同學。推薦的讀物既有名著經典,又有流行時尚。
其次,做到教師推薦和同學自主選擇相結合。推薦的目的是通過閱讀攝取全面的文化養料,這些書籍的內容應涉和人文和自然學科的諸多領域;而允許小朋友選擇自身愛讀的書籍是為滿足他們的自我選擇性心理需要,發展他們各自的興趣喜好和特長。
(2)巧妙設置閱讀懸念。
假如小朋友們對教師推薦的書,僅僅是喜歡、想看,那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想方設法,引發小朋友們更加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在專門的閱讀課上,捧起要推薦的書本有聲有色地為小朋友們朗讀其中的一段,然后,在精彩之處戛然而止,把同學的那顆心吊得高高的,發生一種不讀不快的念頭;又或者為新書制作一張海報,貼在教室的“文化長廊”里,讓小朋友每天仰著頭看,看一次,心里就想一次,以致于越看越喜歡,最后到達非讀不可的地步。
(3)結合生活因勢利導。
要培養同學閱讀的興趣,老師還得見機行事抓住機會,和時推薦。如學了《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推薦少年版《史記》一書;中國多人航天事業首飛勝利,向同學推薦《宇宙的奧妙》等有關太空方面的文章和書籍。
(4)精心設計閱讀指導。
每周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課作為閱讀課。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包括整本書的推薦,也包括一篇美文的閱讀。使課上在點子上,能抓住同學的心,使同學對你推薦的讀物不看不快,對你推薦的美文心領神會。
(三)加強指導,誘導自主融入。
有了積極的情感體驗,有了對讀書的濃厚興趣,教師還要對小朋友加強閱讀的指導,以提高其有效性。
1、指導精讀。精讀,就是精思熟讀。讀法和要求是:掃清文字障礙弄清句段含義領會全文中心這就是說,精讀要從局部到整體,由整體到局部,反復研讀,領悟精義。
2、指導速讀。速讀,就是快速閱讀,整體掌握。做法和要求是:篩選重點掌握重點語段總觀整篇要旨授予直接閱讀法和整體認知法,不時提高速度的能力。精讀的目的是學習基本知識、基礎理論,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礎,速讀的目的是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精讀和速讀各有作用,要靈活運用。
3、指導寫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是治學科研的基本功,它形式多樣,需要根據閱讀的目的要求,個人的知識能力和習慣自行選擇。我們常用的筆記方式有:批注--對閱讀的重點、難點局部劃記號,作注釋,寫批語。摘抄--根據需要將有關的語句,段落和原文摘抄下來,以備學習研究之需札記--札記是讀過以后,記下來的心得、體會、感想、意見等思想亮點。做卡片--卡片式活頁筆記,比本式便于查找,是積累知識的主要手段。
(四)豐富活動,張揚閱讀個性。
少年兒童的好勝心、榮譽感極強,他們總希望自身的成果得到同學、老師和家長的認可。針對這一心理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用各種讀書活動的效果評價,促使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進一步強化閱讀興趣。
1、閱讀交流匯報
要強化同學“讀”的意識,應關注閱讀交流。如:閱讀欣賞課,讓同學選擇自身最喜歡的某一片段自悟、欣賞、與同學交流;閱讀扮演課,同學自由組合成一個小組,選擇感興趣的寓言、童話,結合同學的閱讀理解,把故事用扮演形式表達出來;閱讀活動課,開展專題研究活動,讓同學尋找相關資料閱讀,而后交流展現。在交流中要根據活動內容和同學的喜好設立各種獎項,讓小朋友在掌聲與笑聲中日漸鐘情于書本,與書為友。
2、班級讀書活動
在班級里定期適時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各班根據活動情況組織朗誦、寫讀后感等競賽。如爭當班級“閱讀之星”,“小小讀書沙龍”,“讀書知識競賽”,“走進童話故事”等。通過學校網站、行知報、廣播等途徑對同學讀書筆記或讀后感進行展示。開展爭當班級“閱讀之星”評選。每月評選十名“讀書標兵”和兩個“讀書先進集體”,并頒發獎品和獎狀,與班主任工作條例相結合。
還可以進行班級之間的讀書交流,可以是“好書共享”,可以是&l
dquo;我讀你聽”,可以是“經典誦讀”,也可以是“吟唱童謠”,
3、親子共讀
(1)、加強宣傳,通過家長會,家庭訪問,讓家長明確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改變過去“讀野書”的保守觀念,能積極配合教師督促同學開展課外閱讀。
