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在校高校學生的潛在購買力方案(超市)
一、陳述*超市是一個典型的會員制超市,會員的消費占了85%強,會員的數量、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超市的銷售。周邊的社區居民是最忠實、穩定的消費群體。社區的開發工作正在全面地展開。分析會員的構成,中有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學生,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都是在杭高校學生。每年來杭的學子又以一定的比例增長,同時他們都會有三、四年的學習生涯。初步調查發現學生購買的商品一般以文體用品、休閑食品、紙品、日常生活用品等低值易耗品,常年需求,源源不斷。同時在男女比例上,女生又占多數。曾對學生的購物做過調查。發現學生會員卡的使用頻率較高,雖然他們的客單價較低,但消費次數(學生來客數)卻比較高,他們的消費金額累加排行也較靠前。由于資料沒有備份,僅有*年初學生會員卡雙休日使用情況統計表留存,供參考。*年學生會員卡使用情況統計表周次雙休日日期消費金額消費次數客單價時段說明一1/1~1/2二1/8~1/952921.75102251.78253平時三1/15~1/1652083.1270873.56373期末期間四1/22~1/2367468.9680983.39797五1/29~1/3063626.78336189.3654六2/5~2/622237.88152146.3018寒期期間七2/12~2/1321263.6121897.5395八2/19~2/20159353.9229469.4655開學前后九2/26~2/2784405.9132663.65452十3/4~3/564727.65112657.48459平時十一3/11~3/1265389.5123253.07589*超市的文化用品節正處于實行階段,九月中旬杭州的各高等學校將迎來又一輪的新生入學高潮。消費者購物都會有一個慣性,怎樣吸引新生來我超市,使新生成為我超市的忠實顧客已迫在眉睫,特起草如何開發在杭高校學生潛在購買力方案。二、方案目標:把*超市會員購物優勢的概念推廣之高校,深入至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吸引新生來我超市購物,先入為主,在新生中樹立起我超市的美好形象,培養新生的購物習慣。讓超市周邊學校的學生了解*超市,體會到會員制消費的優惠性。吸收優秀的會員,推廣會員卡,吸引更多的學生到家友超市*店來消費。范圍:杭州電子工學院、浙江工程學院、杭州商學院、杭州師范學院、中國計量學院、浙江財經學院、浙江應用工程學院、錢江學院、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浙江工業大學等。對象:大一新生和部分大二以上的學生,培養新生的購物習慣,逐漸使新生具備購物的心理慣性。開發初步設想:心理慣性的形成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培養及特定行為的不斷刺激。因此要使一個新生具備購物到*店的這一心理慣性,需要一定時間的醞釀,并且需要若干次與新生面對面的不斷刺激行為。工作的開展必須與各校學生會等校組織共同合作,目前已有學校與我超市建立起了聯系,并且已具有一定的良好開端。一、讓學生第一時間接觸*――迎接新生在新生報道處設立供應點,贈送小禮品的同時發放試消費卡,讓新生在第一時間接觸家友超市*店。發放試消費卡力求自然、讓人易于接受。新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直接與今后消費有關。新生剛入學時,對各種新事物較感興趣,必須抓住新生這個時期的心理,先入為主,第一時間在新生中樹立*的品牌。二、讓學生每天都面對*――為新生宿舍安裝鏡子為新生宿舍安裝鏡子,在鏡子上印上“做最好的自己”、“家友超市*店”。讓*融入新生的生活,讓新生每天接觸、熟悉*。從而在新生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進而樹立我超市一種服務的形象――做最好的。拉近超市與學生的距離。三、讓學生走進*――試消費卡抽獎活動試消費卡試用一段時間后,定某一雙休日在超市廣場現場抽獎活動(試消費卡編號)。讓學生切實體會員消費的優越性;讓學生走進*,真實地感受*,了解*;讓學生初步形成會員消費的觀念,為辦理正式會員卡打下良好的基礎。四、讓*走進校園――*校園系列活動之一超市與學校宿管中心聯系,雙方共建學生生活,服務學生。如:1)告示牌、2)家友超市*店公益傘、3)在校園建立“*自行車租賃點”,由宿管理中心管理,適當收費,保持車輛維修、車輛更新,使一次性投入能在校園內長期進行,并實現零投入。讓*走進校園內,讓學生對*不再陌生,讓學生感到*細致、周到的服務,使*成為學生生活中一部分。五、正式辦理會員卡在以上一系列活動以后,正式辦理會員卡。在辦理會員卡現場力求形成一種轟動、搶購的場面。“學生假期不打折,家友會員卡為假期打折,折上折”。為超市吸收優秀會員。