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迎來課堂教學春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迎來課堂教學春天

2024-07-31 閱讀 458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迎來課堂教學的春天

關鍵詞: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提高培養春天

摘要: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途徑,是改變傳統教學結構、實施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目前國際上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與潮流。本文緊緊圍繞當前教育形式,以新課程理念為出發點,從老師的角度,根據學生的特點,闡述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改變了師生的傳統角色。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激趣變教學為樂學。三、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突出重點、淡化難點。四、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遷情入境,培養學生想象力。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增加教學容量。

正文: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途徑,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將信息技術、信息資源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通過在學科教學中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改變傳統教學結構、實施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目前國際上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與潮流。

為了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飛速發展,教育也在大步前行,課堂上已經改變了只是“粉筆”、“教鞭”、“黑板”的落后面貌,今天的課堂走上一位神通廣大、變化多端的多媒體,它集文本、色彩、圖形、圖像、圖畫、聲音于一體,以強大的交互功能增添了傳統教學方式無法企及的廣度和深度,它比課本更形象、更多維、更鮮活。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促進了新課改的實施,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

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改變了師生的傳統角色

新課程標準一再強調,教學中要改變師生的傳統角色。在多媒體應用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知識講授者變成了和學生一同參與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師生共同觀看享受多媒體帶來的快捷和傳遞的信息。從而讓學生從內心感覺到師生的平等,營造了輕松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潛力,從而敢想敢說敢做,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了課堂上所有知識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角色。

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激趣變教學為樂學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以課堂教學中激發起了學生的興趣,便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師除了要精心備課外,還要用高漲的熱情,飽滿的情感,繪聲繪色的語言和學生們一同分享學習的樂趣。但是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這時就需要一種調劑,來喚回學生的興趣,那就是多媒體。它以德天獨厚的優勢,音形色吸引著學生,讓學生始終保持著學習的興趣,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潛力。

篇2: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摘要】信息技術以其巨大的容量、豐富的表現形式、直觀的感受迅速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信息技術教學的普及,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促進教學的重要性。教學技術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功能各異的現代化資源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并成為現代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教學手段。在教育中創新,在創新中與信息技術齊頭并進,將創新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不斷注入活力,依托信息技術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優勢發展,共同進步它才有發展的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勢發展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的深入,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正在產生深刻的變革,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傳授的進程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發展、自主學習、意義建構等的進程。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最佳方法,為加快實現教育信息化做出應有的努力。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所具有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我們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利用網絡中的信息資源,調用素材庫中現存的資料,幫助我們解決教學難點。其次,有利于發揮教學個性。沒有個性的課堂教學只是教材的翻版,久而久之,被束縛的就不僅是學生,我們可以根據自己任教班級的學生情況,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內容制作出有個性的教學課件。如某一課所涉及的內容趨向專業性,我們就可以調用一批符合教材內容的素材充實進去,使這一課件具有它的獨特風格,那么這一節課也肯定是別具一格了。第三,有了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的運用,我們制作好課件再去上課,就能避免上課時捉襟見肘情況的發生。因為我們是按照備課教案做好課件,所以就能把無所適從的情況消滅在準備階段。第四,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容量增大了、色彩豐富了、生動性增強了,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一、突破教學難重點,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在進行教學中,有些內容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媒體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俱備,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所以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內容形象、清晰、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起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楚,學生難以聽明白的問題,有效地實現講授內容由景入情,言簡意賅的作用,是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能取得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而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中,教學已由講授型向創新型發展,它不僅要求教師自己動手制作課件,更多的能讓學生手、腦、心、眼運用為一體的操作過程。它可以把教師的語言形象地表現出來,也可以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形象表現出來,還可以使教師的板書更加清晰更具有整體性和系統性,更能把多層次、多方面的思維集中在一起進行研究和比較。因此,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表現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種充滿樂趣的途徑,從而使課堂教學更為生動活潑。恰當地選用多媒體制作課件來輔助教學,能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方法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不拘一格的特點。運用電教媒體,可以把抽象的分析變得具體而形象,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出學習情感,培養其學習的興趣。比如上《雨點》一課,我先讓學生聽一聽雨點的聲音,再問:雨點落到了哪里呀?然后讓學生讀課文,在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這樣一來很自然的就把學生引到了書本上,學生有了想要找到答案的沖動,就會主動去尋找答案,這樣一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他們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教學形式上,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充分調動多種教學媒體的形、音、色,立體地刺激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使抽象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明,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如課文《豐碑》一課,教學重難點在于學生對晶瑩的"豐碑"的理解。教學中老師適時展示多媒體課件:大雪紛飛狂風呼嘯,一個被凍僵的老戰士左手微微向前伸著,雪凝成晶瑩的冰覆蓋了老戰士。然后,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思考:老戰士真的是向戰友借火嗎?他可能想些什么呢?他可能說些什么呢?學生通過讀書,思考,交流,仿佛置于文字敘述的環境中,去體會老戰士的所思所想,答案有新意卻也緊扣中心,教學效果很好,達到教學過程最優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