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訊通搭建家校聯(lián)系橋梁
校訊通搭建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
摘要
好的教育需要學校和家庭合力進行。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中,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存在不及時、不充分等諸多弊病。家長們總是希望能夠隨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而班主任老師由于要管理班級幾十個學生的現(xiàn)狀,不可能與家長保持隨時隨地的溝通。久而久之,學校與家長之間逐漸形成了教育上的“真空地帶”,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對孩子們的成長極為不利。迫切需要有一種新型的家校聯(lián)系方式能解決這一問題,它就是校訊通,有人形象的比喻,通過“校訊通”,學校“家訪”永不掉線,老師關懷永不停機。
關鍵詞
校訊通家校聯(lián)系
正文
如今,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多數(shù)還是停留在傳統(tǒng)方式上,如家長會、電話、家訪等,這些不僅有交流的局限性,還存在著不夠及時與快捷等問題。中小學生是移動的人群,缺乏移動通信手段;他們又是弱勢群體,容易受到侵害,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呵護。他們的家長因為工作原因不能有效顧及孩子在校教育情況。教師則是學生在學校的監(jiān)護人,日常教務繁忙,希望能通過辦公自動化減少工作強度。
“校訊通”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實現(xiàn)家庭與學校快捷、實時溝通的教育網絡平臺。是一套可以有效解決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集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于一體的信息交流系統(tǒng)。他可以讓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的向老師提出建議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他充分調動社會教育資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架起學校、家庭之間實時、快捷、有效溝通的橋梁,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和諧共育的局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校訊通是中國移動公司利用移動通信網(mobile)、互聯(lián)網(Internet)資源,集成短信網絡平臺和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在教育系統(tǒng)內構建一個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體的,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實時的,交互的信息溝通平臺
篇2:校訊通為學校和家庭溝通搭建一座七彩橋梁
“校訊通”為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搭建的一座七彩的橋梁
摘要:“校訊通”是依托互聯(lián)網和手機短信,致力于促進教育行業(yè)內經驗交流、資源共享,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了緊密連接,是實現(xiàn)家校良好溝通的綜合素質教育平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學校無疑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校訊通”正是為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搭建的一座七彩的橋梁,從而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共同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校訊通家校溝通橋梁教育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一個人一生當中必須要經歷的兩種教育方式,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這就是說教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無可替代的教育者。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學校與家長要多方面、多途徑地進行聯(lián)系、溝通,有針對性地做好家長工作,在家校教育中發(fā)揮積極作用,校訊通即成為了首選。
校訊通是加速校園信息化進程、實現(xiàn)交互式溝通的重要手段。它在家庭和學校之間搭建了一座以學生為中心的橋梁,使得家校互聯(lián)、家校合作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更加快捷、有效。校訊通為我們老師,特別是為班主任減輕了負擔,節(jié)省了時間。家校溝通隨時隨地,及時高效,方便快捷,可以簡化大量重復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一對多的發(fā)布方式)。而家長也會很快將信息反饋給我,便于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校訊通是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實現(xiàn)了學校與家庭的信息互通。
在使用校訊通”的之前,學校與家長的聯(lián)系相對是比較少的,如有特殊情況才打電話或家訪,進行家校聯(lián)系。這樣,家長在平時是比較難以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及學校的一些要求的,同時,學校也不不能全面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溝通上有一定的困難,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做到有針對性,使教育效果不是很好。而“校訊通”的使用,基本上消除了溝通上的困難,及時互通信息,加強教育的針對性。
