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素養與教育信息技術
教師專業素養與教育信息技術
摘要:上下五千年,彈指一瞬間。歷史輪回,滄桑巨變。我們能認識的卻只有區區百年。但這就讓我們很是感到蔚為奇觀。特別是現在的電子信息時代,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讓人們的眼界一下開闊了,距離拉近了,生活豐富了,挑戰也增強了。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類的偉大。
但科學技術又是一柄雙刃劍。人類在享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科技文明、種種福利的同時,也經歷著可能潛在的危險。由于信息技術進入我們的生活,影響到每個人,所以,青少年學生也不例外,他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了解很多未知的東西,但也受到許多潛在的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關鍵詞:教師;學生;專業素養;教育技術;信息素養
上下五千年,彈指一瞬間。歷史輪回,滄桑巨變。我們能認識的卻只有區區百年。但這就讓我們很是感到蔚為奇觀。特別是現在的電子信息時代,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讓人們的眼界一下開闊了,距離拉近了,生活豐富了,挑戰也增強了。我們不得不感嘆人類的偉大。
但科學技術又是一柄雙刃劍。人類在享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科技文明、種種福利的同時,也經歷著可能潛在的危險。[1]由于信息技術進入我們的生活,影響到每個人,所以,青少年學生也不例外,他們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了解很多未知的東西,但也受到許多潛在的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對學習的影響
篇2: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的讀書活動方案
根據《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溫教師〔*〕2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以教師發展為本,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為突破口,堅持“面向全體、系統規劃、扎實有效”的原則,著力提高我校教師的基本專業素養水平,努力促進我校教育質量上一個臺階。
二、行動目標
我校將利用5年時間,對在職專任教師學科素養培訓、考核和比賽活動,從以下四個方面達成目標:
(一)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加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圍繞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科學文化素養等方面開展教師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二)明確校本培訓學時,在職專任教師每年完成24學時,5年內完成120學時的校本培訓,并有90%以上教師通過學科素養年度考核,獲得合格證書。
(三)通過學科素養比賽,以賽帶訓,以賽促學,為教師搭建一個專業成長、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臺。
(四)積極探索我校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有效途徑,開展教師教育專題研究和改革實驗,建立健全培訓項目制度。
三、具體任務
(一)培訓
校本培訓是教師學科素養提升的主陣地,更是本次提升行動的基礎和關鍵所在。校本培訓內容以課程與課堂為核心,按年度分主題逐年推進,重在結合教學工作,以問題為中心,以案例為載體,加強實踐反思和同伴互助,努力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能力,促使教師專業水平不斷發展。
1.培訓對象:全校在職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可自選一門學科參加培訓。
2.培訓主題和內容:
主題
內容要點
教育專著閱讀
①制定讀書方案,教師每年至少閱讀1本教育教學專著;
②開展名著導讀、讀書學習會、積極撰寫讀書征文評比等交流活動。
指導學生學習
①了解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學習特征和學習現狀;②掌握學生學習中的典型錯誤并提出改進意見;③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評價學生學習的能力。
專業知識與技能
①研讀課標和教材,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②根據課標、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制定符合學生發展要求的課時(單元)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設計、組織教學過程,研究習題、知曉習題的價值;③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作業,能評價試題和命題;④能進行教學診斷、教學研究和改進。⑤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如導入、語言、板書、總結、現代教育技術、情境創設、互動交流、課堂問題處理等)和學科專項技能(如實驗、視聽、演講、藝術等)
科學知識與人文素養
了解科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豐厚文化功底。
(二)考核
考核是保障,通過考核,促進校本培訓質量提高,促進教師積極參加校本培訓。
每年8月,組織教師參加考核。考查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和人文科學知識,分析評價指導學生的能力,學科教學能力和技能。
1.考核對象:全體在職專任教師。女教師年滿50周歲,男教師年滿55周歲自愿參加。
2.考核形式:統一測試與抽查考核相結合,
3.組織實施:縣教育局統一組織測試。
4.獎懲措施:每年考核結束,公布優秀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年度考核優秀率不超過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15%,不合格率原則上控制在參加考核教師總數的5%以內。凡年度考核不合格教師,校本培訓中的“讀書、專業知識與技能”等項目學時(共15學時)不予認定,不得參加當年的評優、評先、職稱晉升。考核優秀者,在評優、評先、職稱晉升量化考核中加5分。