(2)、一局部低年級同學愛讀課外書,懂得了不少的知識;但相當一局部同學只是看看畫面,不讀文字,收效不大。原因主要是他們孤立地讀書,有一定的閱讀障礙,當碰到困難就放棄看書。但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很難有讀書的伙伴,此時家長親跟小朋友一起選看一本書,一起研討書本中的一個話題,對小朋友的閱讀不失為一種促進作用。
(3)、教師還要指導家長選擇圖書,向家長傳授和研討家教讀書經,讓家庭生活因為有了“親子共讀”而洋溢溫馨和活力,讓讀書像中央電視臺互動娛樂節目《開心辭典》一樣,成為家庭生活中一份必不可少的休閑大餐!中高段的同學要求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教師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和時了解小朋友的閱讀情況。
六、具體活動布置:
**年9月:
1、宣傳發動,學習學校有關讀書活動的文件、計劃。
2、制定班級讀書計劃、同學個人讀書計劃。
3、協助安排讀書任務。
4、參與新華書店來校售書的購書活動。
**年10月:
1、召開讀書主題班會(講成語故事、古詩背誦競賽)。
2、參與各班讀書交換日活動。
**年11月:
1、同學讀書小結。
2、評比、表彰。
**年12月:
1、召開讀書主題班會。
2、師生參與學校古詩文扮演賽。
**年1月:
1、讀書專題板報競賽(手抄報、優秀讀書筆記、優秀讀后感日記等)。
2、師生同讀一本書活動。
3、參與各班讀書交換日活動。
4、同學學年讀書總結。
5、評比出年度“閱讀大王”、“背誦大王”。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相信,在我們的一起努力下,隨著讀書活動的不時深入,我們班的同學精神面貌將煥然一新,同學們將在讀書中求得知識,在讀書中明了事理,在讀書中學會做人。
總之,通過開展讀書活動,讓同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使讀書成為一種樂趣,一種風氣,一種氛圍。讓好書隨同同學健康快樂地生長,讓小朋友擁有一個書香浸潤的童年。
篇2:臨海中學書香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前言】
為了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全體學生的文化素養,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文化生活習慣,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和諧、全面、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推動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學校決定在今年10月份舉辦首屆“讀書節”活動,努力構建“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從而創設一個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書香校園”。
活動中,我們將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讀書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讀書的能力;激勵學生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中凈化靈魂,升華人格,以讀書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通過“讀書節”的開展,推動學習型學校的創建,促進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活動中,我們將主要抓好“講座、閱讀、競賽、展評、寫作”五個主要環節,使讀書活動在基本內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規范和特色
【活動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通過“讀書節”的開展,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讀書是一件終身的快樂事情,爭做一個有情趣、有修養的讀書人。
以讀書長知識,以讀書增智慧,以讀書促養成,以讀書樹理想,以讀書育人格,形成“人人愛讀書,讀書來育人”的校園讀書氛圍,使“讀書節”活動成為學校特色發展的基礎工程。
【活動主題】
點燃讀書激情,共建書香校園。(橫幅)
