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學對話促進數學思維
以教學對話促進數學思維
教學對話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前有導入對話,課中有師生問答、小結過渡,課尾有總結評價等。教學對話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的載體,是師生交流思想情感的媒介,是教師達成教學目標的重要橋梁。課堂教學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師生的教學對話是否有效。教師設計的教學對話應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啟發性、通俗性;應具有激發思考、促進理解、活躍氣氛、加深印象的功效;教學對話要做到適時、適度、適量。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對數學教師來說尤其要注意做到,這是因為任何一個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都是一次極富挑戰、極具魅力的數學探究之旅,在這一過程中,數學知識的獲得、數學技能的提高、數學思想的熏陶、數學活動經驗的建立,都將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悄悄發生,完成這一過程的途徑多種多樣,但不管采用哪種途徑,都少不了師生的對話。如果師生對話設計得好,不僅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還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教學對話有助于訓練思維的敏捷性
如果出示數學問題都是采用電腦屏幕將題目完整地展示出來,并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時間,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縝密地思考,但卻不利于培養學生敏捷地思考問題的品質。因此,提出問題的方式有時也可以靈活一些,隨機一些。
例如,教學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之后,以對話的形式組織了如下的練習──
師老師這兒有兩根小棒,一根3厘米,一根8厘米,我想再拿一根小棒,使這根和前面拿的兩根組成一個三角形,該拿多長的小棒?
生拿一根6厘米長的小棒就可以了。
生拿一根7厘米長的小棒也可以。
師拿一根4厘米長的小棒可以嗎?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請說明理由。
生三角形任意兩條邊之和必須大于第三條邊,4+3=7,小于第三條邊,組不成一個三角形。
師那5厘米的可以嗎?
生也不可以。
師為什么?請說明理由。
生5+3=8,等于第三條邊,也組不成一個三角形。(根據學生的分析,用課件驗證。)
師那3厘米、8厘米的可以嗎?
生3厘米不可以,8厘米可以。
師如果拿8厘米的小棒,組成的是什么三角形?
生等腰三角形。
師這個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多少?底是多少?
生腰是8厘米,底是3厘米。
師如果要組成一個腰是3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底可以拿幾厘米長的小棒?
上述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的方式是隨機的,而且問題的難度逐步加大。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基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和反饋隨機進行的,因而很好地把握了學生思維的脈搏。學生要正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必須進行周密的思考和分析,思維必須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活躍狀態。這樣的對話方式不僅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也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學對話有助于訓練思維的廣闊性
教師提出某個問題后,有時可以不做任何分析或提示,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動腦、動筆自主探索,只要在關鍵處加以點撥,以這種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真正的磨礪。例如,教學48+35的片段如下──
師這道題用口算的方法應該怎樣算?把你們各自的算法在小組里說說。
生我是先算48+30=78,再算78+5=83。
生我是先算40+35=75,再算75+8=83
師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生我是先算40+30=70,再算8+5=13,70+13=83。
生我可以倒過來,先算8+5=13,再算40+30=70,70+13=83。
生我的算法跟他們不一樣,我是先從35里分2個給48得到50,再算50+33=83。
生我可以從48里分5個給35得到40,40+43=83。
生我是把48當作50,50+35=85,85-2=83。
生我是把48當作50,35當作40,50+40=90,90-7=83。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廣泛交流、主動探索,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計算方法。在學生積極參與、探索不同解法的過程中,思維逐步擴展,從直接計算出結果,發展到根據數據的特點想到各種簡便計算的方法。學生在學會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思維的廣闊性逐步得到發展。
三、教學對話有助于訓練思維的深刻性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適合學生自主探究方面的內容,我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應重視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發展思維的深刻性。
例如,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進行統計,然后交流。
生我看到一個圖形就畫一個圖形,這是我畫的結果。
□◎○□○◎□◎○□○□◎○□○◎□
生我是正方形畫一排,雙圓形畫一排,圓形畫一排的。
□□□□□□□
◎◎◎◎◎
○○○○○○
師這兩位同學都是用畫圖的方法記的,你們認為哪一種好?
生我認為后一種方法好,一下子就知道哪種圖形最多,哪種圖形最少。
師是的,張同學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整理方法?
生分類整理的方法。
學生在自主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將圖形逐一記錄下來,很少有學生想到將圖形分類記錄。教師通過組織學生交流和展示,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各種收集數據的方法及它們之間的異同,增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能力。
教學對話對教師的語言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探索知識的愿望。教師教學語言必須適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必須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全神貫注地投人到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
篇2:數學思維老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數學思維老師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1、從幼兒思維入手,參與搭建教研體系及內容建設。
2、基于體系構建課程講解內容。
3、基于思維培養,設計、優化、迭代產品內容。
4、參與探索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
任職要求:
1、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熟悉3-8歲兒童思維訓練內容;
2、1年教培行業工作經驗,能力突出者,有AR、STEAM經驗者優先可放寬要求。
3、具有較強的溝通合作能力、快速學習能力、思維靈活、有責任心教學嚴謹。
數學思維老師崗位
篇3:數學思維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數學思維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1、從幼兒思維入手,參與搭建教研體系及內容建設。
2、基于體系構建課程講解內容。
3、基于思維培養,設計、優化、迭代產品內容。
4、參與探索數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點。
任職要求:
1、了解兒童身心發展特點,熟悉3-8歲兒童思維訓練內容;
2、1年教培行業工作經驗,能力突出者,有AR、STEAM經驗者優先可放寬要求。
3、具有較強的溝通合作能力、快速學習能力、思維靈活、有責任心教學嚴謹。
數學思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