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戰略研究

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戰略研究

2024-07-31 閱讀 2343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課題提出的背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行業正處于向完全專業化道路不時前進的過程中。教師專業化已成為現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定要求。每一所學校要向高層次發展,真正實施個性化教育,首先必需實現教師本體的發展,扎扎實實地解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問題。對于學校來說,在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問題上探索正確、科學的方法、戰略顯得尤其重要。

⑴宏觀背景: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

人類已進入21世紀,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越來越成為全人類一起關心的課題。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又取決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也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

⑵中觀背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

《*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把發展教育看成是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基礎,并且強調要“優化結構”,建設“高質量”的教師隊伍。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同時要有“寬廣厚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新課程要求教師要逐步養成自我反思與設計教育教學行為、教師要具備一定的課程整合、設計和開發的能力、從事行動研究等的意識和能力,為了應對新課程的挑戰,教師必需進行教育觀念的更新,注重教育能力的提高與教育行為的轉變,走專業發展之路。

⑶微觀背景:教師職業自身的特點。

教師的職業是一個不時創新的職業。教師一方面在成績同學,另一方面也應該是在不時地成績自我、發展自我、逾越自我。教師的職業生命,必需在不時探索與追求中得到延伸;教師的職業理想,也只有在堅持“專業化發展”中得到升華。

2、課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從我校的現狀來看,我校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較穩定的教師隊伍,全校共有專任教師32名,其中取得本科學歷的為11名,四十五歲以下的教師全部達到大專以上學歷,專任教師中已取得小學高級教師職稱的為27名,占全體教師的81%,我校教師在二十五至四十五年齡段的教師共有28名,占全體教師的87%,這局部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同學的發展水平,教師群體中決大多數教師比較敬業,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但距離教師專業化的要求確實還存在相當的差異,在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主要表示為以下幾點:

[1]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高原現象”。不少教師雖具有一定的進取心,但到達了一定的工作水平和工作年齡階段后,便不再有新的突破,出現了教師自我發展的“高原現象”。

[2]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意識淡薄、內驅力不夠。主要表示為:一般教師的專業職稱已達到一定水平,因此,有局部教師僅滿足于“書能教”、“課能上”,沒有把教師當作一種促進社會與個體發展的神圣職業,缺少主動學習、主動反思、主動研究、主動發展的意識。

[3]教師的專業情意需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情意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專業的一種深厚的感情,教師專業化的幼稚境界意味著專業情意的健全。

[4]教師的專業能力還有所欠缺,雖然到目前為止,教師的學歷水平已全部達標,但教師的綜合素養、專業能力等諸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課題在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的現狀與趨勢分析

目前,國內外對教師生長和教師發展的研究,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新時期教師能力體系的研究。

新時期教師能力體系,有人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①基本認識能力②系統學習能力③控制與交往能力④教育教學能力⑤拓展能力。

2、關于教師生長階段的研究。

關于教師生長階段的劃定,目前國內外比較趨向于一致的是“三階段”說,即幼稚和欠幼稚階段、幼稚階段、專家型階段。在幼稚和欠幼稚階段主要表示為初步認識教師的職業價值,教育技術較生疏,存在大量問題,或教育技術較差,工作陋習較多。在幼稚階段主要表示為認同職業價值,有較幼稚的職業技術,忠于職守,勤于修養。在專家型階段主要表示為高度體認職業價值,有高超的教育技術和專業研究能力。

3、關于教師發展模型和戰略研究。

關于教師的發展模型,有人將其概括為適應階段、定型階段、突破階段和幼稚階段,其中成為學者型的教師是教師發展的最高目標,也是終極目標。關于教師發展的戰略,有人將其歸納為系統的理論學習、完善的技能訓練、科學的自我反思、自覺的科學研究四個方面,其中有組織培養方面的戰略,又有自我發展的戰略。

綜上可見,教師要成為一個幼稚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時的學習與探究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幼稚的境界。教師專業化發展已成為教育研究的核心問題,學校要發展、同學要發展,就必需研究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戰略。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價值

1、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⑴有助于強化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主體意識,通過相關戰略研究,激發教師的內驅力,增強我校教師專業化水平;

⑵有助于探索建立適合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操作運行機制和戰略,指導我校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

⑶有助于構筑我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制度保證措施和激勵評價措施,確保我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⑴有助于豐富教育和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

⑵有助于豐富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教師教育理論。

四、課題研究的概念界定與理論支撐

1、課題研究的概念界定

(1)教師專業化

“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身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師專業化”的基本含義是:第一,教師專業既包括學科專業性,又包括教育專業性,國家對教師任職既有規定的學歷規范,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識、教育能力和職業道德的要求;第二,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專門教育內容和措施;第三,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教育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時的過程,教師專業化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個不時深化的過程。“教師專業化”這一概念把教學工作視為一種專門職業,把教師視為一個履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人員。要成為一個幼稚的教育專業人

