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感悟別樣真人秀
近些年,各類真人秀如走馬燈般輪番登場,以“霸屏”之勢令觀眾目不暇接。真人秀的魅力在于運用規程和紀實手法,彰顯出參與者在某種真實情境下的人格特質或技藝才能。
現在,越來越多的明星參與到真人秀節目中,在節目中他們體驗著不同的情境魅力,也展示著自己的為人處事的特點。他們不僅有無名小輩也有元老大腕,有的是很認真,很用心的去工作,他們的人格魅力與工作態度在間接的影響著觀眾,讓人感動,讓人佩服。有的只是玩樂,博人一笑,沒有正能量,讓人看著節目只是一笑而過。也許你會說:每個人的角色不同,千人一面的節目就會變得無趣。不管怎樣,我更愿意讓明星的人格魅力感染觀眾。
課堂是教師真人秀的真實情境。在這個真實的情境的中,我們也遵循著各種規則。教育教學是教師遠離自身生活的另一種體驗。在這個體驗中,我們打算給臺下的學生“觀眾”施加什么樣的觸動呢。我們需要真情流露去感然學生,也需要循循善誘去引導學生。學生既是教育真人秀的觀眾,又是教育真人秀的主角。
突然,覺得教師像演員,總是努力突破自己局限,塑造成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這個塑造過程需要數年的時間。用自己的角色魅力去感染一群人,讓其思想發生改變。優秀的演員可以通過一部影視作品,讓人心靈觸動、永久難忘。優秀的教師可以通過一串教育活動,讓學生銘記心底,改變一生。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篇2:小學寫作優秀論文電子白板進行習作教學感悟
小學寫作優秀論文電子白板進行習作教學的感悟
徐洪英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淑仙紀念小學
摘要:
20多年以前,我國已故著名語文教育家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習作教學是‘老大難’的‘老大難’”。20多年后,我在學習、使用電子白板進行習作教學后,感悟到以下好處:豐富的共享資源,真正實現自主習作;指導習作,變靜止為靈動;完成習作,變拖沓為快速;評析習作,變無效為高效;習作課堂,變沉悶為享受。綜上所述,電子白板能有效引發師生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成為習作課堂真正的主人,電子白板真可謂讓小學習作教學“柳暗花明”。
關鍵詞:電子白板;教學;習作;應用
電子白板整合了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同時又保持普通黑板這一教學手段的優點,更好地發揮課堂教學的潛能,為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方便,讓小學習作教學“柳暗花明”。以下是我在學習、使用電子白板進行習作教學后的一些感悟。
一、豐富的共享資源,真正實現自主習作
傳統的習作教學,大多數老師下載和制作一個簡單幻燈片,上課時教師先把教材中的“習作要求”作簡單描述后,再讓學生動手習作。這種單一的、孤立的幻燈片畫面,對于小學生來說相當單調乏味,學生們又怎能寫出理想的習作?
電子白板取代了單一的幻燈片教學,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了一個豐富的資源平臺。在三年級下冊二單元的習作教學中,課前我搜集了大量的資源,把需要的各種教學資源保存到電子白板資源庫中,以便課堂上隨時調用。在導入習作時,我利用“電子筆”播放了**年北京霧霾的畫面,蘭州自來水苯超標,未來24小時不能飲用的報道,接著我又把全國不同程度受污染的視頻播放給學生看,使學生初步感知人類對環境的污染,為寫好本次環保習作做好了鋪墊。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習作是要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學會真情寫作,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電子白板這一豐富的共享平臺,更好地處理了教師與學生的位置,擺正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他們營造愉快的習作氣氛,提供放手習作自由環境,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實現自主習作。
二、指導習作,變靜止為靈動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這告訴我們“生活是習作之本。”學生在習作中往往會遇到“無米下鍋”的問題。他們的生活范圍是極有限的,這種有限的生活范圍又很容易造成學生感悟上的遲鈍和麻木。為了讓學生能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慧心,在電子白板進行習作教學環境下,我從資料庫中將學校附近變化的圖片,讓學生逐一觀看,學生一看到這些熟悉的圖片倍感親切,這時我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看著圖片為同學們介紹我們周圍發生的變化,學生們對熟悉的事物有感而發,陸續上臺各抒己見,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一段話便有條有理地說出來,此時此刻,靜止的習作課堂靈動起來
篇3:數與代數在教學中幾點感悟
數與代數在教學中的幾點感悟
昌江三小郭秀霞
數與代數”的知識是人們工作和日常生活離不開的知識基礎,是人們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數與代數”的數學內容,是學生后續學習的基礎,學生學習的各個知識板塊的知識內容都體現了“數與代數”的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實際情境使學生體驗、感受和理解數及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及其運算模型的建立過程,強調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數與運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下面我就淺談“數與代數”在教學中的幾點教法:
1、在教學中重視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正確把握標準,不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不任意人為地增加難度。
如在二年級上冊“幾百幾十加減法”口算教學中,我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玩具超市的情景,力圖從真實的購物環境中提出問題,列出算式。玩具超市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吸引學生。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體積”是一個難以理解的概念,教學這一課時,我讓學生準備兩只同樣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體積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鐵鎖,另一杯里放入一個螺絲帽,讓他們觀察水平面的變化,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通過觀察學生領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為物體擠占了一部分空間,鐵鎖占據空間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絲帽占據空間小,水面就上升得少,從而懂得物體所占空間大小叫物體體積。這種實驗的方法比教師簡單敘述和學生機械背誦效果要好得多。此外,我還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計算家里的水電費、存款利息、裝修所需地板磚的塊數等等。總之,凡有適宜的內容,我都盡可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生也感覺學起來輕松、實在、有趣。如此教學,可建立起學生的大眾數學觀,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益于學生內化知識。
2、在數的運算教學時,要重視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積極倡導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在探索比較中切實理解運算方法。
(1)教師要重視口算的訓練,口算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學生筆算能力,教師在學生掌握了乘除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它是學生學習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教師要重視這一單元的學習,并在教學時,對學生合理的口算方法予以鼓勵。
(2)重視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估算的重視程度不夠,甚至有些教師對估算章節的內容放棄不講或一筆帶過。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先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通過設計情境,使學生體會到估算的必要性,估算的價值;在實際訓練時,具體計算時,讓學生先估一估,后計算,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3)鼓勵運算方法多樣化,由于個人的生活經驗、思維習慣、理解能力不盡相同,所以在解決問題時會有不同的方法產生,這時教師要有耐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時間,讓他們去獨立的思考、嘗試解決,對于合理的、獨特的算法應予以肯定、鼓勵,從中師生共同選取最優的計算方法。
總之,我們必須廣泛地學習,認真地鉆研,積極地實踐,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教訓,認真改進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運用數學方法的水平,才能備出適合自己教學的高質量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