【活動宣傳口號】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獲取知識,三分在課內,七分在課外。
3、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充實自己。
4、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未知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5、人不但要有知識,更要有文化。
6、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7、與書本為友,與大師對話。
8、書是一葉扁舟,帶你駛向成功的彼岸。
9、讀書,為精神打底;讀書,為人生奠基(橫幅)。
10、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橫幅)
【活動組織機構】
組長:周靈宏、曹宜杲、余米存
副組長:葉啟強、汪群英、周桂槿、季宏枚、鄭士耀、葉國敏
組員:沈慧、梅虹、顧華英、柳巧娟、陸慧敏、趙嬌妹、丁耿川、謝麗娟、郭迎春、謝麗冬、趙芳萍、王雪影、王小娟、林雪清、余鳳女、楊麗珍、葉曉陽
【活動時間】
說明:1、初步定于每學期開學的第二個月(約十月、四月左右)。
2、本屆活動時間具體定于10月18日―11月18日。
【活動籌備】
1、印發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目錄(復習),印發初中生必背優秀詩文目錄,印發語文新課標必讀課外閱讀書目,印發中學生課外閱讀選讀書目。
2、寒暑假、“國慶”“五一”長假等課余時間,各年級組語文老師根據新課標課外閱讀推薦書目,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至少3本文學名著,并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讀后感)。
3、做好“讀書節”啟動之前的宣傳報道:學校板報、宣傳櫥窗、班級黑板報盡可能以讀書為主題,或倡導讀書活動,或指引讀書方法等等,內容不拘,形式多樣;并做好宣傳標語的橫幅懸掛工作。
4、重新啟動的《鹿鳴》文學社團要盡快做好人員重組,稿件征集、審定,版面設計,欄目分配,排版等等相關籌備工作,使“讀書節”活動有一個有效的寫作交流的平臺。
5、語文組各老師盡可能做好自己所負責的有關“講座、閱讀、競賽、展評、寫作”等各籌備工作:制定活動計劃,設定比賽規則,選定內容、人員,確定時間、地點,以確保“讀書節”活動高質、實效、順暢地進行。
【活動主要內容、形式、要求】
一、講座
每學期的“讀書節”活動期間,由語文教研組的一位老師開設一次讀書講座,以新課標必讀、選讀的作家、作品為依托,可以是“專題的文學講座”,也可以是“好書推薦會”的形式,目的在于激發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為名著的閱讀作導引,以“講座”來促“閱讀”。
這項活動要求語文老師務必選好題,尋找相關的資料,寫好講座稿,在講座前,張貼海報,定內容、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在講座中盡可能設計師生互動環節,讓講座開得有聲有色有成效;講座后,務必留下閱讀任務和思考空間,以促進閱讀的延續和深入。
二、閱讀
指導學生根據新課標課外閱讀推薦書目的內容,利用寒暑假,國慶、五一長假,雙休日,周末,閱覽課等時間,沉下心來,好好讀點書,讀點經典,讀點名著,這既能增加人文底蘊,促進“精神發育”,又能培養優良品德,提高讀寫能力,還能漫游古今中外,渲泄喜怒哀樂,縱橫過去現在,馳騁傳統現代,享受著閱讀的快樂,品嘗著經典所擁有的永恒魅力。
⑴圖書推薦。每學期為學生推薦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3―5本,開展好“同讀一本書”和“各讀各的書”活動。
⑵成果交流展示準備。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認真做好讀書筆記,積累文化知識,寫好讀書心得等。
⑶建立“讀書日”制度。每學期“讀書節”期間集中一天(或半天)時間,什么課都不上,只上“讀書課”,以大力營造校園讀書的氛圍。
三、競賽(活動)
推薦競賽(活動):
⑴書海絮語――一次現場書法比賽。(要求選擇名著中的精彩文段為內容)
⑵百花齊放――一次手抄報評比。(以讀書活動為主要內容)
⑶文采飛揚――一次現場作文比賽。
⑷文筆精華――一次征文競賽。(參考題目如:《讀書改變了我》《我和書的故事》《書香人生路》等)
⑸知識回放――一次名著知識競賽。(備課組各老師每人出10個相關題目,然后由負責老師組卷)
⑹精彩紛呈――一次詩詞(散文)朗誦會。
一次讀書演講比賽。
一次書本劇表演會。
⑺書香溢校園――一次攝影比賽。(捕捉校園內各種有關讀書活動的感人場景、學生老師讀書的專注神情,用精美的畫面和巧妙的標題折射校園內四溢的書香。)