(三)比賽
1、單項評比
(1)讀書征文評比:從*年起,每年2月份開通教師讀書征文評比網絡上傳端口;并把讀書征文的參賽率與校本培訓工作評估結合起來。
(2)名優教師文本解讀觀點報告評比
(3)單項技能評比
2、教學綜合能力比賽
為深化教師素養提升行動,每年在各學科考核的基礎上,推選考核成績優秀者參加教學綜合能力比賽,開展展示和交流活動,為教師成長搭建新平臺,以發現培養一大批具有較高學科素養的骨干教師,總結推廣有價值的教育教學經驗。
(1)對象:考核中成績優秀的教師代表。
(2)內容:比賽內容為“教學綜合能力”。
(3)組織:
比賽由縣教育局組織,采取學校、學區逐級選拔的方式。
1)學區(或直屬學校)級比賽的辦法由學區(或直屬學校)擬定。
2)縣級比賽分為初賽和復賽。
3)在縣級比賽基礎上推薦一定名額組團參與市級比賽,選派團隊分a、b兩組,a組為年齡40周歲及以上教師,b組為年齡40周歲以下教師。比賽設個人獎和團體獎。
四、實施步驟
具體安排如下:
(一)*年下學期全面啟動,開展學科素養提升行動,并按年度計劃實施。
(二)*年10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考核。
(三)*年12月,組織第一次教師學科素養比賽。
五、組織保障
(一)為了有效開展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我校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鄭偉
組員:邵海銀鄭小忠邵潔蕾邵聯菊劉海鷗
永嘉縣碧蓮鎮中心小學
*年9月
篇3:提高數學教師專業素養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提高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工夫?
發布者:謝金鳳
一、讀書是教師獲取新知識開拓視野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第一選擇,一個不讀書的教師是可怕的,就像一位行將就木的垂危病人,不吃不喝,等待著死神榨干自己身上的營養。因此,數學教師首先必須具有扎實的數學專業知識,其次,數學教師要讀有關教育理論的書籍,更要讀與所教學科相關的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等方面書籍。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教師要把在書本上學來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和學的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對實踐進行反思和總結,這是教師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沒有對實踐的反思,所學的一切知識就只能是死的書本知識,不可能內化教師自己的知識;同樣,沒有總結就沒有提高,也不可能有新理論、新方法的創生。因此,重視反思和總結是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形成自身教學風格的必由之路。
二、準確、科學的數學教學語言能夠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數學課堂教學過程體現了數學知識與其語言形式的統一,數學知識的科學性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數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有確切的含義,每一個定理都有確切的條件。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必須清楚、準確、科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正確地掌握概念、定理,并逐步養成嚴謹、縝密、富有條理的思維習慣。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青年數學教師可能會由于經驗的不足從而導致一些問題發生。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的組織一定要講求順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設計好講課程序。青年數學教師必須認真分析教材內容,吃透教材,把握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對于每一節課上的教學語言如何組織應該做到心中有數。課后盡量多進行教學反思,多多反思自己的教學語言的不足之處。
三、一個教師的成長,固然公開課很重要,但是最能磨煉人的,則是日復一日的常態課。因為教師的真正價值,體現在自己所教的學生身上!作為一個數學老師,要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在學生身上。努力讓學生在課堂張揚靈動的個性,閃爍創造的火花,響起愉快的笑聲。始終以“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扎實、學得靈活”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盡量善待每一位學生,善待學生的每一次提問,善待學生的每一次“靈光一閃”的創造與感悟。
四、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們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學行為,從教材解讀與設計、教法與學法的選擇、課堂細節的處理等層面去反思。作為日常的教學,我常常用這樣的幾個問題去反思自己的教學:這節課,我投入激情了嗎?對教材的解讀,有沒有深度?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合理嗎?這節課中最難忘的一個細節是什么?這節課最大的遺憾是什么?如果重新來教這節課,哪個地方最值得改進?作為一個老師,我們除了反思教學,還可以反思為人處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東西。同時,要邊反思,邊記錄,用筆留下文字,為以后進一步研究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提供鮮活的案例。
總之,一個數學教師只有將根深扎在數學教學的沃土上,教學的花朵才會開得艷麗多姿。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在平凡的日子里多練習教學本領,持之以恒學習文化知識,認真對待每一學生。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積累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讓數學課堂真正成為老師和學生快樂探討數學知識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