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對話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對話

2024-07-31 閱讀 7004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對話

對話,是人際交往中經常用到的一種交流方式。進行對話的各個方面,本著平等的原則,以自由的心態,圍繞某一話題發表各自的意見,彼此之間互相啟發,互相碰撞,從而達到觀點的一致或產生新的觀點。課堂對話,則是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學生、媒介之間的對話,實現師生的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對話,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掌握所學知識,并加于運用。現以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為例,這一單元的內容是這冊數學內容里是比較難的,而《圓柱的表面積》這節內容中的求圓柱的側面積是本單元的難中之難。所以,掌握這一內容很關鍵。那么,對于這樣的內容是如何進行對話的呢?我以“三問”的方式進行。

一、一問

在教新內容之前,我都讓學生預習新知識,通過課件演示,小組合作,師生交流、討論共同學習圓的側面的面積后,老師問:我們做學問,必須誠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請懂的同學舉手?此時,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舉手,還有大部分學生沒有理清思路,或者還沒有完全的理解,這時候,要進行大面積的輔導很難。

二、二問

以已懂的學生為主,讓他們說說是如何求的,這樣,有利于他們加深理解。之后,老師又概況的陳述一遍,老師問:請已經學會的同學舉手?此時,局面已改變,已有大部分學生舉手,那些還沒有弄明白的學生臉上露出了焦急的面孔。

三、三問

這時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沒有掌握,我們再來學習一遍,已經學會的同學再次加深理解,靈活運用,還沒有弄明白的學生,想一想,自己遇到的學習困難是什么?師生再一次學習后,師問:還沒有學會的同學請舉手?此時,舉手的學生已寥寥無幾。這時侯,教師講再多對這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已無濟于事。必須要走下去,問這些學生:你還沒有掌握所學的新知識,你遇到什么困難,我可以幫幫你嗎?這樣一來,這些后進生已經真正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他們也愿意把學習的困難告訴老師,讓老師幫他們解決。

通過這樣的“三問”,一問問出了優秀生;二問問出了中等生和中上生;三問問出了后進生。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真正達到教育是為每個學生服務的目的。

(注:很多數學課堂教學很精彩、也很流暢,看似學生都懂了,其實不然。特別是用這種教學方式對鄉鎮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只不過是走走過場,懂的學生早懂了,不懂的學生還是不懂,這樣的課堂教學只是為某幾個學生服務而已,久而久之,成績不好的學生便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成績自然就越來越差。對此,我采取了“三問”的教學方式,問出了各個層次的學生,讓全班學生都受到老師的關注,都參與學習。學生只要受到老師的關注,只要他肯學習,總會進步的。)

篇2:交互式電子白板互動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變遷

交互式電子白板互動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變遷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簡單。互動技術,從交互層次更好地突出了技術所具有的特征,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的顯著特征,成為新的關注熱點。互動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交互式電子白板這一互動技術的發展,給中小學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變遷,本文從電子白板互動技術在課堂教學幾個層面應用的角度對互動技術給課堂教學帶來得有效變遷作了粗淺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字:互動技術課堂教學變遷

一、互動技術的發展

互動技術是指利用相關硬件和軟件,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信息傳遞和交流的技術。現在隨著數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交互過程已經從單一的硬件觸摸式交互(如鍵盤、鼠標、觸摸屏等)方式逐步向更加自然的,非觸摸式的多元交互方式方向發展。

教育領域的互動技術是指利用一定的教學工具提高教學方法和技能,促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進行組合,基于學校活動的互動技術。目前結合教育領域的互動技術分為物化形態的硬技術和智能形態的軟技術兩種互動技術。比如現在在教學中應用得如火如荼的電子白板硬技術,通過電子白板的音視頻、錄播、資源共享等功能,實現了電子白板互動硬技術在學校的有效體現;而通過電子白板的硬技術,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利用互動媒體技術、互動觸控技術、互動智能技術在傳統教學方式上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變遷,形成新的教學方式和互動技巧,就稱為互動技術的軟技術。