六、融入學校生活――*系列活動之二1.冠名新生比賽。新生杯足球賽在新生中的影響很大,充分利用新生對賽事的熱情,擴大*的影響。把橫幅拉在學生經常經過的地方。比賽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讓學生感受*。2.開辦講座。課題為家友成功的策劃案例,由經理人主講。通過講座宣傳*,學生也能從中學到新鮮有用的東西,達到“雙贏”,很自然完成一個宣傳和接受宣傳的過程,從而樹立*的形象和品味。3.提供勤工儉學機會。為特困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讓學生感受*的溫暖。在新生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活動把學生和*聯系起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七、“華”好月圓――*中秋之夜晚會充分利用新生想家的心情,在超市廣場舉辦中秋晚會,給人一種家的感覺,貼近學生的生活,也給超市帶來一次商機。在學生中造成巨大的影響。八、融入校園生活之三1.共建創業獎學金。與學校共建獎學金,獎勵成功的學生創業者。2.舉辦“*杯”高校創業大賽。以斛決*實際問題為主題,組織解決
方案大賽。不僅可以提高*的知名度,同時可以吸收有用的建議。*論壇網站。
篇2:開發在校高校學生的潛在購買力方案(超市)
一、陳述*超市是一個典型的會員制超市,會員的消費占了85%強,會員的數量、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超市的銷售。周邊的社區居民是最忠實、穩定的消費群體。社區的開發工作正在全面地展開。分析會員的構成,中有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學生,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8~25歲之間,都是在杭高校學生。每年來杭的學子又以一定的比例增長,同時他們都會有三、四年的學習生涯。初步調查發現學生購買的商品一般以文體用品、休閑食品、紙品、日常生活用品等低值易耗品,常年需求,源源不斷。同時在男女比例上,女生又占多數。曾對學生的購物做過調查。發現學生會員卡的使用頻率較高,雖然他們的客單價較低,但消費次數(學生來客數)卻比較高,他們的消費金額累加排行也較靠前。由于資料沒有備份,僅有*年初學生會員卡雙休日使用情況統計表留存,供參考。*年學生會員卡使用情況統計表周次雙休日日期消費金額消費次數客單價時段說明一1/1~1/2二1/8~1/952921.75102251.78253平時三1/15~1/1652083.1270873.56373期末期間四1/22~1/2367468.9680983.39797五1/29~1/3063626.78336189.3654六2/5~2/622237.88152146.3018寒期期間七2/12~2/1321263.6121897.5395八2/19~2/20159353.9229469.4655開學前后九2/26~2/2784405.9132663.65452十3/4~3/564727.65112657.48459平時十一3/11~3/1265389.5123253.07589*超市的文化用品節正處于實行階段,九月中旬杭州的各高等學校將迎來又一輪的新生入學高潮。消費者購物都會有一個慣性,怎樣吸引新生來我超市,使新生成為我超市的忠實顧客已迫在眉睫,特起草如何開發在杭高校學生潛在購買力方案。二、方案目標:把*超市會員購物優勢的概念推廣之高校,深入至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吸引新生來我超市購物,先入為主,在新生中樹立起我超市的美好形象,培養新生的購物習慣。讓超市周邊學校的學生了解*超市,體會到會員制消費的優惠性。吸收優秀的會員,推廣會員卡,吸引更多的學生到家友超市*店來消費。范圍:杭州電子工學院、浙江工程學院、杭州商學院、杭州師范學院、中國計量學院、浙江財經學院、浙江應用工程學院、錢江學院、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浙江大學西溪校區、浙江工業大學等。對象:大一新生和部分大二以上的學生,培養新生的購物習慣,逐漸使新生具備購物的心理慣性。開發初步設想:心理慣性的形成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的培養及特定行為的不斷刺激。因此要使一個新生具備購物到*店的這一心理慣性,需要一定時間的醞釀,并且需要若干次與新生面對面的不斷刺激行為。工作的開展必須與各校學生會等校組織共同合作,目前已有學校與我超市建立起了聯系,并且已具有一定的良好開端。一、讓學生第一時間接觸*――迎接新生在新生報道處設立供應點,贈送小禮品的同時發放試消費卡,讓新生在第一時間接觸家友超市*店。發放試消費卡力求自然、讓人易于接受。新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直接與今后消費有關。新生剛入學時,對各種新事物較感興趣,必須抓住新生這個時期的心理,先入為主,第一時間在新生中樹立*的品牌。