員,需要通過不時的學習與探究里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幼稚的境界。

(2)教師專業化發展

教師專業化發展

從廣義的角度說,“教師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這兩個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強教師專業性的過程。但從狹義的角度說,“教師專業化”更多是從社會學角度考慮的,主要強調教師群體的、外在的專業性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更多是從教育學緯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師個體的、內在的專業化提高。

(3)教師專業化發展戰略

在本課題中的教師專業化發展戰略主要指我校根據國家的要求和新時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總體目標制定適合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的行動方針和培訓模式、制度保證和評價模式。

2、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⑴人的潛能開發理論。

“人的潛能包括智力的、發明的才干、體能、耐力,也包括道德的幼稚、情感的表達、社交的能力等”。大量事實說明,大多數人都蘊藏有巨大的潛能,只要有適宜的條件、恰當的方法,所蘊藏的潛能是有可能被開發和被利用的。由此也可推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完全具有實際可能性的,它是一種客觀的必定,也是人的潛能被開發和利用的應然。

⑵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理論。

19*x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我國北京召開“面向21世紀國際研討會”,強調了一種新的學習觀,主要有:①“學習將成為終生的過程,我們應該更好地利用一切學習機會。”②學習越來越應當成為學習者主動和學習者推動的過程。③學習應當是一個以學習者積極主動為基礎的相互作用的過程,應當是一個不時取得能力的過程。④教師起學習促進者作用,而不是知識的源泉。⑤學習的“第三本護照”,即事業心和開拓技能護照,與學術性和職業性“護照”同等重要。聯合國國際教育組織關于“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理論,無疑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戰略研究”的十分重要的支撐性理論。

[3]教師專業化生長理論。

教師專業化生長,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逐漸幼稚和發展起來的理論。教師專業化生長完整的內涵可以包括這樣三個系統:①系統的觀念系統。它強調科學的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理念,對于一個教師生長的極端重要性。②教育知識的系統。它主要指嚴格的認知層面的知識,導向判斷和意愿層面的知識,行動過程中所包括的運作層面的技巧性知識。這三個層面的知識,對教師自身的生長和作用的發揮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③倫理與心理人格系統。它具體分為倫理價值和和心理兩個層面,突出強調健康人格、健康心理的發展,強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自我效能感。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假設與目標設計

1、課題研究的理論假設

理論假設⑴:教師具有專業發展的愿望與潛能,這種愿望和潛能是可以利用和發揮的。

理論假設⑵: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清晰的內涵和特征,這種內涵和特征是可界定和描述的。

理論假設⑶: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遵循規律,探索出相關有效戰略,就可促進教師的可持續發展。

理論假設⑷:教師專業化發展具有一定的保證機制,它可有效地保證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課題研究的目標設計

[1]探索影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關因素,剖析這些因素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影響作用。

[2]進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戰略研究,探索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相關戰略和操作模式。

[3]構建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評價和保證體系,完善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各項制度、規章。

[4]培養、打造學校專業生長個人典型和優秀團隊。

六、課題研究的相關內容設計

1、影響教師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外部因素研究

⑴影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內部因素;

⑵影響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外部因素。

2、重點研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相關戰略

[1]研究以“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課例研究為載體”的戰略促進教師專業化。

在本課題研究中,我們要嘗試通過指導教師帶小專題進行研究實現專業生長。教師的專題研究主要以課例為載體,通過典型課例的導引,將研究放在一個特定的、典型的教學問題情境中,為教師們提供了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詮釋教學現象,掌握教學理論的機會和方式。將課堂與課題、理論和實踐充沛地結合起來,促進教師研究水平的提高。我校將在“十一五”期間,探索相關的模式,使教師在此戰略中,獲得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綜合經驗,促進教師的專業生長。

[2]研究以“校本課程開發”的戰略促進教師專業化。

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需要教師的專業發展做支撐。我校將通過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校本課程開發,引導教師個體在參與校本課程開發中積極尋求指導和協助;與同事以和課程專家進行通力合作,不時學習和吸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知識,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在校本課程中提高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

[3]嘗試建立復合的教師學習模式,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A、構建學習型團隊

針對教師當前專業能力單薄,我們在課題研究中嘗試建立研究學習一起體,這些教師各有所長,知識、技能、性格、氣質互補,他們有學科建設的一起愿景,互相分享合作,通過這種戰略,給教師提供心理支持,一起分享勝利、分擔問題,分享計劃和資料發生新的想法,努力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研究一起體讓教師在相互間的交流與溝通中獲得心理支持、交流新的想法,通過分享資料、計劃和資料,減輕負擔,一起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自身的專業生長。“十一五”中,我們將著力構建探索相關模式,借助團隊力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B、專家引領