互動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個體在線互動、個體離線互動、群體離線互動、群體在線互動幾個發展過程,目前呈現個體離線互動向個體在線活動發展,繼而向群體在線互動發展的趨勢,結合教學實踐活動來說,目前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模式就很好地詮釋了互動技術的發展趨勢。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變遷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互動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

目前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存在品種多、功能全等特點,但也存在品牌多、質量良莠不齊等特點,但都不外乎于電磁感應白板、壓感式電子白板、紅外對管技術白板等幾種類型,其互動技術及功能主要歸納為4類。

第一類是屏幕寫畫功能,拿起白板的一支筆就可以隨時在屏幕上書寫,延續了教師邊講解、邊書寫的授課習慣,且書寫的內容能以數字化的形式保存。

第二類是工具類功能,包括聚光燈、遮罩、放大鏡、計時、字幕、圓規、尺子等,工具類功能技術門檻較低,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但僅依靠工具類功能遠達不到白板的互動性課堂。

第三類是對象拖拽、翻轉等操作功能,白板中文字、圖片、音視頻等多媒體都是作為對象在頁面上呈現的,可以在播放和編輯狀態拖動對象,在動態中促進學生認知。

第四類是屏幕錄制存儲功能,課堂上即時產生的動作能被保存和即時回放。

以一節高年級的英語課為例,來說明電子白板交互技術的應用。這是一節高年級英語新授課,課堂詞匯量很大。如何幫助學生掃除詞匯學習障礙,盡快順利過渡到后面課文學習和閱讀拓展應用是該環節的難點。為此,教師根據白板的拖曳和聲音鏈接功能,設計了一個檢測學生對詞匯的讀音掌握的練習,即將新單詞和音標打亂順序排放,然后讓學生選擇點擊一個音標,根據聽到的讀音找出對應的單詞,并將該單詞拖到相應發音的音標詞下。

篇3:課堂教學中云平臺有效應用

淺議課堂教學中“云”平臺的有效應用

摘要:云計算時代,我們看到了“云”的大量、高速、多樣、準確。“教育云”實現了用“云”代替計算機為教育教學服務:在“云學習”中,它打破固化教學瓶頸,搭建起空中的快樂課堂。其中,利用“微課”分解教學難點,降低學習難度,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邂逅學習同好,搭建了協作平臺。在“云教研”中,它融化了教師個體的信息孤島,拓寬了教法渠道。在“云評價”中,利用學習數據來輔佐學習偏頗,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在“云存儲”中,海量資源的共享和方便讀取更是讓師生樂在其中。本文通過以上四方面闡述了“云”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同時提出了資源的安全性、共建共享等維護方面的展望。

關鍵字:云學習;云教研;云評價;空中課堂;學習數據

一、問題的提出

談到互聯網就不得不提到“云”。云搜索、云存儲、云安全、云查殺、云終端、云計算……云,成為了網民口中的高頻詞,而“云計算”近年來被炒得沸沸揚揚。那么,什么是“云計算”?百度中稱:云計算是IT基礎設施及其服務的支付和使用模式。WIKI認為:云計算是通過Internet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可伸縮的虛擬化資源的計算模式。通俗一點說,云計算就是用“云”來代替計算機的使用,所有計算機能干的活兒,諸如:CPU的計算力,硬盤的存儲力,軟件的應用力等等,“云”都可以做到。此時,計算機只是作為一個能保證輸入輸出的“終端”而存在。

“云”的計算力是超強的,它能調動多臺服務器進行分布式計算,讓一臺計算機弱小的CPU望塵莫及。“云”的存儲力是超大的,它囊括的虛擬存儲量能從TB直到YB。“云”的軟件應用力更是多樣的,它可以任由用戶各取所需,隨時調遣。這就使“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四個“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