二、讓學生每天都面對*――為新生宿舍安裝鏡子為新生宿舍安裝鏡子,在鏡子上印上“做最好的自己”、“家友超市*店”。讓*融入新生的生活,讓新生每天接觸、熟悉*。從而在新生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進而樹立我超市一種服務的形象――做最好的。拉近超市與學生的距離。三、讓學生走進*――試消費卡抽獎活動試消費卡試用一段時間后,定某一雙休日在超市廣場現場抽獎活動(試消費卡編號)。讓學生切實體會員消費的優越性;讓學生走進*,真實地感受*,了解*;讓學生初步形成會員消費的觀念,為辦理正式會員卡打下良好的基礎。四、讓*走進校園――*校園系列活動之一超市與學校宿管中心聯系,雙方共建學生生活,服務學生。如:1)告示牌、2)家友超市*店公益傘、3)在校園建立“*自行車租賃點”,由宿管理中心管理,適當收費,保持車輛維修、車輛更新,使一次性投入能在校園內長期進行,并實現零投入。讓*走進校園內,讓學生對*不再陌生,讓學生感到*細致、周到的服務,使*成為學生生活中一部分。五、正式辦理會員卡在以上一系列活動以后,正式辦理會員卡。在辦理會員卡現場力求形成一種轟動、搶購的場面。“學生假期不打折,家友會員卡為假期打折,折上折”。為超市吸收優秀會員。六、融入學校生活――*系列活動之二1.冠名新生比賽。新生杯足球賽在新生中的影響很大,充分利用新生對賽事的熱情,擴大*的影響。把橫幅拉在學生經常經過的地方。比賽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讓學生感受*。2.開辦講座。課題為家友成功的策劃案例,由經理人主講。通過講座宣傳*,學生也能從中學到新鮮有用的東西,達到“雙贏”,很自然完成一個宣傳和接受宣傳的過程,從而樹立*的形象和品味。3.提供勤工儉學機會。為特困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讓學生感受*的溫暖。在新生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活動把學生和*聯系起來,拉近*和學生的距離。七、“華”好月圓――*中秋之夜晚會充分利用新生想家的心情,在超市廣場舉辦中秋晚會,給人一種家的感覺,貼近學生的生活,也給超市帶來一次商機。在學生中造成巨大的影響。八、融入校園生活之三1.共建創業獎學金。與學校共建獎學金,獎勵成功的學生創業者。2.舉辦“*杯”高校創業大賽。以斛決*實際問題為主題,組織解決
方案大賽。不僅可以提高*的知名度,同時可以吸收有用的建議。*論壇網站。
篇3:開發區小學二年級班級管理量化細則
開發區小學二年級班級管理量化細則
為了進一步加強本班班風和學風,培養同學們的班級榮譽感,提高班級凝聚力,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小學生守則》及《開發區小學學生在校一日細則》等,特制定本細則,作為期末評選優秀學生、三好學生、思想鑒定依據,促進全班學生思想、行為、紀律、安全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細則
包括:學習、出勤、值日、紀律、儀表、衛生、活動、課間操、*等。由各小組小組長考核,同學監督,班主任抽查,對同學一一打分,每周公布。
(一)、加分
在校綜合表現:
1、作業質量好,夠5個100,無缺交、遲交者加3分。
2、積極參加班級活動,聲音洪亮,表情豐富,在同學們肯定的情況下每次加1分。
4、每周作業按時完成者每次加1分。
5、平日表現明顯進步者加2分。
6、受到老師當堂表揚者一次加1分。
7、主動為班級做貢獻者一次加1分。
8、積極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一次加5分。
9、考試成績比上一次高出5分以上,加2分;高出10分的加4分。上次考試不及格,這次考試及格,加2分。
10、好人好事(含拾金不昧的)表揚的加1分,受學校公開表揚的加3分。
11、測驗成績得第一名者另加5分;第二名加4分,以此類推。
12、課堂上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每節課都舉手并且回答的加2分。
在家表現綜合評價,(補充:家庭綜合評價好加5分,較好加3分,一般加2分,差加0分。)其內容包括:
1、按時回家1分
2、文明禮儀1分
3、完成家作1分
4、認真預習1分
5、主動復習1分
6、課外閱讀1分
7、整理文具書本1分
8、文明上網1分
9、家務勞動1分
10、聽從教導1分
(二)、扣分
1、上課期間(包括早讀、自習課、老師不在時等)無故下座位扣1分。
2、上課不帶書本每次扣1分。
3、上課私自講話、搞小動作、坐姿不正等被老師點名批評者一次扣1分。
升旗、課間操、*等動作散漫者扣2分。
4、不團結同學者一次扣1分。(罵人、打架等)
5、輪到值日不打掃者每次扣1分。打掃不及時、不合格扣1分。
6、隨地亂滾、亂扔紙屑者每次扣1分。
7、抄作業或被抄作業者扣1分。作業忘帶每次扣1分。沒完成每次扣1分。
8、下課追打,玩不文明游戲,過分喧鬧者扣1分。
9、破壞公共財物扣1分,并賠償損失。
10、晨讀、午練不認真的、說話搗亂每次扣1分。