⑻至理名言――“我的讀書名言”征集活動。(引導學生在閱讀名著過程中,把自己的讀書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寫成屬于自己的讀書名言和大家分享。)
⑼經典留香――周末電影節活動。(利用“讀書節”期間的周末坐班管理時間,組織學生觀看經典名著電影電視,如《城南舊事》《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⑽妙筆評析――美文大家讀活動。(指導學生品讀精美散文,復印成a4紙,標上班級、號次、選編者名字,并在美文上作評注和簡析,教師集選優秀者合訂成《美文集粹》以供大家閱覽,品讀。)
幾點要求:
⑴原則上要求每個年級組都能積極參加,考慮到初三學子們中考的壓力,所以活動重心放在初一、初二年級組。
⑵各年級組可根據實際需要擇取5-8項適宜的活動來開展,務必要做到責任到人,力求各盡其責,各盡其能。
⑶各年級組力求建立“讀書節”的資料庫、資源庫,并做到與其他年級組無私交流、共同分享。
四、展評
以“讀書博覽會”的形式對“讀書節”的成果加以公布、展評。內容包括:
⑴現場書法比賽成果展評;
⑵手抄報展評;
⑶優秀讀書筆記展覽;
⑷至理名言展覽;
⑸讀書剪貼本展覽;
⑹優秀讀后感展覽;
⑺優秀征文展覽;
⑻優秀《美文集粹》本展覽;
五、寫作
從攝入與輸出、承與傳的角度看,“閱讀”攝入了大量的文化營養,是實現“生存經驗的傳承”中的“承”,而“寫作”是為了實現其中的“傳”。“閱讀”和“寫作”是實現人類文化傳承的重點,也是構建語文教育模式的重點。因此在“讀書節”中,“寫作”作為最后一個重要環節是對讀書活動成果的有效鞏固,也是“讀書節”的最終目的。
重新啟動的《鹿鳴》文學社是實現寫作交流的有效平臺。
文學社由經驗豐富的趙芳萍老師專職負責,在此不贅述有關細則。
【活動總結】
一、設獎:
1、按年級每項個人比賽項目,根據參賽數,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一等獎得5分,二等獎得3分,三等獎得1分。
2、綜合個人,按單項累計加分。
3、班級團體總分為班級學生所有比賽得分之和,設一、二、三等獎若干。
4、另設“優秀組織獎”每年級2名,“校園讀書之星”每年級5名,均按總分從上到下排列順序來截取。
5、獎勵辦法:獲個人、團體一、二、三等獎者,發給獎狀、獎品。
二、頒獎:
由周靈宏校長對“讀書節”活動做簡單總結,教導處在總結大會上給各項活動的優勝者頒獎。
許昌實驗小學第十一屆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小學校園讀書節活動方案
篇3:小學童年書香課本劇展演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個性特長的持續發展,為學生個人風采展示提供舞臺;同時進一步提高課文的演讀能力,體悟人物內心的豐富情感,感受文本的藝術魅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特開展課本劇展演活動。
二、展演形式及時間
第一階段:*年4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班內的初評,每班評選出一個優秀的節目。
第二階段:*年5月,各班的優秀節目在學校進行展演。
三、展演要求
(一)演出內容與形式
以課本和《語文經典讀本》為主,既忠實課本,又可以在原文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可以是小話劇、小歌劇、小歌舞劇、小品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內容要健康向上。
每個節目表演時間最長不能超過5分鐘,演員人數為小組內所有成員。
(二)要求
1.本次活動,班主任、語文教師均不參與指導,選材、排練等一切活動均有學生自主完成。
2.舞臺背景、道具以簡練、明快為主,不能過于復雜和鋪張,如需要配樂,要自備。
3.服裝、道具要求自備,能符合時代特點。
四、展演地點
多媒體教室
五、參演對象
一至六年級各班。
六、評分標準
1.選材于本年級所學課目或《語文經典讀本》,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對學生有啟發、引導、教育作用。(2分)
2.劇目編排有新意,能深刻地表現劇目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2分)
3.劇目表現形式有創新,表演過程流暢、緊湊、完整。(2分)
4.表演者服裝、道具、舞臺、音樂、背景設計有特色,有利于表現主題。(2分)
5.表演者精神飽滿、有激情、聲音宏亮、吐字清晰、語言有感染力。(2分)
*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