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大學文化的參與。對教師而言,在資深教育專家的指導下,開展教學和進修,為自身專業的生長提供了可能。大學教師帶來的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使小學教師有機會了解和學習這些新理論與新方法,從而獲得專業發展的機會。我校作為遼師課題實驗基地,將借助遼師專家組和進修業務部門指導的資源優勢,探求借助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戰略。

[4]研究以“教師專業化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校本培訓方式”的戰略促進教師專業化。

校本培訓,指的是源于學校課程和整體規劃的需要,由學校發起組織,旨

在滿足個體教師的工作需求的校內培訓活動。它是以教師個人教學能力發展需要為動身點,以學校為培訓場所的培訓模式。這種模式有針對性,結合校情,落腳點在具體教育實踐上,跨越了理論與實踐的鴻溝。

我校的課題研究從教師各階段的發展變化入手,確定處在不同發展階段上教師的主要需求和問題,研討相適應的研訓設計,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培訓除在總體上依據專業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要進行培訓外,我們還要研究以自愿擇培方式,激發教師的內驅力。最終探索出以教師專業化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培訓方式促進教師專業化。

⑸以“教育敘事研究”為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戰略

篇2:小學教師辦公室電腦管理制度

河西小學教師辦公室電腦管理制度

辦公電腦是為了方便教師更好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如查閱資料、電子辦公、學生管理、家校聯系及了解國內外時事動態等。是學校重要的基礎設備,為保證電腦的正常使用以及校園網的安全運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日常管理與維護

1.辦公室電腦由學校統一安裝下發至辦公室,使用人即為日常直接管理與維護人,有保持辦公電腦正常工作的責任和義務。

2.辦公電腦的主要用途為查閱資料、電子辦公、學生管理、家校聯系等,工作時間不得利用辦公電腦從事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如網絡游戲、網上聊天等)

3.禁止在電腦運行時非法插拔電源,下班后應拔掉電源插座。長時間不用時應開啟屏幕保護或關閉顯示器電源(統一預設)。

4.辦公電腦軟件為統一預裝,使用人不得擅自安裝、卸載,不得擅自修改相關設置(如ip地址等)。

5.各辦公室教師不得擅自拆卸電腦組件,如因失誤操作造成電腦硬件損壞,將視具體情況予以一定的賠償。

6.教師應及時、定期備份個人重要資料至第三方存儲空間(u盤、mp3播放器、網絡存儲空間、自有電腦等),養成良好使用習慣。

二、故障處理

1.教師在日常使用中遇到任何問題可向信息技術老師咨詢。

2.因信息技術老師有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故不能保證迅速及時處理故障電腦。如需急修,請事先聯系,并將電腦主機搬至電腦機房。

3.故障電腦維修過程中,不保證機內數據的完整,所以教師重要資料請定期備份在其他空間。

三、其他事項

1.由于不遵守上述相關制度而引起的相關問題及后果,責任由相關使用人自負。

2.辦公電腦均可訪問國際互聯網,使用人在網絡瀏覽過程中的行為與責任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等有關計算機及互聯網規定的法律和法規,責任自負。

篇3:中心小學教師辦公室計算機使用管理制度

辦公室配置計算機是為了方便老師學習計算機知識,瀏覽網絡信息資源,更好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現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文明的上機環境,特制定以下規章制度:

1、計算機周圍應保持干燥、清潔,不宜把裝水的容器放在電腦主機附近。

2、操作電腦要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不能用力敲打鍵盤和隨意開關電源。下班后,最后使用計算機的教師要在關機后,關閉插座電源。

3、任何人不得私自挪動電腦位置,不論是人為損壞還是器材本身故障,應及時通知網絡管理人員,不得自己拆卸器材,如因此而造成硬件的損壞或丟失的,其損失由當事人如數賠償。

4、使用u盤、光盤及移動硬盤時請注意病毒檢查,避免病毒對計算機、校園網的侵害。

5、辦公電腦為教職工教育教學、學校管理、教學科研之用。工作時間內,不得用于與教學無關的操作,不得在工作時間進行聊天、游戲等娛樂活動。

6、不要隨意下載安裝各類軟件,修改系統的各項設置,確保計算機的正常運行。

7、計算機資源緊缺時,請遵循緊急事務優先,原則由管理具體責任人解決相關事宜。

8、計算機軟件、硬件出現問題,應及時與學校相關部門聯系,不私自改變ip地址,不修改有關計算機重要數據,以避免計算機系統的癱瘓,造成重要資料的丟失。

9、學校教職員工在使用計算機時,應遵守法紀法規,不得利用計算機從事違反職業道德、違法違紀活動。

10、梅雨季節、節假日、雙休日、寒暑假放假前,計算機管理具體負責人要拔下插座的電源插頭和網線插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