作為班主任有時很是無奈,例如:新學期開學,向學生宣布作息時間,有的學生總也記不住每天都遲到,晚上的家庭作業(yè)不管是讀的還是寫的,有的學生不是忘了,就是撒謊說沒有作業(yè)等,令我很是頭疼。自從開通“校訊通”以后,老師可以每天給家長發(fā)送當天的作業(yè),讓家長可以監(jiān)督孩子的作業(yè)。老師可以給家長發(fā)送有關學校要求、孩子表現(xiàn)情況、教育孩子的方法等的信息。即使孩子不小心把書面通知弄丟了,家長也能知道通知的內容,有效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同時,家長也能利用家校快訊通向班主任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身體狀況、請病假等,便于班主任全面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和家長一起共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不但讓家長能從學校、老師那里更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還可以學到很多關于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使用“校訊通”,讓教師和家長受益匪淺。“校訊通”能讓家長更快地從老師那里獲取孩子的一些情況,在家能及時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從而讓孩子重視學習、規(guī)范行為。在一次家長會上,一位家長和我說他的孩子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因為老師經常用“校訊通”發(fā)送表揚的短信。他說其中一條短信是這樣寫的:“您的孩子最近進步很快,作業(yè)能按時完成,請您多多鼓勵。”當他看到了之后,下班了,他在家里等待孩子回來。孩子回來后,他興高采烈地對孩子說:“女兒,老師表揚你啦!你要更加努力學習,再接再厲哦!”女兒聽了,高高興興的自己主動開始寫作,家長看了心里很是高興。
“校訊通”加強了學校、老師與家長的聯(lián)系,增加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彼此信任,并且使家長能夠與孩子多交流,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是家校聯(lián)系不可缺少的橋梁。
篇3:校訊通:家校溝通橋梁
“校訊通”----家校溝通的橋梁
一、關注家教動向,引導家長樹立新的成才觀。
孩子是家中的寶貝,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不管孩子的天資如何,不管孩子的興趣是什么,一相情愿地設計孩子的未來。讓孩子今天學鋼琴,明天練舞蹈,后天又去畫畫或者學英語。到頭來孩子苦不堪言,家長疲憊失望。不僅成才無望,而且很可能扼殺了孩子的天性,對學習喪失了興趣。因此,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成才觀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告訴家長“第10名現(xiàn)象”:在校時的尖子生,走向社會后未必一定是最優(yōu)秀的;在校時成績平平者,但習慣好、有毅力,走向社會后有的倒是后勁十足,成功者大有人在。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關心孩子的成長:
1.教孩子學會做人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孩子學會做人。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與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努力教育培養(yǎng)孩子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家長會上,我校少先隊開展“爭做小主人”主題班隊觀摩活動,引導學生在家孝敬長輩,說話要講文明禮貌,回家要向大人問好,吃飯不挑食,飯前要洗手,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2.給孩子一個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
家長要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讓孩子自由發(fā)展,發(fā)揮他們的天性。家長還要引導學生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為此,我校還開展了“書香家庭”和“星級小書房”評比活動。
3.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健康美好的心靈是父母留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身心健康影響人的一生。專家調查發(fā)現(xiàn):30%左右的中小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其中50%的心理問題來自家庭。為防止兒童心理疾病的發(fā)生,我們要求家長多親近孩子、多了解孩子,對自己孩子的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有全面的了解,不要“拔苗助長”違背教育規(guī)律,要多給孩子“減壓”。學校也根據(jù)“五嚴”規(guī)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yè),中高年級家庭作業(yè)在1小時以內。
二、開展特色活動,幫助家長掌握教育方法。
我們根據(jù)各年段學生的特點在不同年級內開展一些小型多樣的家長學校特色活動。
1.邀請家庭教育專家到校為家長作專題講座,用科學的知識,生動的事例豐富家長的育兒經驗。我校舉行了“將成功傳給下一代”專題講座活動。專家從轉變家長的觀念、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教育方法、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成功智力、家長要提高自己的素質五個方面,用大量生動、淺顯的實例講授家庭教育方法。團中央《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報告團成員謝峰老師為我們傳播了最新的家庭教育理念,呼吁家長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精彩報告讓到場的家長得到很多啟發(fā)。
2.邀請有豐富家教經驗的家長來校介紹自己的育兒經驗,使家長受到啟發(fā)。幾次家長會上,我們邀請顧樂天、陳玉坤等優(yōu)秀學生家長分別做了《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經驗介紹。
3.以班為單位,用座談會的形式組織家長討論交流。每一個家長都有發(fā)言的機會,介紹經驗、總結教訓、提出困惑。
4.充分發(fā)揮家長學校教師的引領作用,研究家庭教育的共性問題,到家長學校講課,普及家庭教育知識,促進家庭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薛亞莉、朱舒亞、張琳等老師的講座深受家長的歡迎。學校網站還開辟了“家校聯(lián)系”專欄,宣傳家教知識。
三、關愛留守兒童,讓愛的陽光能溫暖每個孩子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